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4
,离现在 4
年 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領域/科目
本土語言閩南語文
教學者
陳俞均
實施年級
一年級上學期
總節數
共 3 節,120 分鐘
課文名稱
第一課 心肝仔囝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1-Ⅰ-1
能聽辨閩南語常用字詞的
語音差異。
1-Ⅰ-2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閩南
語語句並掌握重點。
1-Ⅰ-3 能聽懂所學的閩南語文
課文主題、內容並掌握重點。
1-Ⅰ-4 能從聆聽中建立主動學
習閩南語的興趣與習慣。
2-Ⅰ-3 能正確朗讀所學的閩南
語課文。
2-Ⅰ-4 能主動使用閩南語與他
人互動。
3-Ⅰ-1 能建立樂意閱讀閩南語
文語句和短文的興趣。
核心
素養
●總綱
A1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
宜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
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劃生
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善。
B1
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理、
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
溝通及互動,並能瞭解與同理他
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C2
具備友善的人際情懷及與他人建立
良好的互動關係,並發展與人溝通
協調、包容異己、社會參與及服務
等團隊合作的素養。
●課綱
閩-E-A1
具備認識閩南語文對個人生活的
重要性,並能主動學習,進而建立
學習閩南語文的能力。
閩-E-B1
具備理解與使用閩南語文的基本
能力,並能從事表達、溝通,以運
用於家庭、學校、社區生活之中。
閩-E-C2
具備運用閩南語文的溝通能力,珍
愛自己、尊重別人,發揮團隊合作
的精神。
學習內容
Aa-Ⅰ-1 文字認讀。
◎
Ab-Ⅰ-1 語詞運用。
◎
Ab-Ⅰ-2 句型運用。
Ba-Ⅰ-2 親屬稱謂。
Bb-Ⅰ-1 家庭生活。
◎
Bg-Ⅰ-2 口語表達。
議題融入
【家庭教育】
家 E3 察覺家庭中不同角色,並反思個人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
與其他領域/科目
的連結
【生活課程綱要】
1-I-1-2 探索並分享自己的成長會受到家庭、學校及社區文化的影響。
教學設備/資源
自評表、字卡、學習單、教學電子書、書後圖卡
學習目標
一、能正確使用閩南語朗誦課文,並認讀課文中的重要語詞。
二、能正確使用閩南語說出親屬稱謂,並主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三、能正確運用課程所學習的句型,並主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2
四、能正確而且主動的使用閩南語介紹自己的家人的稱謂。
課 程 教 學 流 程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節
一、引起動機
1.搭配教學電子書,播放「看卡通學閩南語」動畫,讓學生欣
賞。
2.看完動畫,老師引導學生用閩南語回答「激頭殼」的問題,
帶出本課主題:
「稱呼」
,並藉此進入課文教學。
二、發展活動
1. 播放課文,帶領學生聆聽。老師解釋課文的意思,並提出
問題讓學生思考與回答。
老師揭示問題,請學生舉手搶答,答對平時成績加分。
a.課文內底有講著啥物稱呼?(課文中有提到什麼稱謂?)
※答案:課文內底有講著阿爸、阿母、我。
b.對佗位會當看出爸母對囝兒的愛?(從哪裡可以看出父母
對子女的愛?)
