2
12.以下是上〈詞選〉時,同學回答老師課堂提問的答案,請問哪一位同學答對了?
(A)友新:每首詞都有詞牌,依詞牌決定寫作內容 (B)博皓:依詞的曲調,可分為小令、中調、長調
(C)晴晴:詞的別稱有曲子詞、詩餘、樂府、長短句 (D)玉繽:句數、字數、平仄、用韻沒有嚴格規定。
13.下列關於〈武陵春〉的說明,何者正確?
(A)「風住塵香花已盡」藉描寫初春的景象,表示作者心境漸趨安然自適
(B)透過「倦梳頭」、「淚先流」的動作,將作者心中的哀傷落寞表露無遺
(C)「聞說雙溪春尚好」指出作者面對萬物復甦感到春日美好
(D)「載不動許多愁」則用抽象手法表達作者具體的深情濃愁。
14.下列關於〈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的說明,何者正確?
(A)「何處望神州」表達收復中原後的歡喜心情
(B)「滿眼風光北固樓」是對朝代興亡產生慨嘆
(C)「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暗指作者的能力足以媲美曹、劉
(D)「生子當如孫仲謀」諷刺南宋朝廷,也期望南宋能有所作為。
15.〈南鄉子〉中「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以流水意象表示時間流逝不復返。下列選項中,何者亦是以流水
比喻時間?
(A)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B)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C)孤帆遠影碧山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D)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
16.〈武陵春〉中「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使用了轉化修辭技巧,將抽象的「愁」轉為具體的重量,下列選項中何者
使用了相同修辭技巧?
(A)扶搖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懸得多高呢(〈風箏〉) (B)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夏夜〉)
(C)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一棵開花的樹〉) (D)從十米高台/陶醉於下面的湛藍(〈跳水〉)
17.宋詞風格可分為婉約與豪放,前者含蓄曲折,後者雄放豪邁。下列詞作,何者的風格屬於婉約派?
(A)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B)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C)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D)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18.〈黑與白——虎鯨〉中「才駛了一陣,船長毫無徵兆地猛然將船隻迴轉朝北。不曉得船長在想什麼,這個迴轉毫無道理。」
船長的突然迴轉在文章中有什麼用意?
(A)為文章埋伏筆:即將出現重要轉折 (B)描寫因颱風滯留,海況持續不穩定
(C)以船隻轉向表現作者內心感到惶恐不安 (D)暗示船長駕駛船隻的技巧高超
19.下列〈黑與白——虎鯨〉文中的句子,何者可以看出虎鯨個性直率、毫無心機?
(A)牠們發現船隻了!那龐碩的身軀迴轉扭動衝向我們泊止的船隻
(B)揚頭看到正前大約五百公尺外一束水霧接續昂起,……隱約一根黑挺挺背鰭劃出水面
(C)虎鯨豪爽地省略了觀望的過程,不計後果地、直剌剌地和我們相擁相會
(D)牠跳出水面,肚腹朝向我們彎腰全身躍出!距離還遠,這一跳太過唐突
20.有關〈黑與白——虎鯨〉一文中多次出現「黑白分明」或「黑白模糊」的字句,下列關於「黑白」意涵的說明,何者正確?
(A)牠們印在心底,無法抹滅的清明與黑白:身體黑白 (B)那黑白分明的肚腹……如針尖點在心頭:清楚明白
(C)海洋能夠給我一個黑白分明的答案:印象深刻 (D)心裡種種模糊不清的是非與黑白:是非對錯。
21.寫作時,純粹描寫實際現象或狀況的手法,稱為「客觀敘述」;而敘述中帶有個人情感或思想的手法,則為「主觀敘述」。下
列選項皆為〈黑與白——虎鯨〉的文句,何者為客觀敘述?
(A)我感覺到手指和腿骨都在顫抖,那是摻揉著興奮、惶恐……如山峰谷底樣的失控情緒
(B)海況持續不穩,颱風長浪翻攪海底泥沙,大片黃綠色濁水始終瀰漫整片海域
(C)我能感受到海洋蘊蓄的無窮魔力。原來下海的每一步路都如船尖探觸海面
(D)這份人類的沉重和遲疑,早已被那直驅而來懷抱著童心的虎鯨輕輕瓦解、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