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小97學年度《想念五月》兒童深耕閱讀教學設計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104.5 KB
頁數
5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9-02-18,离现在 16 25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附小97學年度兒童深耕閱讀教學設計

書 名

想念五月

繪畫者


作 者

辛西亞˙賴藍特

編譯者

周惠玲

出版日期

民國 92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ISBNISSN

957-570-678-1

分類號


適用年齡層

1013

書構頁數

精裝

共(161 )頁

閱讀層級

層級

層級

四~六年級

設計者

王瑀、賴慧、黃和智

類型

圖書印刷資料:□圖書 中文書 繁體 □簡體

  • 英文書 □其他文體

期刊文 □圖 □表 □譜

非書媒體資料:□立體資料 □錄音帶 □影片資料

電子資料 □網站資料 □其他

呈現方式

圖畫書 □漫畫書 文字+圖畫 □圖表照片 □注音

五月(May)不是月份是一個人,一個非常疼愛書中主角「夏兒」的女人——五月姑媽。「想念五月」的故事是從五月姑媽離開人世之後開始的,內容描寫的是夏兒和歐柏姑爹歷經喪失至親、走出哀痛的心路旅程。故事的最後他們重拾信心,建立了新生活,但是波波折折的心理重建歷程卻讓讀者莫不感動落淚。

教學利用:

Key Words

關鍵詞(與主題相關之意義詞語)

十大能力、共通能力

1.立意

4.關懷

發展潛能

科技資訊

生涯實踐

2.生命教育

5.提問策略

獨立思考

組織規劃

團隊合作

3.

6.

鑑賞表現

尊重關懷

邏輯能力

六大議題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教育

兩性教育 □資訊教育 家政教育

主動研究

溝通分享

批判力

國際暸解

終身學習

創造力

七大學習領域

語文□數學

社會□自然

藝文□健體

綜合

多元智慧(能)

語文邏輯

空間□肢體

自然內省

音樂人際

11種大能力:

信心□動機□努力

責任□主動□毅力

關懷團隊合作

常識(食衣住行)

解決問題□專


教學引導:

設計理念:

「想念五月」是一本情感描寫十分細膩的書,以「五月姨媽的離開」作為故事的開始,由於親人的離去並非許多孩子共同的經驗,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家庭重塑」的遊戲與預測推理的策略,引導學生體會失去家庭支柱可能帶來的改變,以及相關人物可能的心理狀態。故事中許多「愛的情感」都展現在人物互動中,必須透過讀者細細品味與感受,才能有深刻的體會。

我們透過對人物動作、神情、對話的閱讀理解、縮寫練習的歸納整理以及愛的小故事寫作,引導學生透過閱讀與寫作,對「愛」的情意內涵有更深入的體會。第一個教學活動以「閱讀理解」的指導為主,透過提問,協助孩子瞭解基本的故事內容;第二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將文字轉換成畫面,並且找出不同故事內容所要表現的情緒內涵,讓學生更深一層體會故事的意義;最後,以回扣主旨的方式,引導學生從原有主旨中,練習發展出不同的「中心思想」,撰寫成一篇短篇的小故事。

教學時間: 節

教學年級:五年級下學期

具體目標:

  1. 透過提問與探討解答的閱讀策略,理解「想念五月」一書中的文字意涵。

  2. 利用歸納比較法,找出書中關鍵人物的個性特徵。

  3. 引導學生討論「想念五月」一書中的中心思想。

  4. 引導學生延伸發展不同的故事「主旨」。

  5. 引導學生練習撰寫小故事。

相關領域之對應能力指標:

【語文領域】

5-3-5能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增進閱讀的能力。

5-3-8能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並分享心得。

5-3-10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6-3-2-2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蒐集各類寫作的材料。

6-3-2-3練習從審題、立意、選材、安排段落及組織等步驟,習寫作文。

6-3-3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相關單元:

【語文領域】第十冊第一單元「開卷有益」、第二單元「愛的天地」(南一版)

【教學活動一:失落與希望】(4)

  1. 教師以書中「家庭重塑」遊戲引起學生的討論動機。

  2. 教師製作「閱讀理解」問題簡報,引導學生思考書中內容:

  1. 喪禮結束,歐柏姑爹回家後做了什麼事?為什麼?

  2. 夏兒第一次看見所渴望的愛,是什麼樣的畫面?

  3. 「那一年,六歲的我,終於回到了家(p.27),夏兒為什麼這樣說?她的心情前後有什麼樣的轉折?請你說說看。

  4. 請從書中找找看五月的優點,讓大家瞭解她對夏兒和歐柏的重要性。

  5. 「安克理」說:「每一張照片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你是否有同感?為什麼?

