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年度大吉國中特教班國語文教學計畫

格式
pdf
大小
668.46 KB
頁數
30
作者
Microsoft Office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6-25,离现在 1 11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113 學年度嘉義縣大吉國民中學特殊教育資源班第一二學期語文領域-國語文 7A 組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蘇賢慧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 翰林版 第一二冊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5 節 
三、教學對象:學障 7 年級 3 人﹑情緒障礙 7 年級 2 人共 5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國-J-A1  

透過國語文的學習,認識

生涯及生命的典範,建立

正向價值觀,提高語文自

學的興趣。 

國-J-A2  

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

思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

容主題,應用於日常生活

中,有效處理問題。 

國-J-B1  

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

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

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

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

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

人我溝通與互動。 

國-J-C1  

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

道德觀、責任感、同理心,

並能觀察生活環境,主動
關懷社會,增進對公共議

題的興趣。 

聆聽 

1-Ⅳ-1 在教師引導下,以同理

心,聆聽各項發言簡化。 

 

口語表達 

2-Ⅳ-1 掌握生活情節,適切表

情達意,分享自身經驗不調整 

2-Ⅳ-2 能在教師引導下把握聽

聞內容邏輯,做出與課程內容

相關提問或回饋簡化。 

 

識字與寫字 

4-Ⅳ-1 認識國字至少 3,500 

字,使用 2,500 字減量。 

 

4-Ⅳ-2 認識造字原則,輔助識

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

不調整 

閱讀 

5-Ⅳ-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

式和寫作特色。不調整 
色。 

5-Ⅳ-4 能在教師引導下應用閱

讀策略增進學習效能簡化、減

 

Ab-Ⅳ-1 25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

音和字義減量。 

Ab-Ⅳ-2 2,500 個常用字的使用減

量。 

Bb-Ⅳ-1 自我及人際交流的感受。

不調整 

Be-Ⅳ-1 在生活方面,以自我介紹、

簡報格式寫作方法為主簡化、減

量。 

Ad-Ⅳ-3 韻文:如古體詩、近體詩等

減量。 

Ad-Ⅳ-4 非韻文:如古文、寓言等減

量。 

Ac-Ⅳ-2 敘事、有無、判斷、表態等

句型。不調整 

Cb-IV-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

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

係。不調整 

 

 

1.  能使用造字原則輔助認字,認

讀課文生字並正確書寫。 

2.  能理解課文主旨、文體特色與

常見修辭技巧。 

3.  能聆聽他人發言,並依據課文

內容與文體適時分享自身經

驗或回應教師提問。 

4.  能運用基本修辭及標點符號

完成短文或日記寫作,理解不

同標點符號所表達的效果。 

 

 

 

 

口頭回答、實作評

量、紙筆測驗、學

習單 

background image

量、分解。 

 

寫作 

6-Ⅳ-3 靈活運用仿寫、改寫等

技巧,增進寫作能力不調整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 
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 週 

夏夜 

1.能分享自己對於夏天的經驗與感受。 
2.能認識童詩特色及其大意。 
3.能記錄課堂重點及參與討論。 
4.能讀寫課文生字詞。 

一、準備活動 
1.討論對於夏天的感受(代表性的景象、生活模式及動、
植物) 。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課文生字詞。 
2.認識新詩的特色:不一定要押韻、格式自由。 
3.認識譬喻、轉化修辭。 
(1)譬喻:關鍵字【好像、好似,如同】。 
(2)轉化:擬人、擬物。 
三、總結活動 
1.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2.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問答。 

第 2-3 週  無心的錯誤 

1.體悟「無心之失」可能產生的後果及影響。 
2.了解謹言慎行的重要性。 
3.認識劉墉的寫作風格。 
 
 

一、準備活動 
教師說明「無心之失」的意思,學生分享個人或聽聞的
「無心之失」的事例。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課文生字詞。 
2.認識分析寫作手法:藉生活事例說明道理。 
3.認識作者-劉墉及背景與寫作特色。 
三、總結活動 
1.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2.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問答。 

 

background image

第 4-5 週 

母親的教誨 

1.認識胡適與白話文運動。 

2.了解母教對胡適深遠的影響且能善體親心,孝順父 

  母。 

一、準備活動 
請學生分享自己與父母相處的情形(印象深刻)。 
二、發展活動 
1.認識作者-胡適及在白話文學及學術思想上的貢獻。 
2.認識課文生字詞與主旨。 
3.認識寫作手法:理解運用細節的描述和對話來凸顯人 
  物形象。 
4.學習諧音雙關的技巧,針對「諧音雙關」補充歇後語。 
三、總結活動 
1.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2.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問答。

 

第 6 週 

語文常識(一) 
標點符號使用法 

1.能認識標點符號的名稱與用法。 
2.能根據文意,適當地使用標點符號完成短文。 

一、準備活動 
1.教師舉例幾則生活中未使用標點符號,而引發的趣
事,讓學生了解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重要性。 
二、發展活動 
1.認識標點符號名稱和用法。 
2.練習為文章標點、斷句。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第 7-8 週 

論語選 

1.認識論語的語錄形式並理解其道理。  
2.領悟「治學」的方法及培養「自省」的態度。  
3.能讀寫課文生字詞。 

一、準備活動 
1.播放影片介紹孔子生平以及其趣事。 
2.認識在地與孔子相關景點:嘉義孔廟、台南孔廟介紹。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課文生字詞。 
2.認識文言文、語錄體特色:名人說話記錄。 
3.課文導讀與注釋講解。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 
2.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第 9-10 週  背影 

1.體會為人子與父親間的情感交流。 
2.認識作者以刻畫動作細節的寫作技巧抒發情思。  
3.認識本文主旨與文體。 
4.能讀寫課文生字詞。 

一、準備活動 
1.認識朱自清的生平。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課文生字詞。 

background image

2.認識散文特色。 
3.體會課文父愛情意 
4.理解課文內句段和父愛的連結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 
2.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1-12 週  心囚 

1.認識正反對比的寫作技巧。 
2.認知自己遇到的困境,並進而分析與突破。 

一、準備活動 
1.認識杏林子的生平。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課文主旨與生字詞。 
2.認識正反對比的寫作技巧。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 
2.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3 週 

語文常識(二)閱讀
導航與資訊檢索 

1.認識各類工具書的使用方法及適用類型。 
2.能掌握閱讀要領,增進自學能力,提升理解、分析及 
  思辨的能力。 
3.培養運用電腦搜尋資料解決學習問題的能力。 
 

一、準備活動 
1.教師詢問學生若遇到生難字詞時,該怎麼辦? 
二、發展活動 
1.認識不同工具書的使用方法。 
2.認識閱讀技巧與步驟。 
3.教師說明「如何上網檢索資訊」。 
三、總結活動 
1.實作練習。 
2.完成習作。 

