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補助辦理「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SIEP)計畫書
第一部分 學校基本資料
依據「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辦理
計畫性質:
補助類別: □課程發展與教學 □國際交流□學校國際化■教師專業成長
計畫名稱:地方智慧、全球競合-2012高雄高商辦理校內行政人員及教師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
學校聯絡資料:
學校類別:□國立 ■縣市立 □私立 □國立大學附設
學校級別:□高中 ■高職 □綜合高中 □國中 □國小
行政區別:高雄市
學校名稱:高雄市立高雄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校長姓名:張輝正
聯絡人姓名:康瓊文/康恩寧
■本校已就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進行研習。
研習活動名稱: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政策宣導種籽人員培訓研習
研習日期: 101年 3月 29日至 101年 3月 29日
主辦單位:教育部
研習地點:明道中學
第二部分 現況檢討與目標確認(S1—P1=D1)
一、現況檢討
本校創立於民國二十六年,學校歷史悠久,教師累積教學經驗豐富,目前每年級設有商業經營科二班、會計事務科三班、國際貿易科三班、廣告設計科一班,資料處理科二班,體育班一班,學生共計2020人,教師153人。
本校位於高雄市新興區,地處高雄市中心,捷運公車路網完善,交通便利,鄰近各大公共機構,如文化中心、電影圖書館、高雄市政府等。
表1 推動國際教育SWOT分析表
有助於達成國際教育目標 (Helpful for achieving the objective) | 有礙於達成國際教育目標 (Harmful for achieving the objective) | |
內部組織 Internal Attributes of the Organization | 優勢(Strength) | 劣勢(Weakness) |
1. 國際交流經驗豐富、績效卓越: (1)自2010年迄今,每年獲得教育部補助辦理「教育部增進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國際視野方案(SSEi)」Inbound活動。 (2) 自2010年迄今,每年獲得教育局補助辦理多項「高雄市推動國際教育中程計畫﹞。 (3)三所國際姐妹校(日二韓ㄧ),歷年來進行互訪交流(五月與九月)基礎穩固。 (4)積極推動學生參加國際大型專案發表競賽8月WYM與12月ASEP,軍或白金獎最高榮譽。 2.行政支援系統堅強:設有國際交流小組,分工合作,教師具備高度熱誠,樂於接受國際學生進入課室體驗。 3.視訊設備完善,支援國際視訊交流。 4.積極推動第二外語:設有日語課程,並搭配課後英日韓語會話社團及國際專案交流社團,提升學生國際交流能力及興趣。 5.建置本校接待家庭資源庫,家長支持參與培訓者眾,成為本校推動國際教育最堅強後盾。 | 1.本校未設置外語相關科系,學生參加國際交流活動時較缺乏直接動機。 2學生在英語表達能力上仍有待訓練及加強。 3.學生在發展第二外語的進度,如日語、韓語或歐系語言,仍有待提升。 4.經費運用受限需仰賴社會資源協助。國際交流機會有限且寶貴,囿於天數與人數,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 5.行政人力無法因應業務量增加而擴編,工作負荷沉重。 | |
外部環境 External Attributes of the Environment | 機會(Opportunity) | 威脅(Threat) |
1.國際組織合作: (1) 國際扶輪社合作國際青少年交換計畫,增進校園國際化,並提供師生多元文化學習經驗。 (2)參與iEARN Taiwan,以專案式學習帶動學生與全世界的青少年互動 2.高雄師範大學語文教學中心、文藻外語學院等教授亦提供專業諮詢與指導 3.高雄韓國學校、高雄美國學校、千代日語機構、救國團高雄市團委會等提供師資及設備進行跨文化學習機會。 4.本校校友會及家長會在人力及財力上的支援,提升活動質量。 | 1.拓展學生歐美國際視野機會有待提升。 2.家長仍十分重視升學成績,國際交流活動花費時間頗多,學生透入太多時間,容易造成家長疑慮,甚至反對投入活動。 |
