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4 年教育部適性教學教材研發中心學校甄選計畫
壹、 計畫依據
依「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子計畫一:數位內容充實計畫,其中「適
性教學教材研發實驗計畫」辦理因材網各科目(議題)教材研發,為協助各科目(議
題)教材推廣及使用,特辦理「114 年教育部適性教學教材研發中心學校甄選計畫」
(以下簡稱本計畫),公開甄選「適性教學教材研發中心學校」(以下簡稱中心學校)。
貳、計畫介紹
「適性教學」(adaptive instruction)指教學的過程能配合學習者的能力與學習需
求,而作因應與導引式調整。適性教學教材研發實驗計畫及開發團隊(以下簡稱計
畫團隊)以建構科目(議題)教材知識結構、建置數位內容及提升教師適性教學素養為
目標,使教師透過教育部因材網(以下簡稱因材網,網址:https://adl.edu.tw),適時
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權宜的改變教學策略,有效擬定適當的教學方案,利用各種
教學工具與方法,持續追蹤及評估學生學習狀況,增益個別的學習效果,達成教學
目標。因材網能協助教師進行差異化教學,達成「因材施教」,如下說明。
一、能力指標
為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之學習表現和學習內容,計畫團隊依據年段適用之
課程綱要進行編排。
二、知識節點與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是運用各科目(議題)知識結構為基礎,以圖形化介面呈現學
習表現/學習內容/學習重點或其子技能間的相互關係。各科目(議題)可將其學習
表現/學習內容/學習重點或概念視為大節點,大節點又可拆解細分成更適合學
生學習的子技能(也稱為小節點),並將小節點置於大節點周邊,用線連結成知
識結構。
每一個概念為一個「知識節點」,各個概念之間的關係形成「知識結構」,
箭頭代表概念的學習路徑或順序,亦代表知識節點的上下位關係,學生可依箭
頭指示依序向上學習。以數學領域學習內容中的能力指標 N-4-5「同分母分數:
一般同分母分數教學<包括「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名詞引入>。假分
數和帶分數之變換。同分母分數的比較、加、減與整數倍」為例,此能力指標
包含七個學生應具備的概念,依序編列 S01~S07,每一個概念為一個「知識節
點」,箭頭代表學習路徑,各個概念之間的關係形成「知識結構」,學生可以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