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九條
本法第二十八條所稱個別化教育計畫,指運用團隊合作方式,針對身心障礙學生個別特性所訂定之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計畫;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學生能力現況、家庭狀況及需求評估。
二、學生所需特殊教育、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
三、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達成學期教育目標之評量方式、日期及
標準。
四、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所需之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及行政支援。
五、學生之轉銜輔導及服務內容。
嘉義縣OO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IEP)
姓名:楊O婷就讀年班: 205
個案管理教師:吳O娟老師
※參與擬定IEP之特殊教育專業團隊人員及家長
職稱 | 姓名 | 簽 章 |
學校行政-特教組長 | 呂00 | |
普通教育教師 | 蔡00 | |
特殊教育教師 | 吳00 | |
特殊教育教師 | 邱00 | |
特殊教育教師 | 陳00 | |
家長 | 楊00 |
貴子弟108學年度個別化教育計畫經特殊教育專業團隊評估討論及您的參與,擬定內容如後,請您詳閱後,如同意其內容與執行方式,煩請於下簽名。
家長簽名___________________
本個別化教育計畫於____年____月____日經由本校特教推行教育委員會審議通過。
(請蓋特教推行委員會印章)
壹、學生、家庭現況與需求評估
一、基本資料 | |||||||||||
學生姓名 | 楊OO | 性別 | 女 | 出生 | 94.0.00 | 身分証字號 | |||||
戶籍地址 | 嘉義縣000000 | 電話 | (O) | ||||||||
居住地址 | 同上 | (H) | |||||||||
家長或 監護人 | 楊00 | 關係 | 父女 | 父(手機) | |||||||
母(手機) | |||||||||||
鑑輔會鑑定結果 | 類別:學習障礙(閱讀、數學)鑑定文號: 府教特字第0000000號 | ||||||||||
身心障礙手冊/證明:無 □有(續填) 記載類別: 障礙程度: | |||||||||||
安置情形 教育史 | 1.國小階段:國小安置於普通班接受特教服務(巡迴服務)。 2.國中階段:107學年度上學期安置於資源班。 | ||||||||||
健康狀況: 良好 □服藥中,藥物名稱:服用時間:副作用: □無 □有: | |||||||||||
二、家庭現況/需求 高風險家庭高關懷家庭 | |||||||||||
家長職業 | 屠宰業(火雞) | 主要照顧者 | 母親 | ||||||||
家庭經濟狀況 | 小康 | 父母婚姻狀況 | 同住 離婚 | ||||||||
家庭生活簡述 | 家中成員有爸爸、媽媽、哥哥和一位弟弟共5人,平日父母都在同一家屠宰場上班,上班時間較不固定,該生自行騎腳踏車到校,放學到教會寫作業。 | ||||||||||
家庭對個案支持現況 | 經濟:家中生活所需主要來源為父親。 | ||||||||||
照顧:主要照顧者為媽媽。 | |||||||||||
教養:媽媽為主要教養者,對該生的課業採放任式,學校功課交給教會的人協助。 | |||||||||||
其他(醫療和輔具、社工):無 | |||||||||||
家庭需求 | 經濟補助 家庭諮詢 親職教育 輔導 特殊教育相關研習及資訊 轉介 協助家長申請相關機構服務 其他:課後課業輔導 |
三、能力現況描述
(一)測驗與評量紀錄
測驗:個別或團體智力測驗、各類能力診斷測驗、性向/興趣測驗等各式常模參照或標準參照測驗。
檢核量表:適應行為量表、各類障礙特質檢核表或相關量表等各式常模參照或標準參照量表。
其他:觀察(包括家長、學生、導師、任課教師、行政人員)、晤談、學業表現(段考成績或平均)、相關專業治療記錄(職能、物理、語言治療之評估結果及成效摘要)、前次個別化教育計畫檢討紀錄摘要 (依據前次會議紀錄或新生轉銜資料)等。
