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离现在 1
年 15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家鄉地名由來
張雁雲
設計理念
家鄉是我們出生與成長的地方,了解家鄉地名的由來,
可讓學生了解家鄉開發的過程,與家鄉產生感情的聯
繫,進而關懷家鄉,將來對家鄉有所貢獻,家鄉也將
以他們個人的成就為榮。通常這個單元會以資料記憶
背誦為主,但其實家鄉地名有脈絡可循,應該引導孩
子認識家鄉的歷史,進而理解家鄉地名的由來,也讓
他們了解地名會經過演變,讓家鄉地名不再是一連串
的背誦資料,而是先民智慧的結晶。
領綱核心素養
社-E-A2
敏覺居住地方的 社會、自然與人 文環境變遷,關
注生活問題及其 影響,並思考解 決方法。
社-E-B1
透過語言、文字 及圖像等表徵符 號,理解人類生
活的豐富面貌, 並能運用多樣的 表徵符號解釋相
關訊息,達成溝 通的目的,促進 相互間的理解。
學習表現
a-Ⅱ-2 分辨社會事物的類別或先後順序。
1b-Ⅱ-1 解釋社會事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2a-Ⅱ-2 表達對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境的關
懷。
學習內容
Ab-Ⅱ-1 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利用,和其居
住地方的自然、人文環境相互影響。
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
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學習目標
1.從具體的地名事例中,分辨其與
自然環境或居民活動之關係,了解
家鄉地名的命名方式。
2.透過認識家鄉地名的由來,了解
家鄉的歷史變遷,並進而表達對家
鄉事務的關懷。
議題融入
【海洋教育】
海
E14 了解海水中含有鹽等成份,體認海洋資源與生
活的關聯性。
【原住民族教育】
原
E6 了解並尊重不同族群的歷史文化經驗。
【閱讀素養教育】
閱
E4 中高年級後需發展長篇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
【資訊素養教育】
資
E8 認識基本的數位資源整理方法。
教材來源 參考資料
1.《李筱峰專欄》新北市地名的故事
https://taronews.tw/2018/04/11/24590/
2. 有趣的地名故事【方老師趴趴
GO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88p2_JgIs
3. 新北市舊地名影片和歌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wJruCXzt9Y
4. 認識家鄉資料庫
https://hometown.knsh.com.tw/web/#/content
5.台灣地名典故和趣味
https://www.natgeomedia.com/environment/article/content-1102.html
6.《三重舊地名探索》,蔡棟雄執行編輯,台北縣三重市市公所,
2010.10
7. 《古重蘆
新橋都》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108.01
8.康軒版社會課本三下第五單元家鄉的地名第一課地名的由來
教學設備/資源
1.
IPAD(每生一台
)
2.
電腦
觸控大屏
教學活動流程
/內容
一樣的課程內容但是行動學習大不同
課前自學看影片
收集資料好方便
學生喜歡玩遊戲,WORDWALL有許多不同
遊戲,讓他們樂此不疲勤練習
地名分類遊戲
地名配對遊戲
線上書籍隨時可放大閱讀
圖書館借來的書不能亂塗
線上電子書可畫重點
線上學習單,資源不浪費
紙張多浪費
線上學習單,美觀好書寫
師生雙贏
教師
1.備課完畢後,線上教材隨時取用
2.不必印學習單
3.教材更豐富
4.學生問題大同小異,解決不必花太
大力氣。
5.線上評量,數位分析,掌握學生學
習狀況。
學生
1.任何時間都可以線上自主學習
2.不會忘記帶作業回家
3.學習更多元
4.學生掌握自己學習進度,不斷練習
更精熟。
5.線上評量,立即回饋,有問題立刻
解決。
6.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