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离现在 4 年 7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https://adl.edu.tw
教育部適性教學計畫
因材網高中教學資源簡介與應用
全國推動
計畫團隊
2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
楊裕貿 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
網路學習科技研
究所
吳穎沺 副教授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資訊與測驗統
計研究所
施淑娟教授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資訊與測驗統計研究所
郭伯臣教授
自然科學領域
國語文領域
數學領域
英語文領域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英文學系
洪月女主任
數學領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數學系
左台益教授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
楊裕貿 副教授
國語文領域
英語文領域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英文系
張善貿教授
國中小團隊
高中團隊
適性學習(Adaptive Learning),也可以稱為
適性教學
,
是一種透過演算法或人工智慧來策劃與學習者的互動
的教學方法。
根據每個學習者的學習需求,提供適合的學習資源,
包含:學習材料、學習方法、教師或同儕的引導等
。
適性學習是一種強調學習內容、方法、路徑與步調差
異的個人化學習。
Adaptive Learning
A1-科技輔助自主學習的推動目標與教學資源
5
因材網結合各種教學模式
知識結構
學習系統
智慧適性診斷系統
單元診斷
縱貫診斷
因材網
ICT
教學
翻轉
教學
學習
扶助
自主
學習
人工智慧+學習行為分析
漸進式
探究
教學
•
知識結構系統:知識結構是知識與知識間的關連,或先
後關連,或獨立並列關係,組成知識系統(星空圖)。
•
適性診斷系統:診斷學習成果。分單元式診斷
(
國語文、
英文、數學、自然科適用)
、縱貫診斷
(
數學科適用)
兩種。
•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是資
訊技術及通訊技術的合稱。ICT教育是教育機構運用科技
來進行教育工作。
•
翻轉教學:即泛指教師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在課堂上實
施討論的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參與式學習。
•
學習扶助:學生在每個年級應達到的基本能力,學習扶
助(補救教學)是對程度落後或低成就的學生實施個別、
適性化的教學以確保其應具備的基本學力。
•
漸進式探究教學
(
自然科適用)
:帶領學生發現問題、分
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並執行。
因材網現有各領域數位教材
領域
範圍
數學
一~九年級
國語文
一~九年級
自然科學
三~六年級
理化
八~九年級
領域
範圍
數學
一~二年級、七~八年級、十~十一年級
國語文
一~二年級、七~八年級、十~十一年級
生物
七年級
地科
九年級
英文
三~十一年級
九年一貫課程
十二年國教課綱
*國英數
十二年級教材建置中
(預計110年12月底完成)
知識結構學習
目的
幫助學生熟習各領域課綱
學習表現
與
學習內容
的
所有知能(上位知識與下位知識)
9
•
知識結構系統:
拆解課綱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找出每條指標的所
有知識點,建立知識與知識間的關連,或先後線性關連,或獨立並
列關係,組成知識系統
(
星空圖)。
•
大知識點(課綱學習表現或學習內容)、小知識點(拆解課綱學習表現或學習
內容指標為更小的學習知識點)。如:
