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年度民雄國中特教班國文教學計畫

格式
pdf
大小
718.7 KB
頁數
38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7-31,离现在 4 8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110 學年度嘉義縣民雄國民中學特殊教育資源班第一二學期語文領域國 2A 組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廖芳瑜 (表十二之二)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2   節      
三、教學對象:EX-學障 8 年級 3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 自主行動 
國-J-A2 
透過欣賞各類
文本,培養思
辨的能力,並
能反思內容主
題,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有
效處理問題。 
B 溝通互動 
國-J-B2 
運用科技、資
訊與各類媒體
所 提 供 的 素
材 , 進 行 檢
索、統整、解
釋及省思,並
轉化成生活的
能力與素養。 
C 社會參與 
國 -J-C2 在 國
語文學習情境
中,與他人合 
作學習,增進
理解、溝通與

(一)  聆聽 
1-Ⅱ-1 聆聽時能讓對方充分表達意見。 
1-Ⅱ-2 具備聆聽不同媒材的基本能力。 
(二)  口語表達 
2-Ⅱ-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想
法。 
2-Ⅱ-3 把握說話的重點與順序,對談時
能做適當的回應。簡化 
(三)  標音符號與運用 
3-Ⅰ-3 運用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訊
息。 
3-Ⅰ-4 利用注音讀物,學習閱讀,享受
閱讀樂趣。 
(四)  識字與寫字 
4-Ⅱ-1 認識常用國字至少 1,800 字,
使用 1,200 字。簡化 
4-Ⅱ-2 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 
(五)  閱讀 
5-Ⅰ-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5-Ⅰ-5 認識簡易的記敘、抒情及應用文
本的特徵。簡化 
5-Ⅰ-6 利用圖像、故事結構等策略,協
助文本的理解與內容重述。 
(六)  寫作 

(一)  聆聽 
Bb-I-3 對物或自然的感受。 
Bb-I-4 直接抒情。 
(二)  口語表達 
◎Bb-Ⅱ-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
物間接抒情。簡化 
(三) 標音符號與運用 
Aa-I-3 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
書寫。 
Aa-I-4 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三)  識字與寫字 
Ab-Ⅱ-1 1,800 個常用字的字形、
字音和字義。簡化 
Ab-Ⅱ-2 1,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四)  閱讀 
Ac-Ⅱ-3 基礎複句的意義。 
Ac-Ⅱ-4 各類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五)  寫作 
Ad-Ⅲ-2 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
與寓意。 

簡化 

1. 能 認 識 國 語
文的重要性,培
養 國 語 文 的 興
趣,能運用國文
認識自我、表現
自我 
2. 透 過 國 語 文
的學習,培養自
我省思能力,從
中 發 展 應 對 人
生 問 題 的 行 事
法則 
3. 透 過 國 語 文
學習,掌握文本
要旨、發展學習
及 解 決 問 題 策
略、初探邏輯思
維,並透過體驗
與實踐,處理日
常生活問題 
4. 能 欣 賞 各 類
文本,培養思辨
的能力,並能反
思內容主題,應
用 於 日 常 生 活

1.實作評量 
2.口頭評量 
3.紙筆評量 
4.觀察評量 
5.同儕互評 
 

background image

包容的能力,
在生活中建立
友善的人際關
係。 

6-I-3 寫出語意完整的句子、主題明確
的段落。 
6-I-4 使用仿寫、接寫等技巧寫作。 

中,有效處理問
題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七週 

康軒版國中國文二上

課本第一~四 

課、語文天地一 
 

1.能正確唸出本課課文 
2.能理解課文大意 
3.能說出本課含意 

1.  認識文本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答句意、 

   文意相關問題。 

3.  依據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擴寫等技巧,增

進寫作能力。 

4. 欣賞各類文本之美並學習文本中主要修辭技巧。 

第八~十四週  康軒版國中國文二上

課本第五~八課、語文
天地二 
 

1.  能正確唸出本課課文 
2.  能理解課文大意 
3.  能說出本課含意 

1.認識文本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2.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答句意、 

  文意相關問題。 

3.依據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擴寫等技巧,增 

  進寫作能力。 

4.欣賞各類文本之美並學習文本中主要修辭技巧。 

第十五~二十

一週 

康軒版國中國文二上
課本第九~十二課 
 

1.  能正確唸出本課課文 
2.  能理解課文大意 
3.  能說出本課含意 

1.認識文本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2.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答句意、 

  文意相關問題。 

3.依據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擴寫等技巧,增 

進寫作能力。 

4.欣賞各類文本之美並學習文本中主要修辭技巧。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七週 

康軒版國中國文二下課
本第一~四課、語文天
地一 

1.能正確唸出本課課文 
2.能理解課文大意 
3.能說出本課含意 

1.認識文本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重點加強

 

2.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答句意、文

意相關問題。 

background image

 

3.依據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擴寫等技巧,增 

  進寫作能力。 

4.欣賞各類文本之美並學習文本中主要修辭技巧。 

第八~十四

週 

康軒版國中國文二下課
本第五~八課、語文天
地二 
 

1.能正確唸出本課課文 
2.能理解課文大意 
3.能說出本課含意 

1.認識文本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2.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答句意、 

  文意相關問題。 

3.依據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擴寫等技巧,增 

  進寫作能力。 

4.欣賞各類文本之美並學習文本中主要修辭技巧。 

第十五~二

十一週 

康軒版國中國文二上下
課本第九~十二課 
 

1.能正確唸出本課課文 
2.能理解課文大意 
3.能說出本課含意 

1.認識文本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2.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答句意、 

  文意相關問題。 
3.依據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擴寫等技巧,增 

  進寫作能力。4.欣賞各類文本之美並學習文本中主要修辭

技巧。 

備註: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八個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及健康與體育領域之教    
      學計畫表。 
 

 

 

 

 

 

 

 
 
 

 

 

background image

110 學年度嘉義縣民雄國民中學特殊教育資源班第一二學期國文領域 2B 組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周介玲(表十二之二)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翰林版國中國文二上、二下課本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2 節     
三、教學對象:學障 8 年級 2 人﹑共 2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自主行動: 

國-J-A1 

透過國語文的學

習, 

認識生涯及生命

的典範,建立正向

價值觀,提高語文

自學的 提高語文

自學的興趣。 

B溝通互動: 

國-J-B1 

運用國語文表情

達意,增進閱讀理

解,進而提升欣賞

及評析文本的能

力,並能傾聽他人

的需求、理解他人

的觀點,達到良性

的人我溝通與互

動。 

C社會參與: 

國-J-C1 
閱讀各類文本,

從中培養道德

觀、責任感、同理

【學習表現】 

1.聆聽:1-Ⅳ-3 分辨聆聽內容的邏

輯性,找出解決問題方法。 

不調整

 

2.口語表達:2-Ⅳ-2 有效把握聽聞

內容的邏輯,做出提問或回饋。

化為做出

回饋」

,刪除提問。

 

3.識字與寫字: 

4-Ⅳ-1 認識國字至少 4500 字,使用

3500 字。

減量為認識國字至少 1200

字,使用 2000 字。 

4-Ⅳ-2 認識造字的原則,輔助識

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不調

 

4.閱讀: 

5-Ⅳ-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

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

點。 

簡化刪除「指出寫作的目的與觀點

」,僅保留「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

段落與主要概念」。

 

5.寫作: 
6-Ⅳ-3 3 靈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

巧,增進寫作能力。

不調整

 

 

【學習內容】 

一、文字篇章 

1.字詞: 

Ab-Ⅳ-1  4000 個常用字的字

形、字音和字義。

減量為 12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

義。 

Ab-Ⅳ-2  3500 個常用字使

用。

減量為 2200 個常用字使

用。 

Ab-Ⅳ-4  6500 個常用語詞的

認念。

減量為 2500 個常用語

詞的認念。 

Ab-Ⅳ-5  5000 個常用語詞的

使用。

減量為 2500 個常用語

詞的使用。 

2.句段: 

Ac-Ⅳ-3  文 句 表 達 的 邏 輯

與意義。

不調整

 

3.篇章

: 

Ad-Ⅳ-1 篇章的主旨、結構、

寓意與分析。

減量為「篇章的

主旨、結構、寓意」。 

二、文本表述 

1.記敘文本: 

1.  能 分 辨 聆 聽 內 容 的 邏 輯

性,找出解決問題方法。 

2.  能有效把握不同文本內容

的邏輯,做出回饋。 

3.  能以造字原則認念 1200 個

常用字的形、音、義與 1200

個常用語詞,並能使用 1200

個常用字與 2500 個常用語

詞。 

4.  能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

落與主要概念。 

5. 

