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自編教材:通過拼板遊戲探究畢氏定理

格式
pdf
大小
1.92 MB
頁數
58
作者
yuya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7-17,离现在 5 9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數學科自編教材 

 

八年級 

八年級上學期 

 
 

遊戲看數界 

 
 

 

background image

 

課程一:畢氏定理拼板遊戲 

壹、活動器材: 

一、正方形卡片(附件一)、三角形種類牌(附件二)、任務卡(附件三) 
二、學習單(依活動分每人各 1 張/每組一張)。 
三、學習回饋單(每人各 1 張)。 

貳、活動說明: 

 

一、單元主題說明: 

(一)透過數個正方形面積圍成三角形的實際操作過程,發展學生「畢氏定理」的先備具

體心像,以利相關正式課程的進行。 

(二)活動適用於「畢氏定理」正式課程之前
(三)適用年級:(國中八年級) 

二、活動目標與核心概念: 

(一)運用正方形圍成三角形的歷程,來發現畢氏定理,並補足本單元懸缺的課程。

(註) 

(二)核心概念:奠定畢氏定理的相關條件與結論之認識。 

 

(註):懸缺的課程是指,國中未探討銳角與鈍角三角形的兩邊平方和與第三邊平方的關係, 
可延伸到高中的餘弦定理。 

參、活動流程: 

一、啟蒙活動 

【奠基畢氏定理的充分條件。當非直角三角形時,兩邊平方和不會等於第三邊的

平方(懸缺課程)】 

background image

 

啟蒙活動(一) 遊戲式臆測探究 

 

 

 

(一)個人競賽,四人一組(三人參與遊戲,一人當裁判,裁判用來判定圍出來是何種三角形) 
【器材】: 

(1)

 每組發一包正方形卡片,每人由其中拿不同色的正方形,紅色、藍色、綠色

(並將邊長 

17 的正方形先放到旁邊,不使用) 

(2)

 

每人一套 4 張種類牌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不能圍出三角形。

 

(3)

 

三角板或直尺(用以檢視是否為直角)

 

(4)

 

A3 方格紙(當底板,也可用方格檢視是否為直角)

 

 

【遊戲目標】: 看誰答對的次數最多,誰就是贏家 

 

【遊戲步驟】: 

(1) 

每人由卡片包中任抽一張正方形卡片,放在桌面

 

(2) 大家一起檢視拿出來的三張正方形卡片 

(3) 

每人先思考、猜測會圍出什麼三角形,並拿出那張牌,蓋在桌面上

 

(4) 

再一同將猜測的牌打開後,接著再將三張正方形卡片圍在一起,同時用三角板(或底

板方格紙

)檢視是何種三角形,檢視牌卡,答對者,獲得一勝,於表格做下記錄。重複步驟

(1)ˋ     每次出的正方形卡,可收回,重複使用,但下一次不能再出同一張卡。

 

(5) 

活動進行 10~15 分鐘,看誰答對的次數最多,誰就是贏家

 

 

共玩兩次

 

第一次為暖身賽 5 分鐘,自由地玩,不做記錄,無關勝負。 
第二次為正式賽 10 分鐘,一邊玩,一邊做記錄,以此局定勝負。(最後將結果紀錄在表單中, 
如下表,依據每次的紀錄,作為下次猜測的基礎 ) 。 

(6) 

第二次結束後,教師引導各組的贏家發表贏的策略,並做歸納。(以做下一輪團體賽所用)

 

每人發放

不 同 色 的
正 方 形 卡

+種類牌 

三人任意
拿出一張
正方形卡 

片 

共同檢視 

猜測圍出
何種三角 
形並出牌 

裁判

 

檢核答案

 

background image

 

學習單(個人賽/每人一張) 

 

 

較短 

較短  較長  較小  較小

面 積
(乙) 

b




積 

(丙) 

c

較小的
兩 個 
面積和
(甲+
乙) 

a

+ b

2

 

關係  最大 

填 入 

三角形

種 類 

銳角?/ 
鈍角?/ 
直角?/ 

不能圍出? 

此 

邊長 

邊長 

邊長 

面積 

(甲) 

 

面積 
(丙) 

局 
答 

 

 

 

a

(<、 
=、 

c

對 

 

 

 

 

 

>)   

 

16 

25 

36 

4

2

+5

2

 

6

銳角三角形   

16 

25 

3

2

+4

2

 

5

直角三角形   

16 

25 

49 

4

2

+5

2

 

7

鈍角三角形   

10 

16 

100 

3

2

+4

2

 

10

2

 

不能圍 

 

10 

36 

64 

100 

6

2

+8

2

 

10

2

 

直角三角形   

 

 

 

 

 

 

 

 

 

 

 

 

 

 

 

 

 

 

 

 

 

 

 

 

 

 

 

 

 

 

 

 

 

 

 

 

 

 

 

 

 

 

 

 

 

 

 

 

 

 

 

 

 

 

 

 

 

 

 

 

 

 

 

 

 

 

 

 

 

 

 

 

 

 

 

 

 

 

 

 

 

 

 

 

 

 

 

 

 

 

 

 

 

 

 

 

 

 

 

 

 

 

 

 

 

 

 

 

 

 

 

 

 

 

 

 

 

 

 

 

 

 

 

 

 

 

 

 

 

 

 

 

 

學習單(學生填寫學習單示意圖) 

如何判斷所圍出的圖形是何種三角形? 