表2 推動國際教育(教師專業成長)現況檢討&推動重點表
申請類別:教師專業成長 | 校名:高雄市立高雄高商 | 填表日期:101.04.23 | |
校長姓名:張輝正 |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五福二路3號 | 傳真:07-2269114 | |
填表人姓名:康瓊文/康恩寧 職稱:學務主任/課外活動組長 | 電話:07-2269975#1311-2 | E-Mail: sharon[email protected] | |
國際教育相關課程及教學活動 | 質性說明 | 量化說明 | |
說明:學校推動之項目與內容 | 說明:學校推動之規模與成效,如參與人數、執行之次數與頻率等。 | ||
現 況 | (一)結合社區其他學校辦理校內行政人員及教師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 | 暫無,積極推動中 | 暫無,積極推動中 |
(二)自行辦理校內行政人員及教師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 | 暫無,積極推動中 | 暫無,積極推動中 | |
(三)教師組團參加國外舉辦之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活動 | 暫無,積極推動中 | 暫無,積極推動中 | |
◎請參考「教育部補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推動國際教育計畫要點」之附表三補助項目及基準內涵提出說明。 | |||
現況檢討與未來推動方 向 | 1.地理區域之增廣: ■現況檢討:現階段僅侷限於東北亞地區國家,目前國內仍已英文為第一外語,然日韓等國皆屬漢字文化圈,生活習慣與國情熟悉度高,帶給學生的跨文化刺激有限。 ■未來推動方向:積極開發英語系國家,如澳洲、北美洲等地區。 | ||
2.國家認同 ■現況檢討:與外國學校深入交流之後,外國學生總能清楚敘明自己國家文化特色,如政經局勢、歷史脈絡、代表性文化象徵、典型國家圖騰等,對照於本校學生,對於自我文化的認識仍感不足。 ■未來推動方向:加強交流前教育課程,鼓勵學生自我審視在地文化,並深入剖析台灣的特殊歷史定位,以及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所扮演的角色。 | |||
3.國際素養 ■現況檢討:對於東南亞地區或中東地區國家仍有偏見,交流過程中表現之態度不若其他西方國家友善。 ■未來推動方向:由文化、經濟、科技等面向融入課程,培養學生欣賞與認同多元文化,藉由接觸全球時事議題了解跨文化異同。 | |||
4.全球競合力 ■現況檢討:外語僅限英文,且能力水平亟需提升;對於國際時事與通識不足,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上應變能力不足。 ■未來推動方向:加強學生國際局勢的探究,共同找出國家在全球板塊中的利基與缺陷,並將已身投射於世界的版圖上,見賢思齊,從競合中厚植壯大自身的實力。 | |||
5.全球責任感 ■現況檢討:學生對於國際間種族衝突、資源爭奪及宗教互斥等議題雖有基本認識,但卻不夠深入導致從中獲得的啟發有限,主動向國際發聲的意念不夠強烈。 ■未來推動方向:強化學生對於各國文化的尊重與包容,並能勇於發想全球災害的解決之道,進而體認人權價值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 |||
結論(任務確認) | 1. 拓展更多元文化之交流機會 | ||
2. 反思本國文化瑰麗之處,強化學生國族認同意識 | |||
3. 設計全球議題融入教學課程,使學生眼界更開闊弘遠 | |||
4. 持續辦理國際學校訪問與交流,並加深廣度與深度 | |||
5. 深化外語訓練課程,全面加強聽說讀寫能力 |
二、確認學校本位目標(S)
研擬未來國際教育走向之前,確認學校本位目標為何有助於整理步伐,進而更有效地推動國際教育,經由國際交流小組成員(教職員工)與國際專案交流社學員(學生)針對「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揭櫫的四項目標(共17項參考指標)檢視標準發表看法,得出現況趨勢,以1-5分為等第評比,不足亟需改進者得1分,發展已臻成熟者得5分,請參表3。
表3學校年度重點推動表
目標 | 指標 | 現況 | 項目平均 | 學年度重點目標 |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