第 14-16 週  兒時記趣 

1.認識誇飾的修辭法。 
2.能體會生活中的物外之趣。 
3.能讀寫課文生字詞。  

一、準備活動 
1.學生分享自身童年有趣經驗。 
2.想像力大考驗。 
二、發展活動 
1.認識古文特色。 
2.認識生字詞。 
3.認識常用文言文詞語意義。 
4.認識誇飾修辭:描述程度誇張。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問答和翻譯配對 

background image

第 17-18 週  朋友相交 

1.認識作者琹涵生平及其作品簡略。 
2.認識並欣賞運用詩文名言寄喻說理的寫作手法。 
3.了解朋友相交,以誠信為重且謹慎交友。 
 
。 

一、準備活動 
1.透過播放一首歌詞內容以「友情」相關的 MV,引導

學生討論友情及與朋友間的交往,分享自己的生活經

驗與感受,檢視目前的交友狀況。 
二、發展活動 
1.認識琹涵生平及其作品介紹。 
2.認識課文主旨與生字詞。 
3.透過唐詩,了解李白、孟浩然深厚交情。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問答和學習單。 

第 19-20 週  音樂家與職籃巨星 

1.了解文中人物的奮鬥成功過程。 
2.認識人物典範,進而探索自我,規畫人生。 

一、準備活動 
1. 請學生課前先行預習課文,並標記生難字詞。 
二、發展活動 
1.作者介紹-王溢嘉。 
2.課文段落導讀與注釋講解。 
3.課文問題討論,理解作者表達「苦練」的重要性。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第 21 週 

玫瑰淚 

1.認識小說及人物、場景、情節等要素。 
2.領會小說人物的情感、互動及價值觀。

 

一、準備活動 
1. 請學生課前先行預習課文,並標記生難字詞。 
二、發展活動 
1.說明小說三要素:人物、場景、情節。 
2.引導分析小說的人、事、時、地、物及故事重點。 
3.討論「玫瑰」、「淚」在小說中代表的意涵。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聲音鐘 

1.了解所謂「聲音鐘」的意義。 
2.了解住家社區的特色,培養愛護鄉里的情懷。 

一、準備活動 
1.請學生課前先行預習課文,並標記生難字詞。 
2.引起動機:播放聲音檔,請同學猜猜看。 

background image

二、發展活動 
1.作者介紹-陳黎。 
2.課文段落導讀與注釋講解。 
3.課文問題討論。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第 3-4 週 

孩子的鐘塔 

1.認識器官捐贈之概念。 
2.認識抒情文藉事抒懷的表現手法。 

一、準備活動 
1.討論及說明器官捐贈的觀念。 
二、發展活動 
1.說明器官捐贈的概念及尼可拉斯效應之涵義。 
2.分析寫作手法:以「藉事抒懷」的表現手法。 
三、總結性評量 
1.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2.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問答。 

第 5-6 週 

紙船印象 

1.能分享自身的童年經驗。 
2.能透過本文體會父母對於子女的關愛。 
3.能讀寫課文生字詞。 

一、準備活動 
1.教師展示紙船,詢問學生是否摺過紙船或玩過紙船? 
2.請學生分享自身有趣的童年經驗。 
二、發展活動 
1.作者介紹。 
2.教師輔以圖片介紹台灣早期農村生活,使學生能了 
  解作者所處的時代。 
3.認識生字詞。 
4.課文導讀與注釋說明。 
三、總結性評量 
1.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2.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問答。 

第 7 週 

語文常識(一)漢字
的構造 

1.能認識六書的原則,以輔助認字。 

一、準備活動: 
1.體驗活動:以圖畫和記號方式讓學生溝通,體會沒有
文字的不方。 
二、發展活動。 
1.認識六書造字原則 
三、總結性活動 
1.應用練習。  

background image

第 8-9 週 

小詩選 

1.能認識並書寫課文上的生字詞。 
2.能認識文本的寫作特色及主旨。 
3.能認識文章中基礎的修詞技巧。 

一、準備活動 
1.播放跳水影片及分享討論放風箏的經驗。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課文生字詞。 
2.認識小詩的特色:篇幅短小、涵義豐富。 
三、總結性活動 
1.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第 10-11 週  近體詩選 

1.能認識近律詩的格律。 
2.透過朗誦,掌握平仄和韻腳。 

一、準備活動 
1.請學生課前先行預習課文。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近體的格律規定。 
2.介紹作者王之渙及其詩作風格。 
3.講解〈登鸛雀樓〉生難字詞及登高望遠的意涵。 
4.介紹作者杜甫的生平與詩作風格。 
5.講解〈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生難字詞及與當時社會事
件的關聯。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 
2.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2-13 週  石虎是我們的龍貓 

1.認識作者-劉克襄的重要作品及寫作風格。 
2 了解淺山生態與人類生活間的密切關係。 
3.能珍愛瀕絕的珍奇動物,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 

一、準備活動 
1.請學生分辨「石虎」與「虎斑貓」的圖片或影片,兩
者之見的差異。 
二、發展活動 
1.介紹作者劉克襄生平及創作風格。 
2.認識淺山生態的定義及石虎扮演的角色。 
3.認識石虎目前的生存狀況。 
三、總結活動 
1. 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4 週 

語文常識(二) 
漢字的流變與書法
欣賞 

1.認識漢字書寫的主要書體。 
2.能欣賞書法之美並了解其風格。 

一、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幾張不同書體之書法圖片,請同學觀察後分
享其感受。  
二、發展活動 
1.認識漢字書體的流變及特點。 

background image

2.介紹歷代具代表的書法名家及其作品。 
三、總結活動: 
1.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5-16 週  五柳先生傳 

1.了解作者假託五柳先生立意作傳的手法及用意。 
2.體會作者安貧樂道的精神。 

一、準備活動 
1.播放認識作者陶淵明之影片。 
二、發展活動 
1.講解課文內容與注釋。 
2.認識偏義複詞的定義。 
3.講解作者假託五柳先生以說明自況的寫作手法。 
三、總結活動 
1.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7-18 週  牡蠣有容,珍珠乃大 

1.了解「有容乃大」的道理。 
2.引導學生理解人們選擇的結果與背後的原因,並同 
  理之。 

一、準備活動 
1.播放認識作者洪蘭之影片。 
二、發展活動 
1.講解課文內容與注釋。 
2.說明珍珠形成過程及牡蠣在人類社會中還有哪些用
途。 
三、總結活動 
1.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9-20 週  謝天 

1.認識抒情文藉事抒懷的表現手法。 
2.能常懷感恩之心,功成不居的氣度。 
3.能了解本文-謝天之意涵及主旨。 
4.能讀寫課文生字詞。 

一、準備活動 
1.教師請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便利是怎麼達成的呢? 
2.經由便利生活的反思,了解到是由許多人分工努力而
來的。  
二、發展活動 
1.作者介紹-陳之藩 
2.認識生字詞及注釋講解。 
3.課文導讀,文意說明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 
2.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21 週 

貓的天堂 

1.認識小說與情節結構。 
2.體會小說所呈現的不同價值觀。 
 

一、準備活動 
1.請學生分享飼養過貓或與貓互動的經驗。 
二、發展活動 

background image

1.作者介紹。 
2.介紹小說 
(1)要素:人物、場景、對話、情節。 
(2)結構:開場、衝突、解決衝突、結局。 
3.進行文本分析,引導學生了解小說情節發展脈絡。 
三、總結活動 
1.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備註: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八個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及健康與體育領域之教學計畫表。 
 

 

 

background image

113 學年度嘉義縣大吉國民中學特殊教育資源班第一二學期語文領域-國語文 7B 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蘇賢慧   (表十二之二)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翰林版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5 節      
三、教學對象:智能障礙 7 年級 4 人,自閉症 1 人,共 5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國-J-A1  

