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
申請書
計畫名稱 |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國民小學品德教育三年中長程發展計畫 ~103學年度「有禮分享 歡迎共作」 | |
學校名稱 |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國民小學 | |
執行期程 (以二年填列) | 中華民國103年8月1日至105年7月31日止 | |
計畫聯絡人 | 姓名:廖英芬 | |
職稱:教務組長 | ||
電話:07~6791387 | ||
傳真:07~6791325 | ||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 ||
申請日期 | 中華民國103年10月17日 | |
已獲本計畫補助 | 1. ■是: (1) ■100學年度,計畫名稱:__尊重大地、歌頌生命_______________;; 獲補助之計畫經費:新臺幣_貳萬捌仟捌佰___元。 (2)■101學年度,計畫名稱:__資源整合、共行生活品德______________; 獲補助之計畫經費:新臺幣玖萬肆仟參佰貳拾元。 (3)■102學年度,計畫名稱:美化生活弘揚孝道_____________; 獲補助之計畫經費:新臺幣伍萬貳仟肆佰伍拾元。 2.□否。 | |
103學年度確定合作學校 (已獲補助之學校必填列) (103學年度新申請學校如確定亦請填列) | 1 2.合作學校名稱(請寫全稱):________________ |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簡表
計畫名稱 |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國民小學品德教育三年中長程發展計畫 ~103學年度「有禮分享 歡迎共作」 | ||||
主辦學校 |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國民小學 | ||||
合作學校 |
| 辦理時間 | 自103年08 月01 日起 至104年07 月31 日止 | ||
參與對象 | 教師、學生、志工 | 人數(次) | 100 | ||
計畫總額 | 106,400 | 縣市/學校配合款經費 | 53,200 | ||
申請補助經費 | 53,200 | ||||
計畫概述 | 一.計畫理念: 在學校原已實施品德教育的基礎上,以循序漸進方式,更深入、廣泛的推動品德教育。除延續與社區資源整合之茶香茶藝文化推展,以品茗茶藝培養學童沉靜、專注學習外;本年度擬引導學童從生活空間中,學習美的創作,運用實務規劃與操作,提升對環境的美化與欣賞,進而培養優雅生活態度。另結合民間團體推動「弘揚孝道」徵文比賽,激起從省思基本孝行,落實品德教育於生活中。第二年,分享在地產物特色及生活禮儀手冊,於週三進修介紹與鄰近學校教師,可運用於教學;並提供多元學習,培養孩子於興趣中拓展視野、增長信心。第三年,融入社區關懷老人、並以小小解說員角色介紹社區特色,結合生活發揮品德教育學習成效。 二.已辦理之品德教育活動及課程內容: (一)99學年度主題-知善有善、主動行善。 1.建立學校品德教育教育之核心價值。2.研發品德教學之教材讀本。 3.辦理教師品德教育知能研習。4.研擬品德教育校本課程計畫。 (二)100學年度主題-尊重大地、歌頌生命。 1.耕耘「新發有機農園」:規劃有機蔬菜種植課程,並設計蔬菜觀察紀錄表,詳實紀錄。 2.舉辦「心靈環保志工」工作坊:邀請學校志工媽媽參加,課程內容以輔導知能、品德教育等議題為主。3.校外教學:與柴山生態教育中心合作,辦理自然生態之旅,體驗與台灣獼猴及自然環境共處的奧妙,學習尊重、愛惜動植物生存的自然環境;參觀科工館木乃伊展,學習認知生命的生死是大自然的循環,引領學生更尊重生命,為提升生活品質而努力。 4.生活茶事:山茶是新發社區特有農產,藉由訪茶從多元面向了解茶與社區生活的關係,並引領學童尊重自然環境以長養生命,永續大地資源!5.架設品德教育網頁。 (三)101學年度主題-資源整合、共行生活品德。 1.編輯「生活禮儀教材」作為教學教案,引導落實生活禮儀,內化品格行 為。 2.續耕「新發有機農園」,推動無毒種植,尊重大地。 3.結合社區茶產業引進專業師資,推動師生及社區茶道藝術;於行茶應對進 退中學習落實品德於生活行儀中。 4.辦理社區親職講座,提升家長品德教育知能,並提供偏鄉社區資源分享。 5.結合品德深耕學校前鎮高中,辦理暑期課輔夏令營,從楷模學習中提攜 學童之生活態度與自信心。 6.辦理「班級楷模王」與社區「好人好事代表」選拔。 7.校外參仿弱勢團體、社福機構等,激發學生關懷社會弱勢族群的同理心。 三.規劃繼續深耕品德教育活動及課程內容: (一)102學年度主題~美化生活弘揚孝道 1.續耕「新發有機農園」:規劃有機蔬菜種植課程,並從觀察照顧過程中, 學習禮敬感恩大地、尊重生命之生活態度。 2.結合社區茶產特色聘請專業師資,推動師生及社區茶藝文化;從行茶應對 中學習專注有禮之行儀,內化品格生活。 3.引導學童關心周遭環境,從美化學校開始,共同創作設計,彩繪校園空 間。 4.辦理「心靈成長」生命教育工作坊:邀請學校志工媽媽參加,課程內容以 心靈成長與親職輔導知能等議題為主。 5.結合社會慈善團體「法界文教基金會」暨荖濃國小,爭取教育局支持共 同推動高雄市中小學「弘揚孝道」徵文比賽。 6.推動讀經閱讀,以「弟子規」「論語」等閱讀,引導學童生活應對禮儀。 (二)103學年度主題~有禮分享 歡迎共作 1.實作體驗「新發有機農園」多品種蔬菜種植之差異,了解植物於環境中 成長之差異。 2.結合社區茶產特色聘請專業師資,推動師生及社區茶藝文化;從行茶應對 中學習專注有禮之行儀,內化品格生活。並與他校教師分享「茶藝文化」。 3.運用101學年度編輯之「生活隨喜你我他」禮儀手冊,於週三進修與鄰近 學校教師分享,引導注重生活禮儀,內化品格行為教學。 4.結合自行車運動,於市區體驗學習行車禮讓,落實守法、守分之行車態度 及團體互動之成長;藉助鐵馬校外教學,走出山中、探訪海邊,拓展學童視野,瞭解並尊重多元自然生態之差異。 5.辦理「生命成長體驗營」,從正向價值觀培養,進而積極生命營造。 (三)104學年度主題~生活有品小小解說員 1.賡續有機種植、生活茶事、越野車運動,落實深耕特色能力。 2.融合社區、校園特色,辦理「小小解說員工作坊」,提供學童展現學習空 間。 3.走入社區關懷長者,分享學習成果,散播歡笑、散播愛。 4.城鄉交流,拜訪結盟學校,並迎接小客人來訪;學做有品的主人與客人。 | ||||
聯 絡 人 | 廖英芬 | 聯絡電話 | 07~6791387 | ||