上 | 下 | 上 | 下 | 上 | 下 | 上 | 下 | 上 | 下 | ||||
1.國家認同 |
| 2.42 | 2.67 | ● | ● | ● | ● | ||||||
| 2.78 | ● | ● | ● | ● | ● | ● | ||||||
| 3.05 | ● | ● | ● | ● | ● | ● | ||||||
| 2.44 | ● | ● | ● | ● | ||||||||
2.國際素養 |
| 2.48 | 2.64 | ● | ● | ● | ● | ● | ● | ||||
| 3.23 | ● | ● | ● | ● | ● | ● | ||||||
| 3.02 | ● | ● | ● | ● | ● | ● | ||||||
| 2.22 | ● | ● | ● | ● | ||||||||
| 2.24 | ● | ● | ● | ● | ||||||||
3.全球競合力 |
| 2.54 | 2.60 | ● | ● | ● | ● | ● | ● | ||||
| 2.25 | ● | ● | ● | ● | ||||||||
| 2.87 | ● | ● | ● | ● | ● | ● | ||||||
4.全球責任感 |
| 2.98 | 2.69 | ● | ● | ● | ● | ● | ● | ||||
| 2.56 | ● | ● | ● | ● | ● | ● | ||||||
| 2.89 | ● | ● | ● | ● | ● | ● | ||||||
| 2.36 | ● | ● | ● | ● | ||||||||
| 2.68 | ● | ● | ● | ● | ● | ● |
三、發展操作型定義(S1)
以下為呈現學校本位分年目標的操作型定義,針對未來的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劃你達成的目標來填寫。第一個數字代表國際教育主要目標,1為國家認同,2為國際素養,3為全球競合力,4為全球責任感等,第2個數字代表深入了解自我文化的特質等17個質的參考指標。第三個數字是流水號。
表4 國際教育指標操作型定義編寫表
國際教育目標 | 校本重點推動指標 | 操作型定義 |
1. 國家認同 | 1-1深入了解自我文化的特質 | 認知1-1-1教師能舉出高雄市殖民時代重要古蹟的所在 |
情意1-1-2教師能明白指出各個古蹟的殖民歷史背景 | ||
技能1-1-2教師能帶領學生親自踏察古蹟,並能介紹葡萄牙、荷蘭、日本等3個殖民主義的建築遺跡 | ||
1-4正視自己對國家的責任 | 認知1-4-1教師能說出讓「世界走進來、台灣走出去」的策略 | |
情意1-4-2教師能了解台灣在外交突破上所面臨的困境 | ||
技能1-4-3教師能分5組學生指派研究如何進行學生國民外交,並給予建議與鼓勵 | ||
2. 國際素養 | 2-4接觸並認識國際及全球議題 | 認知2-4-1教師能說明撙節開支對歐洲債務危機的優缺點 |
情意2-4-2教師能體會全球化所帶來的連動衝擊 | ||
技能2-4-3教師能以地圖解釋近20年來以波士尼亞為中心的巴爾幹半島的種族、宗教衝突的原因 | ||
2-5學習跨文化溝通的知識與技巧 | 認知2-4-1教師能說出造成跨文化溝通的阻礙要件 | |
情意2-4-2教師能體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信息、知識和情感的互相傳遞、交流和理解過程 | ||
技能2-4-3教師能參與online forum,並與多國教師針對特定全球議題發表看法 | ||
3.全球競合力 | 3-2強化學生參加國際交流及國際教育活動所的多元外語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 | 認知3-2-1教師能熟悉專案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的進行方式 |
情意3-2-2教師能體會網路打破國際疆界的世界一同概念 | ||
技能3-2-3教師每年能選定1-2專案,並帶領本國與國際學生透過國際iEARN 平台共同進行專案研究學習 | ||
4.全球責任感 | 4-4重視全球環境生態的相互依存性 | 認知4-4-1教師能說出「聯合國環境計畫」(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的議題重點與內涵 |
情意4-4-2教師能體認從小培育學生認識自然災害有助於全球未來的發展 | ||
技能4-4-3教師能針對氣候變遷、災害與衝突、環境治理、生態系經營有害物質及廢棄物、資源效率等6大計畫做論述,並製作學習單供學生複習 |
四、計畫執行前之現況自評(P1)