能靈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

巧,增進寫作能力。

 

口頭問答 

紙筆評量

 

background image

心,並能觀察生活

環境,主動關懷社
會,增進對公共議

題的興趣。 

 

Ba-Ⅳ-2 各種描寫的作用及呈

現的效果。

減量為各種描寫的

作用。

 

2.抒情文本: 

Bb-Ⅳ-1 自我及人際交流的

感受。

不調整。 

3.說明文本: 

Bc-Ⅳ-1 具邏輯、客觀、理性

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

環境、制度等說明。

不調整。 

4.議論文本: 

◎Bd -Ⅳ-1 以事實、理論為

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

的。

不調整。 

5.應用文本: 

Be -Ⅳ-2 在人際溝通方面,

以書信、便條對聯等之慣用語

彙與書寫格式為主。

不調整。 

三、文化內涵 

1.物質文化: 

Ca-Ⅳ-2  各類文本中 表現 科

技文明演進、生存環境發展的

文化內涵。

不調整。 

2.社群文化: 

Cb -Ⅳ-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

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

他社群的關係。

不調整。

 

background image

2.精神文化: 

Cc-Ⅳ-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

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不調

整。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一 
至 
七 

 

一、田園之秋選 

1.認識陳冠學及其作品。 
2.了解文本中以戲劇、音樂為喻,並透過摹寫
法生動所描繪出西北雨的景象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遣詞用字,恰當的表情達意。 
5.欣賞本文之美並學習其中的主要修辭技巧。 

1.依學生個別能力,做以學習內容與目標的調整 
2.藉以課程的生字與語詞,加強學生對生字形、音、
義的認識 
3.藉以課堂內的遣詞用字,使學生能於日常生活中
恰當的表達情意 
4.能分辨各類日常生活中語詞的詞性 
5.能在日常生活中,認識各類語句用法 

二、古詩選 

1.認識古詩的基本形式。 
2.比較古體詩、近體詩與現代詩及其文學成
就。 
3.認識作者的生活背景,以及本課兩首古詩所
寫的情意表達技巧。 
4.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5.理解課文中的遣詞用字,恰當的表情達意。 

三、故鄉的桂花雨 

1.認識琦君及其作品特色。 
2.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3.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background image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4.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短文寫作能力。 
5.欣賞本文之美並學習其中的主要修辭技巧。 

語文常識一  語法
(上)詞類 

1.認識各項詞類用法 
2.分析語句中的詞類 

第 
八 
至 
十 
四 

 

四、愛蓮說 

1.認識周敦頤的生平及其對理學的貢獻。 
2.認識三種花象徵的三種人格,並了解文中刻
畫蓮所象徵的君子特質。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5.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散文寫作能力。 

五、山豬學校 

1.認識亞榮隆˙撒可努及其作品特色。 
2.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3.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4.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短文寫作能力。 
5.欣賞本文之美並學習其中的主要修辭技巧。 

六、鳥 

1.認識梁實秋及其寫作風格。 
2.學習情感融入寫作的邏輯技巧,並做出回
饋。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5.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散文寫作能力。 

語文常識二  語法
(下)句子 

1.認識各項語句用法 
2.辨別各類語句 

第 

七、張釋之執法

 

1.認識《史記》一書的性質與價值。 
2.認識司馬遷及其生平。 

background image

十 
五 
至 
二 
十 
一 

 

3.欣賞本文之表達情意並學習其中的主要修
辭技巧。 
4.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5.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八、生命中的碎珠 

1.認識陳幸蕙及其寫作風格。 
2.學習情感融入寫作的邏輯技巧,並做出回
饋。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5.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散文寫作能力。 

九、一棵開花的樹 

1.認識席慕蓉及其作品。 
2.了解詩中所傳達對愛情期待的情意。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遣詞用字,恰當的表情達意。 
5.欣賞本文之美並學習其中的主要修辭技巧。 

十、畫的哀傷日本小說  1.認識國木田獨步及其作品風格。 

2.能有效把握課文內容表達的情意,做出回
饋。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5.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短文寫作能力。 

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一 
至 

一、陋室銘 

1.認識銘的性質及作用。 
2.了解本課作者劉禹錫生平與其所述的各種
處世之道的內涵。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1.依學生個別能力,做以學習內容與目標的調整 
2.藉以課程的生字與語詞,加強學生對生字形、
音、義的認識 
3.藉以課堂內的遣詞用字,使學生能於日常生活
中恰當的表達情意 

background image

五 
週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5.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短文寫作能力。 

4.能瞭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書信與便條的應用 
5.能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題辭與柬帖 

二、余光中詩選 

1.認識余光中及其作品。 
2.了解詩中所傳達對對高雄美好的祈願與以
批判的口吻凸顯的嚴肅空汙議題。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遣詞用字,恰當的表情達意。 
5.欣賞本文之美並學習其中的主要修辭技巧。 

三、我所知道的康橋 

1.認識徐志摩及其作品特色。 
2.能有效把握課文內容表達的情意,做出回
饋。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5.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短文寫作能力。 

語文常識一  應用文
─書信、便條 

1.認識傳統書信和現代書信的不同。 
2.了解書信的撰寫方式。 
3.運用書信和便條與人順利溝通。 

第 
六 
至 
十 
三 
週 

四、運動家的風度 

1.認識羅家倫及其作品特色。 
2.能有效把握課文內容表達的情意,做出回
饋。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5.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短文寫作能力。 

五、木蘭詩 

1.認識《樂府詩》及其價值 
2.理解課文中語句簡潔扼要的敘事技巧,並做
出回饋。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background image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六、虎克─愛上跳蚤
的男人 

1.認識張文亮及其寫作特色。 
2.能有效把握課文內容表達的情意,做出回
饋。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5.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短文寫作能力。 

語文常識二  應用文
─題辭、柬帖 

1.了解題辭的種類與作法。 

2.認識不同用途的柬帖。

 

3.培養正確使用題辭、柬帖的能力。 

第 
十 
四 
至 
二 
十 
一 

 

七、飛魚 

1.認識廖鴻基及其文學成就。 
2.能有效把握課文內容表達的情意,做出回
饋。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5.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短文寫作能力。 

八、空城計 

1.認識《三國演義》及其文學成就。 
2.了解話本小說的歷史脈絡。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5.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短文寫作能力。 

九、管好舌頭 

1.認識黃永武及其寫作特色。 
2.能有效把握課文內容表達的情意,做出回
饋。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background image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5.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短文寫作能力。 

十、科幻極短篇選 

幻小說-

(一)深藍的

憂鬰(二)替代死刑

 

 

1.認識黃海及其寫作特色。 
2.能有效把握課文內容表達的情意,做出回
饋。 
3.認識課文中生字、語詞的形、音、義。 
4.理解課文中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並回
答句意、文意相關問題。 
5.依據課文範例照樣造句,利用仿寫、改寫、
擴寫等技巧,增進短文寫作能力。 

備註: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八個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及健康與體育領域之教    
      學計畫表。 
 

 

 

 

 

 

 

 

 

 

 

 

 

 
 

 

 

background image

110 學年度嘉義縣民雄國民中學特殊教育資源班第一二學期數學領域 2A 組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周介玲(表十二之二)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南一版二年級數學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2 節      

三、教學對象:疑似學障 8 年級 2 人,學障 8 年級 1 人,共 3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數-J-A1 

對於學習數學有

信 心 和 正 向 態

度,能使用適當

的數學語言進行

溝通,並能將所

學應用於日常生

活中。 

數-J-A2 

具備有理數、根

式、坐標系之運

作能力,並能以

符號代表數或幾

何物件,執行運

算與推論,在生

活情境或可理解

的想像情境中,

分析本質以解決

問題。 

數-J-B2 

具備正確使用計

算機以增進學習
的素養,包含知

道其適用性與限

制、認識其與數

數與量(n) 

【n-IV-5理解二次方根的

意義、符號與根式的四則

運算,並能運用到日常生

活的情境解決問題。】減

量為「認識二次方根的意

義、符號」,簡化為「根

式的整數四則運算。 

【n-IV-6應用十分逼近法

估算二次方根的近似值,

並能應用計算機計算、驗

證與估算,建立對二次方

根的數感。】簡化、分解

為「應用十分逼近法估算

二次方根的近似值」及「能

透過計算機計算、驗算與

估算。」 

【n-IV-7辨識數列的規律

性,以數學符號表徵生活

中的數量關係與規律,認

識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

並能依首項與公差或公比
計算其他各項。】減量為

「認識等差數列」,分解

為「判別生活中的數量關

A-8-1 二 次 式 的 乘 法 公 式 :

=

+2

𝑎𝑏+ ;

=

−2

𝑎𝑏+ ;(𝑎+𝑏)(𝑎−𝑏)=

(

𝑎+𝑏)(𝑐+𝑑)=𝑎𝑐+𝑎𝑑+𝑏𝑐+𝑏𝑑。 不調

整 

A-8-2多項式的意義:一元多項式

的定義與相關名詞(多項式、項

數、係數、常數項、一次項、二次

項、最高次項、升冪、降冪)

。簡

化為「認識多項式及相關名詞」。 

A-8-3 多項式的四則運算:直式、

橫式的多項式加法與減法;直式的

多項式乘法(乘積最高至三次);