傳真號碼 | 07~6791325 |
壹、申請計畫資料檢核表
請依所送資料逐項詳實勾選: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 申請計畫資料檢核表 | ||||
一、100、101及102學年度是否曾獲相關表揚 | 1. ■100學年度: | ❶□未獲縣市/本署品德教育、正向管教、生命教育或友善校園表揚。 | ||
❷■曾獲縣市/本署/教育部品德教育、正向管教、生命教育或友善校園表揚(請註明獎項名稱,並檢附得獎事蹟) :高雄市教育局「100年度友善校園事務與輔導工作~檢核與訪視評選」優等 | ||||
❸□曾獲縣市/教育部其他獎項表揚(請註明獎項名稱,並檢附得獎事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101學年度: | ❶□未獲縣市/本署品德教育、正向管教、生命教育或友善校園表揚。 | |||
❷■曾獲縣市/本署/教育部品德教育、正向管教、生命教育或友善校園表揚(請註明獎項名稱,並檢附得獎事蹟) :1.「101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線上訪評作業評選」優等。 | ||||
❸■曾獲縣市/本署/教育部其他獎項表揚(請註明獎項名稱,並檢附得獎事蹟) :_1.「101年度辦理教育部環境教育統合視導訪評」甲等。2.「101年度行政院災害防救業務暨教育部防災教育統合視導訪評」優等。 | ||||
3. ■102學年度: | ❶□未獲縣市/本署品德教育、正向管教、生命教育或友善校園表揚。 | |||
❷■曾獲縣市/本署/教育部品德教育、正向管教、生命教育或友善校園表揚(請註明獎項名稱,並檢附得獎事蹟) :1.「102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訪視優等。 | ||||
❸■曾獲縣市/本署/教育部其他獎項表揚(請註明獎項名稱,並檢附得獎事蹟) :_1.「102年度辦理環境教育輔導訪視」活動優等。2.「102學年度各國小學校課程計畫審核」獲評績優學校。3.102年度交通安全評鑑甲等。 | ||||
二、本次計畫書之檢送 | 1. ■學校已詳閱計畫申請本署說明事項: | ❶■「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深 耕學校計畫遴選作業要點」及其附錄。 | ||
❷■經費業依據「教育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之「教育部補助及委辦計畫經費編列基準表」規定編列。 | ||||
2. ■申請計畫份數為一式3份。(均含括100至102學年度獲獎佐證資料。) | ❶■100學年度獲獎事蹟(請註明獎項名稱): _高雄市教育局「100年度友善校園事務與輔導工作~檢核與訪視評選」優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❷■101學年度獲獎事蹟(請註明獎項名稱): 1.「101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線上訪評作業評選」優等。 2.「101年度辦理教育部環境教育統合視導訪評」甲等。 3.「101年度行政院災害防救業務暨教育部防災教育統合視導訪評」優等。__ | ||||
❸■102學年度獲獎事蹟(請註明獎項名稱): 1.102年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訪視優等。 2.「102年度辦理環境教育輔導訪視」活動優等。 3.「102學年度各國小學校課程計畫審核」獲評績優學校。4.102年度交通安全評鑑甲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三、本次計畫書之內容 | 1. ■102學年度之執行期程未逾102年7月31日(102學年度已獲補助之學校務必填列,新申請之學校免填)。 | |||
2. ■103學年度之規劃執行期程未逾104年7月31日。 | ||||
3. ■均依本署要求規劃,包含: | ❶■A4直式橫寫格式。 | |||
❷■封面(含:計畫簡表)。 | ||||
❸■「貳、103學年度預定執行經費表」(含:計畫經費使用情形表)。 | ||||
❹■「參、申請計畫格式內容」:其中一至十之各項說明資料均已填列,未有遺漏。 | ||||
❺■「學校基本資料」:均予詳細填列。 | ||||
❻■「『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2年中程發展計畫」均已填列,未有遺漏。 | ||||
4. ■「貳、經費表」業依本署要求規劃: | ❶■格式業依本署規定編列。 | |||
❷■經費明細係以各經費項目為臚列基準,非工作項目,且不同活動或子計畫之相同經費項目業已合併臚列。 | ||||
❸■申請本署補助經費不超過新臺幣10萬。 | ||||
❹■向本署申請補助之經費項目均符合本署補助範圍,編列基準亦依本署規定申請編列。 | ||||
❺■申請補助經費未含「資本門」費用、「人事費」、「內部場地使用費」,經費亦未編列「行政管理費」。 | ||||
❻■表內各欄位資料均已填列,未有遺漏。 | ||||
❼■經費表均有相關人員及主管核章。 | ||||
5. ■「『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2年中程發展計畫」業依本署要求規劃: | ❶■本申請計畫之2年中程發展計畫,非學校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2年中程發展計畫。 | |||
❷■內容3項格式均已填列,未有遺漏,包含:「(一)總說明(二)規劃過程(三)目標規劃與經費概算表」等項。 | ||||
❸■「(三)目標規劃與經費概算表」各欄位資料均已填列,未有空白。 | ||||
❹■「(三)目標規劃與經費概算表」之「相關經費」各欄位均已填列,未有遺漏。 | ||||
❺■「『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2年中程發展計畫」均有相關人員及主管核章。 |
貳、103學年度預定執行經費表金額單位:新臺幣元
申請學校 | 高雄市六龜區 新發國民小學 | 計畫聯絡人 | ||||||||
姓名 | 廖英芬 | |||||||||
計畫名稱 |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國民小學品德教育三年中長程發展計畫 ~103學年度「有禮分享 歡迎共作」 | 電話 | (07)6791387#20 | |||||||