表5 國際教育推動成效自評表
目標 | 重點推動指標 | 操作型定義 | 現況 (實施前) | 成效 (實施後) | 質性描述 (含未執行項目及困難原因) | ||||||||
1 | 2 | 3 | 4 | 5 | 1 | 2 | 3 | 4 | 5 | ||||
1國家認同 | 1-1深入了解自我文化的特質 | 認知1-1-1教師能舉出高雄市殖民時代重要古蹟的所在 | ● | ||||||||||
情意1-1-2教師能明白指出各個古蹟的殖民歷史背景 | ● | ||||||||||||
技能1-1-2教師能帶領學生親自踏察古蹟,並能介紹葡萄牙、荷蘭、日本等3個殖民主義的建築遺跡 | ● | ||||||||||||
1-4正視自己對國家的責任 | 認知1-4-1教師能說出讓「世界走進來、台灣走出去」的策略 | ● | |||||||||||
情意1-4-2教師能了解台灣在外交突破上所面臨的困境 | ● | ||||||||||||
技能1-4-3教師能分5組學生指派研究如何進行學生國民外交,並給予建議與鼓勵 | ● | ||||||||||||
2國際素養 | 2-4接觸並認識國際及全球議題 | 認知2-4-1教師能說明撙節開支對歐洲債務危機的優缺點 | ● | ||||||||||
情意2-4-2教師能體會全球化所帶來的連動衝擊 | ● | ||||||||||||
技能2-4-3教師能以地圖解釋近20年來以波士尼亞為中心的巴爾幹半島的種族、宗教衝突的原因 | ● | ||||||||||||
2-5學習跨文化溝通的知識與技巧 | 認知2-4-1教師能說出造成跨文化溝通的阻礙要件 | ● | |||||||||||
情意2-4-2教師能體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信息、知識和情感的互相傳遞、交流和理解過程 | ● | ||||||||||||
技能2-4-3教師能參與online forum,並與多國教師針對特定全球議題發表看法 | ● | ||||||||||||
3全球競合力 | 3-2強化學生參加國際交流及國際教育活動所的多元外語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 | 認知3-2-1教師能熟悉專案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的進行方式 | ● | ||||||||||
情意3-2-2教師能體會網路打破國際疆界的世界一同概念 | ● | ||||||||||||
技能3-2-3教師每年能選定1-2專案,並帶領本國與國際學生透過國際iEARN 平台共同進行專案研究學習 | ● | ||||||||||||
4全球責任感 | 4-4重視全球環境生態的相互依存性 | 認知4-4-1教師能說出「聯合國環境計畫」(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的議題重點與內涵 | ● | ||||||||||
情意4-4-2教師能體認從小培育學生認識自然災害有助於全球未來的發展 | ● | ||||||||||||
技能4-4-3教師能針對氣候變遷、災害與衝突、環境治理、生態系經營有害物質及廢棄物、資源效率等6大計畫做論述,並製作學習單供學生複習 | ● |
1代表20%以下學生能做到;2代表21~40%學生能做到;3代表41~60%學生能做到;
4代表61~80%學生能做到;5代表81%以上學生能做到。
量化自評--現況及預期目標部分,請於教學實施前填寫;成效部份於教學實施後填寫。
五、現況與標準的差異(D1)
目標 | 項目平均 | 項目差異 | S1標準 | D1現況 |
國家認同 | 2.67 | 2.33 | 認知1-1-1教師能舉出高雄市殖民時代重要古蹟的所在 | 許多教師本身非高雄市出身的背景,對於高雄市的歷史古蹟與殖民背景較不熟悉。 |
情意1-1-2教師能明白指出各個古蹟的殖民歷史背景 | ||||
技能1-1-2教師能帶領學生親自踏察古蹟,並能介紹葡萄牙、荷蘭、日本等3個殖民主義的建築遺跡 | ||||
認知1-4-1教師能說出讓「世界走進來、台灣走出去」的策略 | 1. 對於國家的邦交國所知有限,甚至不清楚所在洲別、經濟基礎、與交流狀況。 2. 可藉由國際交流活動達到面對面接觸,將台灣關懷、友善的熱情散播出去。 | |||
情意1-4-2教師能了解台灣在外交突破上所面臨的困境 | ||||
技能1-4-3教師能分5組學生指派研究如何進行學生國民外交,並給予建議與鼓勵 | ||||
國際素養 | 2.64 | 2.36 | 認知2-4-1教師能說明撙節開支對歐洲債務危機的優缺點 | 對於國際經濟局勢宜再多增加廣度與深度,建議能以課本知識為基礎,輔以國際全球政經議題來增進學生國際視野 |