 

  

 

  

 

  

啟蒙活動(一) 

遊戲式臆測探究 

background image

 

啟蒙活動(二) 遊戲式團體競賽 

 

 

 

(二)團體競賽,四人一組 
【器材】: 

(1) 

每組發放完整的一包正方形的卡片(紅色+藍色+綠色) 

(2) 

三角板或直尺(用以檢視是否為直角) 

(3) 

A3 方格紙(當底板,也可用方格檢視是否為直角) 

 

【遊戲目標】: 全班競賽,找到最多組合者,獲勝 

 

【遊戲步驟】: 

(1) 

由各組推派一位到其他組擔任裁判長,做以下活動的檢視與計分。

 

(2) 

請各組使用正方形卡片(卡片上有註明邊長和面積,學生可運用前一個活動的經驗,

最短兩邊的和 >第三邊的概念,圍出三角形),各組必須圍出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各一
個,並且於表格中完成記錄,才可得一分。由裁判長來檢視得分。

 

(3) 將相關邊長、面積資訊記錄於表格中,並記錄最小的兩個正方形面積的和,與最大正方形面
積的關係 
(4) 活動進行 10~15 分鐘,全班看哪一組,圍出的組數最多,就是贏家。 
(由各組的裁判長,檢視該組拼出來銳角、鈍角、直角各一個,並完成學習單紀錄,才可得
一分。老師巡視各組並做最後加分的統計。) 

全班競賽 
四人一組 

每組發放

正方形 

卡片 

找出銳角、

直角、鈍
角三角形
各一個, 
才得一分 

表格記錄 

最高分 

贏家 

background image

 

學習單(團體賽/每組一張) 

(完成銳角、鈍角、直角三角形各一個,才算一組。找到幾組,依序記錄一、二、三…..) 

 





類 

較短

邊長 

較短

邊長b 

較長

邊長c 

較 小
面 積
(甲) 

a

較小

面 積
(乙) 

b




積 

(丙) 

c

較小的兩個
面積和 
(甲+乙) 

a

+ b

2

 

關係 

 

 

(<、=、>) 

最大
面積
(丙) 

c




數 





形 

16 

25 

36 

4

2

+5

2

 

6

一 

36 

64 

81 

6

2

+8

2

 

9

二 

10 

64 

81 

100 

8

2

+9

2

 

10

2

 

三 

 

 

 

 

 

 

 

 

 

 

 

 

 

 

 

 

 

 

 

 





形 

16 

25 

3

2

+4

2

 

5

一 

10 

36 

64 

100 

6

2

+8

2

 

10

2

 

二 

12 

15 

81 

144 

225 

9

2

+12

2

 

15

2

 

三 

 

 

 

 

 

 

 

 

 

 

 

 

 

 

 

 

 

 

 

 





形 

16 

25 

49 

4

2

+5

2

 

7

一 

10 

12 

25 

100  144 

5

2

+10

2

 

12

2

 

二 

25 

36 

81 

5

2

+6

2

 

8

三 

 

 

 

 

 

 

 

 

 

 

 

 

 

 

 

 

 

 

 

 

 

學習單(學生填寫學習單示意圖) 

如何判斷所圍出的圖形是何種三角形? 

 

  

 

  

 

  

 

 

  

啟蒙活動(二) 

遊戲式團體競賽 

background image

 

全班競賽 
四人一組 

每組發放 
正方形卡 

片 

抽任務卡 

表格記錄 

最高分 

贏家 

遊戲活動:遊戲式團體解謎 

二、遊戲活動 【發現畢氏定理:當直角三角形的邊長為特定整數時,發現畢氏

定理成立,逆敘述也成立。】 

 

 

【器材】: 

(1)每組發放完整的一包正方形的卡片(紅色+藍色+綠

色) (2)三角板或直尺(用以檢視是否為直角) 

(3) 

底板 A3 磁性方格紙 (請翻成背面,沒有格子的)

 

 

(4) 

任務牌卡(附件三)

 

【遊戲目標】: 每組輪流到老師手上抽取不同的任務牌,甲類乙類牌各抽 6 張,名次統計 

【遊戲步驟】: 

 

(方式一)

全班競賽:

學習單每組甲、乙各一張

 

(1) 四人一組,第一組到老師手上抽取任務牌(甲類牌)

,老師向全班公佈題目 

(2) 各組利用正方形卡片包當作輔助,依照所抽的任務卡提示,完成任務,與記錄表填寫

完成(記錄邊長、面積大小、與三角形種類等關係) 

(3) 完成的組別依序排隊,將拼好的圖形與記錄單一同拿給老師審查,老師紀錄各組名次。 

(4) 甲類牌依序先抽完 6 張(使用學習單甲)

,再抽乙類牌抽 6 張(使用學習單乙),第一次

由第一組抽,第二次由第二組抽,依此類推。統計各組名次總和,名次總合低的勝出。 

 

(方式二)組內競賽:可以同一組玩,四人輪流抽牌,學習單每人甲、乙各一張

 

background image

 

學習單甲(團體賽/每組一張) 配合 牌卡甲 

 

已知(三角形種類) 

可推得(正方形面積關係) 

三  三




類 

較短 

較短 

較長  較小 

較小

面 積
(乙) 

b




積 

(丙) 

c

較小的兩個
面積和 
(甲+乙) 

a

+ b

2

 

關係 

最大
面積
(丙) 

c

角 
形 

邊長 a  邊長b  邊長c  面積 

(甲) 

 

牌 

 

 

 

a

(<、=、>) 

A

 




 

 

3

 

4

 

5

 

9

 

16

 

25

 

9+16

 

 

25

 

 

 

 

 

 

 

 

 

 

 

 

 

 

 

 

 

 

 

 

 

 

 

 

 

 

 

 

 

 

 

 

 

 

 

 

 

 

 

 

 

 

 

 

 

 

 

 

 

 

 

 

 

 

 

 

(學生填寫示意學習單) 

遊戲活動:

遊戲式團體解謎 

background image

 

學習單 乙(團體賽/每組一張) 配合 牌卡乙 

 

已知 (正方形面積關係) 

可推得(何種三角形) 

較 小
面 積
(甲) 

a

較小

面 
積 
(乙) 

b

最 大
面 積
(丙) 

c

較小的
兩 個 
面積和
(甲+
乙) 

a

b

2

 

關係 

 

 

<、 
=、 

最大
面積
(丙) 

c

三角
形牌 

 

(A~H) 





類 

較短

邊長a 

較短
邊長

較長
邊長

9

 

16

 

25

 

9+16

 

 

25

 

A

 

直 角 
三角形

 

3

 

4

 

5

 

 

 

 

 

 

 

 

 

 

 

 

 

 

 

 

 

 

 

 

 

 

 

 

 

 

 

 

 

 

 

 

 

 

 

 

 

 

 

 

 

 

 

 

 

 

 

 

 

 

 

 

 

 

 

 

background image

10 

 

(學生填寫示意學習單) 

 

遊戲活動-實例說明 

 