透過國語文的學習,認識生

涯及生命的典範,建立正向

價值觀,提高語文自學的興

趣。 

國-J-A2  

透過欣賞各類文本,培養思

辨的能力,並能反思內容主

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有

效處理問題。 

國-J-B1  

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

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

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

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

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

互動。 

國-J-C1  

閱讀各類文本,從中培養道

德觀、責任感、同理心,並

能觀察生活環境,主動關懷
社會,增進對公共議題的興

趣。 

聆聽 

1-Ⅳ-1 在教師引導下,以同理

心,聆聽各項發言簡化。 

 

口語表達 

2-Ⅳ-1 在教師引導下依據生活情

節,分享自身經驗簡化。 

2-Ⅳ-2 能在教師引導下把握聽聞

內容邏輯,做出與課程內容相關提

問或回饋簡化。 

 

識字與寫字 

4-Ⅳ-1 認識至少 3500 字,使用

2500 字減量。 

 

4-Ⅳ-2 認識造字原則,輔助識

字,了解文字的形、音、義。不

調整 

閱讀 

能在教師引導下理解各類文本內

容、形式和寫作特色簡化。 
5-Ⅳ-4 能在教師引導下應用閱讀

策略增進學習效能簡化、減量、

分解。 

 

Ab-Ⅳ-1 2000 個常用字

的字形、字音和字義減

量。 

 

Ab-Ⅳ-2 2,500 個常用

字的使用減量。 

 

Bb-Ⅳ-1 引導下分享自我

及人際交流的感受簡

化。 

 

Ad-Ⅳ-3 韻文:如古體

詩、近體詩等減量 

 

Ad-Ⅳ-4 非韻文:如古

文、寓言等減量。 

 

Ac-Ⅳ-2 在教師引導下

認識敘事、有無、判

斷、表態等句型簡化。 
 

Cb-IV-2 在教師引導下能

理解從各類文本中所反

 

1.  能在引導下認讀課文生

字並正確書寫或仿寫。 

2.  在教師引導下能理解課

文主旨、文體特色與常

見修辭技巧。 

3.  能聆聽他人發言,並在

引導下分享自身經驗或

回應教師提問。 

4.  能在教師示範及引導下

運用基本修辭及標點符

號 完 成 造 句 或 短 文 寫

作。 

 

 

 

 

 

口頭回答、實作評量、紙筆測

驗、學習單 

background image

 

寫作 

6-Ⅳ-3 能在教師引導下運用仿寫

幾巧,增進寫作能力簡化。 

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

的關係簡化。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 
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 週 

夏夜 

1.能分享自己對於夏天的經驗與感受。 
2.能認識童詩特色及其大意。 
3.能記錄課堂重點及參與討論。 
4.能讀寫課文生字詞。 

一、準備活動 
1.討論對於夏天的感受(代表性的景象、生活模式及動、
植物) 。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課文生字詞。 
2.認識新詩的特色:不一定要押韻、格式自由。 
3.認識譬喻、轉化修辭。 
(1)譬喻:關鍵字【好像、好似,如同】。 
(2)轉化:擬人、擬物。 
三、總結活動 
1.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2.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問答。 

第 2-3 週  無心的錯誤 

1.體悟「無心之失」可能產生的後果及影響。 
2.了解謹言慎行的重要性。 
3.認識劉墉的寫作風格。 
 
 

一、準備活動 
教師說明「無心之失」的意思,學生分享個人或聽聞的
「無心之失」的事例。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課文生字詞。 
2.認識分析寫作手法:藉生活事例說明道理。 
3.認識作者-劉墉及背景與寫作特色。 
三、總結活動 
1.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2.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問答。

 

第 4-5 週 

母親的教誨 

1.認識胡適與白話文運動。 

2.了解母教對胡適深遠的影響。 

3.能善體親心,孝順父母。 

一、準備活動 
請學生分享自己與父母相處的情形(印象深刻)。 
二、發展活動 

background image

1.認識作者-胡適及在白話文學及學術思想上的貢獻。 
2.認識課文生字詞與主旨。 
3.認識寫作手法:理解運用細節的描述和對話來凸顯人 
  物形象。 
4.學習諧音雙關的技巧,針對「諧音雙關」補充歇後語。 
三、總結活動 
1.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2.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問答。

 

第 6 週 

語文常識(一) 
標點符號使用法 

1.能認識標點符號的名稱與用法。 
2.能根據文意,適當地使用標點符號完成短文。 

一、準備活動 
1.教師舉例幾則生活中未使用標點符號,而引發的趣
事,讓學生了解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重要性。 
二、發展活動 
1.認識標點符號名稱和用法。 
2.練習為文章標點、斷句。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第 7-8 週 

論語選 

1.認識論語的語錄形式並理解其道理。  
2.領悟「治學」的方法及培養「自省」的態度。  
3.能讀寫課文生字詞。 

一、準備活動 
1.播放影片介紹孔子生平以及其趣事。 
2.認識在地與孔子相關景點:嘉義孔廟、台南孔廟介紹。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課文生字詞。 
2.認識文言文、語錄體特色:名人說話記錄。 
3.課文導讀與注釋講解。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 
2.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第 9-10 週  背影 

1.體會為人子與父親間的情感交流。 
2.認識作者以刻畫動作細節的寫作技巧抒發情思。  
3.認識本文主旨與文體。 
4.能讀寫課文生字詞。 

一、準備活動 
1.認識朱自清的生平。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課文生字詞。 
2.認識散文特色。 
3.體會課文父愛情意 
4.理解課文內句段和父愛的連結 

background image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 
2.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1-12 週  心囚 

1.認識正反對比的寫作技巧。 
2.認知自己遇到的困境,並進而分析與突破。 

一、準備活動 
1.認識杏林子的生平。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課文主旨與生字詞。 
2.認識正反對比的寫作技巧。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 
2.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3 週 

語文常識(二)閱讀
導航與資訊檢索 

1.認識各類工具書的使用方法及適用類型。 
2.能掌握閱讀要領,增進自學能力,提升理解、分析及 
  思辨的能力。 
3.培養運用電腦搜尋資料解決學習問題的能力。 
 

一、準備活動 
1.教師詢問學生若遇到生難字詞時,該怎麼辦? 
二、發展活動 
1.認識不同工具書的使用方法。 
2.認識閱讀技巧與步驟。 
3.教師說明「如何上網檢索資訊」。 
三、總結活動 
1.實作練習。 
2.完成習作。 

第 14-16 週  兒時記趣 

1.認識誇飾的修辭法。 
2.能體會生活中的物外之趣。 
3.能讀寫課文生字詞。  

一、準備活動 
1.學生分享自身童年有趣經驗。 
2.想像力大考驗。 
二、發展活動 
1.認識古文特色。 
2.認識生字詞。 
3.認識常用文言文詞語意義。 
4.認識誇飾修辭:描述程度誇張。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問答和翻譯配對 

第 17-18 週  朋友相交 

1.認識作者琹涵生平及其作品簡略。 
2.認識並欣賞運用詩文名言寄喻說理的寫作手法。 
3.了解朋友相交,以誠信為重且謹慎交友。 

一、準備活動 

background image

 
。 

1.透過播放一首歌詞內容以「友情」相關的 MV,引導

學生討論友情及與朋友間的交往,分享自己的生活經
驗與感受,檢視目前的交友狀況。 
二、發展活動 
1.認識琹涵生平及其作品介紹。 
2.認識課文主旨與生字詞。 
3.透過唐詩,了解李白、孟浩然深厚交情。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問答和學習單。 