情意2-4-2教師能體會全球化所帶來的連動衝擊 | ||||
技能2-4-3教師能以地圖解釋近20年來以波士尼亞為中心的巴爾幹半島的種族、宗教衝突的原因 | ||||
認知2-4-1教師能說出造成跨文化溝通的阻礙要件 | 現階段教師參加國際團體的比率不高,如能推廣介紹更多國際團體或組織給本校教師,相信能擴大參與面 | |||
情意2-4-2教師能體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信息、知識和情感的互相傳遞、交流和理解過程 | ||||
技能2-4-3教師能參與online forum,並與多國教師針對特定全球議題發表看法 | ||||
全球競合力 | 2.60 | 2.40 | 認知3-2-1教師能熟悉專案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的進行方式 | 1. 藉由英文教師的聯繫,透過國際iEARN的平台與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進行專案式學習 2. 推廣研習活動,讓更多教師認識與接觸專案式學習法 |
情意3-2-2教師能體會網路打破國際疆界的世界一同概念 | ||||
技能3-2-3教師每年能選定1-2專案,並帶領本國與國際學生透過國際iEARN 平台共同進行專案研究學習 | ||||
全球責任感 | 2.69 | 2.31 | 認知4-4-1教師能說出「聯合國環境計畫」(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的議題重點與內涵 | 學校期能舉辦全球性環境議題研習,邀請本校教師參加並加以討論,協助發想對人類與環境有所裨益的永續經營理念,並傳承給學生 |
情意4-4-2教師能體認從小培育學生認識自然災害有助於全球未來的發展 | ||||
技能4-4-3教師能針對氣候變遷、災害與衝突、環境治理、生態系經營有害物質及廢棄物、資源效率等6大計畫做論述,並製作學習單供學生複習 |
第三部分 計畫規劃與執行
依據S1&D1選擇計畫補助項目
(請依據「教育部補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推動國際教育計畫要點」選用)
序號 | 項目 | 申請補助 |
1 | (一)結合社區其他學校辦理校內行政人員及教師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 | |
2 | (二)自行辦理校內行政人員及教師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 | ● |
3 | (三)教師組團參加國外舉辦之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活動 |
表6 國際教育(教師專業成長)方案設計表〈高中職學校適用〉
研習項目 | 教師專業成長-自行辦理校內行政人員及教師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 | ||||||||||||||||||||||||||||||
方案名稱 | 地方智慧、全球競合-2012高雄高商辦理校內行政人員及教師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 | ||||||||||||||||||||||||||||||
參與人員 | 高雄高商國際交流小組暨相關教師 | 時間 | 101.10.22-10.23 | ||||||||||||||||||||||||||||
參與/執行 處室或小組 |
| 設計者 | 康瓊文/康恩寧 | ||||||||||||||||||||||||||||
統整領域 | ■語文數學■生活■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健康與體育 ■藝術與人文專業實習課程■綜合 | ||||||||||||||||||||||||||||||
基本 能力 | ■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欣賞、表現、審美能力培養 ■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運用科技與資訊 ■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 | ||||||||||||||||||||||||||||||