學習表現(大知識點) (上位知識)
子技能(小知識點) (下位知識)
4-V-1 認識六書的原則,了解字形、字音、
字義的關係。
1-1字體字形
1-2形近字
1-3同音字
1-4書體
2-1本音
2-2多音
3-1本義:黑色
3-2語境義:黑店
高中國語文知識結構圖
(
課綱學習重點及子技能節點)
挑選國語文
108課綱中的
學習表現、學習重點
搭配
108課綱安排的子技能節點。
每一個小節點都有一部教學影片、
兩題練習題
高中國語文知識結構圖
• 國語文的知識概念較少線性縱貫,多為單獨的知識概念。
星號代表影片及練習題
若已完成,星號就會亮
每一個小節點都包含一部
教學影片、兩題練習題
因材網-知識結構星空圖(英語科)
學習重點+子技能節點
14
因材網-知識結構星空圖(數學科)
能力指標節點
(數學科屬於階層性的知識)
15
因材網-知識結構星空圖(數學科)
能力指標節點
(上位知識)
+子技能節點
(下位知識)
16
因材網-知識結構星空圖(數學科)
子技能節點
(下位知識)
:各個項目學習狀態
第一顆星星:教學媒體(影片)
第二顆星星:練習題
第三顆星星:動態評量
第四顆星星:互動教學
★星星變色表示有看完影片或題目皆答對
知識結構星空圖使用方法
17
滑鼠滑至節點上會顯示子技能節點名稱。
3
3
4
點選子技能節點,有教學媒體、練習題、動態
評量、互動教學供選擇。
4
搜尋列 – 可輸入編號或中文關鍵字搜尋節點。
1
1
可使用右下角 方塊放大或縮小星空圖階層。
可使用右下角數字方塊選擇星空圖階層。
能力指標節點
能力指標節點+子技能節點
子技能節點
2
2
高中國語文知識結構全圖
測驗後
已精熟
測驗後
未精熟
未測驗
知識結構代表概念所形成的
學習路徑或順序。
*
經單元診斷測驗或縱貫測驗才會改變節點的顏色。
智慧適性診斷
目的
診斷
學生是否熟習各領域設定的單元知識、技能
以協助教師調整教學
以協助學生自主學習
20
•適性診斷系統:分單元式診斷
(國語文、英文、數學、
自然科適用)
、縱貫診斷
(數學科適用)
兩種。
•單元診斷:
國語文科針對1.字形 2.字音 3.字義
4.詞義 5.句義 6.段落 7.篇章 8.文字學 9.語法
10.修辭 11.章法 12.文體 13.國學 14.生活常識等
14個單元
;
英文科針對1.字母及語音 2.字詞 3.句構
4.篇章 5.生活及教室用語 6.文化理解等6個單元
;
數學科針對各版本單元組卷;診斷每個學生的學習情
形。可以個別單元診斷,也可以跨單元診斷。
•縱貫診斷:目的在掌握學生學習歷程的知能。可在授
課前派任務診斷學生前一年段,或往前更多年段的學
習狀態,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以利教學設計;也可
在課後了解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狀態。
單元診斷測驗(適用國、英、數、自然)
22
23
縱貫診斷測驗
(適用數學)
跨年級搜尋弱點
智慧型適性診斷系統
(
適用數學科)
24
提供個人化學習路徑
5-n-12
5-n-01
4-n-03
3-n-
04
2-n-08
2-n-06
5-n-12
5-n-02
5-n-03
5-n-01
學生A
學生B
待測
待測
待測
待測
待測
26
.
動態選題: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
以學生的知識結構為主
.結構越正確,診斷迷思概念越精準
.結構越強,節省試題數越多
系統動態選題的概念(適用數學科)
A
B
C
D
E
F
G
H
I
0
0
1
1
1
1
1
待測
待測
待測
待測
0
1
預測作答情形
學習路徑
A
B
C
F
G
H
I
D
E
甲生作答情形
27
辨別直角
三角形內
角和等於
180度
利用等腰三角
形的特性求出
未知的角度
認識等腰
直角三角形
認識直角
三角形
辨別
等腰三角形
知道等腰
三角形
找出
等腰三角形
學生試題結構
答對
答錯
預測答對
1-1-1-1-1,
2-1-1-1-1,
3-1-1辨別直
角
5-2三角形內
角和等於180
度
5利用等腰三
角形的特性求
出未知的角度
3認識等腰直
角三角形
3-1認識直角
三角形
3-2,4-1,
5-1辨別等腰
三角形
3-2-1,4-1-
1,5-1-1知
道等腰三角形
4找出等腰三
角形
補救教學結構
X
X
X
乙生作答情形
28
辨別直角
三角形內
角和等於
180度