測驗名稱 | 測驗結果摘要/分析解釋 | 評量者 | 評量日期 | |||||||||||
正式評量 | WISC(四版) 105學年度第一學期 | 結果 | 魏氏智力測驗全量表(FSIQ)分數為74,PR4 屬於智能臨界範圍。 個案在各指數中: 語文理解(VCI)指數分數為74。 知覺推理(PRI)指數為74。 工作記憶(WMI)指數為85。 處理速度(PSI)指數為80。 | 柳 | 106.3.27 | |||||||||
分析 |
顯示該生語文推理、語文的概念化和從環境中習得的知識較欠缺以及在知覺和流體的推理、空間訊息處理和視動統合的能力不佳,也就是空間和操作的部分較不佳。 | |||||||||||||
閱讀理解診斷測驗(甲) | 結果 | 全測驗PR9,低於切截數。 字義理解低於切截數/推論理解高於切截數。 | 呂0均 | 108.3.5 | ||||||||||
分析 | 該生對於個別詞語意義的瞭解以及根據字的排列順序、文法、語言所傳達的意思,做適當排列成通順的句子,進而解釋句子的能力為其弱項。 | |||||||||||||
數學診斷測驗(甲) | 結果 | 全測驗:百分等級25,達切截點。
| 呂0均 | 108.3.5 | ||||||||||
分析 | 整體數學能力為中下,統計和應用此二項能力有明顯困難,可能對於閱讀圖表和文字題目有困難。 | |||||||||||||
識字診斷測驗(甲) | 結果 | 全測驗:百分等級22,達切截點。
| 呂0均 | 108.3.5 | ||||||||||
分析 | 該生對於音韻覺識、聆聽能力有困難或專注力不足,無法掌握出說話者欲表達的詞語,在字形部分則對字形、字義的辨識與運用有困難以及無法判斷文意和正確的詞語。 | |||||||||||||
書 | 結果 | 全測驗:量表分數81,百分等級5,未達切截點。
切截點。
截點。 | 呂0均 | 108.3.5 | ||||||||||
分析 |
| |||||||||||||
學習成績 (原班分數) |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 | 國文 | 排名 | 英語 | 排名 | 數學 | 排名 | |||||||
第一次段考成績 | ||||||||||||||
第二次段考成績 | ||||||||||||||
第三次段考成績 | ||||||||||||||
108學年度第二學期 | 國文 | 排名 | 英語 | 排名 | 數學 | 排名 | ||||||||
第一次段考成績 | ||||||||||||||
第二次段考成績 | ||||||||||||||
第三次段考成績 | ||||||||||||||
非正式評量 | 評量方式 | 評量者 | 評量結果摘要 | |||||||||||
觀察 晤談 檢核表 | 吳0娟 0月00日 |
四、能力現況描述
應根據(一)之評量紀錄結果分析整合敘述
應說明修改日期及修改內容
項 目 | 能力現況描述 | |
健康狀況 |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疾病等,身體病弱或長期服藥應詳細填寫)
| |
感官功能 | (視覺、聽覺、觸覺、平衡覺,若有限制,應詳細填寫相關醫療診斷結果) 與同齡學生無異。 | |
行動能力 | (精細及粗大動作協調、操作、運動機能、社區移動等,若有限制,應詳細填寫相關醫療診斷結果) 與同齡學生無異。 | |
生活自理 | (飲食、如廁、清潔衛生、安全、購買、穿脫衣服、上下學等食衣住行,就學校實際適應情況,描述個案的限制) 與同齡學生無異。 | |
認知 | (記憶、理解、推理、注意力等,應以標準化測驗輔助實際觀察結果說明) 經觀察該生因為長期記憶力不佳,所以需要比較多的練習機會達到精熟。 經課堂觀察該生抽象理解能力不佳,影響整體的學習。 經課堂觀察該生上課專注力不佳,只要周圍一有動靜就馬上分心或在寫作業時 答案就在她面前她還是找不到。 | |
溝通 | (口語、文字、動作之表達及語言理解,應以實際觀察結果並舉實例說明) 口語能力、語言理解在日常生活中較無問題,但經觀察和同儕有時會有雞同鴨 講或老師需多說幾次或將事情分步驟進行。在課堂上對於文章內容則無法完整 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文章內容。 因為斷字斷句容易出錯、詞彙量較缺乏以及語句不通順,因此,文字表達方面 不佳。 動作之表達能力正常。 | |