進階 能力 | ■增進宏觀的國際視野 ■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之創新能力 ■關懷世界局勢 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提升專業知識及技能 規劃、組織與實踐 ■本土回饋 ■主動探索與研究 ■提升全球競合力表達、溝通與分享 | ||||||||||||||||||||||||||||||
九大議題 | ■資訊教育 ■環境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海洋教育 ■人權教育 生涯發展教育 家政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創意潛能開發教育 | ||||||||||||||||||||||||||||||
101學年度第1學期國際教育推動指標 | 1-1深入了解自我文化的特質 1-4正視自己對國家的責任 2-4接觸並認識國際及全球議題 2-5學習跨文化溝通的知識與技巧 3-2強化教師參加國際交流及國際教育活動所需的專業知能 4-4重視全球環境生態的相互依存性 | ||||||||||||||||||||||||||||||
指標之 操作型定義 | 認知1-1-1教師能舉出高雄市殖民時代重要古蹟的所在 情意1-1-2教師能明白指出各個古蹟的殖民歷史背景 技能1-1-2教師能帶領學生親自踏察古蹟,並能介紹葡萄牙、荷蘭、日本等3個殖民主義的建築遺跡 認知1-4-1教師能說出讓「世界走進來、台灣走出去」的策略 情意1-4-2教師能了解台灣在外交突破上所面臨的困境 技能1-4-3教師能分5組學生指派研究如何進行學生國民外交,並給予建議與鼓勵 認知2-4-1教師能說明撙節開支對歐洲債務危機的優缺點 情意2-4-2教師能體會全球化所帶來的連動衝擊 技能2-4-3教師能以地圖解釋近20年來以波士尼亞為中心的巴爾幹半島的種族、宗教衝突的原因 認知2-4-1教師能說出造成跨文化溝通的阻礙要件 情意2-4-2教師能體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信息、知識和情感的互相傳遞、交流和理解過程 技能2-4-3教師能參與online forum,並與多國教師針對特定全球議題發表看法 認知3-2-1教師能熟悉專案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的進行方式 情意3-2-2教師能體會網路打破國際疆界的世界一同概念 技能3-2-3教師每年能選定1-2專案,並帶領本國與國際學生透過國際iEARN 平台共同進行專案研究學習 認知4-4-1教師能說出「聯合國環境計畫」(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的議題重點與內涵 情意4-4-2教師能體認從小培育學生認識自然災害有助於全球未來的發展 技能4-4-3教師能針對氣候變遷、災害與衝突、環境治理、生態系經營有害物質及廢棄物、資源效率等6大計畫做論述,並製作學習單供學生複習 | ||||||||||||||||||||||||||||||
活動與操作型定義如何相扣 | 1-1 除了國際教育現況推廣以外,另外安排高雄文史工作者講授地方文史 1-4 藉由國際教育中四個意識型態(民族主義、國際主義、全球主義、世界主義)為借鏡,投射台灣在全球角色的定位 2-4 藉由英、澳、日國際教育推動現況,推廣OECD及APEC等教育議題分析,使本校教師更加認識國際與全球議題 2-5藉由課程跨文化溝通的理論與實際:國際教育的文化視角,使本校教師預知跨文化溝通之障礙並加以排除 3-2 藉由本校安排之彈性課程:國際iEARN平台介紹與其他國際組織認識,使本校教師更認識國際教育團體,進而鼓勵學生投入。 4-4藉由介紹NDYS青少年自然災害高峰會的理念與實施方式,使本校教師除了體會自然災害與環境依存之議題,亦可帶領學生與國際學生互動。 | ||||||||||||||||||||||||||||||
辦理/ 參與準備 | 1.由國際交流小組研擬研擬工作實施計畫並提出活動申請補助 2.確認課程內容、講師安排、接送、會場配置、手冊內容、器材需求 | ||||||||||||||||||||||||||||||
主辦/ 合作單位 | 指導單位:教育部、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主辦單位:高雄高商 協辦單位: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iEARN Taiwan | ||||||||||||||||||||||||||||||
