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林園高中附設國中 九年級 109 上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06.86 KB
頁數
6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28,离现在 4 36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09 學年度 第一學期 三年級 國文科 第一次段考試題卷
班級: 座號 : 姓名:
一、 注音與國字:(每題 1分,共 10 )
1.「ㄕㄣˋ」重 2. 「佛」前 3. 「ㄈㄢˋ」輕舟: 4. 「強」說愁: 5. 酷寒「ㄅㄧㄢ」骨:
6. 不「ㄌㄧㄣˋ」惜: 7. 求神問「ㄅㄨˇ」: 8. 「ㄉㄢ」溺: 9. 「泠」泠作響: 10.鳶飛「戾」天:
二、 注釋:(每題 2分,共 16 )
1、塵緣 2、物是人非 3、落落寡歡 4、時不我與 5、不假外求 6、詭譎 7、互相軒邈 8、經綸世務
三、翻譯:( 4 )
1、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四、單選題:(每題 2分,共 50 )
1. 〈一棵開花的樹〉表達了一種純然真摯的情思,作者將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情思,透過具體可感的事物形
象加以表現出來。下列相關事物的形象說明,何者錯誤?
(A)一棵開花的樹——女子內心對愛情的期待 (B)朵朵盛開的花——女子內心的殷切期盼
(C)顫抖的葉——女子等待的熱情 (D)一地的花瓣——女子內心的無限思念
2 . 下列文句中,何者充滿「緊張」的情緒?
(A)我看著滿桌珍饈,盼著孩子們回家團圓,沒想到一盼就是二十年
(B)我拿起手機,看著未接來電十二通,食指懸在回撥鍵上游移不定
(C)夜半,肚子一陣絞痛,我連滾帶爬衝向廁所,卻發現沒有衛生紙
(D)評審一一揭曉比賽的名次,當評審說:「第一名是
」,我在臺下屏息以待
3. 在〈一棵開花的樹〉一詩中,席慕蓉以「花開」及「花落」的意象來象徵什麼?
(A)時序的變換 (B)熱戀時的甜蜜與分離時的苦澀
(C)愛情的期盼與失落 (D)男子態度的熱情與冷淡
4. 上完〈宋詞選〉之後,小芳想參考更多宋詞的相關作品,下列哪一組選項,無法完全滿足其需要? 【甲】漱玉詞、
【乙】李清照集、【丙】稼軒長短句、【丁】東坡樂府、【戊】唐詩三百首、【己】范文正公詩餘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丙丁戊 (D)甲丁己
5. 下列有關「詞」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宋代文學的代表 ,又稱「詞餘」 (B)原本是配合曲子歌唱的歌詞,故稱「曲子詞」
(C)由於句子大多長短不一,所以有「長短句」之稱 (D)〈武陵春〉〈醜奴兒〉是「詞牌」
6. 下列關於李清照〈武陵春〉的說明,何者正確?
(A) 作者以「東風止、花兒盡」之暮春殘景,襯托抑鬱難解的愁緒
(B)「物是人非事事休」指作者對春景悄然而逝,感到萬念俱灰
(C)「聞說雙溪春尚好」為全文的轉折句,抒寫作者的心情開始由悲轉喜
(D) 全詞以「淚」貫串全文
7.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下列何者最適合說明辛棄疾寫這闋詞時的心境?
(A)沉默是金,辯解是銀 (B)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C)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彈 (D)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8. 下列詞句所描寫的季節,何者不同於其他三者?
(A)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李清照 武陵春) (B)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 春日)
(C)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辛棄疾 滿江紅)(D)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晏殊 清平樂)
9. 關於詞句所使用的修辭技巧,下列何者說明不正確?
(A)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誇飾 (B)物是人非事事休:映襯
(C)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譬喻 (D)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類疊
10. 古代文人多有以「居士」為稱號,下列配對何者錯誤?
(A)辛棄疾
稼軒居士 (B)白居易
六一居士 (C)李白
青蓮居士 (D)李清照
易安居士
2
11. 詩詞作品中,除了描寫景色、記敘事件之外,往往會寄託作者的情感與價值觀。下列文句,何者表達了「豁達」
的人生觀?
(A)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定風波〉
(B)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歐陽修〈浪淘沙〉
(C)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盧照鄰〈長安古意〉)
(D)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
12.
也只有沿著堅硬的環節/向天空/步步高升/才是你不變的志向/也只有綠/才是你一生想說
的/那句話/在忠臣傳裡/才能讀 (渡也〈竹〉)
詩中的「綠」隱含什麼意義?
