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科技大學106學年度第2學期課程資訊 | |
課程代碼 | I0D11701 |
課程中文名稱 | 幼兒園教材教法(一) |
課程英文名稱 |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for Nursery Schools (I) |
學分數 | 2.0 |
必選修 | 必修 |
開課班級 | 四技幼保二甲 |
任課教師 | 歐慧敏 |
上課教室(時間) | 週二第1節(T0112) 週二第2節(T0112) |
課程時數 | 2 |
實習時數 | 0 |
授課語言1 | 華語 |
授課語言2 | |
輔導考照1 | |
輔導考照2 | |
課程概述 | 1. 瞭解幼兒園之教材教法,並增進教學實務能力。 2. 運用新課綱內涵及原則於幼兒園教學方法與教材規劃中。 3. 學習統整課程活動設計之要領。 4. 提升幼兒教材教具設計與製作之能力。 5. 培養幼教教學實務之專業熱忱 |
先修科目或預備能力 | |
課程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對應 | ※編號, 中文課程學習目標, 英文課程學習目標, 對應系指標 -------------------------------------------------------------------------------------- 1.培養建構教學與探究的能力, -- , 1 教保知識 2.認識幼兒園之課程與教學取向, -- , 2 教保實務 3.認識各領域教材教法, -- , 5 人際溝通 4.認識幼兒園教學材料, -- , 6 專業倫理 5.培養統整性課程設計能力, -- , 8 驗證整合 6.認識與培養新課綱課程之教法, -- , 10 社會適應 |
中文課程大綱 | 1. 介紹幼兒園教學型態:說明團體活動、分組活動、個別活動等教學型態,並引導學習如何 適切均衡運用在幼兒教學中。 2. 介紹幼兒園教學方法:介紹常用的幼兒園教學方法,並引導討論如何適切運用在各領域。 3. 介紹「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各領域之教學目標、教學原則、教學內涵及幼兒學 習能力指標,引導如何運用在教材教法中。 (1) 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內涵與教學原則:思考在空間、方向、時間、物件等不同的活動 條件下,使漸漸學到「覺察與模仿」、「協調與控制」、「組合與創造」之教學原則, 並進行身體動作領域之教學計畫,包括活動流程和相關資源的蒐集以及準備工作。 (2) 認知領域內涵與教學原則:引導了解幼兒藉由常接觸到的「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自 然現象」與「文化產物」三個學習面向來學習認知能力,並進行認知領域之教學計畫,包 括活動流程和相關資源的蒐集以及準備工作。 (3) 語文領域內涵與教學原則:學習如何引導幼兒在語文領域的學習面向(肢體、口語、圖 像符號和文字功能)上的理解和表達,並進行語文領域之教學計畫,包括活動流程和相 關資源的蒐集以及準備工作。 (4) 社會領域內涵與教學原則:介紹此領域的範圍,學習如何使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探 索與覺察」、「協商與調整」、「愛護與尊重」的社會能力,並進行社會領域之教學 計畫,包括活動流程和相關資源的蒐集以及準備工作。 (5) 情緒領域內涵與教學原則:介紹此領域中「覺察與辨識」、「表達」、「理解」、「調 節」四項領域能力,以及「自己」、「他人與環境」兩個學習面向,並進行情緒領域 之教學計畫,包括活動流程和相關資源的蒐集以及準備工作。 (6) 美感領域內涵與教學原則:介紹「情意」和「藝術媒介」,包括在探索與覺察的過程 中,所運用到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及觸覺等各種感官知覺,以及在進行創作表 現或回應欣賞時,常用的視覺藝術、聽覺藝術及戲劇扮演等藝術媒介,並進行情緒領 域之教學計畫,包括活動流程和相關資源的蒐集以及準備工作。 4. 各課程領域教材教具之設計及製作練習:以分組方式進行。 5. 學習「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探討統整課程之教學活動設計: (1)瞭解「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之統整性課程,教學活動設計之表格與格式 (2) 教學活動設計作業練習 |
英/日文課程大綱 | |
課程進度表 | 1 幼兒教育的趨勢與理念(一) 2 幼兒教育的趨勢與理念(二) 3 幼兒園教材與教具 4 幼兒園教學實務(含教學型態與方法) 5 創造性教學理論 6 幼兒統整性課程與教學 7 教案的撰寫(一) 8 教案的撰寫(二) 9 期中考 10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總綱 11 幼兒園課綱社會領域—含學習理論、領域目標與能力、學習面向、教學法和教學實例等。 12 幼兒園課綱情緒領域—含學習理論、領域目標與能力、學習面向、教學法和教學實例等。 13 幼兒園課綱語文領域—含學習理論、領域目標與能力、學習面向、教學法和教學實例等。 14 教學設計與試教、省思—設計社會、情緒和語文等領域之教學活動,並進行試教,撰寫省思和修正教學活動設計。(一) 15 教學設計與試教、省思—設計社會、情緒和語文等領域之教學活動,並進行試教,撰寫省思和修正教學活動設計。(二) 16 教學設計與試教、省思—設計社會、情緒和語文等領域之教學活動,並進行試教,撰寫省思和修正教學活動設計。(三) 17 課程檢討與省思 18 期末考 |
教學方式與評量方法 | ※課程學習目標, 教學方式, 評量方式 -------------------------------------------------------------- 培養建構教學與探究的能力, 課堂講授, 筆試 認識幼兒園之課程與教學取向, 課堂講授, 筆試 認識各領域教材教法, 實作演練分組討論, 日常表現實作 認識幼兒園教學材料, 實作演練分組討論, 日常表現實作 培養統整性課程設計能力, 分組討論實作演練, 日常表現筆試 認識與培養新課綱課程之教法, 課堂講授, 筆試 |
指定用書 | 書名: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作者:教育部 書局:教育部 年份:2017 ISBN: 版本: |
參考書籍 | 郭靜晃、陳正乾譯(1998)。幼兒教育:適合3-8歲幼兒的教學法。台北:揚智。 林育瑋等譯(2005)。方案教學的威力。台北:華騰。 |
教學軟體 | |
課程規範 | 修過幼兒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