社會行為 | (人際互動、社交技巧、規範、情緒控制、行為問題、社會適應,應以實際觀察結果並舉實例說明) 人際互動尚可,有要好的朋友一起上下學且會在假日一起出去玩。 在原班或資源班會因為功課無法完成造成同學觀感不佳及負擔導致人際受影 響。107/12 | |
學習動機 | 學習動機不積極,回家完全不寫功課。 | |
學 科 能 力 現 況 | 國文 |
物基本訊息的能力。
|
英語 | (一)語言能力(聽): 常用的教室用語及日常生活用語辨識度有待提升。 (二)語言能力(說):無法以英語短句簡易介紹自己。 (三)語言能力(讀):佳句及對話的辨讀能力尚待提升。 (四) 語言能力(寫):聽寫能力不佳,書寫速度慢,影響學習效果。 (五)聽說讀寫綜合應用能力,涵蓋兩種以上語文技能:無法利用字詞及句型進 行簡易問答,需加強英文問答對話能力。 (六)學習興趣與態度:學習被動,學習的主動性及動機不足。 (七)學習方法與策略:提升英文學習策略,加強英文字典利用。 (八)文化理解:國外節慶習俗文化的認識度不足,利用課程加強。 (九)邏輯思考、判斷與創造力學習階段:加強對課文內容與情節,了解語境因 果的思考。 | |
數學 |
在生活中的應用情形,對數的概念理解佳,然運算過程易粗心導致 錯誤。
的判斷力可,對於簡易之旋轉、透視等空間概念亦可辨別與掌握。
活中的應用情形。 5. 函數:理解一次函數、常數函數的概念,尚未學習二次函數。 6. 資料與不確定性:具備基礎的機率統計概念,國一課程中尚未學習到較艱深 的機率統計觀念。 |
五、綜合能力分析
(一)優弱勢分析 | |
優勢能力 | 弱勢能力 |
1.人際互動尚可。 2.動作之表達能力正常。 3.個性開朗活潑。 | 1.理解能力不佳,影響學習。 2.長期記憶與專注力不佳。 3.無法掌握出說話者欲表達的詞語。 4.字形、字義的辨識與運用有困難以及無法判斷文意和 正確的詞語。 5.整體書寫表達能力有困難。 6.在數學能力上對於閱讀圖表和文字題目有困難。 7.學習動機不夠積極。
|
(二)學生障礙狀況對其在普通班級(或融合情境)適應的影響 | |
|
貳、需求評估及所需特殊教育、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
一、 需求評估
學習需求 | |
向度 | 內容 |
學習內容 | (提供十二年國教各領綱課程與特殊需求領域之內容調整,說明採用簡化/減量/分解/替代/重整/加深/加廣等策略,以原班調整或外加/抽離方式提供課程)
|
| |
| |
| |
●語文能力整體表現落差2個年級,因為抽象思考能力不佳,影響整體學習, 而國中教材內容量多且多數為抽象理解的部分,因此,綜合以上語文領域學 習需求分析結果,為個案安排每週5節國文抽離式課程。 | |
英文能力仍停留國小中年級階段,為有效提升英文能力,因此採取全抽抽離課程。 英文 採抽離課程 每週安排4節 語言能力(聽) 學習表現【1-Ⅳ-2能聽懂常用的教室用語及日常生活用語】不調整,學習內容【Ac-Ⅳ-4國中階段所學字詞(能聽、讀、說、寫最基本的1,200字詞)】減量為常見的教室用語和生活用語約600字。 | |
語言能力(說) 學習表現【2-Ⅳ-4能以簡易的英語描述自己、家人及朋友】減量為經引導能以簡易的英語描述自己。學習內容【B-Ⅳ-1自己、家人及朋友的簡易描述】減量為以自己的簡易描述。 | |
語言能力(讀) 學習表現【3-Ⅳ-7能了解對話的主要內容】不調整。學習內容【Ad-Ⅳ-1國中階段所學的文法句型】不調整。 | |
語言能力(寫) 學習表現【4-Ⅳ-1能拼寫國中階段基本常用字詞】簡化為經引導能拼寫國中階段基本常用字詞。學習內容【Ac-Ⅳ-4國中階段所學字詞(能聽、讀、說、寫最基本的1,200字詞)】不調整。 | |
語言能力(聽說讀寫綜合應用能力,涵蓋兩種以上語文技能) 學習表現【5-Ⅳ-3能聽懂日常生活應對中常用語句,並能作適當的回應】不調整。學習內容【B-Ⅳ-2國中階段所學字詞及句型的生活溝通】不調整。 | |
學習興趣與態度 學習表現【6-Ⅳ-2主動預習、複習並將學習內容作基本的整理歸納】減量為 主動預習、複習並將學習內容作基本的整理。學習內容【B-Ⅳ-5人、事、時、地、物的描述及問答】減量為人的描述及問答。 | |
學習方法與策略 學習表現【7-Ⅳ-1能使用英文字典,配合上下文找出適當的字義】簡化為能使用英文字典。學習內容【Ac-Ⅳ-3常見的生活用語】不調整。 | |