傳真 | (07)6791325 | |||||||||
電子信箱 | ||||||||||
經費來源及佔總經費比例 | 向本署申請補助金額(A)53,200 (最高上限為新臺幣10萬元) | 申請補助款金額佔總經費比例 | 50(%) | |||||||
學校/縣市提列配合款金額(B):53,200 | 學校/縣市配合款金額佔總經費比例 | 50(%) | ||||||||
總金額(A+B) | 106,400 | |||||||||
經費項目 | 單價 | 數量 | 單位 | 合計 | 計算說明 | |||||
業務費(本署補助經費以下列經費項目為限,其餘經費請均列於自籌) | ||||||||||
1 | 講座鐘點費 (外聘) | 1600 | 2 | 小時 | 3,200 | 於週三進修外聘茶藝專家指導茶藝品茗,分享各校教師,體驗茶藝禮儀。講座鐘點費:@1600×2小時 | ||||
講座鐘點費 (內聘) | 800 | 2 | 小時 | 1,600 | 運用本校自編「生活隨喜你我他」禮儀手冊,辦理 週三進修與各校教師分享生活禮儀教學。講座鐘點費:@800×2小時 | |||||
講座鐘點費 (外聘) | 39,600 | 1 | 式 | 39,600 | 運用彈性課程,分低中高年級,每年段每週一節茶藝課,外聘老師實施教學。講座鐘點費:@400×3節×16週×2學期,場地費:學習成果展現場地布置@1,200 | |||||
講座鐘點費 (外聘) | 1600 | 12 | 小時 | 19,200 | 於暑假辦理「生命成長體驗營」五天四夜,外聘講師專題講座。講座鐘點費:@1600×2小時×6場 | |||||
2. | 運費 | 12,000 | 2 | 輛 | 24,000 | 辦理校外教學一日行程,至駁二特區、旗津,以鐵馬代步,實際體驗市區交通規則與禮儀,並探訪海邊生態,學習尊重環境與自然生態。運費:遊覽車@12,000×2+自行車@100×80 | ||||
100 | 80 | 台 | 8,000 | |||||||
3 | 膳費 | 70 | 70 | 人 | 4,900 | 校外教學午餐。膳費:@70×70人 | ||||
小計 | 100,500 | |||||||||
雜支 | 5,900 | 校園有機農園種植,種子植物苗栽及工具:2,000;上課材料茶葉2,500及其他1,400 | ||||||||
申請補助合計 | 53,200 | 補助方式: ■全額補助 □部分補助【補助比率 %】 □酌予補助 餘款繳回方式: ■繳回(請敘明依據) □不繳回(請敘明依據) | ||||||||
自籌 | 53,200 | |||||||||
總計(補助+自籌) | 106,400 |
承辦人:廖英芬 (簽章)學務主管:林煌成(簽章) 會計主任:林海音(簽章)校長:林敏婷(簽章)
中華民國103 年10 月13 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經費使用情形表
計畫策略/工作項目 (請填列預定辦理之各項活動名稱) | 經費概算 | 合計 | 計算說明 (預計使用之經費項目名稱) | ||
本署補助款 | 學校配合款 | ||||
1 | 「茶藝分享」週三進修 | 0 | 3,200 | 3,200 | 於週三進修外聘茶藝專家指導茶藝品茗,分享各校教師,體驗茶藝禮儀。講座鐘點費:@1600×2小時 |
2 | 「生活隨喜你我他」週三進修 | 1,600 | 0 | 1,600 | 運用本校自編「生活隨喜你我他」禮儀手冊,辦理週三進修與各校教師分享生活禮儀教學。講座鐘點費:@800×2小時 |
3 | 生活茶藝課程 | 39,600 | 0 | 39,600 | 運用彈性課程,分低中高年級,每年段每週一節茶藝課,外聘老師實施教學。講座鐘點費:@400×3節×16週×2學期,場地費:學習成果展現場地布置@1,200 |
4 | 「旗津駁二鐵馬探訪生態文化之旅」校外教學. | 12,000 | 24,900 | 36,900 | 辦理校外教學一日行程,至駁二特區、旗津,以鐵馬代步,實際體驗市區交通規則與禮儀,並探訪海邊生態,學習尊重環境與自然生態。 運費:遊覽車@12,000×2+自行車@100×80 膳費:@70×70人 |
5 | 辦理暑期「生命成長體驗營」 | 0 | 19,200 | 19,200 | 於暑假辦理「生命成長體驗營」五天四夜,外聘講師專題講座。講座鐘點費:@1600×2小時×6場 |
金額小計 | 53,200 | 47,300 | 100,500 | ||
雜支 | 0 | 5,900 | 5,900 | 校園有機農園種植,種子植物苗栽及工具:2,000;上課材料茶葉2,500及其他1,400 | |
總計 | 53,200 | 53,200 | 106,400 |
★註:本表如不敷使用,請自行增列。
參、申請計畫格式內容
一、計畫申請摘要(請以300字內簡述)
品德第一,決定未來:
我國傳統教育就是教人為善,品德就是教育的主要目的。綜觀當前世界各國基於現代多元民主開放社會急速發展的需要,紛紛致力於品德教育的推廣,品德教育業已成為當前學校教育的核心課題。
品德播種,希望萌芽:
本校半數以上是弱勢條件的學生,家庭功能不彰,學生每每在學習與生活適應上產生困難,我們稱之為「品德教育的城鄉差距」,有鑑於此,學校積極爭取「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的申請,期能落實品德教育為國家培育卓越優質的未來主人翁。
品德推廣,執行方向:
評估學校發展情境→組織校內教學團隊→確定學校本位品德課程目標及能力指標→辦理教師專業進修與研習→設計學校本位品德課程活動→落實品德教育,形塑優質的校園文化→品德教育擴展至家庭及社區。
品德深耕,期許成效:
形塑品德本位的優質校園文化,建構學校本位的品德教育模式與品德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培養學生對於品德核心價值及行為準則,具有思辨、選擇與反省,進而認同、欣賞與實踐之能力。推展家庭、社區與社會之品德教育,提升家長與社會民眾之品德素養。
二、學校基本資料概述,以及推動品德教育現況、特色、困境與未來精進方向
(一)學校基本資料概述:
1.新發國小位於高雄市六龜區新發里,屬於特殊偏遠地區,全校共有6班,學生人
數共42人,其中低收入戶10人,單親14人,隔代教養5人、外籍配偶子女3
人。家長多以務農為主,主要作物包括蓮霧、芒果、茶葉、蔬菜等;部分則以打
零工方式維持家計。地處偏僻每逢大雨交通便中斷,此次八八水災本校學區便是
最嚴重的災區之一,且地方經濟不活絡,屬於文化不利與經濟落後地區,弱勢條
