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教案
教學科目 | 數學科 | 教材來源 | 113學年康軒版國小數學 第十一冊第三單元 | ||||||
單元主題 | 數量關係 | 教學課別 | 第三單元 數量關係-3-3商不變 | ||||||
教學對象 | 六年孝班學生 | 設計者(同教學者) | 藍偉杰 | ||||||
教學日期 | 113.10.04 | 教學時間 | 40分鐘(1節課) | ||||||
學習重點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1.觀察生活中數量關係的變化(和不變、差不變、商不變、積不變)。 2.觀察生活中的數量關係,並以文字或符號表徵數量。 | 1-1.透過觀察表格,發現商不變的 數量變化關係。 1-2.能說出表格,發現商不變的 數量變化關係。 2-1.觀察商不變的數量變化關 係,並能以文字表徵其關係及解 題。 | ||||||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以推理或解題。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 N-6-9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R-6-4)。可包含(1)較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和差問題、雞兔問題。 R-6-2數量關係:代數與函數的前置經驗。從具體情境或數量模式之活動出發,做觀察、推理、說明。 R-6-3數量關係的表示:代數與函數的前置經驗。將具體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學習以文字或符號列出數量關係的關係式。 | ||||||||
教 材 分 析 | 學生先備經驗: 1.有四則運算的基本概念。 2.認識和、差、商、積此四則符號。 3.有四則運算的基本能力。 學生未來發展: 1.將商不變的能力推廣到「比與比值」的正比例。 2.將積不變的能力推廣到「比與比值」的反比例。 | ||||||||
領域核心素養 | 數-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數-E-A3 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應用。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數-E-C1 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和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 ||||||||
具體目標 | 教學活動 | 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方式 | |||||
1-1 1-1 1-2 2-1 1-2 2-1 | 壹、引起動機 1.教師課前準備 a.數學課本、習作。 b.數學電子書。 2.學生課前準備 a.數學課本、習作。 b.紙、筆。 貳、發展活動 【商不變】 活動一 杯子蛋糕的數量和總價 1.教師布題: T:妙妙、奇奇和妮妮三人訂購一樣的杯子蛋糕,每人購買的總價和數量如下表。
T:說說看,你發現了什麼? S:當數量變成2倍時,總價也會變成2倍。 T:一個杯子蛋糕賣多少元?用三人購買的總價和數量算算看。 S:妙妙:90÷6=15 T:怎麼表示購買的總價和數量之間的關係?請用數學算式表示你們的想法。 S:因為總價除以數量等於1個杯子蛋糕的價錢。 T:豆豆訂購一樣的杯子蛋糕,共付了240元,是訂購了幾個? S:240÷15=16(個) 參、綜合活動 總結: 以課本『做做看』,請學生在課堂書寫並立即討論,以確認學生的學習觀念是否正確。 回家作業:
| 30” 10” | 課本、習作、電子書 課本 課本 習作 | 參與討論、課堂問答 實作評量 形成性評量 紙筆評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