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鄉幼兒園
學年度 第學期
個別化教育計畫
幼兒姓名:.
就讀班級:班
(□大班 □中班□小班 □幼幼班)
訂定日期:年月____日
參與訂定者簽名:
職 稱 | 簽 名 | 職 稱 | 簽 名 | ||
教 師 | 班級教師 | ○○○ | 行 政 人 員 | 園長 | ○○○ |
班級教師 | ○○○ | 主任 | ○○○ | ||
特教巡迴 輔導教師 | ○○○ | ||||
專 業 人 員 | 家 長 | 父親 | ○○○ | ||
母親 | ○○○ |
一、幼兒基本資料
1.姓名:身份證字號:性別:生日:年 月日 3.家長或監護人:電話(一):(__)___________ 電話(二):____________。 4.嘉義縣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鑑定安置資料(可附上鑑定結果學校存查聯) 年月日 府教特字第號; 特教障礙類別:__________ 程度:_________;鑑定安置班別:_________。 5.特殊需求幼兒證明文件: □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 □醫院診斷證明;核發單位:。 □心理衡鑑報告(或評估報告書);核發單位:。 □重大傷病卡或審核通知書;核發單位:。 |
二、幼兒家庭狀況
1.排行:,兄人,姐人,弟人,妹人。 2.家庭結構:□雙親 □單親 □隔代教養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國籍:父 □本國籍 □其他:__________。 母 □本國籍 □其他:___________。 4.主要照顧者: □父親□母親 □祖父 □祖母 □其他:______。 5.領有社福單位證明:□無 □(中)低收入戶證明 □特殊境遇 □其他:_____ ____。 6.家中主要使用語言:□國語 □台語 □客家語 □原住民語言 □其他:__________。 7.家中成員是否有其他特殊個案:□無 □有。 8.家長對孩子的教養困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期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幼兒健康情形
聽 力 | □正常 □配戴助聽器電子耳(矯正後:左耳:分貝,右耳:分貝) □未檢查 □其他: |
視 力 | □正常 □未檢查 □已矯正□其他: |
伴隨症狀 | □無 □癲癇 □心臟病 □氣喘病 □過動 □腦性麻痺 □蠶豆症 □精神疾患 □其他: |
服用藥物 | □無 □有(藥物名稱_________ 服藥時間_________ 副作用________) |
過 敏 | □無 □食物過敏 □藥物過敏 |
其他特殊狀況 | □無 □生理發展明顯遲緩,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體狀況長期不佳,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測驗診斷紀錄
□無(該幼兒目前暫無正式測驗記錄)
□有(可附上綜合報告書或心理衡鑑報告或相關測驗證明文件)
測 驗 項 目 | 測驗結果 | 施測日期 |
請詳見附件「綜合報告書」 | ||
五、優弱勢能力及增強物
優勢能力 | |
待提升的能力 | |
增強物 〈找出幼兒最喜歡的事物〉 | 1.食物類增強物 (如:糖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食物類增強物 (如:貼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社會性增強物(如:口頭讚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家長自行帶至醫療單位或到宅到園服務專業服務紀錄(語言、職能、物理、心理治療等)
(□無 □有,請詳填下表,療育課程調整時應填入)
服務項目 | 服務方式 (個別、團體治療) | 每週次數 | 療育時間 | 療育地點 |
