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 | 100 | 學期 | 1 | 開課代號 | 00UE001 | 年級 | 必/選/通 | 選修 | ||
開課組別 | A | 班級 | 大碩博 | 學分 | 2.0 | |||||
課程名稱 | 教育概論(教) | |||||||||
英文名稱 |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 |||||||||
任課教師 | 劉蔚之 | |||||||||
課程綱要 | ||||||||||
課程目標:
《教育概論》。
哲學基本問題及其教育意義
、教育問題之哲學反省 4 教育心理學基礎-
教三歲孩童易經,合乎心理發展原則嗎?
(1) 簡茂發,見黃光雄編《教育概論》。
介紹:功能論(和諧論)與衝突論
教育機會均等教育成就與社會階層化 6 經濟學者論教育-
教育是服務業嗎?
7 課程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方向是正確的嗎?
課程的意義、課程的結構與層次、課程發展的要素
8 教學
補習班教師與學校教師的差別何在?
(1) 黃光雄。見黃光雄編《教育概論》。 (2)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Ch.
7,協同教學與統整課程的實施。
9 期中考試
範圍:只考到「經濟學者論教育」! 參考書目
: 11 專題演講
初任教師經驗分享 實習教師的天空 (暫訂) 參考書目 : (1)
秦夢群(2006)。我國中等教育政策之檢討與策進。教育資料集,31,91-123。
參考書目 : (1)
彭富源(2000)。校園權力結構重組中「教師會」角色的分析:期待與實際的差距及融通。臺灣教育,594,47-
53。
(1)
張德銳(2006)。形成性教師評鑑系統的研發、推廣、研究與實施展望。初等教育月刊,23,1-26。
參考書目
: (1)
陳義裕(2007)。請給我一個標準答案!科學月刊,38(7),484-485。
5.
平時表現(20%)
|
學年 | 100 | 學期 | 1 | 開課代號 | 00UE001 | 年級 | 必/選/通 | 選修 | |
開課組別 | C | 班級 | 大碩博 | 學分 | 2.0 | ||||
課程名稱 | 教育概論(教) | ||||||||
英文名稱 |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 ||||||||
任課教師 | 葉坤靈 | ||||||||
課程綱要 | |||||||||
教學目標:
|
學年 | 100 | 學期 | 1 | 開課代號 | 00UE001 | 年級 | 必/選/通 | 選修 | ||
開課組別 | D | 班級 | 大碩博 | 學分 | 2.0 | |||||
課程名稱 | 教育概論(教) | |||||||||
英文名稱 |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 |||||||||
任課教師 | 鄭淑惠 | |||||||||
課程綱要 | ||||||||||
教學目標 |
學年 | 100 | 學期 | 1 | 開課代號 | 00UE001 | 年級 | 必/選/通 | 選修 | ||
開課組別 | F | 班級 | 大碩博 | 學分 | 2.0 | |||||
課程名稱 | 教育概論(教) | |||||||||
英文名稱 |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 |||||||||
任課教師 | 李玉馨 | |||||||||
課程綱要 | ||||||||||
教學目標: 本課程為一概論式的入門課程,旨在提供學生對教育專業的基本認識,以奠定進一步研習其他相關科目的能力。講授側重一般學校教育的相關範疇,期望學習者能從中了解教育的意義、特色、理論,熟悉當前重要的教育問題,並洞察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 指定教材: 1. 蔡美兒(2011)。虎媽的戰歌。台北:天下。 2. 上課講義請至「箐英」購買(電話:2394-7370) 上課要求: 本課程每次上課皆有特定的探討主題,與一至數篇針對該主題而安排的閱讀資料,學生必須在上課前閱讀完畢該星期的指定篇章,做好必要的思考,並於團體討論時間踴躍發言。 成績評量: 1. 個人作業 40% 2. 小組報告 40% 3. 