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臺科技大學
課程計畫與簡介
Course Syllabus
開課學期 | 099-1 | 部別 | 日間部 | |||||||||||||||||
系科 | 幼保系 | 學制 | 四技 | |||||||||||||||||
課程名稱 | 幼兒活動設計理論與實務 | 授課教師 | 鄭芳珠 | |||||||||||||||||
課程類別 | 必修 | 開課班級 | FE1A、FE1B、FE1C | |||||||||||||||||
學分數 | 2 | 授課時間 | T1~2, W3~4, Th3~4 | |||||||||||||||||
科目代碼 | 辦公地點 | 順天館7605 | ||||||||||||||||||
開課代號 | 請益時間 | |||||||||||||||||||
課程描述 Course Description | ||||||||||||||||||||
本課程旨在探究幼兒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理論,了解幼兒教育課程的目標和結構,分析幼稚園課程綱要以及討論幼兒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相關議題。透過課堂講述、討論、同儕合作學習與實作演練方式,提供學生整合幼保專業相關知識機會,進而增進學生幼稚園教學之實務經驗。 | ||||||||||||||||||||
課程目標 Course Objectives | ||||||||||||||||||||
1認識幼兒活動設計的原理與原則 2瞭解幼兒活動設計的實施步驟 3.強化對幼兒整合性學習活動的正確理念 4.促進幼保專業知識與概念的統整
1.啟發對幼兒教保活動的熱忱 2.增進同儕的合作學習與訊息分享 3.積極參與課室內外的學習活動 4.建立積極自我反省的態度
1.培養幼兒活動設計的能力 2.應用活動設計理論於實務操作中 3.擴充幼兒活動設計的實務技能 4.提升實習前的專業準備度 5.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 | ||||||||||||||||||||
一般能力/專業能力 General/Core Learning Outcomes | ||||||||||||||||||||
一、一般能力 1.能基於人文、社會的基礎認識,將此知識解釋人文社會的現象,並舉例說明。 2.能進行內觀反省,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並據此作出適當的行為。 3.能藉由內觀反省,了解周遭人的感受,對群己、環境主動表現出關懷。 4.能有效運用口頭語言、書面文書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意見。 5.能運用適當工具與方式表述資料,且表述的內容論述與結構皆完整。 6.能有創意性的表述,並清楚傳達自己的想法。 7.能運用多種思考方法,思索事務變化的因果和形式,探討事物間邏輯性關聯。 8.能運用邏輯推理、批判性思辨能力,運用於生活與工作之中。 二、專業能力 1.能清楚理解兒童的發展特性。 2.能瞭解影響兒童發展與學習的相關理論。 3.能運用評量工具瞭解兒童發展與需求,提供適性的保育及照護工作。 4.能統整各家理論與學說,規劃豐富的教保學習環境與活動。 5.能評量兒童的學習情況,調整規劃適性課程與活動。 6.能瞭解並使用促進適性發展的有效教學策略。 7.能自省教保實務中的優勢與限制,提出有益兒童發展與學習的策略。 8.能以積極正向的溝通技巧與他人互動。 9.能尊重與接納他人的想法與意見。 10.能樂於與他人合作,且虛心接受指導。 11.能具備職場溝通、協調與敬業合群之人際關係。兒童之發展與學習 | ||||||||||||||||||||
學習評量方式與配分 | ||||||||||||||||||||
課室參與5%(含筆記書寫與課堂發表兩項表現) 出席勤惰10%(若遲到三次扣平時總分1分,平時成績以9%計算,並以此類推)
活動設計與討論(須經教學助理指導與修正,依討論記錄內容評分)20% 課堂實作演練(含ppt簡報、教材教具準備、小組合作互動)20% 實作心得書面報告(含小組實作後教案修正報告、個人參與實作心得報告)10%
教學自評5% 教學省思5% 教學評量10%(依校外教學評量表內容評分)
採同儕評量方式,海報評分項目包括:主題內容40%、版面設計20%、創意/美感20%與材料運用20%等四項
數位學習網線上測驗(選擇題20題;是非題10題)12% 教案設計(採Take-Home方式,一週時間作答,線上測試當天繳交)8% | ||||||||||||||||||||
教科書(書名、作者、出版社、備註) | ||||||||||||||||||||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 Publisher | 備註 Remarks | |||||||||||||||||