利用等腰三角
形的特性求出
未知的角度
認識等腰直角
三角形
認識直角
三角形
辨別等腰三角
形
知道等腰
三角形
找出等腰三角
形
學生試題結構
1-1-1-1-1,
2-1-1-1-1,
3-1-1辨別直
角
5-2三角形內
角和等於180
度
5利用等腰三
角形的特性求
出未知的角度
3認識等腰直
角三角形
3-1認識直角
三角形
3-2,4-1,
5-1辨別等腰
三角形
3-2-1,4-1-
1,5-1-1知
道等腰三角形
4找出等腰三
角形
補救教學結構
答對
答錯
預測答對
X
X
X
X
X
X
高中國語文、英文、數學、
教材架構
國語文「學習重點」知識結構
30
31
4.識字與寫字能力
5.閱讀能力
6.寫作能力
高
中
4-V-1 認識六書的原則,了
解字形、字音、字義的關係。
4-V-2 深入鑑賞各體書法作
品與名家碑帖
5-V-1 辨析文本的寫作主旨、風格、結構及寫作
手法。
5-V-2 歸納文本中不同論點,形成個人的觀點,
發展系統性思考以建立論述體系。
5-V-3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探討文本如何反應文
化與社會現象中的議題,,以拓展閱讀視野與生
命意境。
5-V-4 廣泛運用工具書及資訊網路蒐集、分析資
料,提高綜合學習和應用能力。
5-V-5 主動思考與探索文本的意涵,建立終身學
習能力。
5-V-6 在閱讀過程中認識多元價值、尊重多元文
化,思考生活品質、人類發展及環境永續經營的
意義與關係。
6-V-1 深化寫作能力,根據生活的需
求撰寫各類文本。
6-V-2 廣泛嘗試各種文體,發表感懷
或見解。
6-V-3 熟練審題、立意、選材、組織
等寫作步驟,寫出具說服力及感染力
的文章。
6-V-4 掌握各種文學表現手法,適切
地敘寫,關懷當代議題,抒發個人情
感,說明知識或議論事理。
6-V-5 運用各種寫作技巧,反覆推敲、
修改以深化作品的內涵層次,提升藝
術價值。
6-V-6 觀摩跨文本、跨文類、跨文化
作品,學習多元類型的創作。
108課綱學習表現 (紅字為有使用的指標)-3 (高中)
108課綱學習內容中有使用的指標 (高中)
(一)文字篇章
(二)文本表述
高中
Ab-V-2 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Ad-V-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評述。
Ad-V-2 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劇本。
Ad-V-3 韻文:如辭賦、古體詩、樂府詩、近體詩、詞、
散曲、戲曲等。
Ad-V-4 非韻文:如古文、古典小說、語錄體、寓言等。
Be-V-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便條、啟事、柬帖、
對聯、題辭、慶賀文、祭弔文等慣用語彙與書寫格式為
主。
32
新課綱國語文領域-依學習表現/內容分類
分類原則請參考p.8-25
命題內容及範圍項目
領域
國語文
國語文108
國語文108
範圍
一至九年級
一、二年級
七、八年級
十年級
十一年級
知識節點
1,126
482
250
教學影片
(含教師教學用投影片)
1,126
482
250
診斷測驗試題
8,469
3451
1500
開放式教學元件
10
0
0
動態評量教學元件
40
0
0
年級
單元
低年級
中年級
高年級
1.字形(語文知識)
2.字音(語文知識)
3.字義(知識/理解)
4.詞義(知識/理解)
(成語義)
5.句義(閱讀理解技能)
6.段落(閱讀理解技能)
7.篇章(閱讀理解技能)
8.文字學(語文知識)
9.語法(語文知識)
10.修辭(語文知識)
11.章法(語文知識)
12.文體(語文知識)
13.標音符號(語文知識)
33
年級
單元
國中
1.字形(語文知識)
2.字音(語文知識)
3.字義(知識/理解)
4.詞義(知識/理解)
(成語義)
5.句義(閱讀理解技能)
6.段落(閱讀理解技能)
7.篇章(閱讀理解技能)
8.文字學(語文知識)
9.語法(語文知識)
10.修辭(語文知識)
11.章法(語文知識)
12.文體(語文知識)
13.國學(語文知識)
年級
單元
高中
1.字形(語文知識)
2.字音(語文知識)
3.字義(知識/理解)
4.詞義(知識/理解)
(成語義)
5.句義(閱讀理解技能)
6.段落(閱讀理解技能)
