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5
,离现在 4
年 10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110 學年度嘉義縣鹿草國民中學特殊教育資源班第一、二學期 語文領域—國文 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蔡久瑜 (表十二之二)
一、教材來源:□自編 ˇ編選-參考教材:康軒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ˇ抽離 5 節
三、教學對象:學障 9 年級 3 人﹑輕度智能障礙 9 年級 3 人,共 6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 自主行動:
國-J-A2
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
養思辨的能力,並能反
思內容主題,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有效處理問
題。
B 溝通互動:
國-J-B2
運用科技、資訊與各類
媒體所提供的素材,進
行檢索、統整、解釋與
省思,並轉化成生活的
能力與素養。
C 社會參與:
國-J-C3
閱讀各類文本,探索不
同文化的內涵,欣賞並
尊 重 各 國 文 化 的 差 異
※學習表現調整如下:
1.聆聽:1-Ⅳ-4 靈活運用科
技與資訊,增進聆聽能力,加
強互動學習效果。
簡化刪除「
加強互動學習效果」,簡化為
「能運用科技與資訊,增進聆
聽能力」。
2.口語表達:2-Ⅳ-3 依理解
的內容,明確表達意見,進行
有條理的辯論,並注重言談
禮貌。
簡化刪除「進行有條理
的辯論」,保留「依理解的內
容,表達自己意見,並注重言
談禮貌」。
3.識字與寫字:
4-Ⅳ-1 認識國字至少 4500
字,使用 3500 字。
減量為認
識國字至少 1800 字,使用
※學習內容調整如下:
一、文字篇章
1.字詞:
Ab-Ⅳ-1 4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
字音和字義。
減量為 1800 個常用
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Ⅳ-2 3500 個常用字使用。
減
量為 1500 個常用字使用。
Ab-Ⅳ-4 6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
念。
減量為 1800 個常用語詞的認
念。
Ab-Ⅳ-5 3700 個常用語詞的使
用。
減量為 1200 個常用語詞的使
用。
Ab-Ⅳ-8 各體書法與名家碑帖的
認識與欣賞。
不調整
2.句段:
Ac-Ⅳ-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不調整
1.能在老師指導、協助下,運
用科技與資訊,增進聆聽能
力
2.能依理解內容,表達自己意
見,並注重言談禮貌
3.能認識國字至少 1800 字,
使用 1500 字,能認念常用
語詞 1800 個,使用 1200 個
4.能在老師引導下認識各種
書體、欣賞名家碑帖
5.能在老師引導下欣賞書法
的布局和風格。
6.大量閱讀多元文本並理解
其內涵
7.能運用圖書館(室)
、科技工
具,蒐集資訊,擴充閱讀視
野
8.能在老師指導、協助下,運
用資訊科技編輯並發表 150
問答
紙筆
觀察
實作
性,了解與關懷多元文
化的價值與意義。
1500 字。
4-Ⅳ-4 認識各種書體,欣
賞名家碑帖。
不調整
4-Ⅳ-5 欣賞書法的行款和
布局、行氣及風格。
減量為布
局、風格。
4.閱讀:
5-Ⅳ-5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
理解議題內涵及其與個人生
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簡化為大量閱讀多元文本並
理解其內涵,刪除「與個人生
活、社會結構的關聯性」。
5-Ⅳ-6 運用圖書館(室)
、科
技工具,蒐集資訊、組織材
料,擴充閱讀視野。
簡化刪除
「組織材料」,保留「運用圖書
館(室)
、科技工具,蒐集資
訊,擴充閱讀視野」。
5.寫作:
6-Ⅳ-6 運用資訊科技編輯
作品,發表個人見解,分享寫
3.篇章:
Ad-Ⅳ-4 非韻文:如古文、古典小
說、語錄體、寓言等。
減量為「語
錄體、寓言」。
二、文本表述
1.記敘文本
Ba-Ⅳ-2 各種描寫的作用及呈現
的效果。
減量為各種描寫的作用。
2.抒情文本