件學生占全校2/3以上比例。
2.學校教職員工數17人,包含校長1人,主任2人,老師9人,幹事1人,護士1
人,工友1人,廚工1人,校車司機1人。有英語、音樂、表演藝術與資訊專長
教師。
3.校園面積1.3694公頃,校長室1間,辦公室2間,普通教室12間,健康中心1
間,圖書室1間,視聽教室、電腦教室及e化專科教室各1間,廚房1間,體育
器材室1間。
(二)推動品德教育現況:
1.辦理品德社群人力培訓計畫
(1)鼓勵教師參加各教育機構所舉辦的在職教師品德教育相關知能培訓。
(2)辦理親職講座,提升家長教養功能。
2.推動品德創新教學活動
(1)品德教育課程化,融入學習領域及各科教學。
(2)研發品德教育宣導文宣與參考教材,如校刊品德專欄。
(3)配合節令、時事及適當主題隨機融入教學。
(4)推動讀經教學。
(5)推廣閱讀實施讀好書活動。
(6)結合在地資源特色,規劃本位課程融入品德生活教育,如茶藝、有機農園等課程。
(7)多元評量學生品德認知、情意與行動。
3.發展品德核心價值的行為準則
(1)五大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之訂定、公佈與實施:感恩、尊重、責任、誠實、紀律。
(2)檢核本校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之落實。
4.樹立楷模學習典範
(1)辦理以品德為主的「學校模範生」表揚活動。
(2)辦理以服務學習為主的「班級楷模王」表揚活動。
(3)辦理「模範家長」於教孝月表揚。
5.培養思辯能力形塑公民責任
(1)辦理學生自治會、學生自治幹部選舉。
(2)推展榮譽制度,學習護照。
(3)辦理人權法治教育。
(4)辦理生命教育 。
(5)辦理交通安全、反毒宣導等社教宣導。
6.推廣服務學習
(1)結合社區資源,開發服務學習課程。
(2)辦理資源回收工作。
(3)有機農業活動。
7.辦理品德實踐創新活動
(1)利用節慶辦理感恩活動如祖孫週、教師節、母親節、跨年感恩活動等。
(2)規劃各種儀式與典禮如升降旗儀式、始結業式、新生入學典禮、畢業典禮、校慶運動會等。
(3)舉辦「旗津駁二鐵馬探訪生態文化之旅」校外教學,落實體驗交通規則與生活禮儀。
(4)發展學校多元學習社團活動;如:十鼓、樂隊、直笛、繪畫、越野車等。
(5)結合社區茶產特色,推展茶藝教學,從品茶泡茶生活中,培養沉靜有禮的生活態度。
8.落實校園正向輔導與管教
(1)落實校園零體罰措施。
(2)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3)實現校園教育人權理念。
(4)建構校園輔導網絡,落實各項輔導活動。
9.營造溫馨和諧校園氣氛
(1)規劃品德教育的情境佈置。如靜思語、自在語
(2)推動本校師生常以「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念」自省,鼓勵「日行一善」。
(3)落實「友善校園」之親師生互動與環境營造。
10.分享激勵資源整合
(1)定期辦理親師座談會、親職教育。
(2)整合校內外各類資源,舉辦品德教育相關活動,並廣邀社區家長、社區民眾及教師參與,如「茶
藝分享」、「生活隨喜你我他」週三進修,辦理暑期「生命成長體驗營」等活動。
(三)102學年度學校品德教育推動特色及成果(含資源整合情形、推動困境等)
1.主題
美化生活、弘揚孝道
2.特色
結合生命教育題材,體悟「自然萬物」皆有生命,從惜福愛物中、體會知足感恩,以落實於生活舉止中。並結合社區生活,引導學童對社區特色發展之關懷,融合社區家長、學生與學校之互動關係,以增進品德深耕之成效。
3.成果
活動名稱
活動時間
參與對象
參與人數
活動概述
備註
(1)生活茶事課程
102.9
-103.6
新發國小全體學生及老師
50
運用彈性課程,分低中高年級,每年段每週一節茶藝課,外聘老師實施教學,並由本校教師協同教學。提供全校師生習得茶藝技能,並從中涵養優雅氣質及高尚的品德。
(2)耕耘「新發有機農園」
103.10.
-104.1
全體教職員、學生及社區家長志工
80
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共同耕耘「新發有機農園」,「新發有機農園」種植數種有機蔬菜與香草,是教導大家認識生命及孕育個人品德涵養的一塊淨土。親身體驗如何種菜,期待能順利收成。其中香草種植,更於校園活動中分享賓客,共同享受收獲成果與品茗奉茶行儀。在實際參與種植的過程中,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也學習到凡事要用心,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穫。
(3)校園空間
彩繪
103年元月18-19日
本校學生、老師及志工家長
30
引導學童關心周遭環境,從美化學校開始,共同創作設計,彩繪校園空間。親師生共作,彩繪綜合球場外牆牆壁,並重新粉刷遊戲器材,使煥然一新。
(4)辦理志工「心靈成長」生命教育工作坊
103年3月15、22、29日
4月12、19日每日上午
全校師生及家長志工
12
邀請學校志工媽媽參加,以小團體形式辦理,課程內容心靈成長與親職輔導知能等議題為主。目的在於:
1.以分享成長歷程故事,學習看見自己,也聽見別人的心聲,探索生活意義與生命價值。
2. 引導社區志工勇於表達個人想法。
3.藉由共同學習之過程,於相互體諒中彼此成長,建立公共意識、增長親職輔導能力。
(5)辦理「弘揚孝道」徵文及現場寫作比賽
103年1月~6月
全市國小、國中、高中職及補校學生
400
由法界文教基金會發起,本校承辦、荖濃國小協辦。並爭取教育局主辦,為弘揚孝道精神,並能落實於日常生活中,舉辦「弘揚孝道」徵文與現場寫作比賽,期能提昇家庭倫理和孝敬父母的良好社會風氣。
(6)推動讀經教學
102.9~103.6
全校師生
52
由各班導師選取班級推動之主題,於平日運用早自習或空餘時間,引導學生閱讀背誦。
4.推動困境
(1)弱勢學生佔全校學生人數半數以上,普遍家庭功能不彰,學生常在學習與生活適應上產生困難,學習成就相對低落,企盼原生家庭家長的共同努力,以發揮事半功倍之效。
(2)本校是六班的小校,教師編制人數少,每教師相對需分擔較多的行政業務與教學工作,校內的人員與資源亦相對不足。
(3)本校學區屬於偏鄉閉塞的小農村,居民普遍知識水準不高,學生的生活週遭缺乏道德學習的社會典範。
(4)家長志工多務農,白天工作、晚上疲累,較難找到共同適合時間,推動志工工作坊等較具階段成長之活動。
(四)103學年度品德教育執行重點
1.實作體驗「新發有機農園」多品種蔬菜種植之差異,了解植物於環境中成長之差異。
2.結合社區茶產特色聘請專業師資,推動師生及社區茶藝文化;從行茶應對中學習專注有禮之行儀,