文化理解 學習表現【8-Ⅳ-3能了解國內外風土民情及主要節慶習俗,並加以比較】不調整。學習內容【C-Ⅳ-1國內外節慶習俗】不調整 | |
邏輯思考、判斷與創造力學習階段 學習表現【9-Ⅳ-3能根據上下文語境釐清不同訊息間的因果關係】重整為根據上下文語境,說出不同訊息間的因果關係。學習內容【D-Ⅳ-3訊息因果關係的釐清】簡化為能說出訊息因果關係。 | |
數學能力整體表現落差約2個年級,因國中數學課程抽象概念比重多,如:代數、函數,且國中數學運算複雜度增加許多,該生抽象概念理解力欠佳,故數學科採完全抽離課程。 數學:採抽離課程/每週安排4節 ●N(數與量) 學習表現【n-Ⅳ-5理解二次方根的意義、符號與根式的四則運算,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減量為理解其意義並學會基礎運算,【n-Ⅳ-7辨識數列的規律性,以數學符號表徵生活中的數量關係與規律,認識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並能依首項與公差或公比計算其他各項】減量為認識等差數列並計算其他項,【n-Ⅳ-8理解等差級數的求和公式,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簡化為理解等差級數的計算方式。【n-Ⅳ-6、n-Ⅳ-9】省略不用。 | |
●S(空間與形狀) 學習表現【s-Ⅳ-2理解角的各種性質、三角形與凸多邊形的內角和外角的意義、三角形的外角 和、與凸多邊形的內角和,並能應用於解決幾何與日常生活的問題。】簡化為理解內角和與外角和意義【s-Ⅳ-1理解常用幾何形體的定義、符號、性質,並應用於幾何問題的解題。】【s-Ⅳ-3理解兩條直線的垂直和平行的意義,以及各種性質,並能應用於解決幾何與日常生活的問題。】【s-Ⅳ-4理解平面圖形全等的意義,知道圖形經平移、旋轉、鏡射後仍保持全等,並能 應用於解決幾何與日常生活的問題。】【s-Ⅳ-5理解線對稱的意義和線對稱圖形的幾何性質,並能應用於解決幾何與日常生 活的問題。】保留【s-Ⅳ-7理解畢氏定理與其逆敘述,並能應用於數學解題與日常生活的問題。】減量為理解畢氏定理的意義【s-Ⅳ-8理解特殊三角形(如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特殊四邊形(如 正方形、矩形、平行四邊形、菱形、箏形、梯形)和正多邊形的幾何性質及相 關問題。】【s-Ⅳ-9理解三角形的邊角關係,利用邊角對應相等,判斷兩個三角形的全等,並能應用於解決幾何與日常生活的問題。】【s-Ⅳ-10理解三角形相似的性質,利用對應角相等或對應邊成比例,判斷兩個三角形 的相似,並能應用於解決幾何與日常生活的問題。】保留 | |
●G(座標幾何) 此學習表現未出現於國二年段。 | |
●A(代數) 學習表現【a-Ⅳ-5認識多項式及相關名詞,並熟練多項式的四則運算及運用乘法公式】保留、【a-Ⅳ-6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能以因式分解和配方法求解和驗算,並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境解決問題】減量為使用因式分解求一元二次方程式的解。 | |
●F(函數)此學習表現未出現於國二年段。 | |
●D(資料與不確定性)此學習表現未出現於國二年段。 | |
學習歷程 | (適合的學習方式/管道、原班與資源班上課所需之教學法與教具調整等) 學習策略 因為該生學習時間運用不佳,又對學習沒有積極的態度,因此在課程中安排如下。 學習表現【4-J-4-1妥善安排課後時間,完成回家作業或複習課業】、簡化為妥善安排課後時間,完成回家作業【4-J-4-2分配完成作業的時間,按時繳交】不調整,學習內容【V-J-1 自己須遵守的學習規範。】不調整。
因此,可運用多元感官教學、遊戲教學或一堂課的教學活動盡量分割成幾個動態與靜態交替的活動,來維持其學習興趣 與注意。 |
學習環境 | 有助於學習之物理、社會、心理等環境之調整【校園、教學(實習)環境、設施、輔具、座位安排、教師及同儕協助】 國英數 無需調整 |
學習評量 | 適合學生學習特性之評量(如評量標準、評量方式、評量內容、時間調整、評量地點、提供相關輔具或必要提示、作業等) 國英數 (1)成績計算:平時(資100%、原0%)、段考(資50%、原50%)。 |