7.篇章(閱讀理解技能)
8.文字學(語文知識)
9.語法(語文知識)
10.修辭(語文知識)
11.章法(語文知識)
12.文體(語文知識)
13.國學(語文知識)
14.生活常識(語文知識)
高中國語文命題架構涵養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語文知識+語文技能(閱讀理解)+語文情意
34
語文知識
語文技能(閱讀理解)
語文情意
字形
字音
詞義(含成語義)
文字學
語法
修辭
章法
文體
國學
生活常識
字義理解
詞語理解
句義理解
段落理解
篇章理解
透過各體裁文本涵
養語文情意
能力指標
命題項目
知識節點
4-V-1 認識六書的原則,了解字形、字音、字義的關係。
4-V-2 深入鑑賞各體書法作品與名家碑帖
1.字/字形
1-1字體字形
1-2形近字
1-3同音字
1-4書體
4-V-1 認識六書的原則,了解字形、字音、字義的關係。 2.字/字音
2-1本音
2-2多音
4-V-1 認識六書的原則,了解字形、字音、字義的關係。 3.字/字義
3-1本義:黑色
3-2語境義:黑店
Ab-V-2 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4.詞義/成語義
4-1本義詞
4-2多義詞
4-3同義詞
4-4反義詞
4-5指代詞
4-6成語義
高中命題項目
108課綱
35
能力指標
命題項目
知識節點
5-V-1 辨析文本的寫作主旨、風格、結
構及寫作手法。
5.句義
5-1句義(單句)
5-2句義(複句)
5-3句子摘要(單句)
5-4句子摘要(複句)
5-5句子推論理解(單句)
5-6句子推論理解(複句)
Ad-V-2 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
劇本。
Ad-V-3 韻文:如辭賦、古體詩、樂府
詩、近體詩、詞、散曲、戲曲等。
Ad-V-4 非韻文:如古文、古典小說、
語錄體、寓言等。
6.段落
6-1~6-13 段旨 白話&文言
(記敘文、說明文、抒情文、議論文、小說、語錄
體、寓言)
6-14~6-26 段落訊息 白話&文言
(記敘文、說明文、抒情文、議論文、小說、語錄
體、寓言)
6-27~6-39 段落推論 白話&文言
(記敘文、說明文、抒情文、議論文、小說、語錄
體、寓言)
7.篇章
7-1~7-13 篇旨 白話&文言
(記敘文、說明文、抒情文、議論文、小說、語錄
體、寓言)
7-14~7-26 篇章訊息 白話&文言
(記敘文、說明文、抒情文、議論文、小說、語錄
體、寓言)
7-27~7-39 篇章推論 白話&文言
(記敘文、說明文、抒情文、議論文、小說、語錄
體、寓言)
4-V-1 認識六書的原則,了解字形、字
音、字義的關係。
8.文字學
8-1~8-6 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
假借)
高中命題項目
108課綱
36
能力指標
命題項目
知識節點
6-V-5 運用各種寫作技巧,反覆推敲、修改以深化作
品的內涵層次,提升藝術價值。
9.語法
9-1詞語結構
9-2直述句
9-3疑問句
9-4感嘆句
9-5祈使句
9-6特殊句(例如:把、被)
9-7敘事句
9-8表態句
9-9判斷句
9-10有無句
9-11並列句
9-12承接句
9-13選擇句
9-14遞進句
9-15轉折句
9-16因果句
9-17假設句
9-18條件句
9-19目的句
9-20病句
9-21標點(綜合題型)
高中命題項目
108課綱
37
能力指標
命題項目
知識節點
6-V-5 運用各種寫作技巧,反覆推敲、修改以深化作
品的內涵層次,提升藝術價值。
10.修辭
10-1譬喻
10-2頂真
10-3排比
10-4類疊
10-5轉化
10-6引用
10-7映襯
10-8借代
10-9雙關
10-10轉品
10-11象徵
10-12誇飾
10-13摹寫
10-14層遞
10-15對偶
10-16倒反
10-17設問
10-18鑲嵌
10-19析字
10-20錯綜
10-21互文
10-22倒裝
高中命題項目
108課綱
38
能力指標
命題項目
知識節點
Ad-V-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評述。
11.文章
11-1語句組織
11-2段落結構
11-3篇章結構
6-V-4 掌握各種文學表現手法,適切地敘寫,關懷當
代議題,抒發個人情感,說明知識或議論事理。