題目卡 甲類 

 
 
 
 
 
 
 
 
 
 
 
 
 
 
 
 
 
 
 

 

拿出H 三角形,找出能吻合三角形三邊的三個正方形(方格底板不可使用) 

 
 
 
 
 
 
 
 
 
 
 
 
 
 
 
 
 

 

已知: 直角三角形 

可得:兩股平方和=斜邊的平方 

background image

11 

 

 

 

 

題目卡 乙類 

 
 
 
 
 
 
 
 
 
 
 
 
 
 
 
 
 
 
 
 
 

 

依題意拿出三個正方形,找出能吻合三角形三邊的三角形 (方格底板不可使用) 

 
 
 
 
 
 
 
 
 
 
 
 
 
 

 

已知: 兩股平方和=斜邊的平方 

可得: 直角三角形 

 

 

畢氏定理逆定理 

畢氏定理 

background image

12 

 

肆、學習單: 

 

學習單(個人賽/每人一張) 

 

較短 

較短  較長  較小  較小

面 積
(乙) 

b




積 

(丙) 

c

較小的
兩 個 
面積和
(甲+
乙) 

a

+ b

2

 

關係  最大 

填 入 

三角形

種 類 

銳角?/ 
鈍角?/ 
直角?/ 

不能圍? 

此 

邊長 

邊長 

邊長 

面積 

(甲) 

 

面積 
(丙) 

局 
答 

 

 

 

a

(<、 
=、 

c

對 

 

 

 

 

 

>)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如何判斷所圍出的圖形是何種三角形? 

 

  

 

  

 

  

啟蒙活動(一) 

遊戲式臆測探究 

background image

13 

 

啟蒙活動(二) 

遊戲式團體競賽課程

啟蒙活動 學習單(團體賽/每組一張) 

(完成銳角、鈍角、直角三角形各一個,才算一組。找到幾組,依序記錄一、二、三…..) 





類 

較短

邊長 

較短

邊長b 

較長

邊長c 

較 小
面 積
(甲) 

a

較小

面 積
(乙) 

b




積 

(丙) 

c

較小的兩個
面積和 
(甲+乙) 

a

+ b

2

 

關係 

 

 

(<、=、>) 

最大
面積
(丙) 

c




數 





形 

 

 

 

 

 

 

 

 

 

 

 

 

 

 

 

 

 

 

 

 

 

 

 

 

 

 

 

 

 

 

 

 

 

 

 

 

 

 

 

 

 

 

 

 

 

 

 

 

 

 





形 

 

 

 

 

 

 

 

 

 

 

 

 

 

 

 

 

 

 

 

 

 

 

 

 

 

 

 

 

 

 

 

 

 

 

 

 

 

 

 

 

 

 

 

 

 

 

 

 

 

 





形 

 

 

 

 

 

 

 

 

 

 

 

 

 

 

 

 

 

 

 

 

 

 

 

 

 

 

 

 

 

 

 

 

 

 

 

 

 

 

 

 

 

 

 

 

 

 

 

 

 

 

 

如何判斷所圍出的圖形是何種三角形? 

 

  

 

  

 

  

 

 

  

background image

14 

 

學習單 甲(團體賽/每組一張) 

 

已知(三角形種類) 

可推得(正方形面積關係) 





至 





類 

較短

邊長 

較短

邊長b 

較長

邊長c 

較 小
面 積
(甲) 

a

較小

面 積
(乙) 

b




積 

(丙) 

c

較小的兩個
面積和 
(甲+乙) 

a

+ b

2

 

關係 

 

 

(<、=、>) 

最大
面積
(丙) 

c

 

 

 

 

 

 

 

 

 

 

 

 

 

 

 

 

 

 

 

 

 

 

 

 

 

 

 

 

 

 

 

 

 

 

 

 

 

 

 

 

 

 

 

 

 

 

 

 

 

 

 

 

 

 

 

 

 

 

 

 

 

 

 

 

 

 

遊戲活動:

遊戲式解謎課程 

background image

15 

 

學習單 乙(團體賽/每組一張) 

 
 

 

已知 (正方形面積關係) 

可推得(何種三角形) 

較 小
面 積
(甲) 

a

較小

面 
積 
(乙) 

b

最 大
面 積
(丙) 

c

較小的
兩 個 
面積和
(甲+
乙) 

a

b

2

 

關係 

 

 

<、 
=、 

最大
面積
(丙) 

c

三角
形牌 

 

(A~H) 





類 

較短

邊長a 

較短
邊長

較長
邊長

 

 

 

 

 

 

 

 

 

 

 

 

 

 

 

 

 

 

 

 

 

 

 

 

 

 

 

 

 

 

 

 

 

 

 

 

 

 

 

 

 

 

 

 

 

 

 

 

 

 

 

 

 

 

 

 

 

 

 

 

 

 

 

 

 

 

遊戲活動:

遊戲式解謎課程 

background image

16 

 

「畢氏定理拼板遊戲」 

 

 

我的姓名是: 

一、在啟蒙活動中, 

(1) 

如何判斷能不能圍出三角形,有沒有發現什麼條件?(提示:三邊長的大小關係) 

 
 
 
 

 

(2) 

若能圍出,又要如何判斷所圍出的三角形是直角、鈍角、或銳角三角形? 

(使用什麼工具?或方法?) 

二、由啟蒙活動的表格中觀察,試著完成以下表格(將以下空格填入>、<、=) 

畫底線的角

夾的兩邊為 a、b,

的對邊為 c 

1.  已知

銳角

三角形 ABC,角 C 為銳角 

則三角形三邊長的關係 

a

+ b

2   

 

 

c

 

 

 

2.  已知

直角

三角形 ABC,角 C 為直角, 

則三角形三邊長的關係 

a

+ b

2   

 

 

 

c

 

 

 

3.  已知

鈍角

三角形 ABC,角 C 為鈍角, 

則三角形三邊長的關係 

a

+ b

2   

 

 

 

c

 

 

我們玩過「畢氏定理拼板遊戲」,不管你剛才的比賽是輸或贏,接下來的學

習單,可以參考剛才的遊戲,用心想一想,用自己的話完成此學習單,才是這個
活動最完美的勝利者。加油喔! 

background image

17 

 

三、由遊戲活動中 

1.  已知三角形的三邊關係符合 

a

+ b

= c

2   

,則該三角形一定是 

  

角形 

 

2.  已知直角三角形,三邊為 

a、b、c 

(斜邊)

則三邊的關係必符合 

a

+ b

2

   

c

2

 

(空格填入>、<、=) 

眼見不一定為真 

四、 

(1) 

請在底板上分別使用邊長 12、12、17 的正方形,圍出三角形,請問你看到什麼三角形? 