被除式為二次之多項式的除法運

算。簡化了解多項式除法的規則。 

分解「熟練整數多項式的四則運算

及乘法公式的運用」 

N-8-1二次方根:二次方根的意

義;根式的化簡及四則運算。減量

為「認識二次方根的意義、符號」,

簡化為「根式的整數四則運算。 

N-8-2二次方根的近似值:二次方
根的近似值;二次方根的整數部

分;十分逼近法。使用計算機√ 

鍵。簡化、分解為「應用十分逼近

1.認識乘法公式與多項式的相關名詞

並熟習多項式加減法與基礎的乘除運

算。 

2.能用計算機計算根式符號,辨別完

全平方數,並理解其意義做根式的基

礎四則運算。 

3.能運用畢氏定理的公式,計算特殊

三角形的邊長。 
4.認識因式分解的方法與基礎題型的

計算並理解其在生活上的應用。 

5.能解釋一元二次方程式與其解的意

義,並熟習基礎題型的計算。 

6.能從資料或圖表的資料數據中,解

決日常生活中「可能性」的問題 
7.能認識生活中的數列與級數。 

8.能認識常數函數和一次函數的意

義,並繪製圖形 
9.能認識三角形的內角與外角的概

念,辨識全等三角形,中垂線與角平

分線性質,以及邊角關係。 

10.能從日常生活情境中,理解平行和

四邊形的概念並應用。 

實作、筆試、問答

 

background image

學知識的輔成價

值,並能用以執
行數學程序。能

認識統計資料的

基本特徵。 

數-J-B3 

具備辨認藝術作

品中的幾何形體

或數量關係的素

養,並能在數學

的推導中,享受

數學之美。 

數-J-C2 

樂於與他人良好

互動與溝通以解

決問題,並欣賞

問題的多元解
法。

 

係及其規律性」與「依首

項與公差計算其他各項。」

 

【n-IV-8理解等差級數的

求和公式,並能運用到日

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分解為「認識等差級數」

與「運用求和的公式解決

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問題。」

 

空間與形狀(s) 

【s-IV-1理解常用幾何形

體的定義、符號、性質,

並應用於幾何問題的解

題。】簡化為認識常用幾

何形體的定義、符號、性

質分解應用於幾何問題的

解題。 

【s-IV-2理解角的各種性
質、三角形與凸多邊形的

內角和外角的意義、三角

形的外角和、與凸多邊形

的內角和,並能應用於解

決幾何與日常生活的問

題。】減量、分解為「認

識角的各種性質」、「三

角形與四邊形的內角和外
角的意義」、「三角形的

外角和與四邊形的內角

和」與「並能應用於解決

幾何與日常生活的問題。」

 

法估算二次方根的近似值」及「能

透過計算機計算、驗算與估算。」 
S-8-6畢氏定理:畢氏定理(勾股

弦定理、商高定理)的意義及其數

學史;畢氏定理在生活上的應用;

三邊長滿足畢氏定理的三角形必

定是直角三角形。簡化為「認識畢

氏定理」與「運用畢氏定理解決生

活情境的相關問題。」 

A-8-4 因式分解:因式的意義(限

制在二次多項式的一次因式);二

次多項式的因式分解意義。簡化了

解因式分解的意義是將多項式分

解為兩個以上多項式的乘積。 

A-8-5 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

法;利用乘法公式與十字交乘法因

式分解。簡化、分解能認識提公因
式解法,並能利用日常生活實例,

進行十字交乘法運算。 

A-8-6 一元二次方程式的意義:一

元二次方程式及其解,具體情境中

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式。簡化、分解

為「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式及其解的

意義」。 

A-8-7 一元二次方程式的解法與應
用:利用因式分解、配方法、公式

解一元二次方程式;應用問題;使

用計算機計算一元二次方程式根

的近似值。簡化能以因式分解或配

background image

【s-IV-3理解兩條直線的

垂直和平行的意義,以及
各種性質,並能應用於解

決幾何與日常生活的問

題。】簡化為認識兩條直

線的垂直和平行的意義,

以及各種性質分解應用於

解決幾何與日常生活的問

題。 

【s-IV-4理解平面圖形全

等的意義,知道圖形經平

移、旋轉、鏡射後仍保持

全等,並能應用於解決幾

何與日常生活的問題。】

分解為「認識平面圖形全

等的意義」,簡化為判讀

日常生活的幾何圖形資
訊。 

【s-IV-5理解線對稱的意

義和線對稱圖形的幾何性

質,並能應用於解決幾何

與日常生活的問題。】簡

化、分解為「認識線對稱

的意義」、「線對稱圖形

的幾何性質及生活運用。」

 

【s-IV-6理解平面圖形相

似的意義,知道圖形經縮

放後其圖形相似,並能應

用於解決幾何與日常生活

方法(二擇一)求解和驗算,並能於

日常生活中應用。 
D-8-1 統計資料處理:累積次數、

相對次數、累積相對次數折線圖。

簡化、減量

能從簡單資料或圖表的

資料數據,解決關於「可能性」的

簡單問題。

 

N-8-3 認識數列:生活中常見的數

列及其規律性(包括圖形的規律

性)

。不調整 

N-8-4 等差數列:等差數列;給定

首項、公差計算等差數列的一般

項。減量為「認識等差數列」,分

解為「判別生活中的數量關係及其

規律性」與「依首項與公差計算其

他各項。 

N-8-5 等差級數求和:等差級數求
和公式;生活中相關的問題。分解

為「認識等差級數」與「運用求和

的公式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問

題。 

N-8-6 等比數列:等比數列;給定

首項、公比計算等比數列的一般

項。分解為「認識等比數列」與「運

用定首項、公比計算等比數列的一
般項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問題。 

F-8-1 一次函數:透過對應關係認

識函數(不要出現

𝑓(𝑥) 的抽象型

式)

、常數函數(

𝑦=𝑐)、一次函數

background image

的問題。】簡化、分解為

「理解平面圖形相似的意
義」、「縮放圖形後其圖

形相似的概念」與「運用

相似概念解決日常生活的

問題。」 

【s-IV-7理解畢氏定理與

其逆敘述,並能應用於數

學解題與日常生活的問

題。】簡化為「認識畢氏

定理」與「運用畢氏定理

解決生活情境的相關問

題。」 

【s-IV-9理解三角形的邊

角關係,利用邊角對應相

等,判斷兩個三角形的全

等,並能應用於解決幾何
與日常生活的問題。】簡

化、分解為「理解三角形

的邊角關係與性質」、「判

別兩個三角形的全等」,

並舉例運用於生活情境問

題。 

【s-IV-13理解直尺、圓規

操作過程的敘述,並應用
於尺規作圖。】簡化、分

解認識直尺、圓規操作方

式,並在指示下會尺規的

簡易作圖。 

𝑦=𝑎𝑥+𝑏)。 簡化為「理解常數函

數和一次函數的意義」

。  

F-8-2 一次函數的圖形:常數函數

的圖形;一次函數的圖形。簡化、

分解為在提示下,能描繪常數函數

和一次函數的圖形,以運用到日常

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S-8-1 角:角的種類;兩個角的關

係(互餘、互補、對頂角、同位角、

內錯角、同側內角)

;角平分線的

意義。簡化以圖形提示下,認識互

餘、互補、對頂角、同位角、內錯

角、同側內角與角平分線的意義。 

S-8-2 凸多邊形的內角和:凸多邊

形的意義;內角與外角的意義;凸

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正

𝑛 邊形的

每個內角度數。減量、分解為「認
識角的各種性質」、「三角形與四

邊形的內角和外角的意義」、「三

角形的外角和與四邊形的內角和」

與「並能應用於解決幾何與日常生

活的問題。 

S-8-4全等圖形:全等圖形的意義

(兩個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翻轉

可以完全疊合)

;兩個多邊形全等

則其對應邊和對應角相等(反之亦

然)

。簡化、分解為「理解平面圖

形相似的意義」、「縮放圖形後其

圖形相似的概念」與「運用相似概

background image

代數(a)

 

【a-IV-5認識多項式及相
關名詞,並熟練多項式的

四則運算及運用乘法公

式。】簡化、分解為「認

識多項式及相關名詞」,

並「熟練整數多項式的四

則運算及乘法公式的運

用」。 

【a-IV-6 理解一元二次方

程式及其解的意義,能以

因式分解和配方法求解和

驗算,並能運用到日常生

活的情境解決問題。】簡

化、分解為「理解一元二

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

義」

,並能以因式分解或配

方法(二擇一)求解和驗

算。 

函數(F) 

f-IV-1

理解常數函數和

一次函數的意義,能描繪

常數函數和一次函數的圖

形,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

的情境解決問題。】簡化、

分解為「理解常數函數和

一次函數的意義」

,並在提

示下,能描繪常數函數和

一次函數的圖形,以運用

念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S-8-5 三角形的全等性質:三角形
的全等判定(SAS、SSS、ASA、AAS、

RHS)

;全等符號(≅)

。不調整 

S-8-7 平面圖形的面積:正三角形

的高與面積公式,及其相關之複合

圖形的面積。簡化認識正三角形的

高與面積公式,並能於日常生活中

運用其相關之複合圖形的面積解

決問題。 

S-8-8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等腰三

角形兩底角相等;非等腰三角形大

角對大邊,大邊對大角;三角形兩

邊和大於第三邊;外角等於其內對

角和。簡化圖形提示下,能分辨三

角形的基本性質 

S-8-12尺規作圖與幾何推理:複製
已知的線段、圓、角、三角形;能

以尺規作出指定的中垂線、角平分

線、平行線、垂直線;能寫出幾何

推理所依據的幾何性質。簡化、分

解認識直尺、圓規操作方式,並在

指示下會尺規的簡易作圖。 

S-8-3 平行:平行的意義與符號;