(A)隱逸的思想 (B)逆耳的忠言 (C)堅貞的志節 D)青春的活力
13. 「柳絮隨風飄揚,並沒有固定的方向;向日葵卻是不管太陽在哪裡,它的臉孔都會轉向那裡,如此執著。」根據文
意,作 者透過「向日葵」帶出人生走到夏季時,應持有何種生命態度?
(A)學習謙卑,更能精進自己 (B)立定目標,就該勇敢追尋
(C)尊重他人,包容不同聲音 (D)順其自然,才能悠閒度日
14. 有關〈人間好時節〉內容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張曼娟自認為生命裡的第一首詩是孟浩然的〈春曉〉
(B)少女時期受李清照、李後主詞的影響而變得多愁善感
(C)引王國維、司馬光、陶淵明、白居易等人的詩句,啟示了作者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自處之道
(D)舉南宋 慧開禪師的詩,說明一年四季充滿了風花雪月的美景,應把握適當時機好好欣賞
15. 「我們必須有一首,或是幾首詩,要放進人生的行囊裡,足以抗禦這詭譎多變的人間。」這句話的含義為何?
(A)唯有詩能給予我們人生的啟示 (B)詩的意境猶如人生一般詭譎多變,難以理解
(C)詩中的智慧可指引我們走過人生困境 (D)心靈的包袱要輕如詩集,才能不被瑣事影響心情
16. 「秋天是收穫的時刻,也是賞玩的季節,一方面收取自己的耕耘,一方面還能欣賞別人更高的成就,不張狂,不
嫉妒……。」這段話的含義最接近下列何者?
(A)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B)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C)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D)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17.
關於慧開禪師一詩的釋,下列何者錯誤?
(A)人生的不同境遇就像四季更迭,轉換心境就能自得自在 (B)若凡事往壞處想,那無異是自掘墳墓
(C)「閒事」指的是得失心與名利爭逐,它會擾亂原本寧靜的心 (D)只要眼前有美景,便能帶來好心情
18.
以上二段話,都是關於王國維先生的追憶與評論,由此可推論王國維應該是個怎樣的人?
(A)重視科學求真,對詩詞有深入研究 (B)寫作上表現優異,但缺乏融會貫通
(C)有主見、能夠獨立思考並善於創作 (D)無論內心與行為,均令人感到嫌惡
19. 「常常,我們以為遇見一個瓶頸,衝不過去了,因而沮喪、挫折、消沉,其實,只要換個姿勢,便豁然開朗」下列
何者與上述文句意思最相近?
(A)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B)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C)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D)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
耳。 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
()他的人很醜,小辮子,樣子真難看,但光讀他的詩和詞,以為他是個風流才子呢!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慧開禪師
3
20. 下列詩詞名句所表達的情愫,何者異於其他三者?
(A)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B)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C)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D)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1. 【甲】駢文興盛於南北朝,聲律與散文類似,不講究平仄與聲調的和諧
【乙】駢文是古代文體的一種,多是四字句或六字句,又稱「四六文」
【丙】駢文多用典故,辭藻華麗,因而形成委婉含蓄、典雅華美的風貌
【丁】駢文不僅講究押韻,也要求句式對偶整齊,故被歸為韻文的一種
上列駢文敘述正確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22. 〈與宋元思書〉一文有許多寫景之處,下列相關的說明,何者正確?
(A)風煙俱淨,天山共色——指山間瀰漫著煙嵐 (B)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寫水流清淺而平緩
(C)夾岸高山,皆生寒樹——寫寒冬之際山間仍綠意盎然(D)負勢競上,互相軒邈——寫山樹爭高競出的奇景
23.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所描繪的景象,可用下列何者形容?
(A)枝葉扶疏 (B)山巒交疊 (C)落日餘暉 (D)浮雲蔽日
24. 文章中適時使用狀聲詞,往往可以加深讀者的印象。下列有關狀聲詞的使用,何者正確?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甲】流水「潺潺」 【乙】海浪「滔滔」 【丙】秋風「蕭蕭」 【丁】「涓涓」細流、 【戊】「嚶嚶」成韻、
【己】「牙牙」學語。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戊 (C)乙丙戊己 (D)甲丙戊己。
25. 〈與宋元思書〉中多寫景的文句,下列何者融入了主觀想像的成分?
(A)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B)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五、閱讀測驗:(每題 2分,共 20 )
1. 根據本闋詞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往事知多少」指作者自勉向前,不要回顧 (B)「小樓昨夜又東風」指因春風送暖而倍感溫馨
(C)「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指期待能重返故國 (D)「雕闌玉砌應猶在」指江山易主,內心沉痛
2. 本闋詞主要在抒發何種情懷?
(A)遊子客居異鄉的淒涼孤寂 (B)對故國的懷念與哀傷之情
(C)人到中年青春已逝的惘然 (D)四面受敵無力護國的憂思。
3. 有關「君」的用法,下列詩句何者與「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相近?