(2) 

依據以上活動結論,請判斷三角形三邊長分別為 12、12、17,是何種三角形?為什麼? 

五、 

(1) 

請在底板上分別使用邊長 8、9、12 的正方形,圍出三角形,請問你看到什麼三角形? 

(2) 

依據以上活動結論,請判斷三角形三邊長分別為 8、9、12,是何種三角形?為什麼? 

background image

18 

 

我們玩過「畢氏定理拼板遊戲」單元的桌遊,度過了快樂的時光,現在請你用心想
一想,「畢氏定理拼板遊戲」帶給你的感覺是什麼呢?你學了些什麼?請用自己的話
寫下來。 

伍、學習回饋: 

 

 

(一)我的感覺是: 

(二)我覺得最有趣的是: 

(三)我還想要知道的是: 

我的名字是:( 

年( 

)月( 

)日 

background image

19 

 

附件一 

 

 

常用的畢氏三元數 

3-4-5 

6-8-10 

9-12-15 

12-16-20  15-20-25 

18-24-30 

21-28-35  24-32-40 

 

5-12-

13 

 

10-24-26  15-36-39 

 

7-24-

25 

 

8-15-17 

16-30-34 

9-40-41 

12-35-37  20-21-29 

 

 

 

啟蒙活動正方形卡片: 

 

運用以上所列數字,剪出以該數字為邊長的正方形。利用上頁

的方格紙,剪出正方形。(因正方形大小關係,僅採用 8 組有底色的

數字)

 

 

24 張正方形,第一個數字用紅色,第二個數字用綠色,第三個數

字用藍色。如下圖。

 

 

每一包並附上,附件(二)的牌卡片各一張(銳角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不能拼出三角形)。

 

background image

20 

 

 

 

附件二 

啟蒙活動- 

三角形牌 

background image

21 

 

附件三 

遊戲活動-任務牌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課程二:幾何釘板實驗 

 

 

壹、 活動器材: 

一、幾何釘板 (每組 1 個)。
二、橡皮筋 (每組 10 條)。
三、遊戲地圖 1 張。 
四、機會卡 9 張、命運卡 9 張。
五、小公仔或跳棋 (每組 1 個) 
六、學習單 (每組 1 張)。 
七、學習回饋單 (每組 1 張)。 

貳、活動說明: 

 

一、單元主題說明: 

(一)透過以「幾何釘板」操作,發展「邊長為無理數的正方形」之先備具體心像, 

以利相關正式課程之進行。 

(二)活動適於「平方根」正式課程之前。
(三)適用年級:(國中一年級以上)。 

 

二、活動目標與核心概念: 

(一)在幾何釘板上,能圍出指定面積大小的正方形。 
(二)在幾何釘板上,能在指定範圍內圍出各種面積大小不同的正方形。
(三)核心概念:藉由實驗操作,能圍出邊長長度為無理數的正方形。 

參、活動流程: 

一、先備活動:用橡皮筋在釘板上圍出斜擺的正方形例子。 

教師示範,以圖(一)的線段長為一邊,形成一個正方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確 

       
       
       

 

圖( 

 

一 

 

  

請學生觀察圖中的正方形,回答下列問題: 
1.這個四邊形為什麼是正方形呢? 

background image

 

 

 

機會 

? 

 

在釘板上圍出面

積是 5 的正方形 

命運 

! 

 

於 1 分鐘內,在

4x4  的釘板上圍

出面積大小不同 

2. 

它的面積要如何計算呢? 

3. 

有沒有其他圍法可圍出相同面積的正方形? 

二、遊戲目標: 

以大富翁遊戲的形式,兩或三組玩家猜拳決定先後順序,每組玩家皆從【1】出發, 
依序翻卡片解題,該題得分即前進步數,最先走到終點【30】的玩家獲勝! 

三、遊戲準備: 

1.  各組領取材料,包含:幾何釘板 1 個、橡皮筋 10 條。 
2.  老師將遊戲地圖、機會卡、命運卡擺放好之後,請每組選 1 個小公仔(或跳棋) 

擺放在遊戲地圖起點【1】位置。 

四、遊戲進行: 

1.  所有玩家猜拳決定先後順序。 
2.  輪到遊戲者,可選擇翻機會卡或命運卡一張,玩家需完成卡片上的指定任務,即可

依該卡片的得分決定前進步數。 
例:翻機會卡,任務為「在釘板上圍出面積是 5 的正方形」,若正確完成任務則 
可前進 3 步。 

例:翻命運卡,任務為「於 1 分鐘內在 4×4 的釘板上圍出面積大小不同的正方形」, 
若圍出 5 種則可前進 5 步。 

3.  9 張命運卡中,其中 4 張是「下次前進步數加倍」、「請退回起點」、「遊戲方向逆

轉」與「暫停一次」。 

4.  當有玩家抵達終點【30】即獲勝,其他玩家則依結束順序為該局名次。 

肆、學習單: 

background image

 

 

 

 

幾何釘板實驗 

 

我們的小組成員有: 

(一) 

你認為有哪些面積大小的正方形比較容易圍出來呢? 