第 19-20 週  音樂家與職籃巨星 

1.了解文中人物的奮鬥成功過程。 
2.認識人物典範,進而探索自我,規畫人生。 

一、準備活動 
1. 請學生課前先行預習課文,並標記生難字詞。 
二、發展活動 
1.作者介紹-王溢嘉。 
2.課文段落導讀與注釋講解。 
3.課文問題討論,理解作者表達「苦練」的重要性。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第 21 週 

玫瑰淚 

1.認識小說及人物、場景、情節等要素。 
2.領會小說人物的情感、互動及價值觀。

 

一、準備活動 
1. 請學生課前先行預習課文,並標記生難字詞。 
二、發展活動 
1.說明小說三要素:人物、場景、情節。 
2.引導分析小說的人、事、時、地、物及故事重點。 
3.討論「玫瑰」、「淚」在小說中代表的意涵。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聲音鐘 

1.了解所謂「聲音鐘」的意義。 
2.了解住家社區的特色,培養愛護鄉里的情懷。 

一、準備活動 
1.請學生課前先行預習課文,並標記生難字詞。 
2.引起動機:播放聲音檔,請同學猜猜看。 
二、發展活動 

background image

1.作者介紹-陳黎。 
2.課文段落導讀與注釋講解。 
3.課文問題討論。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第 3-4 週 

孩子的鐘塔 

1.認識器官捐贈之概念。 
2.認識抒情文藉事抒懷的表現手法。 

一、準備活動 
1.討論及說明器官捐贈的觀念。 
二、發展活動 
1.說明器官捐贈的概念及尼可拉斯效應之涵義。 
2.分析寫作手法:以「藉事抒懷」的表現手法。 
三、總結性評量 
1.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2.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問答。 

第 5-6 週 

紙船印象 

1.能分享自身的童年經驗。 
2.能透過本文體會父母對於子女的關愛。 
3.能讀寫課文生字詞。 

一、準備活動 
1.教師展示紙船,詢問學生是否摺過紙船或玩過紙船? 
2.請學生分享自身有趣的童年經驗。 
二、發展活動 
1.作者介紹。 
2.教師輔以圖片介紹台灣早期農村生活,使學生能了 
  解作者所處的時代。 
3.認識生字詞。 
4.課文導讀與注釋說明。 
三、總結性評量 
1.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2.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問答。 

第 7 週 

語文常識(一)漢字
的構造 

1.能認識六書的原則,以輔助認字。 

一、準備活動: 
1.體驗活動:以圖畫和記號方式讓學生溝通,體會沒有
文字的不方。 
  便,並介紹文字起源。 
二、發展活動。 
1.認識六書造字原則 
三、總結性活動 
1.應用練習。  

background image

第 8-9 週 

小詩選 

1.能認識並書寫課文上的生字詞。 
2.能認識文本的寫作特色及主旨。 
3.能認識文章中基礎的修詞技巧。 
 

一、準備活動 
1.播放跳水影片及分享討論放風箏的經驗。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課文生字詞。 
2.認識小詩的特色:篇幅短小、涵義豐富。 
三、總結性活動 
1.重點複習並完成學習單與習作。 

第 10-11 週  近體詩選 

1.能認識近律詩的格律。 
2.透過朗誦,掌握平仄和韻腳。 

一、準備活動 
1.請學生課前先行預習課文。 
二、發展活動 
1.認識近體的格律規定。 
2.介紹作者王之渙及其詩作風格。 
3.講解〈登鸛雀樓〉生難字詞及登高望遠的意涵。 
4.介紹作者杜甫的生平與詩作風格。 
5.講解〈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生難字詞及與當時社會事
件的關聯。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 
2.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2-13 週  石虎是我們的龍貓 

1.認識作者-劉克襄的重要作品及寫作風格。 
2 了解淺山生態與人類生活間的密切關係。 
3.能珍愛瀕絕的珍奇動物,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 

一、準備活動 
1.請學生分辨「石虎」與「虎斑貓」的圖片或影片,兩
者之見的差異。 
二、發展活動 
1.介紹作者劉克襄生平及創作風格。 
2.認識淺山生態的定義及石虎扮演的角色。 
3.認識石虎目前的生存狀況。 
三、總結活動 
1. 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4 週 

語文常識(二) 
漢字的流變與書法
欣賞 

1.認識漢字書寫的主要書體。 
2.能欣賞書法之美並了解其風格。 

一、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幾張不同書體之書法圖片,請同學觀察後分
享其感受。  
二、發展活動 
1.認識漢字書體的流變及特點。 

background image

2.介紹歷代具代表的書法名家及其作品。 
三、總結活動: 
1.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5-16 週  五柳先生傳 

1.了解作者假託五柳先生立意作傳的手法及用意。 
2.體會作者安貧樂道的精神。 

一、準備活動 
1.播放認識作者陶淵明之影片。 
二、發展活動 
1.講解課文內容與注釋。 
2.認識偏義複詞的定義。 
3.講解作者假託五柳先生以說明自況的寫作手法。 
三、總結活動 
1.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7-18 週  牡蠣有容,珍珠乃大 

1.了解「有容乃大」的道理。 
2.引導學生理解人們選擇的結果與背後的原因,並同
理之。 

一、準備活動 
1.播放認識作者洪蘭之影片。 
二、發展活動 
1.講解課文內容與注釋。 
2.說明珍珠形成過程及牡蠣在人類社會中還有哪些用
途。 
三、總結活動 
1.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19-20 週  謝天 

1.認識抒情文藉事抒懷的表現手法。 
2.能常懷感恩之心,功成不居的氣度。 
3.能了解本文-謝天之意涵及主旨。 
4.能讀寫課文生字詞。 

一、準備活動 
1.教師請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便利是怎麼達成的呢? 
2.經由便利生活的反思,了解到是由許多人分工努力而
來的。  
二、發展活動 
1.作者介紹-陳之藩 
2.認識生字詞及注釋講解。 
3.課文導讀,文意說明 
三、總結活動 
1.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 
2.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第 21 週 

貓的天堂 

1.認識小說與情節結構。 
2.體會小說所呈現的不同價值觀。 
 

一、準備活動 
1.請學生分享飼養過貓或與貓互動的經驗。 
二、發展活動 

background image

1.作者介紹。 
2.介紹小說 
(1)要素:人物、場景、對話、情節。 
(2)結構:開場、衝突、解決衝突、結局。 
3.進行文本分析,引導學生了解小說情節發展脈絡。 
三、總結活動 
1.完成學習單及習作。 

 
備註: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八個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及健康與體育領域之教學計畫表。 
 

 

 

 

 

 

 

 

 

 

 

 

 

 

 

 

 

 

 

 

 

background image

113 學年度嘉義縣大吉國民中學特殊教育資源班班第一二學期數學領域 A 組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蘇賢慧    (表十二之二)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南一版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4 節 
             三、教學對象:學障 7 年級 3 人﹑情緒障礙 7 年級 2 人共 5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 自主行動 