平行線截角性質;兩平行線間的距
離處處相等。簡化提示下,能認識

平行的意義與符號;平行線截角性

質;兩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S-8-9 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關

background image

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

題。 
資料與不確定性(D

【d-III-2 能從資料或圖表

的資料數據,解決關於「可

能性」的簡單問題。】

化、減量

能從簡單資料或

圖表的資料數據,解決關於

「可能性」的簡單問題

 

於平行四邊形的內角、邊、對角線

等的幾何性質。簡化提示下,能認
識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內角、

邊、對角線的幾何性質,應用於日

常生活中。 

S-8-10 正方形、長方形、箏形的

基本性質:長方形的對角線等長且

互相平分;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平

分;箏形的其中一條對角線垂直平

分另一條對角線。 簡化提示下,

能辨識正方形、長方形、箏形的基

本圖形與其性質,應用於日常生活

中。 

S-8-11 梯形的基本性質:等腰梯

形的兩底角相等;等腰梯形為線對

稱圖形;梯形兩腰中點的連線段長

等於兩底長和的一半,且平行於上
下底。簡化提示下,能認識梯形的

基本圖形與其性質,應用於日常生

活中。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4 週 

認識乘法公式與多
項式的四則運算 

主題一:認識乘法公式 
1.能熟練

(a+b)(c+d)。 

2.能熟練二次式的乘法公式,如:

、 

(

𝑎+𝑏)(𝑎−𝑏) 

主題二:多項式與其加減運算 
1.能認識多項式的定義及相關名詞。如:項

1.依學生個別能力,做以學習內容與目標的調整 
2.藉以課程中的多項式、平方根、因式分解、一
元二次方程式與統計資料的認識,能於日常生活
中廣泛的應用 
3.教師提問與實作時,可視學生學習能力做以學
習單的調整與設計 

background image

數、係 數、常數項、一次項、二次項、最高
次項、升冪與降 冪。 
2.能以直式、橫式或分離係數法做一個文字符
號的多項式加法與減法運算。 
主題三:多項式的乘除運算 
1.能運用直式方式,進行多項式的乘法運算。 
2.能利用乘法公式,進行多項式的乘法運算。 
3.能利用分配律及直式算法來計算多項式的
乘法。 
4.多項式的乘除運算。  
5.能利用長除法及分離係數法來計算多項式
的除法 

第 5-9 週 

平方根和畢氏定理  平方根和畢氏定理 

主題一:平方根與近似值 
1.能了解二次方根的意義並用「√ 」表示。 
2.能理解 a 僅在 a 不為負數時才有意義。 
主題二:根式的運算 
1.能理解簡單的化簡根式及有理化。 
2.能將二次方根化成最簡根式。 
3.能理解二次根式的加、減、乘、除運算規則。 
4.能認識同類二次方根。 
5.能利用乘法公式將二次根式有理化。 
主題三:畢氏定理 
1.能理解畢氏定理,並能介紹其在生活中的應
用。 
2.能由簡單面積計算導出畢氏定理。 
3.能在數線上標出平方根的點。 
4.能計算平面上兩相異點的距離。 

第 10-13 週 

認識因式分解 

主題一:公因式在哪裡?(提公因式) 
1.能利用乘法公式和多項式的除法原理,理解
因式、倍式與因式分解的意義。 
2.能利用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多項式。 
主題二:動手組裝我最行(乘法公式及十字交

background image

乘法) 
1.能利用乘法公式因式分解二次多項式。 
2.能利用十字交乘法因式分解二次多項式。 

第 14-17 週

  一元二次方程式 

主題一: 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1.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一元二次方程式,並理
解其解的意義。 
2.能以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式。 
3.用平方根的概念解形如

c(c≥0)

c(a≠0c0)的一元二次方程式。 

4.利用配方法解形如

+b=0 的一元二

次方程式。 
5.能理解

+bx+c=0 與 k(

+bx+c)=

0 的解完全相同。 
6.能以配方法導出一元二次方程式的公式解。 
主題二: 配方法與公式解 
1.能以配方法導出一元二次方程式的公式解。 
2.能由判別式知道一元二次方程式解的性質
為兩相異根、兩根相同或無解。 
主題三: 一元二次方程式的生活應用 
利用因式分解、配方法、公 式解一元二次方
程式的生活應用 

第 18-21 週

  統計資料處理 

主題一: 相對次數分配表與分配圖表 
生活中的相對次數分配表與分配圖表 
主題二: 累積次數分配表與分配圖表 
生活中的累積次數分配表與分配圖表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5 週 

數列與等差級數 

主題一:生活中的數列 

能認識生活中各項數列的規律 
主題二:等差數列與等差級數 

1.知道等差中項的意義及其求法。 

2.能了解等差級數的意義。 

1.依學生個別能力,做以學習內容與目標的調整 
2.藉以課程中的等差數列與級數、函數、三角形
與平型和四邊形的認識,能於日常生活中廣泛的
應用 
3.教師提問與實作時,可視學生學習能力做以學

background image

3.能理解等差級數求和的公式。 

4.能理解等差級數求和的公式。 
5.能利用等差級數公式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
題。 

習單的調整與設計 

第 6-10 週 

函數與圖形 

主題一:生活中的函數 
1.利用生活中的遊戲了解一次函數的意義 
2.由對應關係了解函數 
3.列舉更多與函數意義相關之生活實例 
主題二:線型函數與函數圖形 
1.能夠理解函數的分類 
2.知道 y=ax+b 為一次函數(a

≠ 0)、y=c 為常

數函數 
3.能瞭解一次函數 f(x)=ax+b 之表示方式與
y=ax+b 是可互換的。 
4.知道一次函數為斜直線,且常數函數的圖形
為水平的直線。 
5.能以描繪 及其對應的函數值 y 之方式,畫
出一次函數及常數函數在直角坐標平面上的
圖形。 
6.能理解線型函數包涵一次函數與常數函數。 

第 11-16 週 

三角型的基本性質  主題一:內角、外角在哪裡? 

1.能理解三角形內角、外角的定義。 
2.能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外角和與外角定
理。 
3.能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外角和與外角定
理。 
4.能知道四角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 
5.能計算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 
6.能計算正多邊形每一個內角與外角度數。 
主題二:簡易作圖與三角型的全等 
1.能認識尺規作圖的意義。 
2.能利用尺規作線段、角、圓弧、圓周、扇形、
三角形的複製。 

background image

3.能利用尺規作圖平分一已知線段、作垂直平
分線、作角平分線、作過線上一點的垂直線、
作過線外一點 的垂直線。 
4.能理解全等的意義與表示法。 
5.若兩個三角形的三組邊對應相等,則此兩三
角形全等,即 SSS 全等。 
6.若兩個三角形的兩組邊及其夾角對應相
等,則此兩三角形全等,即 SAS 全等。 
7. 若兩個三角形的兩組角及其夾邊對應相
等,則此兩三角形全等,即 ASA 全等。 
8.若兩個三角形的兩組角及其中一組角的對
邊對應相等,則此兩三角形全等,即 AAS 全
等。 
9.若兩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股對應相
等,則此兩三角形全等,即 RHS 全等。 
10.能理解三角形全等性質並能做簡單的推
理。 
主題三:全等三角形的日常生活應用 
1.能認識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2.能判別等腰三角形與直角三角形 
3.能判別垂直平分線與角平分線性質 
主題四:三角形的邊角關係 
1.知道三角形任意 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2.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3.知道三角形中若有兩邊不相等,則大邊對大
角。 
4.知道三角形中若有兩角不相等,則大角對大
邊。 
5.能利用尺規作圖理解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
第三邊的基本性質。 
6.能理解三內角是 30 °、 60 °、 90 °或是 
45 °、 45 °、 90 °的三角形之邊長比例關係。 
7.能利用上述比例關係得到正三角形的一邊

background image

的高,以及正三角形面積的公式。 

第 17-21 週 

平行與四邊形 

主題一:生活中的平行線與截角應用 
1.能了解平行線的定義。 
2.能了解兩平行線的距離處處相等。 
3.能認識平行線的基本性質。 
4.能理解平行線截線性質:兩平行線同位角相
等;同側內角互補;內錯角相等。 
5.能理解平行線的判別性質。 
主題二:平行四邊形 
1.能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定義。 
2.能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平行四邊形
的對邊等長、對角相等、鄰角互補;一條對角
線將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全等的三角形;平行
四邊形的兩對角線互相平分。 
3.能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判別性質。 
4.能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判別性質。 
5.能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6.能理解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
菱形、筝形的定義。 
主題三:特殊四邊形與梯形 
1.能理解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
菱形、筝形的定義。 
2.能理解梯形的意義與性質。 
3.能理解梯形中線的性質。 
4.能知道梯形的面積公式。 
5.能從幾何圖形的判別性質,判斷圖形的包含
關係。 

備註: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八個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及健康與體育領域之教    
      學計畫表。 

 
 
 

 

background image

110 學年度嘉義縣民雄國民中學特殊教育不分類資源班第一二學期數學領域 數 2B 組 學計畫表 設計者:  蔡蔚瑩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南一版國一數學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2  節      
三、教學對象:學障 8 年級 2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 

方式 

A 自主行動: 

數-J-A1 

對於學習數學有信心和

正向態度,能使用適當的

數學語言進行溝通,並能

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 

B 溝通互動: 