 
 

 

(二) 

  請在下面的方格紙,畫出遊戲中你曾圍出的正方形,並寫下其面積。(至少 5 

種) (每個小格子邊長 1 公分) 

 

 

 

 

 

 

 

 

 

 

 

 

 

 

 

 

 

 

 

 

 

 

 

 

 

 

 

 

 

 

 

 

 

 

 

 

 

 

 

 

 

 

 

 

 

 

 

 

 

 

 

 

 

 

 

 

 

 

 

 

 

 

 

 

 

 

 

 

 

 

 

 

 

 

 

 

 

 

 

 

 

 

 

 

 

 

 

 

 

 

 

 

 

 

 

 

 

 

 

 

 

 

 

 

 

 

 

 

 

 

 

 

 

 

 

 

 

 

 

 

 

 

 

 

 

 

 

 

 

 

 

 

 

 

 

 

 

 

 

 

 

 

 

 

 

 

 

 

 

 

 

 

 

 

 

 

 

 

 

 

 

 

 

 

 

 

 

 

 

 

 

 

 

 

 

 

 

 

 

 

 

 

 

 

 

 

 

 

 

 

 

 

 

 

 

 

 

 

 

 

 

 

 

 

 

 

 

 

 

(三) 

上題中你畫的正方形,量量看它的邊長是多少公分?(四捨五入至小數第一位) 

(1)  面積是  

的正方形,邊長  

 

(2)  面積是  

的正方形,邊長  

 

(3)  面積是  

的正方形,邊長  

 

(4)  面積是  

的正方形,邊長  

 

(5)  面積是  

的正方形,邊長  

 

background image

 

 

 

我們玩過「幾何釘板實驗」單元的桌遊,度過了快樂的時光,現在請你用心想一想, 
「幾何釘板實驗」帶給你(妳)的感覺是什麼呢?你(妳)學了些什麼?請用自己的話寫下
來。 

 

伍、學習回饋: 

 

 

(一)我的感覺是: 

(二)我覺得最有趣的是: 

(三)我還想要知道的是: 

我的名字是:( 

103 年( 

)月( 

)日 

background image

 

 

 

陸、遊戲配件 

 

 

 

25 

 

 

26  27  28  29  30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background image

幾何釘板實驗 

 

 

 

 

 

 

 

 

 

機會 

? 

機會 

? 

機會 

? 

機會 

? 

機會 

? 

機會 

? 

background image

幾何釘板實驗 

 

 

機會 

? 

機會 

? 

 

 

機會 

? 

background image

幾何釘板實驗 

 

 

在釘板上圍出

面積是 9 的正

方形 

在釘板上圍出

面積是 10 的

正方形 

在釘板上圍出

面積是 13 的

正方形 

 

 

 

 

 

 

在釘板上圍出

面積是 8 的正

方形 

在釘板上圍出

面積是 5 的正

方形 

在釘板上圍出

面積是 2 的正

方形 

background image

幾何釘板實驗 

 

 

 

 

 

在釘板上圍出

面積是  20  的

正方形 

在釘板上圍出

面積是 18 的

正方形 

在釘板上圍出

面積是 16 的

正方形 

background image

 

 

 

命運 

命運 

命運 

命運 

命運 

命運 

 

 

 

 

 

命運 

命運 

命運 

background image

 

 

 

1 分鐘內,在 6x6 

的釘板範圍,圍出

面積大小不同的正

方形 

 

得分:圍出種類數 

1 分鐘內,圍出面 

積小於 10 的正

方形 

 

 

得分:圍出種類數 

下次前進

步數加倍 

請退回起

點 

遊戲方向

逆轉 

暫停一次 

 

 

 

 

 

1 分鐘內,在 5x5 

的釘板範圍,圍出

面積大小不同的正

方形 

 

得分:圍出種類數 

1 分鐘內,在 4x4 

的釘板範圍,圍出

面積大小不同的正

方形 

 

得分:圍出種類數 

1 分鐘內,在 3x3 

的釘板範圍,圍出

面積大小不同的正

方形 

 

得分:圍出種類數 

background image

 

 

 

 

 

課程三:十字交乘法〜加減乘除 

壹、活 動 器 材 撲

克牌、遊戲紙 

貳、活動說明 

一、單元主題說明:利用撲克牌遊戲建立十字交乘法的概念 
二、活動目標與核心概念:運用撲克牌玩類似「撿紅點」的遊戲,從中引入

十字交乘法的規則,讓學生自玩撲克牌同時建立十字交乘法的概念 

參、活動流程 

一、先備活動:練習撲克牌的點數做加減乘除 

遊戲規則: 
遊戲一 

一、兩人為玩家,每人發六張牌,另外中間發四張牌,玩家可以利用自己的

及桌面上的撲克牌,把撲克牌 A 分解成撲克牌 B 乘以撲克牌 C, 撲
克牌 B 加上撲克牌 C 等於撲克牌 D,若能湊成這四張則算一墩,若
無牌能湊成一墩,則需打出一張牌至桌面,再抽一張牌給自己,保持手
上六張牌,若用自己及桌面的牌完成一墩,則桌面不補牌,自己手上的牌
補至六張,若最後無牌可補,則牌多的玩家先出牌至與對方玩家收手上牌
數相同,再依序換對方出牌,至手上無牌即結束,最後看誰吃下最多墩的
為贏家。補充:若玩家增至 3 到 5 人,可以用兩副撲克牌混和來進行。 

二、遊戲所需相關資料(如:計分表等) 遊

戲紙 

 

 

= 

…….. 

 

background image

 

 

 

+ 

= 

遊戲二 

一、兩人為玩家,每人發六張牌,另外中間發四張牌,兩人先猜拳,贏者可

以決定 E 的數值為多少,E 的數值需在 20~40 之間,玩家可以利用自
己的及桌面上的撲克牌,把撲克牌 A 乘上撲克牌 D 加上撲克牌 B 乘
上撲克牌 C,總和能等於數值 E,若能湊成這四張則算一墩,若無牌能
湊成一墩,則需打出一張牌至桌面,再抽一張牌給自己,保持手上六張牌,
若用自己及桌面的牌完成一墩,則桌面不補牌,自己手上的牌補至六張,
若最後無牌可補,則牌多的玩家先出牌至與對方玩家收手上牌數相同,再
依序換對方出牌,至手上無牌即結束,最後看誰吃下最多墩的為贏家。補
充:若玩家增至 3 到 5 人,可以用兩副撲克牌混和來進行。 

二、遊戲所需相關資料(如:計分表等) 遊

戲紙 

 

= 

 

 
 
 

background image

 

 

 

肆、學習單 

遊戲一 
(1)若 A=3,D=4,則 B=  

,C=  

 

 

(2)若 A=4,D=4,則 B=  

,C=  

 