內化品格生活。並與他校教師分享「茶藝文化」。
3.運用101學年度編輯之「生活隨喜你我他」禮儀手冊,於週三進修與鄰近學校教師分享,引導注
重生活禮儀,內化品格行為教學。
4.結合自行車運動,於市區體驗學習行車禮讓,落實守法、守分之行車態度及團體互動之成長;藉
助鐵馬校外教學,走出山中、探訪海邊,拓展學童視野,瞭解並尊重多元自然生態之差異。
5.辦理「生命成長體驗營」,從正向價值觀培養,進而積極生命營造。
三、計畫總目標及各年度目標
總目標
1.奠基於本校品德教育既有基礎上,建構學校本位的品德教育模式與學校品德教育之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進而建立品德本位的校園文化,以形塑優質道德文化之校園。
2.統整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或潛在課程,以發揮言教、身教、境教與制教等功能,以增進學生能夠力行知善、樂善與行善之道德原則,具有思辨、選擇與反省,進而認同、欣賞與實踐之能力。
3.有效整合或運用家長、社區及民間各類資源,並將品德教育擴展至家庭及社區,提升家長與社會民眾之道德素養以及品德教育知能。
102學年度目標
1.從關心環境生態中,培養學童禮敬感恩大地、尊重生命之生活態度,並能創作美化環境空間。
2.提供心靈成長團體課程,增進家長對生命成長之分享,有效生活調適與親職教育功能之增長。
3.結合社區茶產特色,推動親師生從生活行茶應對中學習關懷、體恤、有禮之行儀;並借助行茶儀
式,培養學童專注、沉靜之性情,內化生活品格。
4.推行讀經閱讀,並結合社會資源與附近學校聯盟,推行「孝行」徵文比賽,激勵從「孝」出發,
落實生活品德。
(三)103學年度目標
1. 協助體認生命核心價值及品德行為準則,具備思辨選擇與覺察善心善行的能力。
2.關照弱勢學童特性,提供多元學習課程,協助發掘長處、適性引導發展個別能力,激勵學童自信心,而能自尊、自重,認真學習。
3..教導學生具體行動,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對於品德之道德核心價值及其行為準則,具貫徹實踐之能力。
4. 從生活學習體驗歷程中,落實學生品德教育之核心價值、行為準則,進而確立品德優質文化之方向與願景。
5.與鄰近學校分享資源,共同營造共好之生活環境。
(四)104學年度目標
走入社區關懷長者,喚起家長與社會民眾對周遭生活與品德教育議題之關注與支持,以提升家長與社會民眾之道德素養與及品德教育知能。
2.結合學校、家長及社區民間(媒體)等資源,共同推展品德教育,喚醒各界重視與體現品德教育,進而提升全民道德文化素養。
3.融合社區發展特色與學習知能,以實際行動分享學習內涵,藉以評核品德教育是否落實於生活中。
四、計畫推動具體內容與策略
(一)內容:新發國小學校本位的品德教育內涵。以民主的程序、多元參與、對話溝通的方式,凝聚學校本位的品德核心價值及行為準則。
品德核心價值 | 行為準則面向 | |||
個人 | 家庭 | 學校 | 社區 | |
1. 感恩 |
|
|
|
|
2. 尊重 |
|
|
|
|
3. 負責 |
|
|
|
|
4. 誠實 |
|
|
|
|
5. 紀律 |
|
|
|
|
策略:奠基於本校品德教育既有基礎與知善、樂善與行善之道德原則,統整學校內外資源,建構學校本位的品德教育模式與優質校園文化,進而推廣至家庭、社區,並與聯盟學校交流分享。
策略 | 項目 |
1.提昇品德教學效能 | (1)辦理品德社群人力培訓計畫
|
(2)推動品德創新教學活動
| |
2.培養優質公 民 素養策略 | (1)發展品德核心價值的行為準則
|
(2)樹立楷模學習典範
| |
(3)培養思辯能力形塑公民責任
2.(3)-5.辦理反毒宣導。 | |
3.強化品德實踐能力 | (1)推廣服務學習
|
(2)辦理品德實踐創新活動
| |
4.營造良好品德環境 | (1)落實校園正向輔導與管教
|
(2)營造溫馨和諧校園氣氛
| |
(3)分享激勵資源整合
|
五、預定合作之學校名單及推動方式
(一)102學年度確定合作學校:高雄市六龜區荖濃國小、結合社會慈善團體「法界文教基金會」,爭取教
育局支持共同推動高雄市中小學「弘揚孝道」徵文比賽,並匯集得獎作品分享學子,弘揚孝行。
(二)結合附近學校於寒暑假中辦理「生命成長體驗營」,陪伴學童以認知生命成長,於團體學習中激勵
學童自我期許,增益人際互動之生活態度。
六、計畫推動要項與進度
項目 | 進度 | |||||
(102) 上學期 | (102) 下學期 | (103) 上學期 | (103) 下學期 | (104) 上學期 | (104) 下學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計畫參與人員及分工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國小品德教育執行小組
職務
職稱
姓名
工作內容
召集人
校長
林敏婷
綜理全校品德教育有關事宜。
執行秘書
教導主任
林煌成
負責全校品德教育的策劃與推動,以及與共同推動品德教育夥伴學校的連繫與協調工作。
總務組
總務主任
洪菁懋
負責全校品德教育之優質環境營造與總務工作事項。
活動組
訓導組長
張簡鈺靜
負責全校品德教育之相關活動辦理事項。
課程組
教務組長
廖英芬
負責全校品德教育之教學、課程規劃。
輔導組
輔導老師
林煌成
負責輔導及導正行為偏差之學生。
委員
教師
陳意勤
負責學校品德教育實際教學與執行。
委員
教師
吳淑敏
負責學校品德教育實際教學與執行。
委員
教師
畢家偉
負責學校品德教育實際教學與執行。
委員
教師
林志華
負責學校品德教育實際教學與執行。
委員
教師
張聰彬
負責學校品德教育實際教學與執行。
委員
教師
施娀竹
負責學校品德教育實際教學與執行。
委員
家長會長
曾枝榮
協助品德教育的推動與家長連繫事項。
委員
新發社區發展委員會理事長
曾枝榮
協助品德教育的推動與社區民眾連繫事項。
委員
新發里長
劉俊麟
協助品德教育的推動與村里民眾連繫事項。
委員
學生小市長
簡心茹
協助品德教育的推動及反映學生之意見。
八、預期效益與具體評估方式
經由本計畫之推動,可建立本校「品德本位校園文化營造」之特色,以形塑優質道德文化之校園,並使全體成員(包括學生、教師、行政人員、家長、社區人士等),形塑優質校園文化之願景與方向。
藉由本計畫之推動,可建構本校「學校本位的品德教育模式」,透過持續的對話溝通與凝聚共識的歷程,建立學校品德教育之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