12.文體
12-1表述方式
12-2詩歌
12-3記敘文
12-4故事
12-5應用文
12-6說明文
12-7議論文
5-V-3 大量閱讀多元文本,探討文本如何反應文化與
社會現象中的議題,,以拓展閱讀視野與生命意境。
13.國學
13-1經
13-2史
13-3子
13-4集
Be-V-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便條、啟事、柬
帖、對聯、題辭、慶賀文、祭弔文等慣用語彙與書寫
格式為主。
14.生活常識
14-1對聯
14-2題辭
14-3歇後語
高中命題項目
108課綱
39
高中英語文課程架構
12年國教英語領綱學習表現類別
(一)語言能力(聽)
(三)語言能力(讀)
(六)學習興趣與態度
(七)學習方法與策略
(八)文化理解
(九)邏輯思考、判斷與創造力
(二)語言能力(說)
(五)語言能力(聽說讀寫綜合應用能力)
(四)語言能力(寫)
41
160部教學影片
50部教學影片(技高)
158部教學影片
57部教學影片(技高)
55部教學影片
60部教學影片
67部教學影片
61部教學影片
668部教學影片
因材網高中英語文領域教材與題庫之現況
領域
英語
範圍
十至十一年級
(十二年級110年建置中)
知識節點
668
教學影片
668
診斷測驗試題
2,672
42
高中數學課程架構
高中數學因材網教材上線總覽
年級
10
11A
11B
共計
知識節點
185
245
135
565
教學影片
185
245
135
565
檢核點
370
490
270
1130
練習題
370
490
270
1130
動態評量
370
490
270
1130
診斷測驗
740
980
540
2260
動態數學元件
50
36
10
96
國語文因材網系統與課程運用
46
47
*
國語文領域-因材網系統功能
國語文運用功能
說明使用時機
1 知識結構任務 觀看學習影片,做練習題。
讓學生進行數位化學習,可做課前預習,
也可做課後複習。
2 單元診斷測驗
(組卷功能)
*不建議使用縱貫診斷
可依照教學進度組知識卷,例如段考評量
卷。在透過單元診斷測驗派發給學生施測。
施測後,系統會自動產生學生個人測驗報
表,學生可依照報表上不精熟的節點,進
行個人化學習。
3 補救教學科技
化評量結果
高一學生,國中時期有使用因材網,可將
資料匯入,師長可看到他國中的學習歷程
並使用學習扶助的功能,協助學生進行自
我學習與進階診斷。
國語文領域-因材網使用方式-1
知識結構
課程列表能讓教師了解國語文學習架構
進而「建立檢測任務」,課程列表內容是由
語文學習領域裡面的能力指標細分許多知識
節點產生;各個知識節點由練習題、影片組
成,所以教師能夠依照學生能力或者教學進
度挑選並製作成最合適的任務,再指派給學
生施測以達到診斷,或預習,或複習的效果。
此外學生也能夠自行使用此系統,點選
各個知識點進行自學。
48
國語文領域-因材網使用方式-2
診斷測驗
單元診斷測驗:國語科的知識較少縱貫
性,因此可以透過單元診斷測驗,檢視學生
的知能。
縱貫診斷測驗(不建議):透過適性化的
測驗,快速的找到學生的難點。但國語文科
的縱貫性較小,不建議使用縱貫測驗,數學
科會比較適合。
49
國語文領域-因材網使用方式-3
單元診斷「組卷」系統
師長們可自行組卷,透過組卷系統診斷學生在
不同單元的學習情形。
系統已針對每個單元組好前後測診斷卷,可提
供師長運用診斷學生知能。
除系統預設的前後測卷外,師長也可配合教學
需求進行組卷。
1.
個別單元診斷測驗:
題庫中有「單一概念」試題可供選擇
ex:文體卷-
議論文,無須擔心試卷混入其他能力範圍之題目。
2.
期末/期初學力檢測考卷:
教師可以「跨單元」、「依照難易度」選
擇組成一張綜合考卷來為學生進行測驗,並且能瀏覽測驗結果以了解學
生的學習程度、學習弱點等等。
註:
作業:
教師可以隨時組卷並儲存,於寒、暑假或平日裡發派給學生
作為作業,不必拘束於時間或者空間條件。
50
教學應用──單元診斷測驗
• 派發單元前測卷診斷學生知能
• 診斷後,派發單元後測卷鞏固及確認學生學習狀態
• 單元診斷有二種:
1.個別單元診斷測驗:
是針對同一單元的診斷測驗,系統已有組好的前後測
卷,若不符合課堂使用的需求,教師亦可自行組卷。
(平時小考可使用)
2.綜合組卷診斷測驗:
可依照授課內容自行安排組卷,內容可為跨單元的診
斷。綜合型的前後測卷,須由教師自行組卷。
(期中期末可使用)
教師派單元診斷測驗教學影片