Bb-Ⅳ-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
感悟。
減量為對物或自然的感悟。
3.說明文本
Bc-Ⅳ-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
列等輔助說明。
簡化為讀懂圖表、
圖片等輔助說明。
4.應用文本
Be-Ⅳ-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簡
報、讀書報告、演講稿、劇本等格
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簡化為在學
習應用方面,以讀書報告格式與寫
作方法為主。
三、文化內涵
字左右閱讀心得報告
9.依據學習內容聯想並延伸
相關知識
10.表現積極的學習態度
作樂趣。
簡化為「運用資訊科
技編輯並發表 150 字左右閱
讀心得報告」。
1.物質文化
Ca-Ⅳ-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文
明演進、生存環境發展的文化內
涵。
減量為各類文本中表現的自
然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2.社群文化:Cb-Ⅳ-2 各類文本中
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
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減量為各類
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的關
係。
3.精神文化:Cc-Ⅳ-1 各類文本
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
涵。
減量為各類文本中的藝術內
涵。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週
一、戲李白
1.聽出詩中讚賞的語氣。
2.分享自己對李白的印象。
3.理解本詩題目「戲」的含義。
4.運用文學、地理的背景知識,欣賞詩作之美。
1.講解「篇章導讀」。
2.介紹作者余光中。
3.講解課文生難字詞。
4.播放課文朗讀音檔,請學生跟著瀏覽課文。接著再
請學生自行朗誦一次,體會本詩的韻律感。
第二週
一、戲李白
二、詞選
1.聽出詩中的韻腳。
2.說出李白為人熟知的詩句。
3.理解作者對李白的評價。
4.能以正確的語音及適當的語調朗誦本課兩闋詞。
5.感受詞體之美,樂於欣賞詞作。
1.與學生進行「問題思考」之討論。
2.引領學生進行「延伸探索」,閱讀文章並回答提問。
第三週
二、詞選
1.聽出疑問句與肯定句的不同表現方式。
2.理解作者在詞中所寄託的情思與感懷。
3.學習運用設問技巧以凸顯文意。
4.享受自然之美,並關注周遭景物的轉變。
1.「詞」的介紹
2.講解課文生難字詞。
3.講解「篇章導讀」:〈如夢令〉。
4.介紹作者李清照。
5.播放課文朗誦音檔,請學生跟著瀏覽課文。
第四週
二、詞選
三、人間好時節
1. 認識李清照、辛棄疾及其詞作特色。
2. 培養關懷國家社會事務的情懷。
3. 聽出文中對應四季的詩句。
1.請學生共同誦讀一遍課文,並依據作品風格,給予
適當的提示。例如:婉約詞風的〈如夢令〉應該讀輕
一點。
2.引領學生進行「延伸探索」,閱讀文章並回答提問。
第五週
三、人間好時節
1.說出作者所領悟的為人處世道理。
2.了解作者透過閱讀詩歌得到的美好感受。
3.發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養樂觀的態度。
1.講解課文生難字詞。
2.介紹作者張曼娟。
3.播放課文朗讀音檔,請學生跟著瀏覽課文。
4.講解「篇章導讀」,或是讓學生自行閱讀,教師以
問答方式檢視學生理解程度。
5.與學生進行「問題思考」之討論。
第六週
三、人間好時節
語文天地、對聯
1.讀出作者盼望眾人一同閱讀古典詩歌的心意。
2.能藉由事例、景物,抒發個人的生活體會。
3.透過閱讀古典詩詞,豐富生活經驗,涵養自我。
1.教師可針對學生創作的對聯,進一步分析詞性和平
仄。
2.帶領學生認識對聯的格律。
3.引領學生分辨並欣賞對聯的文意及文采。
第七週
語文天地、對聯
【第一次評量週】複習第
一課~語文天地
1.認識對聯的種類與用途。
2.掌握對聯的格式與撰寫要領。
3.欣賞生活中所見的對聯。
1.教師可在課堂上分享教師手冊中的對聯,請學生們
動動腦,判斷出對聯使用的時機與處所。
2.要求學生在回家後記錄自家或鄰居門口的對聯,並
在課堂上分享。
第八週