七、情緒與行為問題之行為功能介入方案與行政支援
(□無情緒/行為問題 □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請詳填下表)
發生 時間 | 情緒或行為問題陳述 | 介入處理方式 | 行政支援 介入方式 | 負責人員 | 三個月 追蹤紀錄 |
□已改善 □持續觀察 □調整處理方式 □其他 | |||||
□已改善 □持續觀察 □調整處理方式 □其他 |
八、需求評估/相關服務
序號 | 需求 項目 | 需求 評估 | 需求內容 (除第1、18項外,其他內容應與現況能力及調整內容相符) |
1 | 安置型態 | □無 □有 | □普通班接受特教服務 □社會機構 □不分類巡迴輔導班,每週/月接受特殊教育____節/小時。 ※前一學期安置適切性評估結果: □適切 □不適切(安置調整:___________________)。 |
2 | 健康服務 | □無 □有 | □基本檢查 □_______疾病護理 □其他________。 |
3 | 無障礙環境 | □無 □有 | □斜坡道 □廁所 □電梯 □其他__________。 |
4 | 座位調整 | □無 □有 | □教室座位調整_____________。□座椅調整____________。 □座位位置調整_____________。□其他________________。 |
5 | 分組方式調整 | □無□有 | □與教師同組 □與小老師同組 □異質分組 □同質性分組 □其他________。 |
6 | 課程調整 | □無 □有 | □課程降低難度 □課程分階段完成教學 □其他_______。 |
7 | 教材調整 | □無 □有 | □自編教材(呈現形式如點字、視覺提示、虛線描寫...) □學習單減量□其他_______________。 |
8 | 同儕協助 | □無 □有 | □提醒活動進行 □協助求助 □適應校園生活 □突發狀況報告 □其他______________。 |
9 | 飲食服務 | □無 □有 | □握湯匙 □拿筷子 □洗(擦)餐具 □擦桌子 □將食物切成小塊 □用餐禮儀 □其他__________。 |
10 | 穿著協助 | □無 □有 | □穿(脫)褲子 □穿(脫)上衣 □穿(脫)外套 □戴帽子 □穿(脫)鞋子 □穿(脫)襪子 □扣鈕扣 □拉上拉鍊 □綁鞋帶 □繫皮帶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 |
11 | 衛生輔導 | □無 □有 | □洗手 □擦(洗)臉 □刷牙 □漱口 □表達如廁需求 □便後擦拭 □其他_________________。 |
12 | 交通服務 | □無 □有 | □交通車接送 □家長自行接送 □其他_______________。 |
13 | 輔具提供 | □無 □有 | □放大鏡 □調頻助聽器 □點字機 □電腦 □擴視機 □輪椅 □手杖 □助行器 □站立架 □擺位椅 □溝通板 □其他_______________。 |
14 | 專業團隊 | □無 □有 | □物理治療(□已申請 □已核定 □審核未通過)。 □職能治療(□已申請 □已核定 □審核未通過)。 □語言治療(□已申請 □已核定 □審核未通過)。 □教師教助員(□已申請 □已核定 □審核未通過)。 |
15 | 經費補助 | □無 □有 | 項目___________________;額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如家長教育經費補助、學雜費補助…。 |
16 | 諮商服務 | □無 □有 | □個別諮商 □小團體輔導 □專業心理治療 □其他_______。 |
17 | 轉銜服務 | □無 □有 | □升學輔導 □生活輔導 □心理輔導 □福利服務 □其他專業服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 其他 (請簡述): |
九、家庭支持服務
序號 | 項目 | 評估 | 提供內容 |
1 | 特殊教育 資訊 | □無 □有 | □透過各項資訊溝通管道,提供家長各項法令規章、社會福利、醫療服務、輔具申請、專業人力、專業諮詢、成長團體、研習活動等資訊及管道。 □提供特殊教育文獻、文章,以及相關書籍借閱服務。 □鼓勵家長參與學校各項特殊教育研習、進修、宣導或活動。 |