教師組卷教學影片
因材網系統基本操作
• 知識結構任務
• 單元診斷測驗
• 組卷功能
• 縱貫診斷測驗
• 任務維護
• 分組功能
• 班級討論
• 代幣功能
知識結構學習任務
學生課前或課後「觀看影片」自學+「練習題」
53
• 教師派任務路徑
• 學生學習路徑
• 教師觀看報表
教師派任務路徑
知識結構學習任務
54
• 教師派任務路徑
• 學生學習路徑
• 教師觀看報表
教師派知識結構學習任務
教學影片
點選
[任務管理]中的[任務指派]
55
1.選擇任務內容
知識結構學習
2.選擇所需的科目/版本/
年級
/單元/能力指標
3.加入所需的節點
56
4.設定任務名稱/對象
/時間/分享狀態
5.確認派發的內容
6.可派任小組長
7.點選完成,送出此任務
57
學生學習路徑
知識結構學習任務
58
• 教師派任務路徑
• 學生學習路徑
• 教師觀看報表
類型
完成
期限
教師設定需
完成任務的
期限。
學生
- [我的任務]
任務
進度
任務
完成率
指派
教師
派任務老師
的名字
任務
名稱
可點選
[任
務名稱
]進
入任務
知識結構
學習問卷
題庫單元
59
學生
-執行[我的任務]1
1.選擇
任務名稱
[識字]觀看教師指派的學習內容。
2.點選[前往任務],觀看影片或做練習題。
3.可點擊加入行事曆,會有提醒到期功能。
60
學生
-執行[我的任務]2
任務
完成
時會在任務
內容顯示已完成。
可再次點選進入任務
可點選[任務名稱]進入。
已完成的任務。
61
教學影片
全螢幕模式
第二次觀看時,
可調快影片速度。
調整聲音大小
第1次觀
看影片
時,不
可以往
前跳轉。
撥放鍵/
暫停鍵
可在影片播放時做筆記或提問。過程中,影
片會自動暫停。
提問:問題會送至 自主學習專區<筆記/提問。
62
練習題
方式一
知識結構星空圖
方式二
我的任務
63
教師觀看報表
知識結構學習任務
64
• 教師派任務路徑
• 學生學習路徑
• 教師觀看報表
任務管理>
任務進度
1.選擇欲查看的範圍,點選[送出]按鈕。
2.選擇欲查看的報表
任務資訊
任務
完成情形
可查看任務試題
65
任務管理>任務進度>
影片瀏覽報告
滑鼠移到選項的數字,會出現
選擇此選項的學生名字
點擊長條,會出現相關報表
66
任務管理>任務進度>
個人進度
任務資訊
個別學生的任務完成度
點選完成率
數字,
可以看到學
生任務各項
目的進度。
67
單元診斷測驗
針對
個別單元
或
數個單元
組卷檢核學生學習狀態
68
教師派單元診斷測驗教學影片
單元診斷測驗
• 教師派任務路徑
• 學生測驗路徑
• 教師觀看學生報表
69
單元診斷測驗
• 教師派任務路徑
• 學生測驗路徑
• 教師觀看學生報表
70
教師派任務路徑:以系統預設卷為例
路徑
:任務管理指派任務單元診斷測驗109學年度國語108單元式年級單元
挑選任務:選擇學年
度、科目、版本、年
級、單元。
選擇卷別,點選「加
入」。
可勾選
[隨機出題]。
題目順序隨機
71
指派小組長:選
擇是否讓該組小
組長可查看任務
進度。
任務內容選擇
後,會出現在
建立任務內容
表格。
建立任務:設
定任務的名稱
及時間。
可選擇測驗對象。
[全班、多個班級、個別學生(小組)]
可選擇是否共享任務。(不分
享、校內分享、私人分享)
72
學生測驗路徑
單元診斷測驗
73
• 教師派任務路徑
• 學生測驗路徑
• 教師觀看學生報表
1.選擇
[任務名稱]<[前往任務]
作答教師指派的測驗點選
學生
-執行[我的任務]1
可隨時
中斷測驗。
74
未精熟
已精熟
點選連結可至知識結
構星空圖
(學習路徑)
灰底顯示的
圖案,表示
此節點無此
線上教材。
練習題
錯誤題目解說
教學影片
3.測驗完畢,出現
診斷報告
,依據診斷報告,針對學習弱點進行學習。
學生
-執行[我的任務]2
75
學生
-執行[我的任務]3
可由任務診斷報告,再次查看報表。
76
教師觀看報表
單元診斷測驗
77
• 教師派任務路徑
• 學生測驗路徑
• 教師觀看學生報表
任務管理>
任務進度
1.選擇欲查看的範圍,點選[送出]按鈕。
任務資訊
任務
完成情形
2.選擇欲查看的報表
可查看任務試題
78
組卷模組
79
教師組卷教學影片
組卷模組
為單元診斷測驗卷,老師依教學需求自行挑題組卷。
形式有三:
1.
同一知識節點,跨年級組卷。
Ex:
挑選題庫中譬喻修辭節點,高一至高三的題目組卷
2.
同年級同單元組卷
(
教學實驗採用此形式)
Ex:
挑選高一「修辭單元」中「映襯」、「對偶」兩個節點的題目組卷
3.