(A)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B)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C)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D)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問劉十九〉
()興來隨意步南阡,夾道垂楊相帶妍。萬木沉酣新雨後,百昌甦醒曉風前。
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我與野鷗申後約,不辭旦旦冒寒煙。 王國維〈曉步〉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傾。 司馬光〈客中初夏〉
4. 下列詩句中,何者描寫出「晴朗的夏日風景」?
(A)興來隨意步南阡,夾道垂楊相帶妍 (B)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C)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D)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4
5. 有關〈問劉十九〉一詩的說明,何者最貼切?
(A)「綠螘新醅酒」,顯示作者急於招待客人,酒未釀好即取出飲用
(B)「紅泥小火爐」,指作者待客之熱忱有如泥爐上的紅火一般
(C)「晚來天欲雪」,意指請客必須趁天未下雪時才能顯現誠意
(D)「能飲一杯無」,雖採設問語氣,但仍流露出作者期待與客相會之情
6. 下列文句「 」中的詞性,哪一選項兩兩相異?
(A)綠螘「新」醅酒/ 萬木沉酣「新」雨後 (B)「紅」泥小火爐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C)四時可愛「唯」春日/「唯」有葵花向日傾 (D)「興」來隨意步南阡/四時佳「興」與人同
7. 下列有關本文與〈與宋元思書〉相關文句的說明,何者正確?
(A)「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為本文總綱,與「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有異曲同工之妙
(B)「兩岸石壁,五色交輝」與「天山共色」之意相近
(C)「曉霧將歇,猿鳥亂鳴」與「猿則百叫無絕」皆暗指青春不再,內心極感惶恐不安
(D)「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與「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皆在描寫黃昏時的景致。
8. 本文中「清流見底」一句,和〈與宋元思書〉中哪一句所描述的景象最相近?
(A)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B)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9. 下列有關本詩的說明,何者正確?
(A)讓我與你握別/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抽手」表示情緣已盡,毫無轉圜餘地
(B)知道思念從此生根/浮雲白日 山川莊嚴溫柔
定格於當日情景,指情意雖如山川永恆堅定,離別卻如
浮雲般的瀟灑自在
(C)華年從此停頓/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
指青春不再,感傷之情油然而生
(D)就把祝福別在襟上吧
「襟」與心的位置相近,希望對方將我的祝福深藏心中。
10. 「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含有對遠行者的掛念之情,下列何者亦表現出這樣的情感?
(A)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B)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D)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
能與其奇者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①五色交輝:指山壁上各種光色交相輝映。
②歇:止、消散。 ③頹:落、墜。 ④沉鱗:水中的游魚。鱗,指魚。 ⑤欲界:指人間。
⑥康樂:指謝靈運,謝靈運襲封康樂公。
⑦與其奇者:指欣賞這樣奇妙景色的人。與,音ㄩˋ,參與,此指欣賞。
⑧謝中書:謝微,或作謝徵,字元度,曾任中書鴻臚,故稱謝中書。
讓我與你握別/再輕輕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從此生根/浮雲白日 山川莊嚴溫柔
讓我與你握別/再輕輕抽出我的手/華年從此停頓/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
是那樣萬般無奈的凝視/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別在襟上
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 席慕蓉 〈渡 口〉
5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09 學年度 第一學期 三年級 國文科 第一次段考作答卷
班級: 座號 : 姓名:
一、 注音與國字:(每題 1分,共 10 )
1
2
3
5
6
7
8
9
10
二、 注釋:(每題 2分,共 16 )
1.塵緣:
2.物是人非:
3.落落寡歡:
4.時不我與:
5.不假外求:
6.詭譎:
7.互相軒邈:
8.經綸世務:
三、 翻譯題:(4 )
四、 單選題:(每題 2分,共 5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五、閱讀測驗:(每題 2分,共 20 )
1.
2.
3.
4.
5.
6.
7.
8.
9.
10.
6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09 學年度 第一學期 三年級 國文科 第一次段考 答案卷
一、注音與國字:(每題 1分,共 10 )
1
2
3
5
6
7
8
9
10
ㄈㄛˊ
ㄌㄧㄥˊ
ㄌㄧˋ
四、單選題:(每題 2分,共 50 )
1. D
2. D
3. C
4. C
5. A
6. A
7. B
8. D
9. C
10. B
11. A
12. C
13. B
14. D
15. C
16. A
17. D
18. C
19. C
20. B
21. B
22. D
23. A
24. D
25. C
五、閱讀測驗:(每題 2分,共 20 )
1. D
2. B
3. A
4. C
5. D
6. B
7. A
8. B
9. D
10. A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