2 | 諮詢服務 | □無 □有 | □提供特殊教育、諮詢各專業領域人員諮詢管道(教育單位、社福單位或機構)。 □提供醫療院所評估單位。 |
3 | 心理支持 輔導 | □無 □有 | □透過通訊聯繫、家庭訪視等活動,提供家庭成員正向心理建設與支持。 □鼓勵家庭成員參與幼兒園班親座談活動,藉由參與學校活動認識並增進與其他家庭的互動。 □鼓勵家庭成員參加相關家庭成長團體或接受相關單位諮商輔導。 |
4 | 親職教育 | □無 □有 | □提供家長教養策略與親職教育。 □辦理親師座談、親子活動、家長經驗分享等活動。 |
5 | 各項福利 補助 | □無 □有 | □協助家長申請各項教育獎補助。 □提供家長該區兒童發展社區資源中心社工聯繫方式,由社 工協助申請各項社會福利、醫療福利、民間社會資源福利 救助(補)助。 |
6 | 各項人力 資源 | □無 □有 | □協助申請各大專校院、家庭扶助、家庭福利、民間團體、社福單位或機構等,專業領域人員、社工、義工等人力資源。 |
7 | 各項輔助 器材 | □無 □有 | □協助申請教育輔具。 □協助家長聯繫社工申請社會局的生活輔具。 |
8 | 生涯轉銜 | □無 □有 | □提供家長個案屆齡轉銜相關座談訊息。 □提供家長個案升學資訊。 □安排參觀國小環境。 □協助安排轉銜各項相關活動。 |
十、幼兒現況能力評量暨學年(期)目標
◎年第一學期:目標起迄時間為/ / 至 / / 。
感官知覺 | □與一般同年齡孩子能力相符 ※以下有困難請打ˇ □注視眼前或周圍的人事物 □追視視線內移動的物品 □對於各類聲響有反應 □對於各種觸覺刺激有反應 □模仿連續上肢動作 □模仿連續下肢動作 □配合節奏做動作 ※其他觀察記錄/具體描述:
| 對上課或生活的影響 | ||||||||||||||||||||||||||||||||||||||||||||||||||||||||||
□無 □有,調整方式如下: | ||||||||||||||||||||||||||||||||||||||||||||||||||||||||||||
□提供輔助器具 說明: □技巧訓練 □提供相關專業服務 □提供醫療保健資訊 □其他 | ||||||||||||||||||||||||||||||||||||||||||||||||||||||||||||
※學年及學期目標(預定)期初依個案迫切需求及重要性預估教學目標及起訖時間,如有修改請填修正表。 格式不夠時,請自行增格。
◎評量方式請填代號:A紙筆、B問答、C指認、D觀察、E實作、F其他(請註明)。 ◎教學結果請填代號:×現階段不適合、○通過、Δ繼續。 ◎教學者:a:導師 b:教保員c:教師助理員d:家長 e :巡輔教師 | ||||||||||||||||||||||||||||||||||||||||||||||||||||||||||||
※學年及學期目標(修正表)
|
生活自理 | □與一般同年齡孩子能力相符 ※以下有困難請打ˇ(均從幼班能力開始評估至該年段為止) □不會維持座位及周遭環境整潔 □不會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 【幼小班能力】 □飲食:□飲食流體 □咀嚼食物 □取放餐具 □握湯匙進食□用吸管喝水□倒水 □衣著:□脫鞋襪 □脫衣褲 □穿鞋子□穿襪子 □穿衣褲 □如廁:□便意覺察 □便意控制 □尿意覺察 □使用便器 □表達上廁所意願 □盥洗:□清潔覺察 □洗手 □擦(洗)臉 □漱口 □擠牙膏 □刷牙 【中大班能力】 □衣著:□解(扣)鈕扣□拉拉鍊□整理衣物 □如廁:□摺衛生紙 □便後擦拭 □盥洗:□擤鼻涕 ※其他觀察記錄/具體描述:
| 對上課或生活的影響 | |||||||||||||||||||||||||||||||||
□無 □有,調整方式如下: | |||||||||||||||||||||||||||||||||||
□飲食調整 □輔助器具協助 □提供無障礙廁所 □人員協助 □技巧訓練 □其他 摘要說明: | |||||||||||||||||||||||||||||||||||
