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20. 下列詩詞名句所表達的情愫,何者異於其他三者?
(A)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B)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C)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D)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1. 【甲】駢文興盛於南北朝,聲律與散文類似,不講究平仄與聲調的和諧
【乙】駢文是古代文體的一種,多是四字句或六字句,又稱「四六文」
【丙】駢文多用典故,辭藻華麗,因而形成委婉含蓄、典雅華美的風貌
【丁】駢文不僅講究押韻,也要求句式對偶整齊,故被歸為韻文的一種
上列關於駢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22. 〈與宋元思書〉一文有許多寫景之處,下列相關的說明,何者正確?
(A)風煙俱淨,天山共色——指山間瀰漫著煙嵐 (B)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寫水流清淺而平緩
(C)夾岸高山,皆生寒樹——寫寒冬之際山間仍綠意盎然(D)負勢競上,互相軒邈——寫山樹爭高競出的奇景
23.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所描繪的景象,可用下列何者形容?
(A)枝葉扶疏 (B)山巒交疊 (C)落日餘暉 (D)浮雲蔽日
24. 文章中適時使用狀聲詞,往往可以加深讀者的印象。下列有關狀聲詞的使用,何者正確?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甲】流水「潺潺」、 【乙】海浪「滔滔」、 【丙】秋風「蕭蕭」、 【丁】「涓涓」細流、 【戊】「嚶嚶」成韻、
【己】「牙牙」學語。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戊 (C)乙丙戊己 (D)甲丙戊己。
25. 〈與宋元思書〉中多寫景的文句,下列何者融入了主觀想像的成分?
(A)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B)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五、閱讀測驗:(每題 2分,共 20 分)
1. 根據本闋詞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往事知多少」指作者自勉向前,不要回顧 (B)「小樓昨夜又東風」指因春風送暖而倍感溫馨
(C)「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指期待能重返故國 (D)「雕闌玉砌應猶在」指江山易主,內心沉痛
2. 本闋詞主要在抒發何種情懷?
(A)遊子客居異鄉的淒涼孤寂 (B)對故國的懷念與哀傷之情
(C)人到中年青春已逝的惘然 (D)四面受敵無力護國的憂思。
3. 有關「君」的用法,下列詩句何者與「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相近?
(A)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B)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C)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D)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一)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問劉十九〉
(二)興來隨意步南阡,夾道垂楊相帶妍。萬木沉酣新雨後,百昌甦醒曉風前。
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我與野鷗申後約,不辭旦旦冒寒煙。 王國維〈曉步〉
(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傾。 司馬光〈客中初夏〉
4. 下列詩句中,何者描寫出「晴朗的夏日風景」?
(A)興來隨意步南阡,夾道垂楊相帶妍 (B)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C)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D)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