二、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
項目 | 需求 | 特殊教育服務提供 | 提供服務者 | |
交通服務 | 無 | 無需提供 | ||
教育輔助器材(輔具) | 無 | 無需提供 | ||
適性教材 | 無 | 無須提供 | ||
學習及生活人力協助 | 無 | 無須提供 | ||
復健服務 | 專業人員評估與建議- 無 | 無須提供 | ||
家庭支持服務 | 家庭諮詢 親職教育 特殊教育相關研習及資訊 其他:課後課業輔導 |
子教育資訊與講座。
不定期。 3.家庭諮詢:不定期提供家長諮 詢。 4.提供課後課業輔導 | 組長 導師 | |
校園無障礙環境 | 無 | 無須提供 | ||
其他支持服務 | 需要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 每次到資源班上課就檢查 |
三、所需特殊教育-資源教室提供特殊教育服務
學年度 | 領域名稱 | 地點 | 方式 | 節課/週 | 負責教師 |
108 | 國文 | 資源教室1.2 | 抽離 | 5 | |
英語 | 資源教室1.2 | 抽離 | 4 | ||
數學 | 資源教室1.2 | 抽離 | 4 | ||
特殊需求- 學習策略 | 資源教室1.2 | 融入課程中進行 | |||
108 | 國文 | 資源教室1.2 | 抽離 | ||
英語 | 資源教室1.2 | 抽離 | |||
數學 | 資源教室1.2 | 抽離 | |||
特殊需求- 社會技巧 | 資源教室1.2 | 融入課程中進行 |
叁、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達成學期教育目標之評量方式、日期及標準
領域: 國文科
學年教育目標 |
|
第一學期 | |||||||
項目 | 學期教育目標 | 評量 | |||||
方式 | 日期 | 標準 | 結果 | 教學 決定 | 備註/修改說明 | ||
1-1 | 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聆聽各項發表活動。 | 80% | |||||
2-1 | 能經引導將文本中描述的內容,用按照邏輯以通順的語句說出來。 | 80% | |||||
2-2 | 能經引導將文本中列舉的內容,用按照邏輯以通順的語句說出來。 | 80% | |||||
3-1 | 能透過部件識字教學法,瞭解簡單造字原 理,協助識字。 | 80% | |||||
3-2 | 認識國字至少1800 字,使用1500字的字 形、字音和字義並能寫出正確美觀的硬筆字。 | 80% | |||||
4-1 | 能經老師引導說出新詩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 | 80% | |||||
4-2 | 能經老師引導說出現代散文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 | 80% | |||||
4-3 | 能經老師提示使用不同閱讀方法,如畫線策略、找關鍵字、手指輔助唸讀、圖示等來增進對篇章主旨、寓意的了解。 | 80% | |||||
5-1 | 能依據老師的引導,運用書信、便條之慣用語彙與書寫格式練習寫50字的簡短文章。 | 80% | |||||
6-1 | 能在自己所規劃的時間內,安排課後時間完成回家功課。 | 80% |
第二學期 | |||||||
項目 | 學期教育目標 | 評量 | |||||
方式 | 日期 | 標準 | 結果 | 教學 決定 | 備註/修改說明 | ||
1-1 | 能經老師引導針對他人說話的內容,簡略說明自己的意見。 | 80% | |||||
1-2 | 能在聆聽過程中,以合適的肢體語言與對方互動。 | 80% | |||||
2-1 | 能經引導將文本中有關因果段落內容,用按照邏輯以通順的語句說出來。 | 80% | |||||
2-2 | 能經老師提示明確口述聽聞內容之關鍵訊息,如:背景、經過、結果等。 | 80% | |||||
3-1 | 能在引導下利用簡易的六書原則,輔助認 字,理解字義,如:象形、指事、會意等 | 80% | |||||
3-2 | 認識國字至少2700 字,使用2100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 80% | |||||