※學年及學期目標(預定)期初依個案迫切需求及重要性預估教學目標及起訖時間,如有修改請填修正表。 格式不夠時,請自行增格。
◎評量方式請填代號:A紙筆、B問答、C指認、D觀察、E實作、F其他(請註明)。 ◎教學結果請填代號:×現階段不適合、○通過、Δ繼續。 ◎教學者:a:導師 b:教保員c:教師助理員d:家長 e :巡輔教師 | |||||||||||||||||||||||||||||||||||
※學年及學期目標(修正表)
|
認知能力 | □與一般同年齡孩子能力相符 ※以下有困難請打ˇ(均從幼班能力開始評估至該年段為止) ◎概念認知問題 【幼】□自我概念 □拼圖 □配對 □大小 □常見物品名稱 □身體部位 【小】□形狀 □顏色 □性別 □認讀數字 □唱數□分類 □對應□辨識符號□點數 □數量 □認讀自己的名字 □空間概念(上下前後) 【中】□順序 □長度 【大】□時間 □10以內分解合成 □錢幣 □序列 □空間概念(左右) □正確使用量詞(個、張、瓶…) ◎推理思考問題 【幼小班能力】□玩扮演遊戲 【中大班能力】□做選擇 □想辦法解決問題 □區辨異同 □知道東西間的關係□因果關係理解 ※其他觀察記錄/具體描述:
| 對上課或生活的影響 | |||||||||||||||||||||||||||||||||||||||||||||||||
□無 □有,調整方式如下: | |||||||||||||||||||||||||||||||||||||||||||||||||||
□刺激學習意願 □縮短上課時間 □調整座位 □提示 □安排小老師 □個別指導 □技巧訓練 □協助建立成功經驗 □作業簡化或調整 □其他:分組調整,請同儕協助提醒活動進行。 摘要說明: | |||||||||||||||||||||||||||||||||||||||||||||||||||
※學年及學期目標(預定)期初依個案迫切需求及重要性預估教學目標及起訖時間,如有修改請填修正表。 格式不夠時,請自行增格。
◎評量方式請填代號:A紙筆、B問答、C指認、D觀察、E實作、F其他(請註明)。 ◎教學結果請填代號:×現階段不適合、○通過、Δ繼續。 ◎教學者:a:導師 b:教保員c:教師助理員d:家長 e :巡輔教師 | |||||||||||||||||||||||||||||||||||||||||||||||||||
※學年及學期目標(修正表)
|
粗動作能力 | □與一般同年齡孩子能力相符 □需用輔具:柺杖、助行器、輪椅、其他輔具:。 □經常會跌倒或碰撞東西 □行動時比一般同學慢很多 ※以下有困難請打ˇ(均從幼班能力開始評估至該年段為止) □獨立行走 □自行由教室到廁所或學校內其他的地方 ◎非移位、移位、平衡能力 【幼】□由躺到坐 □由坐或蹲而站起 □站著進行活動 □自己走 □跑步 □上下樓梯(兩腳一階) □原地跳□高處跳下 【小】□上樓梯(一腳一階)□沿線走□倒退走□蹲 □雙腳跳 □單腳站 □站在平衡木上 □一邊跑,一邊撿物 【中】□單腳跳□下樓梯(一腳一階)□走平衡木 ◎體能活動 【幼】□丟球□使用遊樂設施 【小】□接球 □踢球 □攀爬 □騎三輪車 □跳舞 【中】□騎腳踏車 【大】□拍球 其他觀察記錄/具體描述:
| 對上課或生活的影響 | |||||||||||||||||||||||||||||||||
□無 □有,調整方式如下: | |||||||||||||||||||||||||||||||||||
□提供輔具 說明: □調整教室位置 說明: □設立坡道或扶手 □調整座位 □技巧訓練 □其他:小天使陪同。 摘要說明: | |||||||||||||||||||||||||||||||||||
※學年及學期目標(預定)期初依個案迫切需求及重要性預估教學目標及起訖時間,如有修改請填修正表。 格式不夠時,請自行增格。
◎評量方式請填代號:A紙筆、B問答、C指認、D觀察、E實作、F其他(請註明)。 ◎教學結果請填代號:×現階段不適合、○通過、Δ繼續。 ◎教學者:a:導師 b:教保員c:教師助理員d:家長 e :巡輔教師 | |||||||||||||||||||||||||||||||||||
※學年及學期目標(修正表)
|