數-J-B2 

具備正確使用計算機以

增進學習的素養,包含知

道其適用性與限制、認識

其與數學知識的輔成價

值,並能用以執行數學程

序。能認識統機資料的基

本特徵。 

C 社會參與:  

數-J-C2 

樂於與他人良好互動與

溝通以解決問題,並欣賞

問題的多元解法。 

a-Ⅳ-5-1 認識多項式及相關名詞。(分解) 

a-Ⅳ-5-2 熟練多項式的四則運算。(分解) 

a-Ⅳ-5-3 認識並運用乘法公式。(分解) 
n-Ⅳ-5 理解二次方根的意義、符號與根式的

四則運算。

(減)

 

s-Ⅳ-7 理解畢氏定理。並將畢氏定理運用到

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減、簡) 

a-Ⅳ-6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

求解並運用到日常情境解決問題。(減、簡) 

d-Ⅳ-1 理解常用統計圖表,並能運用簡單統

計量分析資料的特性及使用統計軟體的資訊

表徵,與人溝通。(不調整) 

n-IV-7 辨識數列規律性並認識等差數列與等

比數列。(簡、減) 

n-Ⅳ-8 運用等差數列的概念解決日常生活中

的問題。 (簡) 

f-Ⅳ-1  理解常數函數和一次函數的意義及圖

形,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減) 

s-Ⅳ-9 利用三角形邊角對應相等,判斷兩個

三角形的全等,並能應用於解決日常生活的問

題。 (減) 

s-Ⅳ-3 理解日常生活中兩條直線的垂直和平

行的意義及性質,並應用生活情境中。(減、

A-8-2 多項式的意義:一元多項式的定義

與相關名詞。(不調整) 

A-8-3  多 項 式 的 運 算 : 多 項 式 加 法 與 減

法、乘法(乘積最高至三次)、被除式為

二次之多項式的除法運算。(簡) 

N-8-1 二次方根:二次方根的意義和根式

化簡,及四則運算。(簡、減) 

S-8-6 畢氏定理在生活上的應用。(減) 

A-8-5 因式的方法:提公因式法;利用乘

法公式與十字交乘法。 

A-8-6 一元二次方程式的意義:在具體情

境中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式並求解。(減) 

D-8-1 統計資料處理:累積次數、相對次

數、累積相對次數折線圖。(不調整) 

N-8-3 認識數列:生活中常見的數列及其

規律性(包括圖形的規律性)。(不調整) 

N-8-4 等差數列:認識等差數列,給首項、

公差,求一般項。(簡) 

N-8-5 等差級數求和:等差級數求和 公

式,及生活問題應用。(簡) 

N-8-6 等比數列:認識等比數列;給定首

項、公比,求數列的一般項。 

F-8-2 一次函數及常數函數的圖形。(減) 

1.  認識多項式的相關名詞並

熟習多項式的四則運算。 

2.  能熟習簡單的二次方根運

算並應用畢氏定理的概念

於日常生活情境中,以解

決問題。 

3.  能從具體情境問題中列出

一元二次方程式並求解。 

4.  能從統計圖表中,判讀相

關資訊。 

5.  能辨識生活中有規律的數

列,並連結等差數列和等

比數列的概念於生活中的

例子。 

6.  能應用函數的對應關係於

日常生活中。 

7.  能熟習三角形基本性質與

全等性質,並應用全等圖

形的概念於日常生活解決

問題。 

8.  能應用平行與四邊形的幾

何概念於日常生活中。 

 

操作 

分類 

問答 

筆試

 

background image

簡) 

S-8-8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等腰三角形兩

底角相等;三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外

角等於其內對角和。 (減) 

S-8-4 全等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與應

用,如:日常生活中的相同物品分類擺飾

與收納等。 (簡) 

S-8-5 三角形的全等性質:三角形的全等

判定(SAS、SSS、ASA、AAS、RHS)。(不

調整) 

S-8-3 平行的意義與符號;平行線截角性

質;兩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不調整) 

S-8-9 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關於平行

四邊形的內角、邊、對角線等的幾何性質。

(不調整) 

S-8-10 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性質:長方

形的對角線等長且互相平分;菱形對角線

互相垂直平分。(減) 

S-8-11梯形的基本性質:等腰梯形的兩底

角相等;等腰梯形為線對稱圖形。(減)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五週 

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1.  能熟悉多項式的意義及相關名詞。 
2.  能熟練多項式的四則運算。

 

3.  認識乘法公式及應用。 

1.多項式的意義:老師以多媒體或圖卡等素材,引導學生學

習多項式的定義與相關名詞(多項式、項數、係數、常數項、

一次項、二次項、最高次項、升冪、降冪)。 

2.多項式的加減運算:老師以動畫教學及視覺提示輔助,引
導學生熟習多項式的橫式加法和減法。 

3.多項式的乘除運算:老師以動畫教學及視覺提示輔助,引

導學生熟習多項式的橫式乘法和直式除法。 

4.乘法公式:老師以動畫教學及視覺提示輔助,引導學生熟

background image

習乘法公式。 

5.學習單評量。 

第六-十週 

平方根和畢氏定理 

1.  能熟習簡單的二次方根化簡及四則運算。 
2.  能應用畢氏定理的概念於日常生活情境

中,以解決問題。 

1.什麼是平方根:老師

利用動畫教學,引導出平方根的概念。

 

2.最簡根式:

 老師利用視覺提示,步驟分解,帶領學生熟習根

式的化簡。

 

3.偉大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畢達哥拉斯生平動畫觀賞

,引

導學生瞭解畢氏定理的由來。 

4.畢氏定理:老師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如:架梯子),引導學生熟

習畢氏定理的應用和演算。 

5.

學習單或小遊戲進行評量。 

第十一-十五週  因式分解與一元二次

方程式 

1.  能熟習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乘法公

式、十字交乘法)。 

2.  能藉由生活中的例子,理解一元二次方程

式的意義。 

1.因式與倍式:

溫故知新,以先前學過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引

入因式與倍式的觀念。

 

2.提公因式因式分解:

 老師利用視覺提示,步驟分解,帶領

學生熟習提公因式法作因式分解。 

3.利用乘法公式因式分解: 老師利用視覺提示,步驟分解,帶

領學生熟習乘法公式作因式分解。 

4.十字交乘法:

 老師利用視覺提示,步驟分解,帶領學生熟習

十字交乘法作因式分解。 

5.一元二次方程式:老師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以一元

二次方程式列式並求解。 

6.學習單進行評量。 

第十六-二十週   

1.  能閱讀統計圖表中的資訊。 
2.  能理解累積次數與累積相對次數的意義。 

1.  生活中的統計圖表:老師以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統

計圖表在生活中經常運用的地方。 

2.  次數與累積次數的意義: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各類統計圖

表,判讀圖表中的資料。 

3.  相對次數與累積相對次數:老師引導觀察各類統計圖

表,理解相對次數與累積相對次數的涵義。 

4.  課堂實作:設計一個實例(如:全班同學的興趣或課後活

background image

動..),實際進行調查統計,畫成圖表,再討論調查結果。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一-五週 

數列與級數 

1.  能辨識生活中有規律的數列,包括圖形的

規律性。 

2.  能連結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概念於生活

中的例子。 

1.數列與生活:老師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生活週遭有哪些數

列是有規則的(門牌號碼、座位表..)。 

2.認識等差數列:老師呈現幾個等差數列的例子,引導學生

觀察數字之間的關係,推演出公差的概念。 

3.認識等差級數:老師呈現生活中等差級數的例子,引導學

生分步驟列式,再推演出等差級數的公式。 

4.認識等比數列:老師呈現幾個等比數列的例子,引導學生

觀察數字之間的關係,推演出公比的概念。 

5.學習單評量。 

第六-十週 

一次函數與常數函數  1.  能理解函數的對應關係。 

2.  能理解一次函數及常數函數的圖形。 

1.  函數的對應關係:老師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如:販賣機的

飲料、電費和用電量、上網費率等),引導學生理解日常

生活中的兩種量之間所存在的對應關係。 

2.  一次函數及常數函數的圖形:老師舉例幾個一次函數及

常數函數,利用動畫教學,引導學生觀察一次函數圖形
和常數函數的圖形為直線。 

3.  學習單評量。 

第十一-十五週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 

1.  能熟習三角形的基本性質。 
2.  能熟習三角形的全等性質。 

3.  能應用全等圖形的概念於生活中,以解決

問題。 

1.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老師以動畫輔助教學,搭配實際圖

卡,引導學生理解三角形的基本性質(等腰三角形底角相

等、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外角等於內對角之和)。 

2.  三角形的全等性質:老師以動畫輔助教學,搭配實際圖

卡,引導學生理解三角形的全等性質

(SAS、SSS、ASA、

AAS、RHS)

。 

3.  全等圖形的觀念: 老師以動畫輔助教學,搭配實際圖

卡,引導學生理解全等圖形的觀念,並應用在解決生活

中的問題(如:收納)。 

4.  學習評量單。 

background image

第十六-二十週  平行線與四邊形 

1.  能理解平行線的意義和生活應用。 
2.  能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3.  能理解正方形、長方形、菱形的基本性質。 