4-1 | 能經提示讀懂課文內容,回答與文章相關的問題(擷取訊息的部分)。 | 80% | |||||
4-2 | 能運用不同閱讀方法,如畫線策略、心智圖法、找關鍵字、手指輔助唸讀、圖示等來增進對篇章主旨、寓意的了解。 | 80% | |||||
4-3 | 能在老師的提示下選擇適合的閱讀方法來 使用。 | 80% | |||||
5-1 | 能配合人際溝通的需要,在老師的提示下運用書信、便條之慣用語彙與書寫格式,自行寫出簡單的應用文,如:賀卡、便條等。 | 80% | |||||
6-1 | 能在自己所規劃的時間內,分配完成作業的時間並按時繳交。 | 80% |
領域:英文科
學年教育目標 |
1.能聽懂常用的教室用語及日常生活用語。 2.經引導能以簡易的英語描述自己。 3.能了解對話的主要內容。 4.經引導能拼寫國中階段基本常用字詞 5.能聽懂日常生活應對中常用語句,並能作適當的回應。 6.主動預習、複習並將學習內容作基本的整理。 7.能使用英文字典。 8.能了解國內外風土民情及主要節慶習俗,並加以比較 9.經提示根據上下文語境,說出不同訊息間的因果關係。 |
第一學期 | |||||||
項目 | 學期教育目標 | 評 量 | |||||
方式 | 日期 | 標準 | 結果 | 教學 決定 | 備註/修改說明 | ||
1-1 | 1-1在提示下能聽辨出常用的教室用語及日常生活用語。(約300字)。 | ||||||
2-1 | 在適當提示下,能利用學過的字詞及片語說出自己的基本資料,如英文名字、年齡等。 | ||||||
2-2 | 在適當提示下,能使用若干個簡單句介紹自己。 | ||||||
3-1 | 在提示下,能朗讀出課堂中所學的主要佳句。 | ||||||
3-2 | 在提示下,能朗讀出課堂中所學的英文對話。 | ||||||
4-1 | 能抄寫出課堂中所學的課文中的英文單字。約400字。 | ||||||
4-2 | 能抄寫出課堂中所學的英文片語。約400字。 | ||||||
5-1 | 在提示下,針對教師問題作簡單的回答和敘述。 | ||||||
6-1 | 能依進度主動預習學校的英文課程。 | ||||||
7-1 | 能運用字典按照字母編排順序的方式查閱生字。 | ||||||
8-1 | 能認識課堂中所介紹的外國節慶活動。 | ||||||
9-1 | 在教師提示下,能聽懂課堂中所學的文章大致內容與情節。 |
第二學期 | |||||||
項目 | 學期教育目標 | 評 量 | |||||
方式 | 日期 | 標準 | 結果 | 教學 決定 | 備註/修改說明 | ||
1-2 | 能自己聽辨出常用的教室用語及日常生活用語。約300字。 | ||||||
2-3 | 能利用學過的字詞及片語說出自己的基本資料,如英文名字、年齡等。 | ||||||
2-4 | 能使用若干個簡單句介紹自己。 | ||||||
3-3 | 能朗讀出課堂中所學的重要佳句。 | ||||||
3-4 | 能朗讀出課堂中所學的英文對話。 | ||||||
4-3 | 能正確聽寫出課堂中所學的英文單字。約200字。 | ||||||
4-4 | 能正確聽寫出課堂中所學的英文片語。約200字。 | ||||||
5-2 | 能依教師提問問題,進行簡單的回答和敘述。 | ||||||
6-2 | 能主動複習教師所教過英文課程。 | ||||||
7-2 | 能運用英文字典查出指定的單字中文意思。 | ||||||
8-2 | 能認識課堂中所介紹的外國生活習俗。 | ||||||
9-2 | 在教師提示下,能理解課堂中所學的文章語境因果關係。 |
領域:數學科
108學年度教育目標 |
1.能理解二次方根的意義與基礎運算法則。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式的意義,並加以應用。 3.能理解等差數列的要項並在提示下算出一般項與和。 4.能認識平面圖形重要概念。 |
第一學期 | |||||||
項目 | 學期目標 | 評 量 | |||||
方式 | 日期 | 標準 | 結果 | 教學 決定 | 備註/修改說明 | ||
1-1 | 能理解二次方根的意義。 | ||||||
1-2 | 能理解二次方根的化簡及根式有理化的步驟。 | ||||||
1-3 | 能計算簡易的根式四則運算。 | ||||||
2-1 | 理解多項式的意義與重要概念。 | ||||||