同年級跨單元組卷
Ex
:由高一「修辭單元」、「句義單元」中挑選「譬喻」、「句義單句」
兩個節點的題目組卷。
80
任務管理>
組卷模組1
組卷模組:讓教師使用因材網的題庫建置自己的試卷,組好的卷儲存在教師帳號,上鎖後可
在[單元診斷]看到及派送組好的卷。
2. 選擇科目、版本
及學年度,點選[送
出] 。
3. 選擇年級、單元、
能力指標及子技能,
點選[挑選試題] 。
4. 選擇儲存試卷之
學期、學習表現、
科目、年級及單元。
5.輸入試卷名稱 。
6.觀看題目後,點
選[加入此試題]。
*重複點選步驟3及步
驟6,依據能力指標及
子技能挑選試題。
*選擇組卷資訊:為
試卷儲存的位置。
*若為不需要
的試題,可點
擊[刪除此試
題],便會刪
除。
7.確認試
題後,點
選[儲存新
卷]。
1. 點選[新增組卷]。
81
教師挑選完試題後,可點選
[觀看試卷],會
跳出網頁顯示挑選的全部試題。
點選
[列印],會跳出網頁顯示挑選的全部試題。
*可點選[只顯示題目]、 [只顯示答案] 、 [顯示題目&
答案]及[隱藏按鈕] 。
任務管理>
組卷模組2
82
教師可作新增、刪除試題或修改試卷名稱、儲存位置。
2. 選擇學年度、版
本、科目、年級、
單元及試卷名稱,
點選[選擇試卷]。
*未上鎖:可以刪除試卷及編修試卷。
3. 匯入舊卷後,
教師可以新增或
刪除試題或修改
試卷名稱、儲存
位置。
4. 再點選
[儲存新卷],
即完成新試
卷的建立。
5. 點選
[更新試
卷],即
完成編
修。
1. 點選[編修組卷]。
任務管理>組卷模組>
編修試卷(未上鎖)
83
2.選擇科目,點選
[送出]。
1. 點選[組卷列表]。
任務管理>組卷模組>
組卷列表
*可查看組過所有考卷的存放位置及上鎖情況。
84
2.選擇科目、學年度,
點選[送出]。
3.選擇要上鎖之試卷,
點選[執行]。
教師需要將試卷上鎖後,才可以作指派任務。
*上鎖前請再次確認試卷內容,上鎖後不能解鎖也不能作刪除。
4.顯示[上鎖成功]。
1. 點選[組卷上鎖]。
任務管理>組卷模組>
組卷上鎖
85
任務維護
86
*可以查看任務內容
可依據任務類型、名
稱、對象及日期查詢
教師
-任務管理>
任務維護1
87
*可修改任務名稱、對象、
完成期限、小組長指派
及共享狀態。
*按[確認]後即可刪除任務。
教師
-任務管理>
任務維護2
88
共享任務
89
*可以讓同校老師使用
教師
-任務管理>共享任務>
校內共享
90
*可以讓您想要分享的教師使用
1.任務指派完成後,
會跳出私人分享碼。
2.至[任務維護]>[修改]
即可以複製分享碼給
要分享的對象。
點選圖示
複製分享碼
貼上分享碼
*也可貼上自己的分享
碼複製任務
教師
-任務管理>共享任務>
私人分享
91
分組功能
92
教師
Step1. 班級管理>
小組管理
93
輸入組別名稱、勾選學生名字之
後即可點選「加入」完成分組
教師
Step2. 選擇[新增學生小組]或[加入已有的小組]
94
教師
Step2. 選擇[新增學生小組]或[加入已有的小組]
小組資訊可由此處點選更改
點此新增小組成員
95
教師
Step3. 點選欲指派小組長的組別做指派
*一組僅能選擇一位小組長
96
教師
Step4. 任務指派
可選擇是否要讓小組長
可查看任務進度
97
學生
Step1. 我的任務>
小組長任務
98
學生
Step2.選擇欲查看的範圍,點選[送出]按鈕。
任務資訊
任務
完成情形
有被老師指派為
小組長的學生才
會顯示小組長任
務的選項
99
學生
Step3.選擇[個人進度],查看該組同學進度
個別學生的任務完成度
任務資訊
100
班級討論
101
自主學習專區
<筆記提問
102
由此新增問
題討論。
學生觀看影
片時的提問。
教師發布的
問題討論。
103
可挑選與提問相關的教學影片
在此輸入要提問的問題內容
104
獎勵代幣
105
點選班級管理代幣管理
106
可依照班級需求自行增加代幣選項
增加代幣
扣除代幣
兌換代幣
107
1.選取班級
3.可自行選擇要變更的代幣選項
2.選取需要變更代幣的學生,
可勾全選選取整班的學生。
108
教學應用
國語文領域-因材網系統與課程運用-1
110
因材網於課程上運用
時段
對象
課前
課堂
課後
教師
備課
教師指派學習目標:
(1)單元診斷(預設卷或組卷)
(2)翻轉教室
(3)單元活動配合(知識節點
任務指派或組卷)
(1)指派作業
(2)課後補充
學生
預習
學生進行學習作業:
(1)作業練習(老師指派)
(2)線上學習(課程列表或星
空圖)
(1)每週線上學習
(2)自主學習
電
腦
化
測
驗
前
測
一
節
課
電
腦
化
測
驗
後
測
一
節
課
課前
1.教師選訂
單元節點影
片。
2.學生課前
學習、完成
概念節點練
習題。
課堂中
1.教師可依據診斷報告書,運用
系統教學影片,調整授課內容。
2.分組:進行學生分組討論
3.分享:學生上台分享學習心得
4.回饋:老師協助澄清學習疑惑
與迷思概念。
單
元
教
學
開
始
單
元
教
學
完
畢
翻轉教室教學模式與因材網的結合應用
教學流程圖
課堂時間依年級主題調整(約4至5節課)
111
現場常見問題Q&A-1
問題
解答
1.國語文科指派十年級指標任務
後為何會有十一年級題目?