 

(3)若 A=5,D=6,則 B=  

,C=  

 

 

(4)若 A=6,D=5,則 B=  

,C=  

 

 

(5)若 A=8,D=6,則 B=  

,C=  

 

 

(6)若 A=12,D=7,則 B=  

,C=  

 

 

(7)若 A=14,D=9,則 B=  

,C=  

 

 

(8)若 A=18,D=11,則 B=  

,C=  

 

遊戲二 

(1)若 A×B=3,C×D=2,E=7,則 A= 

 

,B= 

 

,C= 

 

,D=  

 

 

(2)若 A×B=5,C×D=3,E=8,則 A= 

 

 

,B= 

 

 

,C= 

 

 

,D=  

 

 

(3)若 A×B=6,C×D=5,E=13,則 A= 

 

 

,B= 

 

 

,C= 

 

 

,D=  

 

 

(4)若 A×B=6,C×D=3,E=11,則 A= 

 

 

,B= 

 

 

,C= 

 

 

,D=  

 

 

(5)若 A×B=12,C×D=2,E=11,則 A= 

 

 

,B= 

 

 

,C= 

 

 

,D=  

 

 

(6)若 A×B=10,C×D=6,E=19,則 A= 

 

 

,B= 

 

 

,C= 

 

 

,D=  

 

 

(7)若 A×B=24,C×D=4,E=35,則 A= 

 

 

,B= 

 

 

,C= 

 

 

,D=  

 

 

(8)若 A×B=20,C×D=12,E=31,則 A=  

,B=  

,C=  

, 

D=  

background image

 

 

 

課程四:矩形拼板 

 

壹、活動器材: 

一、設計好的大正方形(

x

2

)、長方形(

x)、小正方形(1)拼板若干個。(需請學生從紙板剪下)。 

 

 

大正方形 

長方形 

小正方形 

邊長 

x、1 

面積 

x

 

 

 

 

x

x

 

 

1

 

 

 

 

二、紀錄單(每組 4 份)  

三、學習單(每組 4 張)  

四、回饋單(每組 2 張) 

 

貳、活動說明: 

一、單元主題說明: 

(一)透過以「形」表徵「數」的「矩形拼板」操作,發展「一元二次式因式分解」之先備具體

心像,以利相關正式課程之進行。 

(二)活動適於「十字交乘法做因式分解」正式課程之前。
(三)適用年級:(國中八年級,亦可以於七年級實施)。 

 

二、活動目標與核心概念: 

(一)給定不同組數的大正方形(

x

2

)、長方形(

x)、小正方形(1)拼版,嘗試「將指定的拼板

拚成矩形」問題。 

(二)將「指定的拼板數拚成矩形」,並討論拚出來的方式與紀錄方式
(三)核心概念:發展十字交成因式分解的操作性幾何表徵心像。 

background image

 

 

 

 

參、活動流程: 

一、認識拼板: 

 

 

 

 

x

x

 

 

1

 

 

 

大正方形 
請學生觀察該拼板是哪種圖
形,並設定邊長為 

x 單

位, 請學生討論其面積如
何表 示? 
x

平方單位 

小正方形(1) 
請學生觀察該拼板是哪種圖
形,並設定邊長為 

1 單

位, 請學生討論其面積如
何表 示? 
1

2

=1 平方單位 

長方形(

x) 

請學生觀察該拼板是哪種圖
形。並比對前面兩個正方 
形,可以發現其中邊長為 

單位,另一邊長為 

1 單

位, 請學生討論其面積如
何表 示? 

1×x = x 平方單位 

 

二、先備活動:建造、討論用拼版拼出矩形的正例與非例。

(一)利用

任務卡

提供的拼板數量,拚出一個矩形。 

 

大正方形(

x

2

長方形(

x) 

小正方形(1) 

 

 
 

x

 
 

 

x

 

 

數量 

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x

2

+3

x×(x+3) 

1.  請將拼出的圖形記錄下來。 

 

 

 

 

 

 
 
 

 

 

 

 

 

 

 
 
 

 

 

 

 

 

沒有全用到 

正確圖形 

不行 

2.  每次提供的矩形拼板一定要全部用完。 
3.  矩形裡面不能空心。 

 

x

 

 

 

 

x

 

 

 

 

background image

 

 

 

老師小結:不可空心,且請全部用完,若沒用完,表示不能拼成矩形。

(三) 利用

任務卡

提供的拼板數量,拚出一個矩形。 

 

 
 
 

 

 

x

 

 

1.  請將拼出的圖形記錄下來。 
2.  拼法只有這一種嗎? 
3.  討論正方形是否是矩形的一種。
老師小結:正方形也是矩形的一種。 

(四) 利用

任務卡

提供的拼板數量,拚出一個矩形。 

 

大正方形(

x

2

長方形(

x) 

小正方形(1) 

 

 
 

x

 
 

 

x

 

 

數量 

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x

2

+3

x+2 

(

x+1) 

×(

x+2) 

 

大正方形(x

2

長方形(x

小正方形(1) 

 

 
 

x

 
 

 

 

數量 

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x

2

+2x+1 

(x+1) 
×(x
1)或
(x
1)

2

 

 

 

x

 

 

background image

 

 

 

 

 

 

 

 

 
 
 
 
 
 

 

 

x

2

+3

x+2 

(

x+1) 

×(

x+2) 

學生常有
的拼法 

 

 

 

 
 
 
 
 
 

 

 

x

2

+3

x+2 

(

x+1) 

×(

x+2) 

1.  請將拼出的圖形記錄下來。 
2.  拼法只有這一種嗎? 
3.  討論這兩種是否是同一種。 
老師小結:這兩種矩形經由旋轉後相同,為同一個矩形。 

 

x

 

 

 

 

 

x

 

 

background image

 

 

 

(五)遊戲規則示範及說明。(老師找一名同學示範並說明遊戲規則,其他學生聆聽) 

 

 

肆、

實際遊戲。(安排同學三到四人一組) 

(一)同組的同學每人拿一張記錄單,記錄自己每次任務卡完成後的圖形(簡易版)、面積、長寬。如下, 
每次 1 分鐘。 

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得分 

 

 

 

 

 
 
 
 
 
 