藉由本計畫之推動,本校校務發展計畫的設計與執行能夠在既有基礎上,覺察與發展品德教育之特點,並配合教育改革各項重點,統整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或潛在課程,以發揮言教、身教、境教與制教等功能。
透過本計畫之推動,增進學生對於品德之道德核心價值及其行為準則,具有思辨、選擇與反省,進而認同、欣賞與實踐之能力。
透過本計畫之推動,可推展家庭、社區與社會中之品德教育,喚起家長與社會民眾對品德教育議題之關注與支持,以提升家長與社會民眾之道德素養以及品德教育知能。
九、各年度經費編列及來源
年度 | 經費概算 | 經費概算 | 合計 | 備註 | |
本部補助款 | 縣市/學校配合款 | ||||
100 學 年 度 | 1. 耕耘「新發農園」 | 11,200 | 11,200 |
| |
2. 「心靈環保志工」工作坊 | 7,600 | 7,600 | |||
3. 校外參訪 | 20,000 | 20,000 | |||
4.生活茶事 | 1,200 | 1,200 | |||
核定補助經費 | 28,800 | 11,200 | 40,000 | ||
101學 年 度 | 1.自編生活禮儀教材 | 15,000 | 15,000 | 自編生活禮儀教材(內容包含食衣住行生活禮儀、茶道禮儀、美語佳句等),融入綜合領域與彈性課程。 印刷費:100元×150本 | |
2.生活茶道課程 | 45,400 | 45,400 | 運用彈性課程,分低中高年級,每年段每週一節茶藝課,外聘老師實施教學。講座鐘點費:@400×3節×16週×2學期 印刷費:100×70本 | ||
3.品德教育親職講座 | 6,400 | 6,400 | 邀請專業講座,蒞校演講,對象為學校親師生。每學期辦理1場,共辦理2場講座,地點為新發國小。 講座鐘點費:1600元×2小時×2場。 | ||
4.續更新發有機農園 | 5,000 | 5,000 | 校園有機農園種植,培養尊重大地,惜福愛物生活態度。香草菜苗植栽、種子植物苗栽:2,500元×2季 | ||
5.楷模選拔活動 | 2,000 | 3,000 | 5,000 | 辦理「班級楷模王」與社區「好人好事代表」選拔,引導社區共同關心品德深耕,推展活動場地布置、獎勵等。 場地使用費:2,000元。 獎品費:3,000元 | |
6.校外參訪 | 24,000 | 24,000 | 租用車輛參訪家扶中心、老人院等,激發學生關懷社會弱勢族群的同理心。 運費:@12,000×2 | ||
金額小計 | 92,800 | 8,000 | 100,800 | ||
雜支 | 1,520 | 2,480 | 4,000 | 生活茶道活動材料費(如茶葉等)2,000元, 親職講座誤餐費:70×10人×2場 活動文具用品等120。 新發農園鋤具等480 | |
總計 | 94,320 | 10,480 | 104,800 | ||
102學 年 度 | 1.「心靈成長」生命教育工作坊 | 28,000 | 28,000 | 規劃舉辦兩日之志工工作坊:講座鐘點費:1600元×16小時;膳費:@80×15人×2日(含中餐及茶點) | |
2.生活茶藝課程 | 40,400 | 40,400 | 運用彈性課程,分低中高年級,每年段每週一節茶藝課,外聘老師實施教學。講座鐘點費:@400×3節×16週×2學期;場地費:學習成果展現場地布置@2,000 | ||
3.美化校園彩繪 | 24,000 | 8,000 | 32,000 | 聘請專業老師指導,推動親子校園彩繪。講座鐘點費:@800×8節×2日;膳費:@80×70人×2日(含中餐及茶點);材料費:彩繪油漆材料及工具@8,000 | |
金額小計 | 52,000 | 48,400 | 100,400 | ||
雜支 | 450 | 4,050 | 4,500 | 校園有機農園種植,材料費:種子植物苗栽及工具1,000元×2季;材料費:茶藝上課用茶葉2,500 | |
總計 | 52,450 | 52,450 | 104,900 | 102學年度 | |
103學年度 | 1.「茶藝分享」週三進修 | 0 | 3,200 | 3,200 | 於週三進修外聘茶藝專家指導茶藝品茗,分享各校教師,體驗茶藝禮儀。講座鐘點費:@1600×2小時 |
2.「生活隨喜你我他」週三進修 | 1,600 | 0 | 1,600 | 運用本校自編「生活隨喜你我他」禮儀手冊,辦理週三進修與各校教師分享生活禮儀教學。講座鐘點費:@800×2小時 | |
3.生活茶藝課程 | 39,600 | 0 | 39,600 | 運用彈性課程,分低中高年級,每年段每週一節茶藝課,外聘老師實施教學。講座鐘點費:@400×3節×16週×2學期,場地費:學習成果展現場地布置@1,200 | |
4.「旗津駁二鐵馬探訪生態文化之旅」校外教學. | 12,000 | 24,900 | 36,900 | 辦理校外教學一日行程,至駁二特區、旗津,以鐵馬代步,實際體驗市區交通規則與禮儀,並探訪海邊生態,學習尊重環境與自然生態。 運費:遊覽車@12,000×2+自行車@100×80 膳費:@70×70人 | |
5.辦理暑期「生命成長體驗營」 | 0 | 19,200 | 19,200 | 於暑假辦理「生命成長體驗營」五天四夜,外聘講師專題講座。講座鐘點費:@1600×2小時×6場 | |
金額小計 | 53,200 | 47,300 | 100,500 | ||
雜支 | 0 | 5,900 | 5,900 | 校園有機農園種植,材料費:種子植物苗栽及工具1,000元×2季;材料費:茶藝上課用茶葉2,500;其他1,400 | |
總計 | 53,200 | 53,200 | 106,400 | 103學年度 | |
104學年度 | 1.「小小解說員」工作坊 | 44,000 | 44,000 | 規劃舉辦五日小小解說員工作坊:講座鐘點費:外聘1600元×15小時,內聘800元×15小時;膳費:@80×20人×5日(含中餐及茶點) | |
2.生活茶藝課程 | 21,200 | 21,200 | 運用彈性課程,分低中高年級,每年段每週一節茶藝課,外聘老師實施教學。講座鐘點費:@400×3節×16週;場地費:學習成果展現場地布置@2,000 | ||
3.鐵馬「越野探訪」活動 | 8,260 | 8,260 | 以附近鄉鎮為對象,騎自行車越野探訪,以體驗維護公共安全之重要。越野指導講師鐘點費@600元×9小時;膳費:@80×22人(含中餐及茶點); 保險費:@50×22人 | ||
4.走入社區關懷 | 5,600 | 10,000 | 15,600 | 走入社區關懷長者,分享學習成果,散播歡笑、散播愛。膳費:@80×70人(含中餐及茶點);材料費:製作禮物材料@250×40 | |
