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科學頑童·費曼》深耕閱讀教學設計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100 KB
頁數
5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5-11-29,离现在 19 33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推動兒童深耕閱讀教學設計

書 名

科學頑童-費曼

繪畫者


作 者

管家琪

編譯者


出版日期

民國 92

出版社

文經社

ISBNISSN

957-663-279-X

分類號


適用年齡層

10歲~12

書構頁數

全彩 / 精裝 /

() * ()公分

(157)

閱讀層級

層級

層級

~六年級

設計者

賴慧珉、施秀美

類型

圖書印刷資料:圖書 中文書 繁體 □簡體

  • 英文書 □其他文體

期刊文 □圖 □表 □譜

非書媒體資料:□立體資料 □錄音帶 □影片資料

電子資料 □網站資料 □其他

呈現方式

圖畫書 □漫畫書 純文字 □圖表照片 注音

摘要大意(200-300)

本書共有五章、26個故事,記述費曼在兒童、青少年階段的許多有趣的故事,以及他的父母、老師如何培養他走上科學之路。其中尤以費曼的父親對其影響可謂既深且遠。對於希望自已家的孩子也能對科學產生興趣的父母、老師而言,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推薦閱讀的好書。

費曼說:「科學是很好玩的遊戲。」他的一句話,改變了很多人對科學的刻板印象。費曼可說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因為對物理量子電動力學有重大成就而榮獲諾貝爾獎;他也是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展為實際應用,並且與一群科學家合作,發明了原子彈,進而終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

為什麼說費曼是「科學頑童」呢?那是因為費曼一直認為科學是很好玩的遊戲,終其一生他都對周遭事物保持好奇、懷疑、研究、探索、動手做實驗、進一步有更多發現的態度。他的學問、成就令人佩服,他的風趣、創意更令人喜愛。




教學利用:

Key Words

關鍵詞(與主題相關之意義詞語)

十大能力、共通能力

1.人物傳記

4.創造力

發展潛能

科技資訊

生涯實踐

2.科學

5.發現

獨立思考

組織規劃

團隊合作

3.人物寫作

6.發明

鑑賞表現

尊重關懷

邏輯能力

六大議題

環境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教育

兩性教育 □資訊教育 □家政教育

主動研究

溝通分享

批判力

國際暸解

終身學習

創造力

七大學習領域

語文□數學

社會自然

藝文□健體

綜合

多元智慧(能)

語文□邏輯

空間肢體

自然內省

音樂□人際

11種大能力:

信心□動機□努力

責任□主動□毅力

關懷團隊合作

常識(食衣住行)

解決問題□專


教學引導:

  1. 設計理念

在四年級上學期語文領域「發現與發明」的這個單元中,介紹了諸如「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古代的發明家魯班」、「玉米田裡的科學家芭芭拉」等人物,希望透過了解不同人物的奮鬥過程,認識到成為一個偉大人物應該有的條件。配合此單元選擇了「科學頑童—費曼」這本書作為深耕閱讀的材料,透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瞭解偉大人物的童年歷程,不僅貼近兒童的生活經驗,科學家頑皮的個性也頗能引起兒童共鳴。

除此之外,延伸第一單元深耕閱讀材料「隨身聽小孩」的人物觀察寫作的設計,在這個單元中我們持續以「人物寫作」做為語文課教學重點,選定「科學頑童-費曼」做為深耕閱讀的材料,期望透過「人物傳記」的閱讀,讓兒童對所要習寫的人物有深入的了解,在吸取飽滿的知識內涵後,下筆寫作的時候,就能夠有豐富的材料,寫作出「人物」應有的深度與厚度。

在寫作教學時分成兩個部分來進行,第一部份可以引導兒童複習「隨身聽小孩」的故事內容,以及結合國語課本的語文天地()()兩個部分的寫作指導,讓兒童著重在生活中的人物觀察,以人物的說話語氣、動作、外型穿著、表情等的描寫為主;第二部分以傳記人物描寫練習為主,透過「偶像」概念的討論,引導兒童思考偉大人物的重要特質,並藉由第四單元各課課文寫作方式的仿作,來帶領兒童瞭解「人物小傳」的寫作方式。


  1. 教學時間:5

  2. 教學年級:四年級(上學期)

  3. 具體目標:

  1. 引導兒童透過閱讀、討論、分享等歷程欣賞本書內涵。

  2. 引導兒童認識「人物寫作」的要點。

  3. 引導兒童透過閱讀延伸活動,認識自我的生涯發展與規劃。

  1. 相關領域對應能力指標

【語文領域】

F-2-1 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E-2-8 能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並分享心得。

E-2-4 能掌握不同文體閱讀的方法,擴充閱讀範圍。

F-2-10 能發揮想像力,嘗試創作,並欣賞自己的作品。

  1. 相關單元

【語文領域】第七冊第四單元「發現與發明」(南一版)


  1. 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一:費曼故事網】(1節)

  1. 教師利用故事網(學習單1)的方式與兒童討論『費曼』的個性特色。

  1. 提醒兒童每一個特點要舉出具體的例子來說明。

  2. 在選取例子的時候可以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例子為主。

  3. 先讓兒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試做1~3個練習,以便讓程度較弱的兒童能夠有機會透過小組互動,了解該怎麼樣找出書中的重點。

  4. 請學生將學習單著色,選出內容豐富中肯、色彩均勻的優良學習單配合校慶進行樓梯間佈置。

  1. 句型寫作練習:請兒童練習利用下列的句型來描述費曼的特色,寫作在國語筆記簿上。

雖然.但是(轉折句) 只要.都會(條件句) 除了.(遞進句)

  1. 教師利用課堂時間,與兒童分享優良作品。

【教學活動二:傳記人物寫作】(2節)

  1. 請兒童將收集到的費曼資料進行整理歸類的工作。

  2. 請兒童選擇可以做為寫作材料的資料,進行口頭報告。

  3. 教師利用教學簡報進行討論:撰寫傳記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1. 人物外型、穿著~運用想像加入比喻的描寫

  2. 人物聲音、動作、表情~仔細觀察加入摹聲、對話的描寫

  3. 因果法:依照人物所發生的重要事件的原因、經過、結果的方式寫作

  4. 事例法:利用『背景事例一事例二感想』的方式來寫作(介紹「除了…還」遞進句)

  1. 請兒童將討論的重點整理在國語筆記上。

  2. 全班共作練習:

(1).選定一位班上大部分同學熟悉的人物(例如愛迪生、諸葛亮、拿破崙…)

(2).利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說明該人物的有趣童年與重要事蹟。

(3).全班共同討論出「寫作大綱」(視所選擇之人物來決定利用那種寫作結構)

第一段:描寫人物外表特色

第二段:舉出事例說明人物個性

第三段:舉出事例說明人物個性

第四段:呼應前述事例,總結歸納人物個性所發展出的成就

(4).以分組討論方式逐段進行仿作

(5).逐段討論與修正各組的作品

(6).選出每段最好的一組作品,組合成一篇文章,並引導兒童進行比較修正

【教學活動三:人物寫作展】(2節)

  1. 教師利用教學簡報在課堂引導兒童進行綜合討論:

(1).在閱讀「隨身聽小孩」的時候,我們討論過人物寫作的幾個要點:

描寫人物說話的語氣

描寫人物做動作時的神情

(2)在討論傳記人物寫作的時候,我們知道描寫傳記人物的方式有「順敘法」、「因果法」、「事例法」等各種方式。

  1. 教師引導兒童以『人物』做為主題進行寫作。

(1).以選擇一個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人物,進行細膩的觀察,將人物的外型、聲音、表情、動作描寫出來。

(2).也可以選擇一個所閱讀過的傳記人物來描寫,利用課堂所討論的寫作方式來模仿寫作。描寫時注意「取材」,不論外型動作或重要事例的描述,均應注意整體結構的安排。

  1. 將學生利用稿紙寫作完成的作品,配合校慶進行人物寫作展。

參考資料來源:

費曼的六堂Easy物理課》天下文化

費曼的六堂Easy相對論》天下文化

費曼的最後旅程》,拉夫‧雷,新新聞

別鬧了﹗費曼先生/天下文化

物理之美:費曼與你談物理/天下文化

你管別人怎麼想:科學奇才費曼博士/天下文化

名人偉人的童年網站:

www.socialwork.com.hk/.../ famous/famous_c1.htm文圖內容取材自小狀元教育月刊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