 

 

x

2

+2

x+1 

(

x+1) 

×(

x+

1) 或
(

x+

1)

2

 

 

(二) 同組 3~4 人討論後,判斷得到的分數,並記錄在最右欄。 
(三) 玩到 24 張任務卡抽完為止(或誰先拿到 24 分,也可以宣告結束)。 

 

附註 
進階版:另附 6 張王牌,其中長方形(

x)的數量是?,因此學生可以自己透過嘗試或計算找出合適的數

字並排出矩形,由於可能的答案不只一個,所以屬於可以一次多拿許多分的機會。每人有一次抽該任務
王牌的機會,以增加得分。 
舉例: 

 
 

x

 
 

 

x

 

 

10 

?可以是 11、7 兩個答案。 

(一)共 24 張任務卡,老師先抽出 1 張任務卡,在 1 分鐘內拼出矩形,並記錄下該矩形的面 
積與長、寬。拼出 1 分、寫出面積 1 分、寫出長寬 1 分(對於是否完成任務,需同組 4 人討論後
認可)。 
(二)完成後該任務卡即可拿掉,若未完成,該任務卡仍需放回。 
(三)接著輪到同學繼續抽出 1 張任務卡,在 1 分鐘內拼出矩形,並記錄下該矩形的面積與長、 
寬。拼出 1 分、寫出面積 1 分、寫出長寬 1 分。(四)
依此類推。 
(五)若同組四人,玩到 24 張任務卡抽完為止(或誰先拿到 24 分,也可以宣告結束)。 

 

x

 

 

background image

 

 

 

 

伍、遊戲紀錄單: 

姓名:   

 

 

(1)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得分 

 

 

 

 

 

(2)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得分 

 

 

 

 

 

(3)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得分 

 

 

 

 

 

(4)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得分 

 

 

 

 

 

(5)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得分 

 

 

 

 

 

background image

 

 

 

 

(6)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得分 

 

 

 

 

 

(7)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得分 

 

 

 

 

 

(8)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得分 

 

 

 

 

 

(9)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得分 

 

 

 

 

 

(10)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乘積 

得分 

 

 

 

 

 

background image

 

 

 

陸、學習單: 

發現「矩形拼板」的秘密 

 

 

我的姓名是: 

一、 

請將你完成的任務卡找出來並再作以下的整理。 

 

 

x

 
 

 

x

 

 

面積 

邊長乘積 

放直的
長方形
拼板數 

放橫的
長方形
拼板數 

x

2

+2

x+1 

(

x+1) 

× (

x+1) 

 

 

 

 

 

 

 

 

 

 

 

 

 

 

 

 

 

 

 

 

 

 

 

 

 

 

 

 

 

 

 

 

 

 

 

 

 

 

 

 

 

 

2、 觀察記錄、若放直的長方形(

x)的拼板數目為 m、放橫的長方形(x)的拼板數目為 n。m、

n 和小正方形(1)的拼板數目有甚麼關係? 

 
 
 

3、 

m、n 和長方形(

x

)的拼板數目有甚麼關係? 

 
 

 

4、 當矩形面積記為 

x

2

+ax+b 時,邊長乘積可以記錄為(x+m) × (x+n),我的發現是…… 

     

我們玩過「矩形拼板」,不管你的挑戰是否成功,接下來的學習單,可以參考剛才

記錄的活動單,用心想一想,用自己的話完成此學習單,才是這個活動最完美的勝利
者。加油喔! 

background image

 

 

 

我們玩過「矩形拼板」單元的活動,度過了快樂的時光,現在請你用心想一想,「矩形拼
板」帶給你(妳)的感覺是什麼呢?你(妳)學了些什麼?請用自己的話寫下來。 

 

伍、學習回饋: 

 

 

(一)我的感覺是: 

(二)我覺得最有趣的是: 

(三)我還想要知道的是: 

我的名字是:( 

103 年( 

)月( 

)日 

background image

 

10 

 

 

 
 
 
 
 
 
 
 
 
 
 
 
 

 

 

 

x

x

x

x

background image

 

11 

 

 

任務卡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background image

12 

 

 

 

 

 
 
 
 
 
 

 

= 

一 

 

 
 
 

 

 

 
 

x

 
 

 

x

 

 

 

 
 

x

 
 

 

x

 

 

13 

12 

 

12 

 

 

 

 

 

 

 

 
 

x

 
 

 

x

 

 

 

 
 

x

 
 

 

x

 

 

12 

 

12 

11 

 

 

 

 

 

 

 

 
 

x

 
 

 

x

 

 

 

 
 

x

 
 

 

x

 

 

 

 

 

 

 

 

 

 

 
 

x

 
 

 

x

 

 

 

 
 

x

 
 

 

x

 

 

12 

 

15 

 

 

 

 

 

 

 

 
 

x

 
 

 

x

 

 

 

 
 

x

 
 

 

x

 

 

background image

 

 

 

課程五:方形拼板 

壹、 活動器材: 

一、設計好的大正方形(

x

2

)、長方形(

x)、小正方形(1)拼板若干個。(需請學生從紙板剪下)。 

 

 

大正方形 

長方形 

小正方形 

邊長 

x、1 

面積 

x

 

 

 

 

x

x

 

 

1

 

 

 

 

二、紀錄單(每組 4 張)  

三、學習單(每組 4 張)  

四、回饋單(每組 4 張) 

貳、活動說明: 

一、單元主題說明: 

(一)透過以「形」表徵「數」的「方形拼板」操作,發展「配方法」之先備具體心像,以利相

關正式課程之進行。 

(二)活動適於「配方法」正式課程之前。 
(三)適用年級:(國中八年級,亦可以於七年級實施)。 

 

二、活動目標與核心概念: 

(一)給定不同組數的大正方形(

x

2

)、長方形(

x)、小正方形(1)拼版,嘗試「將指定的拼板拚

成正方形」問題。 

(二)將「指定的拼板拚成正方形」找出還需要幾個小正方形拼板才可以拼成完整的正方形。並

討論拚出來的結果與紀錄方式 

(三)核心概念:發展配方法的操作性幾何表徵心像。 

background image

 

 

 

 

參、活動流程: 

一、認識拼板: 

 

 

 

 

x

x

 

 

1

 

 

 

大正方形 
請學生觀察該拼板是哪種圖
形,並設定邊長為 

x 單

位, 請學生討論其面積如
何表 示? 
x

平方單位 

小正方形(1) 
請學生觀察該拼板是哪種圖
形,並設定邊長為 

1 單

位, 請學生討論其面積如
何表 示? 
1

2

=1 平方單位 

長方形(

x) 

請學生觀察該拼板是哪種圖
形。並比對前面兩個正方 
形,可以發現其中邊長為 

單位,另一邊長為 

1 單

位, 請學生討論其面積如
何表 示? 