執行方式 | 1.成立國際交流工作小組,以校長為召集人,並確認組織分工與任務分配 2.擬訂實施計劃,提交教育主管機關送審議,申請經費補助 3.配合教育部頒定中小學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課程架構表,增添本校規劃之彈性課程,包含新加坡國際教育推動現況、國際iEARN交流平台及認識國際組織 3.妥善規畫研習前置事宜,含確認課程內容、講師安排、接送、會場配置、手冊內容、器材需求等 4.辦理中小學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課程(共兩天) 5.會後一週內辦理檢討會,提出優點及缺失,作為下年度辦理參考。調查教師研習心得及感想建議,作為往後規劃參考 6.會後一個月內辦理成果報告與提報 7.會後一個月內辦理經費核銷 | ||||||||||||||||||||||||||||||
研習參與或執行研究 | 研習內容 | 課程規劃符合教育部101年中小學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課程架構表,即80%得依中小學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課程內容進行規劃,20%視主辦學校在地需求做彈性調整。 研習包含場域與文化、理念、政策與實務四個面向,課程名稱分別為:
因應本校積極開發新加坡地區國際合作學校,同時本校亦正推廣專案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與國際iEARN平台教學,故規劃之彈性課程為新加坡國際教育推動現況、國際iEARN交流平台及認識國際組織等。 | |||||||||||||||||||||||||||||
參與或執行經驗分析 |
經費需求規劃
經費項目 | 單價 | 單位 | 數量 | 總價 | 說 明 | |
行政業務費 | 鐘點費 | 1,600 | 節 | 12 | 19,200 | 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外聘 |
印刷費 | 100 | 冊 | 40 | 4,000 | 研習手冊 | |
物品耗材費 | 8,000 | 式 | 1 | 8,000 | 場地佈置、識別證帶組、行政耗材等 | |
活動材料費 | 100 | 人次 | 40 | 4,000 | 海報紙張、美術文具用品等 | |
誤餐費 | 60 | 人次 | 80 | 4,800 | 講師、工作人員、學員 | |
雜支 | 2,000 | 式 | 1 | 2,000 | 其他 | |
合計 | 42,000 | 各項行政業務費得相互勻支 |
三、執行進度規劃
階段進行 | 工作項目 | 實施內容 | 執行日程 | 辦理單位 |
行前準備 | 成立國際交流工作小組 | 確認工作分配與執行狀況 | 101.02.14 | 學務處 校長室 |
擬定實施計畫 | 1.研擬工作實施計畫 2.提出活動申請補助 | 100.04.15 101.04.30 | 國際交流 小組 | |
規畫課程內容 | 確認課程內容 | 101.04.30 | 國際交流 小組 | |
研習前置事宜 | 1.聯繫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確認時間地點 2.協助聯繫講師、確認會議器材需求 3.校內推廣及報名作業 4.辦理校內教師研習申請,製作研習手冊 | 101.09.30 | 國際交流 小組 | |
活動進行 | 辦理中小學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課程 | 課表詳列於本表之後 | 101.10.22- 101.10.23 | 國際交流 小組 |
執行活動後 | 辦理檢討會 | 1.提出優點及缺失,作為下年度辦理參考。 2.調查教師研習心得及感想建議,作為往後規劃參考 | 101.10.30 | 國際交流 小組 |
辦理成果報告與提報 | 1.辦理成果彙編 2.教師心得發表 3.參加國際交流成果發表 | 101.11.23 | 國際交流 小組 | |
辦理經費核銷 | 憑證核銷 | 101.11.30 | 國際交流 小組 會計室 |
高雄高商辦理101年中小學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課程
第一天議程
面向 | 課程名稱 | 課程內容 | 規劃時間 |
場域與文化 | 全球化下的國際關係:國際教育的場域視角 | 全球化下的國際關係 2. WTO對(中小學)教育發展之影響 3. 全球化下國際教育的前瞻視野 | 90分鐘 |