數-J-A1 對於學習數學有信

心和正向態度,能使用適當

的數學語言進行溝通,並能

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B 溝通互動 

數-J-B1具備處理代數與幾

何中數學關係的能力, 並

用以描述情境中的現象。能

在經驗範圍內,以數學語言

表述平面與空間的基本關係

和性質。能以基本的統計量

與機率,描述生活中不確定

性的程度。 

 

C 社會參與 

數-J-C1具備從證據討論與

反思事情的態度,提出合理

的論述,並能和他人進行理

性溝通與合作。 

數-J-B3

 

具備辨認藝術作品中的幾何

n-IV-1理解因數、倍數、質數;

計算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簡化、分解)

。 

n-IV-2理解負數、符號在數線上

的表示;認識負數四則運算(簡

化、分解)

。 

n-IV-3理解指數和指數律、質因

數分解與科學記號(簡化、分

解)。 

n-IV-4理解比、比例式、正比、

反 比的意義,並能運用到日常生

活的情境解決問題。(簡化) 

a-IV-2能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及

其解的意義;能以移項法則求解

(減量、分解) 

a-IV-3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

義;標示數的範圍和其在數線上

的圖形(簡化、分解)

。 

 

a-IV-4理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及其解的意義;以代入消去法與

加減消去法求解」。 

(減量、分解) 

s-IV-5 理解線對稱的意義和線對

N-7-1 20以內質數和合數的定義;質數

的篩法。(簡化、減量) 

N-7-2質因數分解的標準分解式,並能

用於求 因數及倍數的問題。(無) 

N-7-3為使用「正、負」表徵 生活中

的量;相反數;整數的四則混合運

算。(簡化、減量) 

N-7-4數的運算規律:交換律;結合

律;分配律;−(𝑎+𝑏)=−𝑎−𝑏; −(𝑎−𝑏)=−

𝑎+𝑏。(無)   

N-7-5數線:擴充至含負數的數線;比

較數的大小;絕對值的意義;以|𝑎−𝑏| 

表示數線上兩點𝑎,𝑏的距離。(無) 

N-7-6認識指數為非負整數的次方;

𝑎 ≠  0時𝑎

0

 = 1;同底數的大小比

較。(簡、分) 

N-7-7指數律:以數字例表示「同底數的

乘法指數律」(𝑎

𝑚

 ×𝑎

𝑛

 = 𝑎

𝑚

+

𝑛

(𝑎

𝑚

)

𝑛

  = 𝑎

𝑚𝑛

、(𝑎 × 𝑏)

𝑛

  = 𝑎

𝑛

 ×𝑏

𝑛

其中𝑚, 𝑛為非負整數)

;以數字例表示

「同底數的除法指數律」(𝑎

𝑚

 ÷ 𝑎

𝑛

  =  

𝑎

𝑚−𝑛

,其中𝑚  ≥  𝑛且𝑚, 𝑛為非負整數)

  

(無)。 

N-7-8以科學記號表達「以科學記號

1.能熟練整數(正負數)的基本概 

念與四則運算規則。 

2.能理解與判斷因數、倍數,並計 

算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3.熟練分數的概念及加減乘除的運 

算。 

4.能理解代數與一元一次方程式基 

本概念與運算的方法。 

5.能認識常用的統計表並做判讀。 

6.能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基本概 

念與運算方法。 

7.能認識直角座標基本概念與標示 

及其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8.能熟練比例式的運算與列式。 

9.能認識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概 

念與運算方法。 

10.能認識生活中的幾何圖形。 

 

 

 

 

 

 

 

紙筆測驗 

口頭問答 

指認 

實作

 

background image

形體或數量關係的素養,並

能在數學的推導中,享受數

學之美。 

稱圖形的幾何性質,並能應用於
解決幾何 與日常生活的問題。
(無) 

g-IV-1能報讀與標示坐標點。計

算兩個坐標點的距離。(簡) 

g-IV-2在直角坐標上能描繪與理

解二元一次方程式的直線圖形。

(簡化、減量) 

d-IV-1 認識常用統計圖表;報讀
統計圖表的資訊,與人溝通。(簡
化) 

 

 

 

 

表達次方為正整數的數」

、「以科學記

號表達次方為負整數的數」

(分)。 

N-7-9比例式;正比;反比;相關之基

本運算。(簡化、減量) 

A-7-2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一元一

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具體情境中列

出一元一次方程式。(無) 

A-7-3 

使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解一元一次方

程式。(簡、分) 

A-7-7能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義;

能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簡、分) 

A-7-8能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在數線

上標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的範圍。

(簡、分) 

A-7-4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意義:二

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具體 情

境中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式。(無) 

A-7-5能運用代入消去法去法解二元一

次聯立方程式。能運用加減消去法解二

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簡、分) 

S-7-4 線對稱的性質:對稱線段等長;

對稱角相等;對稱點的連線段會被 對

稱軸垂直平分。(無) 

S-7-5 線對稱的基本圖形:等腰三角

形;正方形;菱形;箏形;正多邊形。

(無) 

G-7-1 

 

background image

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平面直角坐標系、

方位距離標定位置;平面直角坐標系及

其相關術語(縱軸、橫軸、象限)。

(無) 

D-7-1 統計圖表:蒐集生活中常見的數

據資料,整理並繪製成含有原始資 料

或百分率的統計圖表:直方圖、長條

圖、圓形圖、折線圖、列聯表。遇到複

雜數據時可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師可使

用電腦應用軟體演示教授。(無)   

D-7-2 統計數據:用平均數、中位數與

眾數描述一組資料的特性;使用計 算

機的「M+」或「Σ」鍵計算平均數。

(無)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 
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第一章 整數運算與科學記號

1-1 數與數線 

1.能用正負數表示生活實例中相對的量。 
2.能寫出數線上的座標及在數線上描點。 
3.能比較整數的大小。 
4.能說出/寫出一數的相反數。  
5.能說出/寫出絕對值得值。 

1.能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敘述正、負數的意義。 
2.能以「+」、「-」的符號表徵生活中相對的量。  
3.了解數線的要素:原點、正向、單位長。  
4.了解正、負數在數線上對應點的位置關係。  
5.透過數線,比較正、負數的大小。 
6.了解相反數的意義。  
7.了解絕對值的意義。 

第 3-4 週 

第一章 整數運算與科學記號

1-2 整數的加減運算 

1.能計算整數的加減法運算。 
2.能求數線上兩點間的距離。 

1.透過數線與實例,了解整數加法的意義與計算法則。  
2.了解整數加法的交換律與結合律。 
3.能做整數的加減運算。 
4.知道數線上兩點間的距離可以用絕對值來表示並求數線上兩
點間的距離。 

第 5-6 週 

第一章 整數運算與科學記號

1-3 整數的乘除運算 

1.能計算整數的四則運算。 

1.了解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 
2.能知道整數除法沒有交換律、結合律。 
3.會做正、負整數的四則運算。 

第 7 週 

第一章 整數運算與科學 

1.能正確運用數學指數律。 
2.能用科學記號表示數。 

1.了解乘方的意義。  
2.能將各位值以 10 的次方表示。  

background image

1-4 指數記法與科學記號 

3.了解科學記號的意義與使用。 

第 8-9 週 

第二章 因數分解與分數運算

2-1 質因數分解 

1.能判別一個數是否為另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 
2.能熟練運用短除法進行因數分解。 
3.能將短除法結果轉換為標準分解式。 
4.能找出 100 以內的質數。 