4.  能理解等腰梯形的基本性質。 

1.  平行線的意義和截角性質: 老師以動畫及日常生活中的

例子,引導學生理解平行線的意義及截角性質。 

2.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老師以動畫輔助教學,搭配實際圖

卡,引導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 

3.  正方形、長方形、菱形的基本性質:老師以動畫輔助教

學,搭配實際圖卡,引導學生理解正方形、長方形、菱

形的基本性質。 

4.  等腰梯形的基本性質: 老師以動畫輔助教學,搭配實際

圖卡,引導學生理解等腰梯形的基本性質。 

5.  學習評量單。 

備註: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八個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及健康與體育領域之教    
      學計畫表。 
 

 

 

 

 

 

 

 

 

 

 

 

 
 

 

 

 

background image

110 學年度嘉義縣民雄國民中學學特殊教育資源班第一二學期數學領域 2C組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李幸潔         (表十二之三)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南一版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 外加  □抽離   2 節      

三、教學對象:學障 8 年級 2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 自主行動 
數-J-A1:對於學習
數學有信心和正向
態度,能使用適當的
數 學 語 言 進 行 溝
通,並能將所學應用
於日常生活中。 
B 溝通互動 
數-J-B1:具備處理
代數與幾何中數學
關係的能力,並用以
描 述 情 境 中 的 現
象。能在經驗範圍
內,以數學語言表述
平面與空間的基本
關係和性質。能以基
本 的 統 計 量 與 機
率,描述生活中不確
定性的程度。 
C 社會參與 
數-J-C2:樂於與他
人良好互動與溝通
以解決問題,並欣賞
問題的多元解法。 
 

a-Ⅳ-5-1認識多項式及相關名詞。 
a-Ⅳ-5-2熟練多項式的四則運算。 
a-Ⅳ-5-3認識並運用乘法公式。 

(簡、分) 

a-Ⅳ-6-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式及其解的 

意義。 

a-Ⅳ-6-2將一元二次方程式運用到日常 

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減、簡、分) 

n-Ⅳ-5 將二次方根的意義、符號與根 

式的四則運算概念運用到日常 
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簡、減)  

n-IV-7辨識數列規律性並以數學符號 

表徵生活中的數量關係與規律。  
(簡、減)  

n-Ⅳ-8將等差級數的求和公式運用到 

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簡、減)  

s-Ⅳ-2-1理解角的基本性質及關係。 
s-Ⅳ-2-2理解三角形或凸多邊形的內角 

及外角的意義。 

s-Ⅳ-2-3將多邊形內角和或外角和概念 

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 
題。(簡、分)  

s-IV-3將直線的平行概念運用到日常 

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簡、減) 

s-Ⅳ-4-1理解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乘法公式: 
A-8-1 二次式的乘法公式:

(

𝑎+𝑏)2=𝑎2+2𝑎𝑏+𝑏2;(𝑎−𝑏)2=𝑎2−

2

𝑎𝑏+𝑏2;(𝑎+𝑏)(𝑎−𝑏)=𝑎2−𝑏2;

(

𝑎+𝑏)(𝑐+𝑑)=𝑎𝑐+𝑎𝑑+𝑏𝑐+𝑏𝑑的簡易運

算。(無) 

A-8-2 多項式的意義:一元多項式的定義與 

相關名詞(多項式、項數、係數、常數 
項、一次項、二次項、最高次項、升 
冪、降冪)。(無) 

A-8-3-1多項式加法與減法。 
A-8-3-2直式的多項式乘法(乘積最高至二 

次)。 

A-8-3-3被除式為二次之多項式的除法運 

算。(簡、減、分) 

A-8-4 因式分解:因式的意義(限制在二次 

多項式的一次因式);二次多項式的 
因式分解意義。(無) 

A-8-5-1提出公因式法的因式。 
A-8-5-2乘法公式的因式。 
A-8-5-3十字交乘法的因式。(簡、分) 
A-8-6-1一元二次方程式的解及意義。 
A-8-6-2具體情境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式。 

(簡、分) 

A-8-7-1利用因式法求出一元二次方程式的 

解。 

A-8-7-2利用配方法求出一元二次方程式的 

解。 

1.能認識多項式及
相關名詞,並進行
多項式簡易計算。 
2.能理解二次方根
的符號意義,並應
用計算機計算二次
方根的近似值。 
3.能理解因式分解
的概念,並運用提
公因式法、乘法公
式、十字交乘法求
解。 
4.能理解一元二次
方程式及其解的意
義。 
5.能理解常用統計
圖表,並運用簡單
統計量分析資料的
特性。 
6.能辨識生活中數
列的規則性,並運
用等差數列和等差
級數的概念於日常
生活情境解決問
題。 
7.能認識常數函數
與一次函數的意義
並繪製函數的圖

採用紙筆、觀
察、指認、問
答 等 方 式 進
行評量。 

background image

s-Ⅳ-4-2將平面圖形幾何性質運用到日 

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減、分) 

s-Ⅳ-7-1理解畢氏定理。 
s-Ⅳ-7-2將畢氏定理運用到日常生活的 

情境解決問題。(簡、分) 

s-Ⅳ-8-1理解特殊三角形的幾何性質及 
        相關問題。 
s-Ⅳ-8-2理解特殊四邊形的幾何性質及 
        相關問題。(簡、減、分) 
s-IV-9-1理解三角形邊角關係。 
s-IV-9-2利用兩個三角形邊角對應相等 

關係,判斷兩個三角形的全等。 

s-IV-9-3將三角形邊角關係應用於解決 

幾何與日常生活的問題。(簡、分) 

s-Ⅳ-13 理解直尺、圓規的操作過程, 

並應用於尺規作圖。(無) 

f-IV-1理解函數的意義,並將函數運用 
       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簡、減) 
d-Ⅳ-1理解常用統計圖表,並能運用簡 

單統計量分析資料的特性及使用 
統計軟體的資訊表徵,與人溝通 
。(無) 

A-8-7-3使用計算機計算一元二次方程式根 

的近似值。(簡、減、分) 

二次方根: 
N-8-1-1二次方根的意義。 
N-8-1-2根式的化簡。 
N-8-1-3根式的四則運算。(簡、分) 
N-8-3認識數列:生活中常見的數列及其規 

律性(包括圖形的規律性)。(無) 

等差數列: 
N-8-4-1等差數列。 
N-8-4-2給定首項、公差計算等差數列的一 

般項。(簡、分) 

等差級數求和: 
N-8-5-1等差級數的求和公式。 
N-8-5-2生活中與等差級數相關的應用。 
      (簡、減、分) 
S-8-1 角的種類(銳角、直角、鈍角);兩個 

角的關係(互餘、互補、對頂角、同 
位角、內錯角、同側內角);角平分 
線的意義。(無) 

S-8-3 平行的意義與符號、平行線截角性 

質、兩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無) 

S-8-4 全等圖形在生活中的意義。(簡、減) 
S-8-5 全等符號(≅)與三角形的全等判定 

(SAS、SSS、ASA、AAS、RHS)。(無) 

畢氏定理: 
S-8-6-2畢氏定理在生活上的應用。 (簡、減) 
平面圖形的面積: 
S-8-7正三角形的高與面積公式。 (簡、減)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 
S-8-8-1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S-8-8-2非等腰三角形大角對大邊,大邊對 

大角。 

形。 
8.能理解三角形基
本性質,並運用三
角形全等概念解決
日常生活的問題。 
9.能運用平行與四
邊形的概念於日常
生活情境。 

background image

S-8-8-3三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邊。 
S-8-8-4三角形外角等於其內對角和。 

(簡、分) 

S-8-9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關於平行四 

邊形的內角、邊、對角線等的幾何性 
質。(無) 

S-8-10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性質:長方形 
      的對角線等長且互相平分;菱形對角 
      線互相垂直平分(簡、減) 
S-8-11等腰梯形的基本性質,梯形兩腰中 

  點的連線段平行於上下底,其長等於 
  兩底長和的一半。(簡) 

尺規作圖與幾何推理: 
S-8-12-1複製已知的線段、圓、角、三角 

形。 

S-8-12-2能以尺規作出指定的中垂線、角平 

分線、平行線、垂直線。 
 (簡、減、分) 

F-8-2一次函數的圖形與常數函數的圖形。 
       (簡、減) 
D-8-1統計資料處理:累積次數、相對次數 

、累積相對次數折線圖。(無)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5 週 

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1.能辨識多項式及相關名詞, 
2.能以橫式計算多項式的加減運算。 
3.能以橫式乘法來做多項式的乘法運算。 
4.能利用直式除法來做單項式的除法。 

活動一:以電子書介紹說明多項式及相關名詞。 
活動二:以長方形分割活動及分配操作練習,說明乘法 
        公式。 
活動三:以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多項式的基本計算。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6-10 週 

平方根與畢氏定理 

1.能理解平方根的意義、符號並使用根式 

四則運算規則解計算題。 

活動一:以摺紙活動引起動機,搭配計算機操作,介紹平 
        方根的意義。 

background image

2.能辨識畢氏定理為直角三角形的特殊 

  邊長性質。 
3.能將畢氏定理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 
  解決問題。 

活動二:以電子書說明根式的運算,並讓學生熟練根式 
        的四則運算。 
活動三:以生活實例介紹,搭配直角三角形說明畢氏定理 
        的直角三角形的特殊邊長性質。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11-14 週  因式分解 