四、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聽出文中提到哪些歷史人物的故事。
2.說出人物事蹟對自己的啟示。
3.理解論說文的寫作特色。
4.學習在寫作文章時,運用正、反例證。
1.介紹作者孟子。
2.講解「篇章導讀」。
3.教師分享自身遭遇困難並突破、成長的經驗,亦可
讓自願的同學上臺分享。
第九週
四、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聽出例證和結論之間的關聯性。
2.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深意。
3.學習在作品中運用多方論據,歸納事理。
1.講解課文生難字詞。
2.播放課文朗讀音檔,請學生跟著瀏覽課文,並講解
課文。
3.講述「鑑賞分析」:以 PPT 播放「鑑賞分析」全文,
提示重點,展示課文結構表。
4.與學生進行「問題思考」之討論。
第十週
四、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五、清心苦味
1.說出自己面對挑戰所得到的成長。
2.認識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3.培養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與挑戰逆境的勇氣。
4.聽出文中最懂苦味的三個民族。
5.說出作者在不同年齡對苦味的感受。
6.理解苦味可清心的含義。
1.藉由提問,帶出本課主題,並理解不同年齡對相同
事物看法的改變。
2.講解課文生難字詞
第十一週
五、清心苦味
1.聽出第二段領悟苦味,卻同時發現青春消逝等複雜感
受的語氣。
2.口述對文中「自找苦吃是好事」的看法。
3.理解不同年齡對相同事物看法的改變。
1.講解「篇章導讀」。
2.介紹作者韓良露。
3.配合課文提問教學學習單,逐段講解課文並提問段
落重點。
4.請學生依序完成學習單以掌握各段大意及重點。
第十二週
五、清心苦味
六、獵人
1.聽出末段領悟「苦後回甘」滋味的欣慰語氣。
2.理解味覺可連結人生經驗的奧妙之處。
3.學習面對人生困境時,自在圓融的態度。
4.了解泰雅族的獵人文化。
5.認識文中別具特色的譬喻技巧。
1.請學生收集成年禮相關習俗與儀式的資料,並上臺
報告。
2.講解課文生難字詞。
第十三週
六、獵人
1.能透過細節的描寫掌握「泰雅」真正的意義。
1.講解「篇章導讀」。
2.聽出原住民文學遣字用句的特色。
3.觀察體會自然,尊重珍惜生命。
2.介紹作者瓦歷斯.諾幹。
3.朗讀課文。
4.講解課文並提問重點。請學生依序完成學習單以掌
握課文大意及重點。
5.與學生進行「問題思考」之討論。
第十四週
六、獵人
【第二次評量週】複習第四
課~第六課
1.認識原住民文學所表現的族群意識。
2.說出作者進行獵人試煉的緣由。
3.學習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傳統。
1.指導學生蒐集並分享各地不同原住民的成年禮介
紹。
2.引導學生認識原住民文化,並能尊重、欣賞不同文
化之特色
第十五週
七、與宋元思書
1.聽出駢文的音韻之美。
2.分享自己對山水的感受。
3.理解作者賞景後所抒發的感懷。
4.培養拋卻俗務、欣賞美景的專注力。
5.認識並欣賞駢文的特色。
1.講解「篇章導讀」。
2.講解課文生難字詞。
3.介紹作者吳均。
4.請學生跟著瀏覽課文。接著帶領學生書寫段落大意。
5.逐段講解課文並提問段落重點,引導學生掌握各段
大意及重點。
第十六週
七、與宋元思書
八、防風林
1.聽出作者描繪的山水美景。
2.說出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
3.欣賞山水美景,以陶冶性靈。
4.體會作者淡泊名利的襟懷。
5.說出防風林看到的景象。
1.講述「鑑賞分析」。
2.與學生進行「問題思考」之討論。
3.引領學生閱讀文章並回答提問。
第十七週
八、防風林
1.聽出文中運用類疊、頂真手法所產生的韻律感。
2.說出文中環境受到汙染的原因。
3.體認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臨的環保問題。
1.介紹作者許達然。
2.全文概覽,講解課文生難字詞。
3.配合課文提問教學學習單,逐段講解課文並提問段
落重點。請學生依序完成學習單以掌握各段大意及重
點。
4.講述「鑑賞分析」。
第十八週
八、防風林
九、喂─出來!
1.說出生活中常見的環境問題。
2.理解空氣汙染對環境的影響。
3.聽出文中商人利用坑洞謀利的方式。
1.與學生進行「問題思考」之討論。
2.閱讀文章後,與學生進行討論提問,進行口語評量。
第十九週
九、喂─出來!