1.認識因數、倍數、質數的意義。 
2.能理解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意義,並求出其值。 
3.認識 4、3、9、11 的倍數判別法並解決問題。 
4.認識質數的特性,判別 100 以內質數的方法。 
5.以短除法將一個數做質因數分解,並以標準分解式表示。 

第 10 週 

第二章 因數分解與分數運 

2-2 公因數與公倍數 

1.能求出兩數的最大公因數。 
2.能求出兩數的最小公倍數。 

1.練習利用短除法和標準分解式求最大公因數。 
2.介紹公倍數的意義 
3.練習以短除法和標準分解式求最小公倍數。 

第 11-12 週 

第二章 因數分解與分數運 

2-3 分數的四則運算 

1.能將一分數化為最簡分數。 
2.能比較分數的大小。 
3.能計算分數的四則運算。 

1.認識等值分數。 
2.能將分數化為最簡分數。 
3.能比較分數大小。 
4.能做分數的四則運算。 

第 13-14 週 

第二章 因數分解與分數運 

2-4 指數律 

1.能認識指數律的規則並作計算。 

1.認識數的乘方。 
2.認識數的指數運算。 
3.能知道乘方的四則運算。 

第 15-16 週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3-1 以符號列式與運算 

1.能求出代數式的值。 
2.能化簡一元一次式。 

1.能使用文字符號代表數,將日常生活中的數量關係列成代數
式。 
2.了解可利用數的運算規則來做代數式的運算或化簡。 
3.能對代數式中相同的文字符號、常數進行合併或化簡。 

第 17-18 週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3-2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列式

與求解 

1.能依文字敘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 
2.能正確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1.能判斷一元一次方程式。 
2.能認識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 

第 19-21 週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應用 

1.能在引導下根據應用題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並求
解。 

1.能用未知數 x 表示問題中的未知數。 
2.根據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方程式。 
3.計算求解方程式,並檢驗解的合理性。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第一章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1-1 二元一次方程式 

1.能依題意情境列出二元一次式。 

1.複習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列式方法。 
2.練習列出含有兩個未知符號的式子。 
3.熟練二元一次式的化簡及運算。 

第 3-4 週 

第一章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1-2 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1.能用代入消去法求出聯立方程式的解。 
2.能用加減消去法求出聯立方程式的解。 

1.熟練代入消去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2.熟 練加減消去法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第 5 週 

第一章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1-3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應

用 

1.能找出題目中已知條件,並標記。 
2.能依題目列出正確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1.理解題意,找出已知條件和數值,假設未知數,列出正確二
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2.運用加減消去法和帶入消去法運算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求
解。 

background image

3.練習於運算後將所得答案帶回去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中驗
算。 

第 6-7 週 

第二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2-1 直角坐標平面 

1.能認識直角座標平面的基本要素。 
2.能正確標示數對,並標記於直角座標平面上。 
3.能區辨四大象限及其正負特性。 

1.利用座位與隊伍等生活情境了解坐標平面的意義。 
2.認識直角坐標平面,並了解其組成元素與相關名詞:x 軸(橫
軸)、y 軸(縱軸)、直角坐標平面、直角坐標、原點 O、坐標
等。 
3.熟練數對標示法(x , y),並練習標出平變座標上的數對。 
4.練習於平面座標標出和數對相對應的點。 
5.認識四大象限及象限上坐標的性質符號。 
6.判別數對在象限上的位置。 

第 8-10 週 

第二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2-2 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1.能在座標平面上描繪出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2.能描繪兩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找出交點座標。 
3.能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以求得交點座標。 

1. 熟練在直角坐標平面上描繪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1)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解與坐標平面上的點的轉換。 
(2)建立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為直線的觀念。 
2. 練習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式的交點求法: 
(1)畫出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並找出交點座標 
(2)熟練解聯立方程式求得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的交點坐 
   標。 

第 11-12 週 

第三章 比例 

3-1 比例式 

1.能理解比與比值的意義與表示法。 
2.能運用比例式的運算規則進行運算。 

1.能理解比與比值的意義。 
2.能瞭解比例式的意義。 
3.運用比例式運算原則,熟練比例式運算。 

第 13-14 週 

第三章 比例 

3-2 正比與反比 

1.能辨識正比與反比的關係式。 
2.能依題意列出正比或反比關係式。 

1.了解正比的意義:當 x 值改變時,y 值也隨之改變,而且 y 
值恆為 x 值的 k 倍,亦即 y = kx ( k ≠ 0 )。 
2.了解反比的意義:當 x 值改變時,y 值也隨之改變,而且 
x、y 的乘積恆為定值,可以 寫成 xy = k ( k ≠ 0 ) 。 

第 15 週 

第四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4-1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 

1.能列出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2.能在數線上標示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範圍。 

1.認識>大於、<小於、=等於等數學中常用的不等號。 
2.熟練文字敘述中的不等式列式。 
3.能將已知數代入一元一次不等式以檢驗其解。 
4.能在數線上畫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的範圍。 

第 16 週 

第四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4-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應

用 

1.能利用移項法則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1.熟練不等式的加減運算性質與不等式的移項規則。 
2.練習用不等式的移項法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認識生活中的不等式應用。 

第 17-18 週 

第五章 統計圖表與資料分析 

5-1 統計圖表與平均數、中位

數、眾數 

1.能將原始資料整理成次數分配表, 並製作統計圖表 
2.能算出資料的算術平均數、中位數及眾數。 

1.能將原始資料視需要加以排序或分組,整理成「次數分配
表」、「累積次數分配表」、「相對次數分配表」、「累積相
對次數分配表」,來顯示資料蘊含的意義。  
2.能繪製直方圖與折線圖,來顯示資料蘊含的意義。 
3.能理解算術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意義。  

background image

第 19-20 週 

第六章 生活中的幾何圖形 

6-1 幾何圖形、線對稱與三視

圖 

1.能指出圖形的對稱軸並判斷是否為線對稱。 
2.能畫出線對稱圖形。 
3.能畫出立體圖形的三視圖。 

1.認識幾何圖形的基本元素意義、特性,及數學符號表示 
法:(1)點、線、角、三角形、直線、線段、射線 
  (2)理解垂線與垂足。 
  (3)點到直線的距離。 
  (4)垂直平分線。 
    (5)線對稱圖形:等腰三角形、箏形、菱形、長方形、正    
       多邊形。 
2.認識三視圖的意義:立體圖形的前視圖、右視圖、上視圖合
稱三視圖。 

備註: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八個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及健康與體育領域之教    
      學計畫表。 
 

 

 

 

 

 

 

 

 

 

 

 

 

 

 

 

 
 

 

 

background image

113 學年度嘉義縣大吉國民中學特殊教育資源班班第一二學期數學領域 B 組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   蘇賢慧    (表十二之二) 
 
     一、教材來源:□自編   ■編選-參考教材南一版                    二、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外加  ■抽離 4 節 
             三、教學對象:智能障礙 7 年級 4 人﹑自閉症 7 年級 1 人共 5 人  

     

 四、核心素養﹑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領域核心素養 

調整後領綱學習表現 

調整後領綱學習內容 

學年目標 

評量方式 

A 自主行動 

數-J-A1 對於學習數學有信

心和正向態度,能使用適當

的數學語言進行溝通,並能

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B 溝通互動 

數-J-B1具備處理代數與幾

何中數學關係的能力, 並

用以描述情境中的現象。能

在經驗範圍內,以數學語言

表述平面與空間的基本關係

和性質。能以基本的統計量

與機率,描述生活中不確定

性的程度。 

 