2-2 | 理解多項式四則運算法則,進行簡易運算。 | ||||||
2-3 | 能利用因式分解求一元二次多項式的解。 | ||||||
2-4 | 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式在生活中的應用。 |
第二學期 | |||||||
項目 | 學期目標 | 評 量 | |||||
方式 | 日期 | 標準 | 結果 | 教學 決定 | 備註/修改說明 | ||
3-1 | 能觀察有次序的數列,並察覺其規律性。 | ||||||
3-2 | 能理解等差級數之首項和公差的意涵。 | ||||||
3-3 | 能在提示下算出等差數列的項。 | ||||||
3-4 | 能在提示下算出等差級數的和。 | ||||||
3-5 | 能理解等差數列在生活中的應用層面。 | ||||||
4-1 | 能理解三角形之邊的幾何性質。 | ||||||
4-2 | 能理解三角形之角的幾何性質。 | ||||||
4-3 | 能理解三角形的全等性質並可加以判斷是否為全等三角形。 | ||||||
4-4 | 能了解菱形、矩形、正方形具備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及其獨特的性質。 | ||||||
4-5 | 能了解菱形、矩形、正方形具備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及其獨特的性質。 | ||||||
4-6 | 能了解梯形的特性,並解決梯形的變化題型。 |
★評量標準說明:
評量方式-A:紙筆 B:問答 C:指認 D:觀察 E:實作 F:其他(請註明)
評量標準-請自訂(%)(PS:評量標準不一定要用百分比,也可以是達成的條件等)
評量結果-請自訂(%)
教學決定-P:通過 C:繼續 E:充實 S:簡化 D:放棄
肆、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所需之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及行政支援
個案無此需求
(一)情緒或問題行為描述
情緒/行為描述 | |
出現頻率 | |
出現情境 | □學校□家庭□社區□其他 |
持續時間 | □未滿一個月□一至六個月□六個月以上 |
嚴重性 (困擾的程度) |
(二)過去的介入情形描述
項目/說明 | |
曾使用過的策略 | |
過程描述 | |
執行者 | |
介入持續時間 | |
介入後的效果 | □更為嚴重□未有明顯改善□明顯改善□其他 |
(三)行為功能分析
問題行為的功能 | □取得內在刺激:□取得外在刺激: □逃避內在刺激:□逃避外在刺激: |
(四)行為功能介入方案
項目/說明 | 策略 | 參與人員 |
生態環境改善策略 | ||
前事控制策略 | ||
行為教導策略 | ||
後果處理策略 | ||
行政支援相關資源 | ||
介入時間 | ||
介入成效 | □更為嚴重□未有明顯改善□明顯改善□其他 | |
後續建議 | □持續進行□繼續追蹤□增加相關專業/資源介入 |
伍、學生之轉銜輔導及服務內容
包括新生轉銜、適性輔導、生涯進路、生涯探索、畢業生資料轉銜、轉銜追蹤…等
就讀年級階段 | □國中一年級 國中二年級 □國中三年級 | ||||
※學生未來願景:未來希望就讀高職,接受更專業的教學後能繼續升學或謀求相關工作。 ※未來計畫:協助透過適性輔導安置管道升學高職,以學習職業技能。 | |||||
學年轉銜目標 | 評量時間 | 評量結果 | |||
1.提升國英數學科能力。 | 109.6.10 | □達成 □未達成 | |||
2.能在與人互動時,學習如何抒發及控制自己情緒。 | 109.6.10 | □達成 □未達成 | |||
轉銜服務內容 | |||||
項 目 | 內 容 | 負責人 | |||
升學輔導 | 1.提供資源班國、英、數個別化課程 2.各種學習策略的應用。 | 吳○娟 | |||
生活輔導 | 提供各種人際互動技巧方式。 | 吳○娟 | |||
就業輔導 | 於課程中連結生活經驗與職業的關係,進行自我學察與探索。 | 吳○娟 特教組長 | |||
心理輔導 | 無 | ||||
福利服務 | 無 | ||||
相關專業服務 | 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