5.城鄉交流外埠參訪 | 26,000 | 26,000 | 城鄉交流,拜訪結盟學校。運費:雇用遊覽車@13,000×2輛 | ||
金額小計 | 57,860 | 57,200 | 115,060 | ||
雜支 | 920 | 1,580 | 2,500 | 行政費用暨材料費:茶藝上課用茶葉2,500 | |
總計 | 58,780 | 58,780 | 117,560 | 104學年度 |
十、相關參考資料(含:99-102年度學校品德教育、正向管教、生命教育或友善校園推動成果)
99年度品德教育實施成果 | 1.全校師生共同完成新發、發心校刊讀本,內容包含了小朋友個人及老師每個月所投稿與品德相關的文章。藉由師生文章的發表紀錄每個人內心的感動,並讓全體師生在共同的閱讀中達到內心情感的交流。 2.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一起擺攤義賣,各攤位義賣所得全數捐給社福團體,藉由本次捐款活動回饋八八風災時協助新發社區居民的相關社福團體,讓全體師生及社區民眾感受反饋的重要性,並從中體驗施比受更有福的精神。 3.謝水乾校長至本校與老師及家長分享品格的相關議題及重要。透過謝校長的辦學理念講述,從演講中得知品格不是不能展現在教學上,而是端看教師該如何在一言一行中展現出品格的體現。 |
100年度品德教育實施成果 | 1.舉辦「祖孫週」活動,藉著由家長、祖父母帶新生入學活動,引導學童奉茶、感恩祖父母之辛勞與照顧。 2.與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每週進行一次繪本說故事活動,故事內容以品德教育、生命教育等激勵人生光明面的議題為主,並延伸故事活動,運用畫圖、討論等加深主題內容。 3.辦理教師參訪有機農園,並推動利用校園閒置空地,種植有機蔬果、香草,讓學生身體力行,從體驗小農夫的學習歷程,培養愛物惜物、尊重自然循環的理念,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4.運用兒童學習護照,融合校園植物觀察、榮譽制度集點活動,鼓勵學生表現良好行為,落實品德教育之核心價值。 5..與法鼓山慈善基金會合作,舉辦「兒童心靈體驗工作坊」,讓孩子從動、靜活動中,體驗心靈的專注與周遭環境變化的互動。 6.舉辦校園自治幹部選舉,模擬助選、政見發表與投票等情境,培養學生民主風範與優良公民應有的作為。並公開表揚班級模範生,建立楷模與優質學習典範。 7.實施「生活茶事」本位課程,關心社區產業發展與長輩胼手胝足開墾的過程,心懷感恩與惜福之心。並運用茶藝教學學習品茶、泡茶的禮儀與生活態度。 8.結合教孝月教學活動,辦理感念親恩親子闖關活動,從活動中讓孩子說故事、為父母搥背、洗腳、奉茶等,與家長分享孩子成長的喜悅。並表揚模範母親,感恩家長對孩子的關懷與照顧。 9.辦理「心靈環保志工工作坊」,提供家長與社區志工心靈成長活動。從日常生活禮儀的重建、志工與家人間的互動分享等主題,鼓勵從心出發營造美好生活情境。 |
101年度品德教育實施成果 | 1.每週運用彈性課程,分低中高年級,每年段每週一節茶藝課,外聘老師實施茶藝活動教學,讓全校師生習得茶藝技能並從中涵養優雅氣質及高尚的品德。 2.全校師生及社區熱心民眾共同耕耘校園有機農園,學童從種植中培養尊重大地,惜福愛物生活態度。 3.推選班級內熱心公益之學童參加班級楷模王選拔,並於歲末社區聯合運動會中表揚各班級楷模王,建立楷模與優質學習典範。 4.召開社區座談會推舉社區內品行優良、樂於助人及參與公眾事務之社區鄉親12名,經鄰長協助發票、收票,以每戶一票選出最高票候選人2名為社區「好人好事代表」,並於歲末學校社區聯合運動會中表揚,引導社區共同關心品德深耕教育,並為學童樹立學習楷模。 5.自編生活禮儀教材(內容包含食衣住行生活禮儀、茶道禮儀、美語佳句等),融入綜合領域與彈性課程。 6.全校學生及教職員工參訪岡山榮民之家與老人同歡,透過活動讓小朋友珍惜及尊重生命。 7.「教孝月」課程活動廣邀學生家長及社區民眾,到校進行品德教育親職講座活動,活動中家長及社區民眾獲取品德基本知識,期盼學生家長及社區民眾能以身作則,讓學生習得正確的品德知識及改善社區風氣。 |
102年度品德教育實施成果 | 1.運用彈性課程,分低中高年級,每年段每週一節茶藝課,外聘老師實施教學,並由本校教師協同教學。提供全校師生習得茶藝技能,並從中涵養優雅氣質及高尚的品德。 2.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共同耕耘「新發有機農園」,種植數種有機蔬菜與香草,是教導大家認識生命及孕育個人品德涵養的一塊淨土。其中香草種植,更於校園活動中分享賓客,共同享受收獲成果與品茗奉茶行儀。 3.引導學童關心周遭環境,從美化學校開始,共同創作設計,彩繪校園空間。親師生共作,彩繪綜合球場外牆牆壁,並重新粉刷遊戲器材,使煥然一新。 4. 邀請學校志工媽媽參加,以小團體形式辦理,課程內容心靈成長與親職輔導知能等議題為主。目的在於(1)以分享成長歷程故事,學習看見自己,也聽見別人的心聲,探索生活意義與生命價值。(2) 引導社區志工勇於表達個人想法。(3)藉由共同學習之過程,於相互體諒中彼此成長,建立公共意識、增長親職輔導能力。 5.由法界文教基金會發起,本校承辦、荖濃國小協辦。並爭取教育局主辦,為弘揚孝道精神,並能落實於日常生活中,舉辦「弘揚孝道」徵文與現場寫作比賽,以提昇家庭倫理和孝敬父母的良好社會風氣。 |
附表:「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三年中長程發展計畫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國小「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3年中長程發展計畫
(一)總說明
在學校原已實施品德教育的基礎上,以循序漸進方式,更深入、廣泛的推動品德教育。除延續與社區資源整合之茶香茶藝文化推展,以品茗茶藝培養學童沉靜、專注學習外;本年度擬引導學童從生活空間中,學習美的創作,運用實務規劃與操作,提升對環境的美化與欣賞,進而培養優雅生活態度。另結合民間團體推動「弘揚孝道」徵文比賽,激起從省思基本孝行,落實品德教育於生活中。第二年,分享在地產物特色及生活禮儀手冊,於週三進修介紹與鄰近學校教師,可運用於教學;並提供多元學習,培養孩子於興趣中拓展視野、增長信心。第三年,融入社區關懷老人、並以小小解說員角色介紹社區特色,結合生活發揮品德教育學習成效。
(二)規劃過程
(三)目標規劃與經費概算表
近程/ 第1年 年度:102 主題: 美化生活弘揚孝行 | 目標 | 工作項目 | 現況說明 | 擬規劃之措施 或完成之成果 | 相關經費 |
