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師院實小兒童深耕閱讀教學設計
書 名 | 台灣森林共和國 | 繪畫者 | 陳一銘、鍾燕貞 |
作 者 | 郭城孟 | 編譯者 | |
出版日期 | 民國 年 | 出版社 | 遠流 |
ISBN、ISSN | 9573243539 | 分類號 | |
適用年齡層 | 9歲~12歲 | 書構頁數 | 全彩 / 精裝 / (25) * (20)公分 共(65)頁 |
閱讀層級 層級 層級 | 三~六年級 | 設計者 | 賴慧珉 |
類型 | 圖書印刷資料:圖書 中文書 繁體 □簡體
□期刊文 □圖 □表 □譜 非書媒體資料:□立體資料 □錄音帶 □影片資料 □電子資料 □網站資料 □其他 | ||
呈現方式 | 圖畫書 □漫畫書 □純文字 □圖表照片 □注音 | ||
摘要大意(200-300字) 這是描述台灣是個熱鬧的森林共和國。有濱臨沿海地區的「海岸林」、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的「樟楠林」、生氣蓬勃、熱鬧非凡的「樟殼林」、長年雲霧瀰漫、古老神秘的「檜木林」以及帶有北方氣息的「針葉林」和「寒原」。這些森林王國中蘊藏了那些奧秘與寶藏?王國中的植物又具有那些特殊的生存本領?人類與森林之間又發生過那些有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引導學生輕鬆的隨著生態學家所說的一篇篇土地的故事,來一趟真正的生態學習之旅。隨著書中的故事,師生共同重新認識台灣,也更熟悉和珍愛自己所生長的地方。 |
教學利用:
Key Words關鍵詞(與主題相關之意義詞語) | 十大能力、共通能力 | ||||
1.人與自然 | 4.生態保育 | □發展潛能 | □科技資訊 | □生涯實踐 | |
2.樹木保護 | 5.植物 | 獨立思考 | □組織規劃 | □團隊合作 | |
3.珍惜資源 | 6.環境教育 | 鑑賞表現 | 尊重關懷 | □邏輯能力 | |
六大議題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教育 □兩性教育 □資訊教育 □家政教育 | □主動研究 | 溝通分享 | □批判力 | ||
□國際暸解 | 終身學習 | □創造力 | |||
七大學習領域 語文□數學 □社會自然 □藝文□健體 綜合 | 多元智慧(能) 語文□邏輯 空間□肢體 自然內省 □音樂□人際 | 11種大能力: □信心□動機□努力 責任□主動□毅力 關懷□團隊合作 常識(食衣住行) 解決問題□專注 |
教學引導:
設計理念: 配合台北市市本課程「樹木保護」之主題,以及語文領域第一單元「鄉土風情」,我們選擇這本「台灣森林共和國」,作為深耕閱讀的材料。九年一貫第一階段的語文領域能力指標中,在寫作的部分特別提到應指導兒童認識不同文體的寫作要點,其中第一階段能力指標中,也有「能認識並練習寫作簡單的記敘文和說明文」這條次目標。說明文並非只有像教科書中正經八百的文章,才叫說明文,生活中處處皆有說明文。舉凡名勝古蹟的簡介、博物館的導覽說明、捷運站的標示牌、植物園裡介紹各種植物的說明牌等…都是進行說明文教學的好材料。在這裡我們藉由閱讀一本介紹與說明許多植物特性的書籍,引領兒童對於「說明文的寫作方式」(包含抓住特徵、利用圖畫、表格等各種方式)有基本的認識,更進一步我們希望能夠帶領兒童瞭解語文的應用層面很廣,從課本到習作、從招牌到產品介紹、從玩具說明書到電器保證書,孩子們都可以學著閱讀,將語文的學習結合到生活中,使孩子覺得趣味盎然、處處皆學問。 |
教學時間:4~6節 教學年級:三年級 具體目標:
相關領域之對應能力指標: 【語文領域】E-1-2 能讀懂文章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E-1-3能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態度和習慣。 E-1-4能喜愛閱讀課外讀物,主動擴展閱讀視野。 1-3-4-2 能認識並練習寫作簡單的記敘文和說明文。 1-6-7-2 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收集各類寫作的材料。 相關單元: 【語文領域】「鄉土風情」單元。 |
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一:台灣森林共和國】(1~2節)
建議※本書內容較多,建議可以訂定班級共讀進度,督促兒童按時閱讀。
建議※配合班級共讀進度,在課堂中進行討論的時候,可以採用搶答的方式,以激勵兒童能更為用心閱讀書籍內容。 ●教學簡報一(海岸林&樟楠林):
●教學簡報二(樟殼林&檜木林):
●教學簡報三(針葉林&高山寒原):
|
【教學活動二:誰是植物萬事通】(1~2節)
活動規則如下兩:
|
【教學活動三:小小植物說書人】(1節)
|
【教學活動四:校園植物大搜查】(本節可考慮配合自然老師共同進行)
|
參考資料來源:
台灣森林共和國: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