C 社會參與 

數-J-C1具備從證據討論與

反思事情的態度,提出合理

的論述,並能和他人進行理

性溝通與合作。 

數-J-B3

 

具備辨認藝術作品中的幾何

n-IV-1理解因數、倍數、質數;

計算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簡化、分解)

。 

n-IV-2理解負數、符號在數線上

的表示;認識負數四則運算(簡

化、分解)

。 

n-IV-3理解指數和指數律、質因

數分解與科學記號(簡化、分

解)。 

n-IV-4理解比、比例式、正比、

反 比的意義,並能運用到日常生

活的情境解決問題。(簡化) 

a-IV-2能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及

其解的意義;能以移項法則求解

(減量、分解) 

a-IV-3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

義;標示數的範圍和其在數線上

的圖形(簡化、分解)

。 

 

a-IV-4理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及其解的意義;以代入消去法與

加減消去法求解」。 

(減量、分解) 

s-IV-5 理解線對稱的意義和線對

N-7-1 10以內質數和合數的定義;質數

的篩法。(簡化、減量) 

N-7-2質因數分解的標準分解式,並能

用於求因數及倍數的問題。(簡化、減

量) 

N-7-3為使用「正、負」表徵 生活中

的量;相反數;整數的四則混合運

算。(簡化、減量) 

N-7-4數的運算規律:交換律;結合

律;分配律;−(𝑎+𝑏)=−𝑎−𝑏; −(𝑎−𝑏)=−

𝑎+𝑏。(無)   

N-7-5數線:擴充至含負數的數線;比

較數的大小;絕對值的意義;以|𝑎−𝑏| 

表示數線上兩點𝑎,𝑏的距離。(無) 

N-7-6認識指數為非負整數的次方;

𝑎 ≠  0時𝑎

0

 = 1;同底數的大小比

較。(簡化、減量) 

N-7-7指數律:以數字例表示「同底數的

乘法指數律」(𝑎

𝑚

 ×𝑎

𝑛

 = 𝑎

𝑚

+

𝑛

(𝑎

𝑚

)

𝑛

  = 𝑎

𝑚𝑛

、(𝑎 × 𝑏)

𝑛

  = 𝑎

𝑛

 ×𝑏

𝑛

其中𝑚, 𝑛為非負整數)

;以數字例表示

「同底數的除法指數律」(𝑎

𝑚

 ÷ 𝑎

𝑛

  =  

𝑎

𝑚−𝑛

,其中𝑚  ≥  𝑛且𝑚, 𝑛為非負整數)

  

(簡化、減量)。 

1.能認識整數(正負數)的基本概 

念與四則運算規則。 

2.能理解與判斷因數、倍數,並計 

算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3.熟練分數的概念及加減乘除的運 

算。 

4.能理解代數與一元一次方程式基 

本概念與運算的方法。 

5.能認識常用的統計表並做判讀。 

6.能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基本概 

念與運算方法。 

7.能認識直角座標基本概念與標示 

及其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8.能認識比例式的運算與列式。 

9.能認識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概 

念與運算方法。 

10.能認識生活中的幾何圖形。 

 

 

 

 

 

 

 

紙筆測驗 

口頭問答 

指認 

實作

 

background image

形體或數量關係的素養,並

能在數學的推導中,享受數

學之美。 

稱圖形的幾何性質,並能應用於
解決幾何 與日常生活的問題。
(無) 

g-IV-1能報讀與標示坐標點。計

算兩個坐標點的距離。(簡) 

g-IV-2在直角坐標上能描繪與理

解二元一次方程式的直線圖形。

(簡化、減量) 

d-IV-1 認識常用統計圖表;報讀
統計圖表的資訊,與人溝通。(簡
化) 

 

 

 

 

N-7-8以科學記號表達「以科學記號

表達次方為正整數的數」

、「以科學記

號表達次方為負整數的數」

(簡化、

減量)。 

N-7-9比例式;正比;反比;相關之基

本運算。(簡化、減量) 

A-7-2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一元一

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具體情境中列

出一元一次方程式。(簡化、減量) 

A-7-3 

使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解一元一次方

程式。(簡、分) 

A-7-7能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義;

能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簡、分) 

A-7-8能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在數線

上標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的範圍。

(簡、分) 

A-7-4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意義:二

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具體 情

境中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式。(簡化、減

量) 

A-7-5能運用代入消去法去法解二元一

次聯立方程式。能運用加減消去法解二

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簡、分) 

S-7-4 線對稱的性質:對稱線段等長;

對稱角相等;對稱點的連線段會被 對

稱軸垂直平分。(無) 

S-7-5 線對稱的基本圖形:等腰三角

 

background image

形;正方形;菱形;箏形;正多邊形。

(無) 

G-7-1 

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平面直角坐標系、

方位距離標定位置;平面直角坐標系及

其相關術語(縱軸、橫軸、象限)。

(無) 

D-7-1 統計圖表:蒐集生活中常見的數

據資料,整理並繪製成含有原始資 料

或百分率的統計圖表:直方圖、長條

圖、圓形圖、折線圖、列聯表。遇到複

雜數據時可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師可使

用電腦應用軟體演示教授。(簡化、減

量) 

 

D-7-2 統計數據:用平均數、中位數與

眾數描述一組資料的特性;使用計算機

的「M+」或「Σ」鍵計算平均數。

(無)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 
第一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第一章 整數運算與科學記號

1-1 數與數線 

1.能用正負數表示生活實例中相對的量。 
2.能寫出數線上的座標及在數線上描點。 
3.能比較整數的大小。 
4.能說出/寫出一數的相反數。  
5.能說出/寫出絕對值得值。 

1.能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敘述正、負數的意義。 
2.能以「+」、「-」的符號表徵生活中相對的量。  
3.了解數線的要素:原點、正向、單位長。  
4.了解正、負數在數線上對應點的位置關係。  
5.透過數線,比較正、負數的大小。 
6.了解相反數的意義。  
7.了解絕對值的意義。 

第 3-4 週 

第一章 整數運算與科學記號

1-2 整數的加減運算 

1.能在部分協助下計算整數的加減法運算。 
2.能在部分協助下求出數線上兩點間的距離。 

1.透過數線與實例,了解整數加法的意義與計算法則。  
2.了解整數加法的交換律與結合律。 
3.能做整數的加減運算。 
4.知道數線上兩點間的距離可以用絕對值來表示並求數線上兩

background image

點間的距離。 

第 5-6 週 

第一章 整數運算與科學記號

1-3 整數的乘除運算 

1.能在部分協助下計算整數的四則運算。 

1.了解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 
2.能知道整數除法沒有交換律、結合律。 
3.會做正、負整數的四則運算。 

第 7 週 

第一章 整數運算與科學 

1-4 指數記法與科學記號 

1.能在部分協助下使用科學記號表示數。 

1.了解乘方的意義。  
2.能將各位值以 10 的次方表示。  
3.了解科學記號的意義與使用。 

第 8-9 週 

第二章 因數分解與分數運算

2-1 質因數分解 

1.能在部分協助下判別一個數是否為另一個數的因數
或倍數。 
2.能在部分協助下運用短除法進行因數分解。 
3.能在部分協助下將短除法結果轉換為標準分式。 
4.能找出 20 以內的質數。 