1.幼兒教育課程與教學 2.幼兒教育課程設計 3.幼兒創造性教育與活動 | 陳淑琴(2006) 陳淑琦(1994) 蔡瓊賢、林乃馨譯(2004) | 華都 心理 華騰 | 圖書館教科書專區 | |||||||||||||||||
參考書目(書名、作者、出版社、期刊、備註) | ||||||||||||||||||||
書名 | 作者 | 出版社/期刊 Publisher/ Journal | 備註 Remarks | |||||||||||||||||
1.幼稚園建構教學 2.幼教適性課程與發 3.展幼教課程教學實務 4.幼兒課程從發展模式到實際應用 5.幼兒教育課程理論與活動設計 6.一方活水 7.幼兒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 8.學習區的規劃與運用 9.幼教工作坊 10.發現學習邁向統合教學教師手冊 | 陳淑敏 鄭書丹等 柯澍勳 陳滄堯 盧素碧 林玉体 薛曉華 戴文青 信誼 信誼 | 心理 華騰 華騰 五南 文景 信誼 學富 心理 信誼 信誼 | 期刊文獻另外補充 | |||||||||||||||||
授課進度與內容(週次、課程綱要、教學策略、作業/考試) | ||||||||||||||||||||
週次 Week | 課程綱要/單元 Content of Unit | 教學策略 | 作業/考試進度 Assignments/Quizzes | |||||||||||||||||
1-2 | 幼兒活動設計的理論基礎 | 講述 電腦輔助教學 | 上課筆記 | |||||||||||||||||
3-4 | 幼兒活動課程模式(單元課程、主題課程與方案課程) | 講述 電腦輔助教學 | 上課筆記 | |||||||||||||||||
5-6 | 主題課程與方案課程 -主題與方案發展歷程 -主題與方案選擇原則 -主題與方案教學實施步驟 -主題概念網建構實作 -方案實作 | 講述 電腦輔助教學 IRS互動式教學 討論 實作演練 同儕合作學習法 | 1.上課筆記 2.主題網建構與討論 3.小組實作 | |||||||||||||||||
7-8 | 單元課程 -單元活動設計概說 -單元標題與學期大綱的擬定 -單元活動設計的撰寫 -單元活動分析與評量方式 -單元活動範例影片觀賞 -班級經營方式與技巧概說 -活動海報設計原理 | 講述 電腦輔助教學 IRS互動式教學 討論 媒體欣賞與討論 | 1.上課筆記 2.主題教學實作心得報告 3.期中考take-home試卷領取 | |||||||||||||||||
9 | 期中學習統整 | 數位學習網 線上測試 | 1.期中考試 2.活動海報評分 3.期中考take-home 試卷繳交 | |||||||||||||||||
10-14 | 單元活動課室模擬教學 (單元涵蓋領域包括:語文、自然、數學、健康與體能) | 實作演練 同儕合作學習法 試教觀察與評量 試教省思回饋 | 1.活動設計與討論(教學助理指導與修正記錄) 2.課堂實作演練(含ppt簡報、教材教具準備) 3.實作心得書面報告(含小組實作後教案修正報告、個人參與實作心得報告) | |||||||||||||||||
15-18 | 單元活動園所實地教學 教學經驗統整與省思 | 教學實驗 教學觀察與評量 討論分享 教學省思回饋 | 1.教學自評表 2.教學省思報告 3.教學評量(依實習試教評量表評分) | |||||||||||||||||
課程綱要對應一般能力/專業能力之涵蓋率 Correlation of Unit Content and General/Core Learning Outcomes | ||||||||||||||||||||
課程主題/單元 | 能力指標涵蓋率% | |||||||||||||||||||
專業能力% | 一般能力% | |||||||||||||||||||
1 | 2 | 3 | 4 | 5 | 1 | 2 | 3 | 4 | ||||||||||||
幼兒活動設計的理論基礎 | 50 | 25 | 25 | 0 | 0 | 0 | 0 | 25 | 0 | |||||||||||
幼兒活動課程模式(單元課程、主題課程與方案課程) | 50 | 25 | 25 | 0 | 0 | 0 | 0 | 25 | 0 | |||||||||||
主題課程與方案課程活動設計 | 50 | 25 | 25 | 50 | 50 | 0 | 25 | 50 | 25 | |||||||||||
單元課程活動設計 | 25 | 25 | 75 | 50 | 50 | 25 | 25 | 50 | 25 | |||||||||||
單元活動課室模擬教學 | 25 | 25 | 75 | 75 | 50 | 25 | 50 | 75 | 50 | |||||||||||
單元活動園所實地教學 | 25 | 25 | 75 | 75 | 50 | 25 | 50 | 75 | 50 | |||||||||||
專業能力說明一般能力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