因為國語文科指標為
年段制
,如以指標派發
任務會有同年段的題目出現。
2.國語文科校管要設定版本時要
如何選取?
請校管人員協助設定(
其他設定>學校版本設
定>國語-能力指標
)
因為國語文科是照能力指標建置,校管要選
取能力指標去做設定。
3.國語文科是否可以做縱貫診斷
任務?
可以做縱貫任務,但因為語文科的結構性不
如數理科強烈,其適性省題效果較為不彰,
會有題目量過多的問題,
推薦使用單元診斷、
組卷模組以及知識結構指派。
4.學生在做任務時,不小心跳出
任務視窗,該如何回到任務畫面
繼續操作呢?
在學生帳號右上方的功能列中,找
我的任務
→老師指派
,選擇任務名稱,即可接續任務
進行。
5.當學生做完任務後,不小心跳
離成績報表,該如何回到成績單
報表畫面?
從學生介面-右上方
我的診斷報告→任務診斷
報告→選取任務名稱
即可開始回到該任務完
成後之成績報表。
112
113
問題
解答
6.學會修辭格、文體、語法和標
點符號,就會有寫作能力和閱
讀能力?
1.閱讀和寫作有共同的知識:詞彙、語法、
修辭、章法、文體。透過閱讀教學指導學生
學習上述知識,寫作時才能整合、應用,做
有效的表達。故要學習修辭、文體、語法(含
標點)等知識。
2.閱讀能力由淺入深分別為閱讀感知力、閱
讀理解力、閱讀鑒賞力、閱讀遷移力及閱讀
創作力。狹義的閱讀能力指閱讀理解力,要
達到閱讀理解必須具備四項知識,分別為語
文知識、策略知識、主題知識及後設知識。
閱讀者應具備充足的語文知識(文字、詞彙、
語法、修辭、章法、文體等知識),結和閱讀
策略,才能達到有效的理解,故因材網國語
文架構分成兩大區塊,一為語文知識,一為
閱讀理解,希望學生學習「修辭、文體、語
法……」等語文知識,協助閱讀理解,培養
出閱讀能力。
現場常見問題Q&A-2
114
問題
解答
7.段意和段旨為何?
1.段意即段落大意,即段落摘要,即以簡短
的內容取代原來的長文。
段旨及段落的主題(中心思想),即作者所
要傳達的思想感情。
2.因材網段意、段旨影片均已做了說明,可
以觀看影片。
8.非編製者不易瞭解因材網國文
科架構
1.因材網國語文架構分成兩大區塊,一為語
文知識,一為語文技能(閱讀理解技能),
符合新課綱素養的要求,兼具知識、技能
與態度情意。
2.整體架構如下:
現場常見問題Q&A-3
語文知識
語文技能(閱讀理解)
語文態度
文字學知識(字形、字音、字義、
造字原則等)
詞彙學(褒貶義、同義、反義等)
語法學(詞類、句型、標點等)
修辭學(各類修辭)
章法學(文章結構、順敘、倒敘等)
文體學(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
應用文、童詩、故事等)
詞語理解
理解句子
段落理解(掌握段落訊
息、段意、段旨)
篇章理解(掌握篇章訊
息、篇意、篇旨)
閱讀各類
文本學習
文本情意
思想
現場常見問題Q&A-4
問題
解答
9.語言與時俱進,這些語句真有
明確大錯?又與閱讀能力有何關
係?
1.本考題的知識點為病句。既然是病句,表
示語句內容不符合目前的語法規準,故學
生必須學習判斷,這樣在寫作時才不會出
現病句。
2.語言的表達應該精確、甚至典雅。口說或
書寫病句在平時溝通或許不致誤解,但終
究是錯誤,故須診斷並給予學生精確的指
導。
10.我推薦了學生的筆記,為什麼
其他同學看不到我推薦的學生筆
記?
因為學生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公開自己的筆
記。若您推薦該生的筆記,但他未設定公開
的話,其他的學生就看不見該生的筆記。
老師可透過代幣制度,鼓勵學生公開自己的
優秀筆記,供其他同學觀摩互相學習。
115
教師課堂分享影片
•
馬公高中 林麗芬老師
因材網融入高中國文課程遠距教學示例
──以龍騰版第四冊第九課〈戰士,乾杯!〉為例
•
竹東高中 詹敏佳老師
因材網教學應用—備課與基本操作
•
臺南女中 張珮娟老師
因材網融入高中國文課程
──以〈蘭亭集序〉為例
Thank You!
117
「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