1.能從一個多項式中的各項提出公因式 
2.能利用乘法公式作因式分解。 
3.能利用十字交乘法作因式分解。 

活動一:以屋頂的漏洞故事引起動機,介紹說明利用提公 
        因式做因式分解。 
活動二: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拼圖引起動機,運用電子書 
        說明乘法公式,並讓學生練習利用乘法公式做 
        因式分解計算。 
活動三:由撕破的照片引起動機,以電子書說明十字交乘 
        法,讓學生練習利用十字交乘法做因式分解計 
        算。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15-19 週  一元二次方程式 

1.能解釋一元二次方程式與其解的意義。 
2.能將一元二次方程式的項式因式分解。 
3.能將一元二次方程式運用到日常生活的 
  情境解決問題。 

活動一:以團購網活動引起動機,介紹說明一元二次方程 
        式的解及其意義。 
活動二:藉電子書說明,讓學生練習利用因式分解解一元 
        二次方程式的計算。 
活動三:以舖磁磚活動引起動機,藉電子書說明,讓學生 
        練習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式的計算。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20-21 週  統計資料處理 

1.能理解常用統計圖表的資訊表徵。 
2.將統計資料處理應用到解決日常生活的 
  情境問題。 

活動一:提供生活中的統計圖表,介紹說明如何判讀統計 
        圖表的資訊。 
活動二: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解讀。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4 週 

數列與等差級數 

1.能辨識日常生活中數列規律性。 
2.能找出一等差數列的首項、公差、 
  第n項等。 
3.能運用等差數列第n項的通式解計算題。 
4.能將等差級數的概念運用到日常生活的 
  情境解決問題。 

活動一:以中了樂透引起動機,引導學生指出生活中的 
        等差數列關係(如鐘面間隔、直尺刻度等),介紹 
        說明等差數列的規則性。 
活動二:設計存錢購物活動,讓學生練習記帳並以等差數 
        列方式計算練習。 
活動三:藉電子書說明,讓學生運用加減法練習找出公差 

background image

        及等差級數的計算。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5-7 週 

一次函數 

1.能理解函數的對應關係。 
2.能在引導下描繪其一次函數的圖形。 
3.能將一次函數概念運用到日常生活的 
  情境解決問題。 

活動一:以手榣飲料、麥當勞點餐等話題引起動機,介紹 
        說明生活中函數的對應關係。 
活動二:設計點餐活動及菜單,讓學生練習將餐點輸入, 
        並計算金額。 
活動三:藉電子書引導,讓學生練習畫出一次函數的圖形。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8-14 週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 

1.能熟悉三角形的基本性質。 
2.能知道三角形中邊角之對應關係。  
2.能理解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3.能依指示,使用尺規作幾何圖形。 
4.能將平面圖形幾何性質運用到日常生活 
  的情境解決問題。 

活動一:提供生活中的物件與圖案,引導學生理解三角形 
        基本性質(如大邊對大角;三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 
        邊;外角等於其內對角和)。 
活動二:以生活中的圖形或實物(如三明治、三角飯糰) 
        及各種三角形圖案,讓學生觀察是否全等。 
        運用電子書,說明三角形全等概念,並讓學生練 
        習將物品收納與組裝。 
活動三:提供直尺與圓規,教導學生利用尺、圓規畫出 
        圖形(如直線、圓形、三角形等)。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15-20 週  平行與四邊形 

1.能理解平行線的意義及在生活上的應 
  用。 
2.能理解平行四邊形的特質及在生活上的 
  應用。 
3.能理解特殊四邊形的特性及在生活上的 
  應用。 

活動一:以鐵路照片引起動機,引導學生指出生活中的 
        含平行邊的物品或圖片(如黑板、直尺等),介紹 
        說明平行線的意義及在生活上的應用。 
活動二:提供生活中具解平行四邊形的物件或圖形(如樓 
        梯扶手、交通號誌黃網線等),引導學生觀察與 
        測量,說明平行四邊形的特質及在生活上的應用。 
活動三:展示各種特殊四邊形,讓學生觀察並找出其特性, 
        說明特殊四邊形的特性及在生活上的應用。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備註: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八個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及健康與體育領域之教    
      學計畫表。 
 
 

background image

110 學年度嘉義縣民雄國民中學學特殊教育資源班第一二學期數學領域 2D 組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李幸潔         (表十二之三)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南一版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 外加  □抽離   2 節      

三、教學對象:學障 8 年級 2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 自主行動 
數-J-A1:對於學習
數學有信心和正向
態度,能使用適當的
數 學 語 言 進 行 溝
通,並能將所學應用
於日常生活中。 
B 溝通互動 
數-J-B1:具備處理
代數與幾何中數學
關係的能力,並用以
描 述 情 境 中 的 現
象。能在經驗範圍
內,以數學語言表述
平面與空間的基本
關係和性質。能以基
本 的 統 計 量 與 機
率,描述生活中不確
定性的程度。 
C 社會參與 
數-J-C2:樂於與他
人良好互動與溝通
以解決問題,並欣賞
問題的多元解法。 
 

a-Ⅳ-5-1認識多項式及相關名詞。 
a-Ⅳ-5-2熟練多項式的四則運算。 
a-Ⅳ-5-3認識並運用乘法公式。 

(簡、分) 

a-Ⅳ-6-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式及其解的 

意義。 

a-Ⅳ-6-2利用因式和配方法求出一元二 

次方程式的解。 

a-Ⅳ-6-3將一元二次方程式運用到日常 

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減、分) 

n-Ⅳ-5-1理解二次方根的意義、符號與 

根式的四則運算。 

n-Ⅳ-5-2將二次方根的意義、符號與根 

式的四則運算概念運用到日常 
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簡、分)  

n-IV-7-1辨識數列規律性並以數學符號 

表徵生活中的數量關係與規律。

n-IV-7-2認識等差數列並能依據首項與 

公差計算其他各項。(簡、分)  

n-Ⅳ-8將等差級數的求和公式運用到 

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簡、減)  

s-Ⅳ-2-1理解角的基本性質及關係。 
s-Ⅳ-2-2理解三角形或凸多邊形的內角 

及外角的意義。 

s-Ⅳ-2-3理解三角形與凸多邊形的內角 

和公式及三角形的外角和。 

乘法公式: 
A-8-1 二次式的乘法公式:

(

𝑎+𝑏)2=𝑎2+2𝑎𝑏+𝑏2;(𝑎−𝑏)2=𝑎2−

2

𝑎𝑏+𝑏2;(𝑎+𝑏)(𝑎−𝑏)=𝑎2−𝑏2;

(

𝑎+𝑏)(𝑐+𝑑)=𝑎𝑐+𝑎𝑑+𝑏𝑐+𝑏𝑑的簡易運

算。(無) 

A-8-2 多項式的意義:一元多項式的定義與 

相關名詞(多項式、項數、係數、常數 
項、一次項、二次項、最高次項、升 
冪、降冪)。(無) 

A-8-3-1直式、橫式的多項式加法與減法。 
A-8-3-2直式的多項式乘法(乘積最高至三 

次)。 

A-8-3-3被除式為二次之多項式的除法運 

算。(簡、分) 

A-8-4 因式分解:因式的意義(限制在二次 

多項式的一次因式);二次多項式的 
因式分解意義。(無) 

A-8-5-1提出公因式法的因式。 
A-8-5-2乘法公式的因式。 
A-8-5-3十字交乘法的因式。(簡、分) 
A-8-6-1一元二次方程式的解及意義。 
A-8-6-2具體情境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式。 

(簡、分) 

A-8-7-1利用因式法求出一元二次方程式的 

解。 

A-8-7-2利用配方法求出一元二次方程式的 

解。 

1.能理解乘法公式
的概念,並做簡易
運用計算。 
2.能理解二次方根
的符號意義,並進
行簡易根式運算。 
3.能理解因式分解
的概念,並運用提
公因式法、乘法公
式、十字交乘法進
行求解。 
4.能理解一元二次
方程式的意義,且
從具體情境中列出
一元二次方程式。 
5.能理解統計圖表
意義,並將數據資
籵整理、繪製成統
計圖表。 
6.能辨識數列的規
則性,並理解等差
數列和等差級數的
意義。 
7.能認識函數與函
數關係並求出函數
值。 
8.能理解三角形基
本性質,並進行運

採用紙筆、觀
察、指認、問
答 等 方 式 進
行評量。 

background image

s-Ⅳ-2-4將多邊形內角和或外角和概念 

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 
題。(簡、分)  

s-IV-3將直線的平行概念運用到日常 

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簡、減) 

s-Ⅳ-4-1理解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s-Ⅳ-4-2將平面圖形幾何性質運用到日 

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減、分) 

s-Ⅳ-7-1理解畢氏定理。 
s-Ⅳ-7-2將畢氏定理運用到日常生活的 

情境解決問題。(簡、分) 

s-Ⅳ-8-1理解特殊三角形的幾何性質及 
        相關問題。 
s-Ⅳ-8-2理解特殊四邊形的幾何性質及 
        相關問題。(簡、減、分) 
s-IV-9-1理解三角形邊角關係。 
s-IV-9-2利用兩個三角形邊角對應相等 