1.說出文中坑洞的特別之處。
2.理解「喂─出來!」兩度在文中出現的意義。
1.介紹作者星新一。
2.播放課文朗讀音檔,請學生跟著瀏覽課文。
3.配合課文提問教學學習單,逐段講解課文並提問段
落重點。請學生依序完成學習單以掌握各段大意及重
點。
4.講解生難字詞。
5.與學生進行「問題思考」之討論。
第二十週
九、喂─出來!
1.認識開放式結局的寫作手法。
2.體會珍惜資源、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1.引領學生進行「延伸探索」,閱讀文章並回答提問。
2.講述「鑑賞分析」。
第二十一週
複習第五冊全
【第三次評量週】複習第七
課~第九課
1.能主動蒐集閱讀材料,培養多元的閱讀視野。
2.養成閱讀習慣,享受閱讀樂趣。
複習第五冊全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週
一、臺灣竹枝詞選
1.聽出竹枝詞歌詠地方風光的特色。
2.說出兩首竹枝詞的主題。
3.培養關心臺灣鄉土的情懷。
1.講解「篇章導讀」。
2.介紹作者郁永河。
3.講解課文生難字詞。
4.播放課文朗誦音檔,請學生跟著瀏覽課文。接著再
請學生自行朗誦一次,體會本詩的韻律感。
第二週
一、臺灣竹枝詞選
1.聽出詩中的韻腳。
2.分享對於臺灣地形及物產的了解。
3.欣賞竹枝詞表現的風土民情。
1.配合課文提問教學學習單,逐句講解課文並提問重
點。請學生依序完成學習單以掌握學習重點。
2.與學生進行「問題思考」之討論。
第三週
二、曲選
1.聽出兩首曲的韻腳。
2.以富有感情的聲調誦讀曲文。
3.學習藉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1.針對課本「曲的淺說」,予以補充說明。
2.講解課文生難字詞。
3.講解「篇章導讀」:〈天淨沙〉。
4.介紹作者馬致遠。
第四週
二、曲選
1.聽出句子的停頓換氣處。
2.了解作者寄託於曲作的情感。
3.培養閱讀曲的興趣,以寄託心情、陶冶性靈。
1.播放課文朗誦音檔,請學生跟著瀏覽課文。
2.配合課文提問教學學習單,講解課文並提問重點。
請學生依序完成學習單以掌握課文大意及重點。
3.講解「篇章導讀」:〈沉醉東風〉。
4.介紹作者白樸。
5.播放課文朗誦音檔,請學生跟著瀏覽課文。
6.配合課文提問教學學習單,講解課文並提問重點。
請學生依序完成學習單以掌握課文大意及重點
7.與學生進行「問題思考」之討論。
第五週
二、曲選
1.說出兩首曲所傳達的不同心境。
2.了解不同事物的象徵意涵。
3.思索在不同情境下調整心情的方式。
1.請學生先設想一種心情,然後畫成圖像,並於課堂
上分享。
2.請學生分享與流浪思鄉相關的歌曲,並在課堂上討
論歌詞意義。
第六週
三、冰箱為何變成食物的墳
場?
1.聽出對食物被浪費的惋惜語氣。
2.分享家中使用冰箱的方式。
3.了解冰箱變成食物墳場的原因。
4.建立珍惜食物的正確觀念。
1.講解「篇章導讀」。
2.介紹作者米果。
3.講解課文生難字詞。
4.播放課文朗讀音檔,請學生跟著瀏覽課文。
5.配合課文提問教學學習單,逐段講解課文並提問段
落重點。請學生依序完成學習單以掌握各段大意及重
點。
6.與學生進行「問題思考」之討論。
第七週
三、冰箱為何變成食物的墳
場?
