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 |
課程名稱 | 中文:國際生華人節慶概說 英文:Introduction to Chinese Holidays |
開課學期 | 105學年度第1學期 |
開課系所 | 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
授課教師 | 高幼蘋 |
課號 | PTCSL7927 |
課程識別碼 | 146 U9270 |
授課對象 | 交換生、訪問生、國際學碩博士生 |
班次 | |
學分 | 2學分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核心能力 | 對外華語教學之知識與語言技能運用之能力 |
課程分類 | 華語文教學類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3、4節(10:20~12:10)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30人 |
課程大綱 | |
課程概述 |
This course introduces Chinese festivals and customs. Through learning the background and how the festivals have come from, students can know more about Chinese and Taiwanese cultures and social value.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主要以中文授課。期望在一學期內,使外籍學生對臺灣社會的節慶及文化、背景及華人的價值觀能有概括了解。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let foreign students know more culture and background about Chinese festivals and customs. Therefore it helps them know the value and concept that Chinese and Taiwanese think. The instructor lectures in Chinese mainly. |
課程要求 | 1.學生須依教師要求,報告或繳交作業,以強化學習。 2. 本課程每週都會點名。缺席超過四次將無法及格,請同學慎重考慮。 Students have to do assignments or presentations. Absent hour limit: 4 times(8 hours). |
參考書目& 指定閱讀 | 依各單元教師指定,請學生於課前自行至Ceiba 網站上下載課程講義。 Please download the worksheet from Ceiba because the class and bring it. |
評量方式 | 出席(Attendance):10% 上課參與及討論(Participation and discussion):20% 期中考(Midterm):15% 平時作業(Assignment):20% 上台報告(Presentation):15% 期末個人報告2000字(Report: 2000 words):20% |
課程進度& 週次(18週) | 單 元 主 題 |
第一週 | 說明本學期課程內容及計分方式。 中秋節:嫦娥玉兔吳剛的傳說、團圓、吃月餅柚子的文化 |
第二週 | 鬼月的介紹及意義 鬼門開的儀式 |
第三週 | 七夕情人節牛郎織女的傳說與意義 中元節的祭拜活動 |
第四週 | 中元節搶孤民俗活動 鬼門關的儀式 |
第五週 | 建醮:東港東隆宮火燒王船 |
第六週 | 鬼月的傳說與禁忌 |
第七週 | 農曆七月二十客家義民節:賽豬公 |
第八週 | 重陽節的由來 |
第九週 | 冬至吃湯圓 尾牙 |
第十週 | 期中考 |
第十一週 | “年獸”的介紹及華人新年的初一到十五習俗(紅包、除夕圍爐、守夜、飲食) |
第十二週 | 元宵節的活動 |
第十三週 | 報告(每組5人,每人10分鐘) 老師講解及補充、同學提問、分組討論 討論同學必須就報告內容表達對華人文化的看法,並試著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跟什麼有關係,或是有什麼樣的文化背景(老師會於講義上註明討論題目)。 另外,也需要討論在他們自己的國家有沒有什麼類似的風俗?代表著什麼意義? 以下各週討論進行模式接近似本週 |
第十四週 | 報告 老師講解及補充、同學提問、分組討論 |
第十五週 | 報告 老師講解及補充、同學提問、分組討論 |
第十六週 | 報告 老師講解及補充、同學提問、分組討論 |
第十七週 | 節慶所代表的意義及比較 華人節慶所反映出的文化底蘊及價值觀 |
第十八週 | 期末檢討及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