  6. 「安克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出現對歐柏姑爹有什麼樣的影響?為什麼?

  7. 「結打開來的地方」(p.84)是指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這件事情很重要呢?

  8. 你覺得讓歐柏姑爹醒過來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事情呢?

  9. 為什麼夏兒看到貓頭鷹會這麼傷心呢?(線索p.156)說說看你的想法。

  1. 歸納故事重點:

    1. 引導學生利用「人物關係」結構圖的方式,畫出故事網。

    2. 引導學生分享彼此的故事網。

    3. 作業:完成學習單(一)

【教學活動二:愛的互動】(2節)

    1. 找出「愛的互動」

  1. 教師舉課文的範例,引導學生找出哪些地方代表了「愛的互動」。

    • 「到這樣豪華的飯店來吃飯,簡直像作夢一樣……」老師環顧四周喃喃的說。餐點送上後,爸爸幫老師把麵包撕碎,又替他切肉。由於心情激動,老師拿著杯子的手抖動得更厲害,葡萄酒灑落胸前,爸爸拿著餐巾細心的幫他擦乾淨。(第四課:探望老師)

    1. 教師透過重點提問,引導學生從「想念五月」這本書的描述中,找出愛的互動。

    1. 歐柏為什麼說「五月正在我們在一起」?歐柏有哪些行為、動作或言語?

    2. 為什麼夏兒不喜歡克理出現在她的生活裡?夏兒有哪些行為、動作或言語?

    3. 為什麼向來如同日出般準時的歐柏會睡過頭?他發現自己睡過頭的反應是什麼?夏兒如何和他互動?這些互動代表什麼意義?

    4. 夏兒如何希望幫助歐柏?夏兒有哪些行為、動作或言語?這些

    5. 為什麼夏兒看見貓頭鷹時,哭了起來而無法停止?這時候歐柏做了什麼?

    1.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找出書中愛的互動,並具體說明人物的互動所表現出的「愛」,並發表這則「愛的互動」令人印象深刻之處,以及小組的看法與感想。

      • 從人物的動作描寫來推理

      • 從人物的心情描寫來推理

      • 從人物的對話來推理


        1. 教師應用教學簡報,引導學生了解如何描寫「愛的互動」。

        1. 動作的具體描寫

        2. 心情的具體描寫

        3. 對話的應用

        4. 比喻、擬人、類疊、映襯、四字語詞的應用


        1. 觀察生活中「愛的互動」:

      1.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愛的互動」,並應用共同討論的寫作方法進行描寫。

      2. 引導學生完成學習單(二)

      【教學活動三:愛的特色書籤】(4節)

      1. 愛的名言佳句

      1. 引導學生蒐集和「愛」有關的名言佳句。

      2. 銜接前述「愛的互動」課程內容,引導學生小組合作,練習用「縮寫」的方式,創作「愛的名言佳句」,將對事件的看法歸納成富有意義的短句(不超過三句話)

      • 範例1:愛是用勇氣治療悲傷,堅強的面對困境→歐柏和夏兒勇敢的…

      • 範例2:愛是給對方一個擁抱,為他注入生命的力量。→當夏兒終於真正為五月的離開而哭泣時,歐柏緊緊的抱住他。

      • 我們愛的人不會真正離開我們,而真正的愛會永遠留在心中。

    1. 也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創作。

    2. 引導學生上台發表作品,並說明這句「愛的名言」的創作來源。


      1. 製作愛的特色書籤

      1. 將分享與修訂後的「愛的名言佳句」,加上插圖,製作成特色書籤。

      2. 教師協助學生進行護貝。

      1. 舉行愛的特色書籤展。

    3. 【教學活動三:愛的小故事】(2節)

      1. 引導學生「故事的結局」。

      2. 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出故事的「中心思想」並習寫在筆記上

      1. 引導學生回顧影響故事人物轉變的關鍵事件。

      2. 引導學生二~三人一組,共同合作,選擇一個關鍵事件,往下發展出不同的故事結局。提醒學生要先討論出故事的「中心思想」。

      3. 引導學生寫下新的小故事:

        • 共同討論故事「標題」。

        • 善用書中已有的描述。

        • 加入自己對人物心情、情境的揣摩與想像。

        • 聯想自己的相關經驗與感受。

        • 加入比喻與擬人的描寫。

        1. 小組上台發表新的小故事內容,並說明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