跨文化溝通的理論與實際:國際教育的文化視角 | 跨文化溝通的全球意涵 跨文化溝通的在地實踐 跨文化溝通的衝突與協商 4. 跨文化溝通的教育思維 | ||
理念 | 國際教育理念分析 | 國際化與國際教育關係 國際教育中四個意識型態(民族主義、國際主義、全球主義、世界主義) 全球化國際關係結構下國際教育的變遷 | 90分鐘 |
政策 | 英、澳、日國際教育推動現況 | Bologna Process介紹 OECD及APEC教育議題分析 英、澳國際教育推動現況 日本國際教育推動現況 | 60分鐘 |
我國中小學國際教育政策與行動 | 國際教育願景、目標、定義 國際教育的推動策略 國際教育的行動方案 | 60分鐘 |
第二天議程
面向 | 課程名稱 | 課程內容 | 規劃時間 |
實務 | 國際交流與國際教育 | 1. 辦理國際交流活動原則與立場 2. 國際交流的目標與模式 3. 國際交流的策略與資源 4. 如何設計國際交流活動 5. 國際交流之實例 | 60分鐘 |
融入課程與國際教育 | 國際教育融入課程:What & Why 國際教育融入課程:原則與模式 學校本位推動融入課程:設計與機制 國際教育融入課程之實例 | 60分鐘 | |
學校國際化與國際教育 | 學校國際化與國際教育的關係 學校國際化之內涵 學校國際化之實施原則 學校國際化之實例 | 60分鐘 | |
彈性課程 | 本校自訂主題 | 新加坡國際教育推動現況 認識國際iEARN與iEARN交流平台 | 90分鐘 |
表7: 教育部補助SIEP計畫經費 | ▓申請表 | ||||||||||
□核定表 | |||||||||||
申請單位:高雄市立高雄高商 | 計畫名稱:地方智慧、全球競合-2012高雄高商辦理校內行政人員及教師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 | ||||||||||
計畫期程:101年10月22日至101年10月23日 | |||||||||||
計畫經費總額:42,000元,申請金額:42,000元,自籌款:0元 | |||||||||||
擬向其他機關與民間團體申請補助:▓無□有 (請註明其他機關與民間團體申請補助經費之項目及金額) 教育部:42,000元 | |||||||||||
經費項目 | 計畫經費明細 | 教育部核定計畫經費 (申請單位請勿填寫) | |||||||||
單價(元) | 數量 | 總價(元) | 說明 | 金額(元) | 說明 | ||||||
務 費 | 鐘點費 | 1,600 | 12 | 19,200 | 國際教育專業知能研習-外聘 | ||||||
印刷費 | 100 | 40 | 4,000 | 研習手冊 | |||||||
物品耗材費 | 8,000 | 1 | 8,000 | 場地佈置、識別證帶組、行政耗材等 | |||||||
活動材料費 | 100 | 40 | 4,000 | 海報紙張、美術文具用品等 | |||||||
誤餐費 | 60 | 80 | 4,800 | 講師、工作人員、學員 | |||||||
小計 | 40,000 | ||||||||||
雜支 | 2,000 | 1 | 2,000 | ||||||||
合 計 | 42,000 | 本部核定補助為 元 | |||||||||
承辦 會計 機關長官 單位 單位 或負責人 | 教育部 教育部 承辦人 單位主管 | ||||||||||
備註: 1、依行政院99年3月4日院授主忠字第0990001184號函頒對民間團體捐助之規定,為避免民間團體以同一事由或活動向多機關申請捐助,造成重複情形,各機關訂定捐助規範時,應明定以同一事由或活動向多機關提出申請捐助,應列明全部經費內容,及擬向各機關申請補助經費項目及金額。 2、補助案件除因特殊情況經本部同意外,以不補助人事費為原則;另內部場地使用費及行政管理費則一律不予補助。 3、各經費項目,除依相關規定無法區分者外,以人事費、業務費、雜支、設備及投資四項為編列原則。 4、雜支最高以【(業務費)*6%】編列。 | 補助方式: □全額補助 □部分補助 【補助比率 %】 □酌予補助 | ||||||||||
餘款繳回方式: □繳回 (請敘明依據) □不繳回(請敘明依據) |
第四部分 計畫執行後之目標達成情形(S1—P2=D2)
依據學校本位目標之操作型定義(S1)
進行計畫執行後自評(P2)
計畫執行後之差異比較(D2)
第五部分 計畫執行成果與改善(D2—D1)
比較計畫執行前後學校本位目標達成情形
計畫執行後之產出與效益
未達成目標之原因分析與改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