※答案:對「驚我破病,驚我跋倒,予我食飽、穿好,健
康大漢無煩惱」會當看出爸母對囝兒的愛。
2. 進行課文練習,老師領讀,學生跟讀,提醒學生的手指頭
隨老師的念誦指到對應的字。老師帶讀數次後,依學生的熟
悉度,運用分組或個人輪讀的方式反覆練習。
3.老師說明本課句型「
(啥物人)共(啥物人/物件)當做寶」
進行句型練習,老師唸完後請學生跟讀練習。
※例句:
阿公共我當做寶。(爺爺把我當作寶。)
我共尪仔當做寶。
(我把玩偶當作寶。)
三、統整活動
1.教導學生學唱本課歌曲。
2.歡樂動一動:老師進行課文律動教學。
-----第一節結束-----
6’
25’
9
口語、態度評量
能分享自己的看法。
口語評量
能 用 正 確 的 語 音 念 讀 課
文。
口語評量
能用正確的語音念讀句子
表演評量
能認真演唱本課歌曲並大
方展現自己的肢體動作。
3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二節
一、引起動機
1.老師展示卡通人物小丸子一家人圖片,並請學生說說看小丸
子一家有誰呢?並指導學生用閩南語說說看。
二、發展活動
1.輕鬆學語詞
(1)老師使用電子書學習「輕鬆學語詞」
。
(2)老師講解語詞,並指導學生正確發音。
(3)老師發下圖卡,每個小朋友依序當小弟、小妹、阿姊、阿
兄、阿母、阿爸、阿媽、阿公,輪流說出「我是○○」
(閩南
語稱謂)
,之後再互換角色。
2.語詞運用
1.老師提問:
「你的家人喜歡做什麼事?」
。請學生輪流發表並
將事情語詞記錄在黑板上。
2.指導學生練習句型:
(1)句型:
(啥物人)上愛(做啥物)
(2)老師準備兩疊字卡,分別是「
啥物人
(人物稱謂)」和「
做啥
物
(嗜好語詞)」的字卡。
(3)學生上臺分別從兩疊字卡中各抽一張,將兩張字卡組成句
子。例如:抽到「阿兄」和「讀冊」,就說:(阿兄)上愛
(讀冊)。
3.給予好表現的孩子加分獎勵。
三、統整活動
1.發下學習單,請學生準備與家人的合照並且指導用學習單上
的方法,請學生與家人一起練習用閩南語介紹家人。
-----------------------第二節結束--------------------
3
12
17
8
口語、聽力評量
能聽懂老師提問並正確回
答。
口語評量
能用正確的語音念讀親屬
稱謂。
口語評量
能利用「人物稱謂」和「嗜
好語詞」說出句子。
作業評量
能完成學習單並正確說出
親屬稱謂。
4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三節
一、引起動機
1.老師展示自己和家人出遊的照片,向學生進行介紹,並讓學
生針對好奇的地方提問。
二、發展活動
1. 用閩南語介紹家人
(1)老師依據課本「做伙來練習」的內容,示範上台發表方式。。
(2)老師請學生拿出學習單,檢視學生完成狀況,給予學生練
習發表的時間,並藉此機會針對不熟悉的孩子進行個別指導。
(3)學生輪流上台發表,鼓勵學生全程以閩南語介紹,並給予
完成者獎勵。
2. 聽看覓練習
(1) 老師播放教學電子書,請學生仔細聆聽。
(2)請學生根據聽到的內容,將順序寫在課本上。
(3)老師公布正確答案,然後進行講解。
(4)老師隨機點選學生,讓他們用閩南語再說一次答案。
三、統整活動
1. 指導學生填寫自評表:做到的項目畫圈,並請對方簽名或
蓋章。
「心肝仔囝」自評表
-----------------------第三節結束--------------------
項目/表現
太棒了
還不錯
再加油
家人簽章
1.我會念課文
2.我會用閩南語說出家人
稱呼
3.我能用閩南語介紹家人
喜歡做的事情
3
32
5
7’
口語評量
能用正確的語音介紹自己
和家人。
態度評量
能積極參與活動並安靜聆
聽別人的發表。
聽力評量
能聽懂並正確作答。
5
附件
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檢核參考表
層面
評鑑指標
自我
檢核
他人
檢核
檢核意見(文字敘述)
素養
導向
的
設計
1.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強調
學習是完整的,不能只偏重知
識層面。
✓
1.知識:課文、稱謂的認讀。
2.技能:能運用句型介紹自己的家
人。
3.態度:能懂得稱呼家人的禮貌。
2.營造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
能將學習內容和過程與經驗、
事件、情境、脈絡進行適切結
合。
✓
1.情境化:以介紹家庭成員來營造
學習情境。
2.脈絡化:能聽懂與說出生活中常
見的親屬「稱謂」
,並學會句型與
應用。
3.重視學習歷程、策略與方法:
課程規劃及教學設計能結合學
習內容與探究歷程,以陶養學
生擁有自學能力,成為終身學
習者。
✓
1.學習歷程:課文認讀→語詞學習
與運用
→講看覓→做伙來練習→
聽看覓。
2.策略方法:提問教學、遊戲評量、
作業評量、態度評量、播放動畫影
片等。
4.強化實踐力行的表現:讓學生
能學以致用,整合所學遷移應
用到其他事例,或實際活用於
生活中,更可對其所知所行進
行外顯化的思考,而有再持續
精進的可能。
✓
透過自評表、學習單、練習句型、
做伙來練習等活動,讓學生能在生
活情境中自主學習。
6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