【第一次評量週】複習第一
課~第三課
1.聽出食物堆疊在冰箱中的慘況。
2.分享對「超過賞味期限的食物」之看法。
3.購買物品時,能區別「想要」與「需要」的不同。
1.請學生描述自己家中的冰箱,於課堂上分享自家冰
箱的食物控管原則。
第八週
四、憶高畑勳:螢火蟲之墓 1.聽出作者對高畑勳電影的評價。
2.說出高畑勳對動畫界的貢獻。
3.說出本文作者評論《螢火蟲之墓》的切入點。
4.掌握作者評論高畑勳電影的觀點。
1.講解課文生難字詞。
2.講解「篇章導讀」。
3.介紹作者藍祖蔚。
4.播放課文朗讀音檔,請學生跟著瀏覽課文。
5.配合課文提問教學學習單,逐段講解課文並提問段
落重點。請學生依序完成學習單以掌握各段大意及重
點。
6.與學生進行「問題思考」之討論。
第九週
四、憶高畑勳:螢火蟲之墓
五、二十年後
1.聽出《螢火蟲之墓》電影情節的發展。
2.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電影,並加以評論。
3.掌握文中所提及的高畑勳電影作品特色。
4.理解作者評論電影的寫作角度與特色。
5.聽出文中二十年之約的結果。
6.說出文中人物的不同形象。
7.讀出作者所安排的伏筆。
1.講解課文生難字詞。
2.講解「篇章導讀」。
3.播放課文朗讀音檔,請學生跟著瀏覽課文。
4.朗讀課文。
5.配合課文提問教學學習單,引導閱讀課文並提問段
落重點。請學生依序完成學習單以掌握全文脈絡及重
點。
6.介紹作者歐.亨利。
7.與學生進行「問題思考」之討論。
8.就小說的情節與人物形象進行討論。
第十週
五、二十年後
六、后羿射月
1.聽出二十年中兩人的人生境遇。
2.說出兩人二十年後個別發展的差異。
3.針對兩人的善、惡表現,進行辯論。
4.了解本文蘊含的善惡啟示。
5.聽出后羿與嫦娥兩次誓言的不同含義。
1.介紹作者黃致凱。
2.初步閱讀劇本。
6.說出甲、乙、丙三位演員輪流擔任的角色。
7.理解本劇「一人一半才是伴」的創作意涵。
8.培養欣賞舞臺劇的興趣。
第十一週
六、后羿射月
【第二次評量週】複習第四
課~第六課
1.聽出吳剛失去「悲傷」所體悟的含義。
2.說出三位演員互動的趣味。
3.理解后羿與嫦娥各自的私心,因而誤解彼此的文本脈
絡。
4.認識分析字形給予定義,深化觀點的寫作手法。
5.培養欣賞與閱讀劇本形式的文學作品。
1.引導學生分析劇本。
2.反覆閱讀劇本,研究故事情節與脈絡,想像舞臺如
何布置,深入思考劇中意涵。
第十二週
總複習:第一冊~第三冊
1.能主動蒐集閱讀材料,培養多元的閱讀視野。
2.養成閱讀習慣,享受閱讀樂趣。
總複習:第一冊~第三冊
第十三週
總複習:第四冊~第六冊
1.能主動蒐集閱讀材料,培養多元的閱讀視野。
2.養成閱讀習慣,享受閱讀樂趣。
總複習:第四冊~第六冊
第十四週
彈性課程:甘蔗
1.涵育樂於閱讀態度。
2.開展多元閱讀素養。
3.培養合乎多元文本閱讀的能力。
1.學習擷取文本中的正確訊息與古典元素。
2.學習比較文本的背後意義與象徵。
3.學習評鑑省思作者運用的寫作手法與寫作目的。
第十五週
彈性課程:曲經典閱讀
1.養成運用文本思考、解決問題與建構知識的能力。
2.涵育樂於閱讀態度。
3.開展多元閱讀素養。
1.學習閱讀韻文(曲)的內容。
2.學習理解分析文本訊息。
3.學習從文本中對應作者寫作動機。
第十六週
彈性課程:你在浪費食物嗎 1.開展多元閱讀素養。
2.培養合乎多元文本閱讀的能力。
3.能針對不同文本的閱讀內容進行比較與分析。
1.學習閱讀說明文的訊息內容。
2.學習分析文本與圖文對應關係。
3.學習判斷文本間的相互對應與分析。
第十七週
彈性課程:反戰
1.養成運用文本思考、解決問題與建構知識的能力。
2.培養合乎多元文本閱讀的能力。
3.能針對不同文本的閱讀內容進行比較與分析。
1.學習閱讀文本訊息與影評內容。
2 學習比較不同文本的情境與反思。
3.學習從文本與圖文的內容進行轉譯。
第十八週
彈性課程:黑羊
1..涵育樂於閱讀態度。
2.開展多元閱讀素養。
3.培養合乎多元文本閱讀的能力。
1.學習閱讀現代小說文本。
2.學習分析文本的人物特質。
3.學習判斷文本間的相互對應與分析。
備註: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八個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及健康與體育領域之教
學計畫表。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