1.從關心環境生態中,培養學童禮敬感恩大地、尊重生命之生活態度,並能創作美化環境空間。 2.提供心靈成長團體課程,增進家長對生命成長之分享,有效生活調適與親職教育功能之增長。 3.結合社區茶產特色,推動親師生從生活行茶應對中學習關懷、體恤、有禮之行儀;並借助行茶儀式,培養學童專注、沉靜之性情,內化生活品格。4.推行讀經閱讀,並結合社會資源與附近學校聯盟,推行「孝行」徵文比賽,激勵 從「孝」出發,落實生活品德。 。 | 1.續耕「新發有機農園」:規劃有機蔬菜種植課程,並從觀察照顧過程中,學習禮敬感恩大地、尊重生命之生活態度。 2.結合社區茶產特色聘請專業師資,推動師生及社區茶藝文化;從行茶應對中學習專注有禮之行儀,內化品格生活。 3.引導學童關心周遭環境,從美化學校開始,共同創作設計,彩繪校園空間。 4.辦理「心靈成長」生命教育工作坊:邀請學校志工媽媽參加,課程內容以心靈成長與親職輔導知能等議題為主。 5.結合社會慈善團體「法界文教基金會」暨荖濃國小,爭取教育局支持共同推動高雄市中小學「弘揚孝道」徵文比賽,並匯集得獎作品分享學子,弘揚孝行。 6.推動讀經閱讀,以「弟子規」「論語」等閱讀,引導學童生活應對禮儀。 | 學校已於 99~101學年 度辦理三年品 德深耕教育。 為更紮實教育 成效,規劃再 繼續執行續更 三年申請。 | 1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共同耕耘「新發有機農園」,「新發有機農園」種植數種有機蔬菜,是教導大家認識生命及孕育個人品德涵養的一塊淨土。 2.山茶是新發社區特有農產,藉由訪茶從多元面向了解茶與社區生活的關係,並引領學童尊重自然環境以長養生命,永續大地資源!並推動茶藝課程,期使學生於過程中培養專注、沉靜及有禮的行儀態度。 3.引導學童關懷校園環境,由師生共同研討規畫,並邀請家長鄉親共同彩繪學校圍牆,美化生活環境,共作共織美好回憶。 4.以小團體形式辦理「心靈成長」生命教育工作坊:邀請學校志工媽媽參加,藉以了解在地:如新住民、單親、隔代教養之困難,以抒發引導其心靈成長與增長親職能力。 5.結合「法界文教基金會」懷少敬老之宗旨,在六龜區各校家長會長、校長主任聯席會報達成共識下,規劃102學年度由本校主辦與荖濃國小協辦下,爭取教育局支持共同推動高雄市中小學「弘揚孝道」徵文比賽,並匯集得獎作品分享學子,弘揚孝行。 6.結合「學習護照」手冊,運用於學習及日常行為獎勵之極點認證,並與表揚。 | 向教育部申請款:94,400元 學校/縣市配合款:10,500元 學校其他相關經費 :0 | |
中程/ 第2年 年度:103 主題: 有禮分享 歡迎共作 | 目標 | 工作項目 | 現況說明 | 擬規劃之措施 或完成之成果 | 相關經費 |
1. 協助體認生命核心價值及品德行為準則,具備思辨選擇與覺察善心善行的能力。 2.關照弱勢學童特性,提供多元學習課程,協助發掘長處、適性引導發展個別能力,激勵學童自信心,而能自尊、自重,認真學習。 3..教導學生具體行動,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對於品德之道德核心價值及其行為準則,具貫徹實踐之能力。 4. 從生活學習體驗歷程中,落實學生品德教育之核心價值、行為準則,進而確立品德優質文化之方向與願景。 | 1.實作體驗「新發有機農園」多品種蔬菜種植之差異,了解植物於環境中成長之差異。 2.運用社區茶產業,發展「生活茶事」課程特色,分享他校體驗共作。 3.結合越野車運動,學習行車禮讓,落實守法、守分之行車態度及團體互動之成長;並提供多元學習,因應學童之個別差異,提攜好動低成就學生自尊、自重與自信心。 4.校外教學~走出山中、探訪海邊,拓展學童視野,瞭解並尊重多元自然生態之差異。 5.辦理「生命成長體驗營」,結合鄰近學校以學生為對象,從正向價值觀培養,進而積極生命營造。 | 學校不只是學 生學習場所, 更是特偏山區 的文教中心。 為提升社區之 人文及活潑社 區動態,乃結 合社區產業推 展學校特色~ 茶藝文化。 並以土石流崩 塌地創造使用 ,規劃越野車 運動公園願景 ;期能活絡社 區經濟脈絡, 使人口回流, 回歸教育成效 增長與健全家 庭組織,以圓 滿學童人格的 健全發展。 | 1.運用社區茶產業,發展「生活茶事」課程特色,並結合社區茶廠,以實際作茶體驗,分享他校了解在地文化,並由本校學童引導共作互動下,增長學童之榮譽心與增強關懷家鄉生活之情懷,培植感恩惜福之生活態度。 3.在尋得社會團體贊助設備與護具的現有資源下,推展越野車運動,讓課後遊蕩於街頭之學童,因此活動而有生活重心。並聘請在地具專業之國家教練及選手指導學童,引導學童學習守法、守分之行車態度及團體互動之成長。並因應學童之個別差異,提攜好動低成就學生自尊、自重與自信心。 4.校外教學~走出山中、探訪海邊,拓展學童視野,瞭解並尊重多元自然生態之差異。 5.辦理「生命成長體驗營 」,以鄰近學校以學生為 對象,提供正向價值觀之進而積極生命教育。 | 向教育部申請款:99,300元 學校/縣市配合款:14,600元 學校其他相關經費費 :0 | |
長程/ 第3年 年度:104主題: 生活有品小小解說員 | 目標 | 工作項目 | 現況說明 | 擬規劃之措施 或完成之成果 | 相關經費 |
1.走入社區關懷長者,喚起家長與社會民眾對周遭生活與品德教育議題之關注與支 持,以提升家長與社會民眾之道德素養與及品德教育知能。 2.結合學校、家長及社區民間(媒體)等資源,共同推展品德教育,喚醒各界重視與體現品德教育,進而提升全民道德文化素養。 3.融合社區發展特色與學習知能,以實際行動分享學習內涵,藉以評核品德教育是否落實於生活中。 | 1.賡續有機種植、生活茶事、越野車運動,落實深耕特色能力。 2.融合社區、校園特色,辦理「小小解說員工作坊」,提供學童展現學習空間。 3.走入社區關懷長者,分享學習成果,散播歡笑、散播愛。 4.越野探訪,以附近鄉鎮為對象,騎自行車越野探訪,從團體活動中培養禮讓、服從、守法之態度,以體驗維護公共安全之重要。 5.城鄉交流,拜訪結盟學校,並迎接小客人來訪;學做有品的主人與客人。 | 整備學童知能 ,擔任小小解 說員,培植信 心與面對問題 的解決能力。 引導品格之健 全發展。 | 1.融合社區、校園特色,辦理「小小解說員工作坊」,提供學童發表的機會及落實與人互動的行儀。 3.走入社區關懷長者,分享學習成果,散播歡笑、散播愛。 4.越野探訪,以騎自行車訓練學童耐力與毅力,學習忍耐困境、勇於面對挑戰。從團體活動中培養禮讓、服從、守法之精神 。 5.城鄉交流,拜訪結盟學校,學做有品的主人與客人。 | 向教育部申請款:98,560元 學校/縣市配合款:19,000元 學校其他相關經費費 :0 |
承辦人:廖英芬學務主管:林煌成會計主任:林海音校長:林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