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9
,离现在 6
年 5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小紅班主題課程紀實 (108.08.12~108.08.23)
小紅班課程紀實
《快樂上學趣》
紀錄期間:108/08/12-108/08/23
教學者:語齊老師/記錄者:語齊老師
主要概念
活動名稱
課程目標
學習指標
怎麼照顧自
己和自己的
東西?
照顧我們的角落
認-2-3 整理文化產物訊息間的
關係
認-幼-2-3-1 依據生活物件的
特性與功能歸類
上學給我們
的感覺
上學心情的三溫暖
情-1-2 覺察與辨識生活環境中
他人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情-3-2 理解生活環境中他人和
擬人化物件情緒產生的原因
情-小-1-2-1 覺察與辨識常接
觸的人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情-小-3-2-1 理解常接觸的人
其情緒產生的原因
一、 前言
身為校園新鮮人,孩子們初入學校所要面對的就是熟悉環境和生活自理的挑戰。透過
「快樂上學趣」這個主題,孩子們從熟悉環境開始學習照顧教室的環境,另一方面也學習
照顧自己。
開學第二週,孩子們有餘力認識教室內的其他孩子,也開始發現每個人的習慣和常有
的行為(情緒)
,於是我們試著探索「上學」帶給每個人的感受,理解情緒的差異與來源。
二、 怎麼照顧自己和自己的東西?
進入班級,孩子們首先面對的就是生活自理與融入
班級的挑戰,除了自己上廁所、自己吃點心、照顧自己
的物品之外,還要懂得照料班級內的共用物品。哇!照
顧自己的任務孩子們或多或少都有些經驗,但是照顧公
用的物品,小紅班的孩子們會有哪些體驗和學習呢?
照顧我們的角落
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就是角落探索。無論是充滿鍋碗瓢盆的娃娃角,或者可以建構長
小紅班主題課程紀實 (108.08.12~108.08.23)
長車道的積木角,都是孩子們享受快樂時光的地方,不過因為孩子們未能掌握收拾的
訣竅,所以玩具經常雜亂無章地擺放著。老師引導孩子檢視角落的狀況後,引導孩子
學習整理角落。
散落的雞蛋玩具要
合起來收拾才行
(華樂與茂哲)
把相同形狀的木片放在一起,就能變得整齊喔!
(幸原、苡如、小牧、昕妮)
把拼圖拼在一
起再放回去
(華樂、
茂哲、和謙、
品瑀)
小心地把教具放回櫃子上(彤恩、宣殷、昀甯)
老師邀請孩子查看教具是否擺放整齊,
孩子們仔細看看櫃子上的教具,
滿意地說:「很整齊!」
小紅班主題課程紀實 (108.08.12~108.08.23)
三、 上學給我們的感覺
上學心情的三溫暖
上學兩個禮拜了,每天到學校的時候,孩子的心情都不太一樣,有些孩子笑咪咪
地到學校,有些孩子雖然會有些傷心,但喝完水就沒事了。老師拍下孩子們到校時的
表情,引導孩子觀察自己和其他人來到學校的心情有什麼不一樣……
師:你們記得到學校是什麼心情嗎?
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每個人到學校的心情都怎麼樣呢?
(接著老師接連將幾位孩子的照片投影在牆上,讓孩子們觀察每個人的表情,
並由照片主角分享他/她當時的心情和發生的事)
有些孩子上學時展現了快樂的心情
苡如:我覺得昕晨有一點在笑。
昕晨:
(我到學校是)開心的!
小栩:
(我來學校的時候)心情好。
宇翔:
(來上學)心情好啊!上學好玩!
上學的時候,我們有這麼多的表情,
不同的表情代表不同的心情,
為什麼我們的心情都不一樣呢?
孩子們進行了一場小討論……
討論時學習舉手回答
(苡如)
小紅班主題課程紀實 (108.08.12~108.08.23)
彤恩:我早上笑笑的,因為我很喜歡上學。
宗頤:我太開心了!因為我很期待放學、
回家,又再來上學。
妍希:媽媽離開的時候,我就開心!
孩子們也發現有些孩子上學時有難過的心情
苡如:品瑀眼睛紅紅的。
品瑀:因為想媽媽,所以我哭哭了。
師:那妳喝水的時候心情有沒有比較好?
品瑀:心情就變好了。
宗頤:我覺得他(秉逸)有點哭哭。
秉逸:因為我想和奶奶一起回家。
小牧:因為早上我來的時候嘴巴吃太大口的早
餐,所以我哭了。
老師的話
新的生活,新的旅程
我們都知道,開始一種新的生活,許多
時候對成人來說不容易,可想而知,這樣
的過程對孩子而言更是不簡單。
短短的兩個星期,孩子們首先面對適應
環境的挑戰,接著需要開始認識週遭的許
多人,即使每天的作息相似,卻也有許多不
同的情境。然而這也是展開美妙旅程的起
點,而小紅班的孩子已經邁開了第一步。
品瑀告訴我們,
因為想念媽媽所
以哭了
小紅班主題課程紀實 (108.08.12~108.08.23)
一點一滴匯集校園生活的意象與心情
孩子們每天反覆經驗學校生活帶來的各
種刺激──吹遍校園的風、教室內外的人
聲、嘴中餐點的滋味,以及許許多多與人互
動的過程,這些經歷在孩子心中形成校園生
活的意象,更產生各種心情。每個孩子所懷
抱的心情各有不同,因此在與彼此相處的過程
中,我們都看見了每個人獨有的情緒時刻。
感同身受──你難過的時候,我也難過
延續孩子們看見每個人有不同心情的經
驗,當老師呈現照片集的時候,彷彿帶著參與
討論的每個孩子回到情緒發生的現場,引導孩
子以客觀的角度討論各種面對上學而產生的情
緒。
沒有一絲訕笑的態度,當每個孩子看見朋
友哭泣的照片,臉上流露出的是憂慮與不自在,甚
至有孩子告訴家人,自己因為看到好朋友哭泣而不
忍到學校。這就是孩子學習尊重他人的感受,是學
習同理的開始。
相信學習同理他人的過程中,會讓小紅班成為
一個充滿愛與彼此關心的班級,讓這趟旅程將越來
越精彩!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