精細動作能力 | □與一般同年齡孩子能力相符 ※以下有困難請打ˇ(均從幼班能力開始評估至該年段為止) ◎手部基本動作能力 【幼】□手指取物 □拍手或敲兩手的東西 □模仿手指動作 □翻書□雙手拔開或接合兩物 【小】□大拇指和其他手指互碰 【中】□把手掌內東西移到手指處放掉 【大】□用手指把橡皮筋套在東西上 ◎操作能力 【幼】□把東西放入容器或孔洞裏 □把插棒插到洞板裏□開關容器 □舀 □敲搥 □串珠 □塗鴉 【小】□堆疊積木 □開關門把 □玩黏土 □撕紙 □使用夾子或鑷子 □開合剪刀 □擠 □連點成線□剝或拆開東西 □貼 □著色 【中】□剪直線 □描寫 □仿寫□摺紙□正確握筆 【大】□剪曲線、圖形□獨立書寫 □使用工具 ※其他觀察記錄/具體描述:
| 對上課或生活的影響 | |||||||||||||||||||||||||||||||||
□無 □有,調整方式如下: | |||||||||||||||||||||||||||||||||||
□利用替代/輔助工具 □技巧訓練 □其他 摘要說明: | |||||||||||||||||||||||||||||||||||
※學年及學期目標(預定)期初依個案迫切需求及重要性預估教學目標及起訖時間,如有修改請填修正表。 格式不夠時,請自行增格。
◎評量方式請填代號:A紙筆、B問答、C指認、D觀察、E實作、F其他(請註明)。 ◎教學結果請填代號:×現階段不適合、○通過、Δ繼續。 ◎教學者:a:導師 b:教保員c:教師助理員d:家長 e :巡輔教師 | |||||||||||||||||||||||||||||||||||
※學年及學期目標(修正表)
|
溝通能力 | 一、主要溝通方式 □口語:□國語 □台語 □客家語 □原住民語言□其他 □非口語:□眼神 □表情 □動作 □手語 □讀唇 □書寫 □輔助溝通器材 □其他 二、溝通情形 □一般同年齡的同學差異不大 ※以下有困難請打ˇ □不畏懼與人溝通 □以適當方式表達需求或想法 □詞彙量與同齡相符 □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想法 □使用與情境相符之詞彙和語句 三、語言理解能力 □與一般同年齡的同學差異不大 ※以下有困難請打ˇ □理解表情與動作 □理解簡單生活指令 □理解連續指令 □理解否定句 □理解問句(是非問句/選擇性問句/開放式問句) □理解複雜句 □理解說話和故事內容 四、語言表達能力 □與一般同年齡的同學差異不大 ※以下有困難請打ˇ □發音清晰度 □仿說□疊字 □語詞 □短句 □否定句 □使用問句 □回答問句 □描述生活經驗 □述說簡短故事 □針對不同情境、主題、對象,適當調整說話內容 ※其他觀察記錄/具體描述:
| 對上課或生活的影響 | |||||||||||||||||||||||||||||||||||||||||||||||||
□無 □有,調整方式如下: | |||||||||||||||||||||||||||||||||||||||||||||||||||
□提供口語表達機會 □簡化語句 □同儕模仿 □仿說練習 □技巧訓練 □溝通語句難易度調整 □提供提示(手勢、動作、語言、圖示) □對話情境模擬練習 □聽能訓練 □其他 摘要說明: | |||||||||||||||||||||||||||||||||||||||||||||||||||
※學年及學期目標(預定)期初依個案迫切需求及重要性預估教學目標及起訖時間,如有修改請填修正表。 格式不夠時,請自行增格。
◎評量方式請填代號:A紙筆、B問答、C指認、D觀察、E實作、F其他(請註明)。 ◎教學結果請填代號:×現階段不適合、○通過、Δ繼續。 ◎教學者:a:導師 b:教保員c:教師助理員d:家長 e :巡輔教師 | |||||||||||||||||||||||||||||||||||||||||||||||||||
※學年及學期目標(修正表)
|
社會情緒與人際關係 | 一、情緒表現 □與一般同年齡的同學差異不大 ※以下有困難請打ˇ □情緒穩定 □情緒反應與情境相符 □適當且合宜的方式表達情緒 □適當的挫折忍受度 □情緒可被安撫或轉移 □有自信心 二、人際互動 □與一般同年齡的同學差異不大 ※以下有困難請打ˇ □主動和其他幼兒互動 □具有互動技巧 □與同儕相處融洽 □對話時能注視對方 □與人分享 □輪流等待 □分工合作 □接納和配合他人建議 □懂得保護自己 □維護自己和他人的東西 □待人處事或行為舉止符合同齡的發展 三、團體規範 □與一般同年齡的同學差異不大 ※以下有困難請打ˇ □具有物權觀念 □主動參與遊戲或團體活動 □大部分時間能遵守班級的常規 □能持續參與同儕或團體活動 □大部分時間能服從指令或規範 □對周遭的人或活動感興趣 □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 ※其他觀察記錄/具體描述:
| 對上課或生活的影響 | |||||||||||||||||||||||||||||||||
□無 □有,調整方式如下: | |||||||||||||||||||||||||||||||||||
□使用行為改變技術 □提供團體輔導 □調整教室氣氛 □提供個別輔導 □提供社交技巧訓練 □安排小天使提供協助 □其他 摘要說明: | |||||||||||||||||||||||||||||||||||
※學年及學期目標(預定)期初依個案迫切需求及重要性預估教學目標及起訖時間,如有修改請填修正表。 格式不夠時,請自行增格。
◎評量方式請填代號:A紙筆、B問答、C指認、D觀察、E實作、F其他(請註明)。 ◎教學結果請填代號:×現階段不適合、○通過、Δ繼續。 ◎教學者:a:導師 b:教保員c:教師助理員d:家長 e :巡輔教師 | |||||||||||||||||||||||||||||||||||
※學年及學期目標(修正表)
|
十一、IEP目標融入課程活動時段對應表(表格如不符使用,請各園依班級作息表自行調整時段名稱、順序和格數)
活動時段 IEP 短期目標 | 入園 時間 | 主題 課程 | 戶外 活動 | 學習 區 | 用餐 午休 | 出汗性大肌肉肉活動 | 收拾 整理 | 轉換 時間 | 放學 時間 |
十二、個別化跨階段轉銜服務計畫(就讀幼兒園大班生皆要寫)
學生:未 來 一 年 的 轉 銜 計 畫
預計就讀學校 縣市:□本縣市就學 □他縣市就學 □大陸就學 □國外就學 預計就讀國小:□縣立_____國小 □私立____國小 □國立特殊學校國小部 預計安置型態:□普通班 □資源班 □巡迴輔導班 □特教班 □在家教育班 □床邊教學班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轉 銜 服 務 內 容
項 目 | 輔 導 內 容 | 起迄日期 | 輔 導 者 |
升學輔導 | □認識國小上課情形及安排參觀國小環境。 □加強常規及教室規則。 □練習遵守團體規範。 □認識國小鐘聲的意義。 □提升專注力。 □加強人際互動能力。 □安排幼小銜接課程。 □加強書寫能力(數字、符號)。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導師-○○○ |
生活輔導 | □精熟生活自理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認識及保護自己物品的能力。 □學習收拾整理自己物品(或書包)的能力。 □學習獨立處理身邊事物。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導師-○○○ 家長-○○○ |
心理輔導 | □認識與接納同儕彼此間的異同。 □學習接受他人的建議與想法。 □加強自我情緒及行為管理。 □提升自信心與挫折容忍力。 □學習正確紓壓及情緒表達方式。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導師-○○○ |
福利服務 | □提供各項教育獎補助申請資訊。 □提供專業團隊、教師助理員申請資訊。 □提供教育輔具申請資訊。 □提醒___年___月重新評估、重新鑑定、或換發身心障礙證明。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行政老師 ○○○ 導師-○○○ 社工-○○○ |
其它相關 專業服務 | □物理治療 □職能治療 □語言治療 □聽能訓練 □說話訓練 □心理治療 □藝術治療 □巡迴輔導服務 □屆齡轉銜評估 □教師助理員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行政老師 ○○○ 巡輔老師 導師-○○○ |
十三、轉銜追蹤輔導紀錄(畢業後6個月內追蹤)
學校單位:_____________ 第________學年度之畢業生或轉學生 學生:___________