關係,判斷兩個三角形的全等。 

s-IV-9-3將三角形邊角關係應用於解決 

幾何與日常生活的問題。(簡、分) 

s-Ⅳ-13 理解直尺、圓規的操作過程, 

並應用於尺規作圖。(無) 

f-IV-1-1理解常數函數的意義,並能描 

繪其圖形。 

f-IV-1-2理解一次函數的意義,並能描 

繪其圖形。 

f-IV-1-3將常數函數運用到日常生活的 

情境解決問題。 

f-IV-1-4將一次函數概念運用到日常生 

活的情境解決問題。(簡、分) 

d-Ⅳ-1理解常用統計圖表,並能運用簡 

單統計量分析資料的特性及使用 
統計軟體的資訊表徵,與人溝通 

A-8-7-3使用計算機計算一元二次方程式根 

的近似值。(簡、減、分) 

二次方根: 
N-8-1-1二次方根的意義。 
N-8-1-2根式的化簡。 
N-8-1-3根式的四則運算。(簡、分) 
二次方根的近似值: 
N-8-2-1二次方根的近似值。 
N-8-2-2二次方根的整數部分。 
N-8-2-3十分逼近法。 
N-8-2-4使用計算機√鍵。(簡、分) 
N-8-3認識數列:生活中常見的數列及其規 

律性(包括圖形的規律性)。(無) 

等差數列: 
N-8-4-1等差數列。 
N-8-4-2給定首項、公差計算等差數列的一 

般項。(簡、分) 

等差級數求和: 
N-8-5-1等差級數的求和公式。 
N-8-5-2生活中與等差級數相關的數學問 

題。(簡、分) 

S-8-1 角的種類(銳角、直角、鈍角);兩個 

角的關係(互餘、互補、對頂角、同 
位角、內錯角、同側內角);角平分 
線的意義。(無) 

S-8-2 凸多邊形及其內角、外角的意義、 

凸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正

𝑛邊形的 

每個內角度數。(無) 

S-8-3 平行的意義與符號、平行線截角性 

質、兩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無) 

S-8-4 全等圖形的意義、兩個多邊形全等則 

其對應邊和對應角相等(反之亦然)。(無) 

S-8-5 全等符號(≅)與三角形的全等判定 

算。 
9.能理解特殊三角
形、特殊四邊形和
正多邊的幾何性質
運。 

background image

。(無) 

(SAS、SSS、ASA、AAS、RHS)。(無) 

畢氏定理: 
S-8-6-1畢氏定理的意義。 
S-8-6-2畢氏定理在生活上的應用。 
S-8-6-3三邊長滿足畢氏定理的三角形必定 

是直角三角形。(簡、減、分) 

平面圖形的面積: 
S-8-7正三角形的高與面積公式。 (簡、減)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 
S-8-8-1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S-8-8-2非等腰三角形大角對大邊,大邊對 

大角。 

S-8-8-3三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邊。 
S-8-8-4三角形外角等於其內對角和。 

(簡、分) 

S-8-9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關於平行四 

邊形的內角、邊、對角線等的幾何性 
質。(無) 

S-8-10正方形、長方形、箏形的基本性質: 

長方形的對角線等長且互相平分;菱形 
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箏形的其中一條 
對角線垂直平分另一條對角線。(無) 

S-8-11等腰梯形的基本性質,且梯形兩腰中 

點的連線段平行於上下底,其長等於兩 
底長和的一半。(無) 

尺規作圖與幾何推理: 
S-8-12-1複製已知的線段、圓、角、三角 

形。 

S-8-12-2能以尺規作出指定的中垂線、角平 

分線、平行線、垂直線。 
 (簡、減、分) 

F-8-1一次函數:透過對應關係認識函數 

(不要出現

𝑓(𝑥)的抽象型式)、常數函 

background image

數(

𝑦 = 𝑐)、一次函數(𝑦 = 𝑎𝑥 +  

𝑏)。(無) 

F-8-2一次函數的圖形:常數函數的圖形; 

一次函數的圖形。(無) 

D-8-1統計資料處理:累積次數、相對次數 

、累積相對次數折線圖。(無)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5 週 

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1.認識多項式及相關名詞, 
2.熟練多項式的四則運算。 
3 認識並運用乘法公式。 

活動一:以電子書介紹說明多項式及相關名詞。 
活動二:以長方形分割活動及分配操作練習,說明乘法 
        公式。 
活動三:以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多項式的加減乘除計算。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6-10 週 

平方根與畢氏定理 

1.能理解平方根的意義、符號與根式的四
則運算。 
2.能理解畢氏定理及其逆敘述,並用來解

幾何計算題。 
3.能將畢氏定理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
決問題。 

活動一:以摺紙活動引起動機,搭配計算機操作,介紹平 
        方根的意義。 
活動二:以電子書說明根式的運算,並讓學生熟練根式 
        的四則運算。 
活動三:以生活實例介紹,搭配直角三角形說明畢氏定理 
        的直角三角形的特殊邊長性質。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11-14 週  因式分解 

1.能從一個多項式中的各項提出公因式。 
2.能熟練利用乘法公式作因式分解。 
3.能熟練利用十字交乘法作因式分解。 

4.能利用多項式除法理解因式、倍式與因式

分解的意義。 

5.能利用提出公因式因式分解二次多項式。 

活動一:以屋頂的漏洞故事引起動機,介紹說明利用提公 
        因式做因式分解。 
活動二:以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拼圖引起動機,運用電子書 
        說明乘法公式,並讓學生練習利用乘法公式做 
        因式分解計算。 
活動三:由撕破的照片引起動機,以電子書說明十字交乘 
        法,讓學生練習利用十字交乘法做因式分解計 

background image

 

        算。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15-19 週  一元二次方程式 

1.能解釋一元二次方程式與其解的意義。 
2.能熟練地將一元二次方程式的項式因式
分解。 
3.能將一元二次方程式運用到日常生活的
情境解決問題。 

活動一:以團購網活動引起動機,介紹說明一元二次方程 
        式的解及其意義。 
活動二:藉電子書說明,讓學生練習利用因式分解解一元 
        二次方程式的計算。 
活動三:以舖磁磚活動引起動機,藉電子書說明,讓學生 
        練習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式的計算。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20-21 週  統計資料處理 

1.能理解常用統計圖表的資訊表徵。 
2.將統計資料處理應用到解決日常生活的
情境問題。 

活動一:提供生活中的統計圖表,介紹說明如何判讀統計 
        圖表的資訊。 
活動二: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解讀。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4 週 

數列與等差級數 

1.能辨識日常生活中數列規律性。 
2.能將等差級數的概念運用到日常生活
的情境解決問題。 
3.能記憶並應用等差級數求和的公式。 

活動一:以中了樂透引起動機,引導學生指出生活中的 
        等差數列關係(如鐘面間隔、直尺刻度等),介紹 
        說明等差數列的規則性。 
活動二:設計存錢購物活動,讓學生練習記帳並以等差數 
        列方式計算練習。 
活動三:藉電子書說明,讓學生運用加減法練習找出公差 
        及等差級數的計算。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5-7 週 

一次函數 

1.能理解函數的對應關係。 
2.能在引導下描繪其一次函數的圖形。 
3.能將一次函數概念運用到日常生活的
情境解決問題。 

活動一:以手榣飲料、麥當勞點餐等話題引起動機,介紹 
        說明生活中函數的對應關係。 
活動二:設計點餐活動及菜單,讓學生練習將餐點輸入, 
        並計算金額。 
活動三:藉電子書引導,讓學生練習畫出一次函數的圖形。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8-14 週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 

1.能熟悉三角形的基本性質。 
2.能理解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 

活動一:提供生活中的物件與圖案,引導學生理解三角形 
        基本性質(如大邊對大角;三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 
        邊;外角等於其內對角和)。 

background image

3.能依指示,使用尺規作幾何圖形。 
4.能將平面圖形幾何性質運用到日常生
活的情境解決問題。 

活動二:以生活中的圖形或實物(如三明治、三角飯糰) 
        及各種三角形圖案,讓學生觀察是否全等。 
        運用電子書,說明三角形全等概念,並讓學生練 
        習將物品收納與組裝。 
活動三:提供直尺與圓規,教導學生利用尺、圓規畫出 
        圖形(如直線、圓形、三角形等)。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第 15-20 週  平行與四邊形 

1.能理解平行線截線性質及在平行線生
活上的應用。 
2.能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及在生
活上的應用。 
3.能利用特殊四邊形的性質解幾何計算
題。 

活動一:以鐵路照片引起動機,引導學生指出生活中的 
        含平行邊的物品或圖片(如黑板、直尺等),介紹 
        說明平行線的意義及在生活上的應用。 
活動二:提供生活中具解平行四邊形的物件或圖形(如樓 
        梯扶手、交通號誌黃網線等),引導學生觀察與 
        測量,說明平行四邊形的特質及在生活上的應用。 
活動三:展示各種特殊四邊形,讓學生觀察並找出其特性, 
        說明特殊四邊形的特性及在生活上的應用。 
活動四:設計學習單,讓學生熟練運算。 

 
 
備註: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八個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及健康與體育領域之教    
      學計畫表。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