課堂參與&出席狀況 20% 教學進度: 第一週 09/15(四)課程總覽 活動內容:課程介紹 第二週 09/22(四)電影欣賞 觀賞影片:三個傻瓜 第三週 09/29(四)東西方教育差異I 閱讀篇章:虎媽的戰歌/蔡美兒(第一部,頁9-93) 本日繳交:小組名單 第四週 10/06(四)東西方教育差異II 閱讀篇章:虎媽的戰歌/蔡美兒(第二部,頁95-186) 第五週 10/13(四)東西方教育差異III 閱讀篇章:虎媽的戰歌/蔡美兒(第三部,頁187-274) 摘要報告:第一組 第六週 10/20(四)現代教育學基礎I 閱讀篇章:The sources of a science of education/Dewey(I, pp. 3-12) 摘要報告:第二組 第七週 10/27(四)現代教育學基礎II 閱讀篇章:1. The sources of a science of education/Dewey(II, p. 13) 2. The sources of a science of education/Dewey(III, pp. 14-25) 摘要報告:第三組 第八週 11/03(四)現代教育學基礎III 閱讀篇章:The sources of a science of education/Dewey(III, pp. 26-40) 摘要報告:第四組 第九週 11/10(四)期中考週 第十週 11/17(四)優質教育觀摩I 閱讀篇章:1. 社會價值,是一切的基礎/陳之華(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第一章) 2. 以孩子為中心,是教育的最根本/陳之華(同上,第二章) 第十一週11/24(四)優質教育觀摩II 閱讀篇章:1. 澳洲教育特質/李曉雯、許雲傑(沒有教科書,第二章) 2. 澳洲中小學/李曉雯、許雲傑(同上,第四章) 第十二週12/01(四)成功教師解析I 閱讀篇章:1. 漫漫教學路/林立仁譯(夢想教室,第一部,頁107-117) 2. 我的黑馬王子/獅子老師(琴鍵上的教養課,頁26-40) 第十三週12/08(四)成功教師解析II 閱讀篇章:1. 為了認識你們,我整夜讀信/林雨蒨譯(自由寫手的故事,頁84-95) 2. 尋找第六階段/卞娜娜等譯(第56號教室的奇蹟,第二章) 第十四週12/15(四)台灣教育問題會診I 閱讀篇章:我不想上學/李雪莉(天下雜誌,395期,頁132-166) 會診報告:第一組 第十五週12/22(四)台灣教育問題會診II 閱讀篇章:搶救國中生/許芳菊等(親子天下,15期,頁114-155) 會診報告:第二組 第十六週12/29(四)台灣教育問題會診III 閱讀篇章:為何少年不閱讀/陳雅慧等(親子天下,19期,頁120-153) 會診報告:第三組 第十七週01/05(四)台灣教育問題會診IV 閱讀篇章:1. 十二年國教新挑戰/陳雅慧等(親子天下,25期,頁152-170) 2. 打造升學迷宮/林倖妃等(天下雜誌,478期,頁108-131) 會診報告:第四組 參考書目: I.教育概論 1. 楊國賜主編(2002)。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台北:學富。 2. 梁福鎮(2009)。普通教育學。台北:師大書苑。 3. Dewey, J. (1988). The sources of a science of education. In J. A. Boydston (Ed.), John Dewey: The later works, 1925-1953 (Vol. 5, pp. 1-40). Carbondale,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9) II. 教材來源 4. 陳之華(2009)。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台北:天下。 5. 李曉雯、許雲傑(2010)。沒有教科書。台北:木馬。 6. 林立仁譯(2008)。夢想教室。台北:皇冠。 7. 獅子老師(2008)。琴鍵上的教養課。台北:寶瓶。 8. 林雨蒨譯(2008)。自由寫手的故事。台北:天下。 9. 卞娜娜等譯(2008)。第56號教室的奇蹟。台北:高寶。 10. 天下編輯(2008)。天下雜誌,395期。 11. 天下編輯部(2011)。天下雜誌,478期。 12. 天下編輯部(2010)。親子天下,15期。 13. 天下編輯部(2010)。親子天下,19期。 14. 天下編輯部(2011)。親子天下,25期。 III. 課外閱讀 15. 洪蘭(2004)。知書達理。台北:遠流。 16. 洪蘭(2005)。理應外合。台北:遠流。 17. 洪蘭(2008)。通情達理。台北:遠流。 18. 洪蘭(2010)。理直氣平。台北:遠流。 19. 洪蘭(2011)。理所當為。台北:遠流。 20. 嚴長壽(2011)。教育應該不一樣。台北:天下。 21. 賓靜蓀譯(2008)。學習動機。台北:天下。 22. 謝凱蒂譯(2009)。讓天賦自由。台北:天下。 23. 大前研一(2009)。低IQ時代。台北:商周。 24. 簡媜(2007)。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台北:印刻。 25. 李艷秋、李志邦(2007)。走一條快樂學習的路。台北:天下。 26. 陳之華(2008)。沒有資優班。台北:木馬。 27. 陳之華(2010)。成就每一個孩子。台北:天下。 28. 李弘善譯(2008)。全美最好的老師。台北:寶瓶。 29. 朱衣譯(2010)。點燃孩子的熱情。台北:高寶。 30. 黃孝如譯(2011)。那些高中生教我的事。台北: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