聯繫日期 | 適 應 情 況 | 紀錄者 |
年 月 日 |
十四、個別化教育計畫家長同意書
經本人確實詳閱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並經學校相關人員說明後,對於本次個別化教育計畫設計內容,本人完全同意。
家長簽名:中華民國年月日
十五、個別化教育計畫期初會議
會議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記錄者:
參與訂定者簽名:
職 稱 | 簽 名 | 職 稱 | 簽 名 | ||||||||||||||||
教 師 | 班級教師 | 行 政 人 員 | 園(校)長 | ||||||||||||||||
班級教師 | 主任 | ||||||||||||||||||
特教巡迴 輔導教師 | |||||||||||||||||||
專 業 人 員 | 家 長 | ||||||||||||||||||
✽討論事項
|
依據教育部於102.7.12修正之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0條,指出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學校應於新生及轉學生入學後一個月內訂定;其餘在學學生之個別化教育計畫,應於開學前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每學期應至少檢討一次。
※討論事項:(建議請就:1.長短期目標內容及協調負責人員,如:生活自理部份可由家長協助指導。2.瞭解幼兒療育狀況,及提供醫院療育復健訊息。3.提供特教相關獎補助或專業團隊、輔具及教師助理員申請等資訊。4.幼兒是否有情緒與行為問題,若有請提出行為功能介入方案與行政支援方式。5.幼兒若為大班生,請討論轉銜計畫內容及實施方式。
會 議 記 錄 內 容 | |
會 議 照 片 | |
十六、個別化教育計畫檢討會議紀錄表(適用於學期結束或計畫完成一段落時使用)
會議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記錄者:___________
參與檢討者簽名:
職 稱 | 簽 名 | 職 稱 | 簽 名 | ||||||||||||||||
教 師 | 班級教師 | 行 政 人 員 | 園(校)長 | ||||||||||||||||
班級教師 | 主 任 | ||||||||||||||||||
特教巡迴 輔導教師 | |||||||||||||||||||
專 業 人 員 | 家 長 | ||||||||||||||||||
✽討論事項
|
※討論事項:(建議請就:1.幼兒所需的相關服務皆已提供且執行成效。2.每一領域的學年與學期目標是否順利通過。3.各領域配合教育目標之各項教學活動皆能有效帶動幼兒學習。4.期末時請評估安置適切性:□適切 □不適切(安置調整:)。5.各領域評量方法及標準皆切合幼兒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檢討。)
會 議 記 錄 內 容 | |
會 議 照 片 | |
十七、轉銜會議紀錄表(適用於幼兒跨階段或轉學時使用)
會議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記錄者:
參與會議者簽名:
職 稱 | 簽 名 | 職 稱 | 簽 名 | ||
教 師 | 班級教師 | 行 政 人 員 | 園長 | ||
班級教師 | 主任 | ||||
特教巡迴 輔導教師 | |||||
專 業 人 員 | 家 長 | ||||
未來安置單位 | ____國小主任 | 未來安置單位 | ____幼兒園主任 | ||
____國小老師 | ____幼兒園老師 |
※討論事項:(建議:1.未來安置建議、特教相關獎補助或專業團隊、輔具及教師助理員申請等資訊。2.幼兒是否有情緒與行為問題,提供目前行為功能介入方案與行政支援方式……等。)
會 議 記 錄 內 容 | |
會 議 照 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