1×x = x 平方單位 

二、先備活動:建造、討論用拼版拼出正方形的正例與非例。
註:討論 

x

2

bx+c 與(x+q)

的關係,作為配方法的前置活

動 
依照以下任務提供的拼板數字(只有大正方形(

x

2

)與長方形(

x)的數目),想一想,還要幾個小正

方形(1),才能拼出正方形。 

(一)利用

任務卡

提供的拼板數量,拚出一個矩形。 

 

大正方形(

x

2

長方形(

x) 

小正方形(1) 

 

 
 

x

 
 

 

x

 

 

數量 

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平方 

?=1 

 

 

 

 
 
 
 
 
 

 

 

x

2

+2

x+1 

(

x+1)

2

 

 

x

 

 

background image

 

 

 

?=2 

拼不出來 
會多出一個小正方形 

 

 

background image

 

 

 

(五)遊戲規則示範及說明。(老師找一名同學示範並說明遊戲規則,其他學生聆聽) 

 

 

肆、

實際遊戲。(安排同學三到四人一組) 

(一)同組的同學每人拿一張記錄單,記錄自己每次任務卡完成後的圖形(簡易版)、面積、長寬。如下, 
每次 1 分鐘。 

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平方 

得分 

 

 

 

 

 
 
 
 
 
 

 

 

x

2

+2

x+1 

(

x+1)

2

 

(二) 同組 3~4 人討論後,判斷得到的分數,並記錄在最右欄。 
(三) 玩到 12 張任務卡抽完為止(或誰先拿到 24 分,也可以宣告結束)。 

 

進階版:另附 6 張王牌,其中長方形(

x) 拼版數目是奇數。學生可以自己透過嘗試剪裁或計算找出合

適的小正方形(1)拼版數目以排出正方形。由於難度提高,每人僅有一次抽該任務王牌的機會,完成
可得雙倍的分數。 
舉例: 

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平方 

得分 

 

 

 

x

2

+3

x+( 

)

2

 

(

x+ 

)

2

 

(一)共 

12 

張任務卡,老師先抽出 1 張任務卡,在 1  分鐘內依任務卡上提供的大正方形(x

2

) 拼版數

目、長方形(x)  拼版數目,再另外找尋適當的小正方形(1)拼版數目,拼出完整的正方形,並
記錄下該正方形的面積與邊長平方。 
(二)拼出(若小正方形拼板數不夠,可以用畫出)1 分、寫出面積 1 分、寫出邊長平方 1 分(對於是
否完成任務,需同組 4 人討論後認可)。 
(三)完成後該任務卡即可拿掉,若未完成,該任務卡仍需放回。 
(四)接著輪到同學繼續抽出 1 張任務卡,在 1 分鐘內依任務卡上提供的大正方形(x

2

) 拼版數目、

長方形(x) 拼版 數目,再另外找尋適當的小正方形(1)拼版數目,拼出完整的正方形, 並記錄下
該正方形的面積與邊長平方。 
依此類推。 
(五)若同組四人,玩到 12 張任務卡抽完為止(或誰先拿到 12 分,也可以宣告結束)。 

 

x

 

 

background image

 

 

 

 

伍、遊戲紀錄單: 

姓名:   

 

 

(1)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平方 

得分 

 

 

 

 

 

(2)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平方 

得分 

 

 

 

 

 

(3)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平方 

得分 

 

 

 

 

 

(4)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平方 

得分 

 

 

 

 

 

(5)紀錄  圖形 

面積 

邊長平方 

得分 

 

 

 

 

 

background image

 

 

 

陸、學習單: 

發現「方形拼板」的秘密 

 

 

我的姓名是: 

一、 

請將你完成的任務卡找出來並再作以下的整理。 

 
 

x

 
 

 

x

 

 

 

長方形個數 

 

 

 

小正方形個
數 

面積 

邊長平方 




字 

x

2

+2

x+1 

(

x+1)

2

 

 

 

 

 

 

 

 

 

 

 

 

 

 

 

 

 

 

 

 

 

 

 

 

 

 

 

 

 

 

 

 

2、 觀察小正方形(1)拼板的數目,他們有甚麼特殊性質? 

 

 

3、 觀察長方形(

x)拼板的數目,他們有甚麼特殊性質? 

 

 

4、 依觀察記錄,將長方形(

x)拼板的數目除以 2,得出一個神祕數字 k,並記錄在上表。

說說看長方形(

x

)拼板的數目與 k 的關係。 

說說看小正方形(1)拼板的數目與 k 的關係。 

 

5、 有大正方形拼板(

x

2

) 1 個與長方形(

x

)拼板 a 個時,還需要幾個小正方形(1)拼板?

才可以拼成一個完整的大正方形。 

我們玩過「方形拼板」,不管你的挑戰是否成功,接下來的學習單,可以參考剛才

記錄的活動單,用心想一想,用自己的話完成此學習單,才是這個活動最完美的勝利
者。加油喔! 

background image

 

 

 

我們玩過「方形拼板」單元的活動,度過了快樂的時光,現在請你用心想一想,「方形拼
板」帶給你(妳)的感覺是什麼呢?你(妳)學了些什麼?請用自己的話寫下來。 

 

伍、學習回饋: 

 

 

(一)我的感覺是: 

(二)我覺得最有趣的是: 

(三)我還想要知道的是: 

我的名字是:( 

103 年( 

)月( 

)日 

background image

 

 

 

 
 
 
 
 
 
 
 
 
 
 
 
 

 

 

 

x

x

x

x

background image

 

 

 

任務卡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0 

 

10 

background image

 

1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