1.認識因數、倍數、質數的意義。 
2.能理解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意義,並求出其值。 
3.認識 4、3、9、11 的倍數判別法並解決問題。 
4.認識質數的特性,判別 100 以內質數的方法。 
5.以短除法將一個數做質因數分解,並以標準分解式表示。 

第 10 週 

第二章 因數分解與分數運 

2-2 公因數與公倍數 

1.在部分協助下能求出兩數的最大公因數。 
2.在部分協助下能求出兩數的最小公倍數。 

1.練習利用短除法和標準分解式求最大公因數。 
2.介紹公倍數的意義 
3.練習以短除法和標準分解式求最小公倍數。 

第 11-12 週 

第二章 因數分解與分數運 

2-3 分數的四則運算 

1.能在部分協助下將一分數化為最簡分數。 
2.能在部分協助下比較分數的大小。 
3.能在部分協助下計算分數的四則運算。 

1.認識等值分數。 
2.能將分數化為最簡分數。 
3.能比較分數大小。 
4.能做分數的四則運算。 

第 13-14 週 

第二章 因數分解與分數運 

2-4 指數律 

1.能在部分協助下認識指數律的規則並作計算。 

1.認識數的乘方。 
2.認識數的指數運算。 
3.能知道乘方的四則運算。 

第 15-16 週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3-1 以符號列式與運算 

1.能在部分協助下求出代數式的值。 
2.能在部分協助下化簡一元一次式。 

1.能使用文字符號代表數,將日常生活中的數量關係列成代 
  數式。 
2.了解可利用數的運算規則來做代數式的運算或化簡。 
3.能對代數式中相同的文字符號、常數進行合併或化簡。 

第 17-18 週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3-2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列式

與求解 

1.能在部分協助下依文字敘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式。 
2.能在部分協助下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1.能判斷一元一次方程式。 
2.能認識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 

第 19-21 週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應用 

1.能在引導下根據應用題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並求
解。 

1.能用未知數 x 表示問題中的未知數。 
2.根據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方程式。 
3.計算求解方程式,並檢驗解的合理性。 

第二學期 

教學進度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第 1-2 週 

第一章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1-1 二元一次方程式 

1.能在部分協助下依題意情境列出二元一次式。 

1.複習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列式方法。 
2.練習列出含有兩個未知符號的式子。 
3.熟練二元一次式的化簡及運算。 

background image

第 3-4 週 

第一章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1-2 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1.能在部分協助下用代入消去法求出聯立方程式的
解。 
2.能在部分協助下用加減消去法求出聯立方程式的
解。 

1.熟練代入消去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2.熟練加減消去法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第 5 週 

第一章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1-3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應

用 

1.能在部分協助下找出題目中已知條件,並標記。 
2.能在部分協助下依題目列出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1.理解題意,找出已知條件和數值,假設未知數,列出正確二
元一次聯立方程式。 
2.運用加減消去法和帶入消去法運算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求
解。 
3.練習於運算後將所得答案帶回去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中驗
算。 

第 6-7 週 

第二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2-1 直角坐標平面 

1.能認識直角座標平面的基本要素。 
2.能在部分協助下標示數對,並標記於直角座標平面
上。 
3.能區辨四大象限及其正負特性。 

1.利用座位與隊伍等生活情境了解坐標平面的意義。 
2.認識直角坐標平面,並了解其組成元素與相關名詞:x 軸(橫
軸)、y 軸(縱軸)、直角坐標平面、直角坐標、原點 
  O、坐標等。 
3.熟練數對標示法(x , y),並練習標出平變座標上的數對。 
4.練習於平面座標標出和數對相對應的點。 
5.認識四大象限及象限上坐標的性質符號。 
6.判別數對在象限上的位置。 

第 8-10 週 

第二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2-2 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1.能在部分協助下座標平面上描繪出二元一次方程式
的圖形。 
2.能在部分協助下描繪兩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找出交
點座標。 
3.能在部分協助下解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以求得交點
座標。 

1.熟練在直角坐標平面上描繪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 
(1)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解與坐標平面上的點的轉換。 
(2)建立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為直線的觀念。 
2.練習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式的交點求法: 
(1)畫出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並找出交點座標 
(2)熟練解聯立方程式求得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的交點坐
標。 

第 11-12 週 

第三章 比例 

3-1 比例式 

1.能在引導下理解比與比值的意義與表示法。 
2.能在部分協助下運用比例式的運算規則進行運算。 

1.能理解比與比值的意義。 
2.能瞭解比例式的意義。 
3.運用比例式運算原則,熟練比例式運算。 

第 13-14 週 

第三章 比例 

3-2 正比與反比 

1.能在引導下辨識正比與反比的關係式。 
2.在部分協助下能依題意列出正比或反比關係式。 

1.了解正比的意義:當 x 值改變時,y 值也隨之改變,而且 y 
值恆為 x 值的 k 倍,亦即 y = kx ( k ≠ 0 )。 
2.了解反比的意義:當 x 值改變時,y 值也隨之改變,而且 
x、y 的乘積恆為定值,可以 寫成 xy = k ( k ≠ 0 ) 。 

第 15 週 

第四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4-1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 

1.在部分協助下能列出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2.在部分協助下能在數線上標示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範圍。 

1.認識>大於、<小於、=等於等數學中常用的不等號。 
2.熟練文字敘述中的不等式列式。 
3.能將已知數代入一元一次不等式以檢驗其解。 
4.能在數線上畫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的範圍。 

第 16 週 

第四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1.在部分協助下能利用移項法則來解一元一次不等

式。 

1.熟練不等式的加減運算性質與不等式的移項規則。 
2.練習用不等式的移項法則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認識生活中的不等式應用。 

background image

4-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應

用 

第 17-18 週 

第五章 統計圖表與資料分析 

5-1 統計圖表與平均數、中位

數、眾數 

1.在部分協助下能將原始資料整理成次數分配表, 並
製作統計圖表 
2.在部分協助下能算出資料的算術平均數、中位數及
眾數。 

1.能將原始資料視需要加以排序或分組,整理成「次數分配
表」、「累積次數分配表」、「相對次數分配表」、「累積相
對次數分配表」,來顯示資料蘊含的意義。  
2.能繪製直方圖與折線圖,來顯示資料蘊含的意義。 
3.能理解算術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的意義。  

第 19-20 週 

第六章 生活中的幾何圖形 

6-1 幾何圖形、線對稱與三視

圖 

1.能在引導下指出圖形的對稱軸並判斷是否為線對 
  稱。 
2.在部分協助下能畫出線對稱圖形。 
3.在部分協助下能畫出立體圖形的三視圖。 

1.認識幾何圖形的基本元素意義、特性,及數學符號表示 
法:(1)點、線、角、三角形、直線、線段、射線 
  (2)理解垂線與垂足。 
  (3)點到直線的距離。 
  (4)垂直平分線。 
    (5)線對稱圖形:等腰三角形、箏形、菱形、長方形、正    
       多邊形。 
2.認識三視圖的意義:立體圖形的前視圖、右視圖、上視圖合
稱三視圖。 

備註:請分別列出第一學期及第二學期八個學習領域(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科學、藝術、綜合活動、科技及健康與體育領域之教    
      學計畫表。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