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生會數學活動:透過故事學習序列、數運算與序數概念

格式
doc
大小
106 KB
頁數
7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4-06-25,离现在 11 12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E2教學活動設計

搭配教材:E數學繪本 / P10~P16

學習領域:序列關係、數的運算、

序數概念、時間概念

活動1:慶生會

活動目標:

˙學習解決故事中的數學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繪製生日卡,表現祝福的心意。

引起動機:

1.老師講述或播放多媒體教學光碟裡的數學故事〈兔子

太太過生日〉。

2.配合故事內容引導幼兒思考與解決故事中「想數學」、「玩數學」與「說數學」的問題。

活動過程:

1.老師問幼兒:「知道自己的生日在幾月嗎?」說明我們

也要來幫這個月過生日的好朋友慶生唷!

2.介紹活動當月的小壽星有哪幾位。

3.回顧〈兔子太太過生日〉的故事中,兔子先生送什麼給

兔子太太?我們可以送小壽星什麼呢?引導出送卡片

的答案。

4.隨機發下各種顏色的書面紙卡,引導幼兒使用畫筆彩

繪、裝飾卡片,寫上祝福的話,完成生日卡的製作。小

壽星也要製作一張卡片,送給自己或送給媽媽,感謝媽

媽在這一天生下自己。

5.卡片完成後,請幼兒看看自己手上的卡片是什麼顏色?

依老師指定的顏色順序,幼兒輪流把卡片放到桌上排

列出來,例如:紅、藍、黃、藍。排完後大家一起讀

出顏色的順序,說說看卡片是依照什麼顏色順序排列

的。再請幼兒輪流出題目指定的顏色順序。

6.請大家數一數:「這麼多的卡片,每種顏色各有幾張,

加起來又是幾張?」

7.作品欣賞:開放時間讓幼兒輪流走到桌邊欣賞排列出的卡片內容。

8. 請小壽星們謝謝大家送的生日卡片,最後老師協助將卡片張貼或懸掛在教室中布置。

可延伸學習經驗:

˙帶幼兒動手做餅乾(或購買現成的),每1個人發10

餅乾,練習數的運算。

學習指標

˙--3-1-1與同伴討論解決問

題的方法,並與他人合作實際執

行。

˙--3-2-1主動關懷並樂於與

他人分享。


教學資源

˙配合學具:多媒體教學光碟。

˙選四種顏色的書面紙,裁剪成卡

片大小、畫筆。


搭配教材:E數學繪本 / P17

學習領域:時間概念

活動2:誰來計時

活動目標:

˙增進口語表達能力,分享自己的想法。

˙發現生活中可計時的物品與相似處。

引起動機:

1.請幼兒圍圈坐下,老師表示有事需要小朋友幫忙,請一位幼兒幫忙到隔壁班借一枝筆,同時請一位幼兒幫忙洗一塊抹布,請大家一起等小幫手回來,再開始上課。

2討論剛剛誰先回來?為什麼老師同一時間請他們幫

忙,完成的時間卻不一樣呢?哪一件事花的時間比較

長?老師說明,做不同的事情,需要的時間不太一樣

喔!

活動過程:

1.展示E2數學想想掛圖或播放多媒體教學光碟,問幼兒:「掛圖裡的人在做什麼事呢?猜猜看,哪一件事花的時間比較長?」請幼兒輪流說說看。

2.請幼兒以自己為例子,說說看日常生活中花較少時間和需要花較長時間的事情各是什麼。

3.老師說明:有些事情我們感覺進行的很快,有些事情感覺進行的很慢,但是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討論要怎麼知道真正的時間長短呢?什麼東西可以幫助我們知道時間過了多久?

4.老師拿出所收集的各種計時物品或可看見時間、有計時功能的物品做介紹,例如:時鐘、手錶、手機、烤箱。

5.觀察發現這些物品的相似處,例如:都有數字。

6.思考為什麼有些物品不是時鐘,卻需要有計時器的設計功能呢?(因為需要清楚的設定使用的時間)

7.計時器設計師

(1)請幼兒想像,如果自己是計時器的設計師,想要在什

麼物品上加入計時器的設計呢?

(2)引導幼兒在圖畫紙上設計計時器,再與大家分享自己

的設計,說說看為什麼會把計時器設計在這樣物品

上,最特別的地方在哪裡?

(3) 因為沒有標準答案,可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像力。

可延伸學習經驗:

˙使用鬧鐘計時,幼兒須在時間內完成任務,例如:堆

積木,分別設定較長和較短的時間,感受時間快慢的

差異。

學習指標

˙--2-3-1建構包含事件開

端、過程、結局與個人觀點的經

驗敘說

˙--2-3-2與他人討論生活物

件特徵間的關係。


教學資源

˙配合教具:多媒體教學光碟、 E2

數學想想掛圖。

˙各種計時物品、圖畫紙、畫筆。

搭配教材:E2評量本 / 第六週P1~P5

學習領域:序列關係

活動3:顏色翻翻牌

活動目標:

˙培養對空間位置的記憶能力。

˙增進顏色序列關係的概念。

引起動機:

˙配合第六週學數學掛圖內容,引導幼兒發現鏡子顏色排列順序,再使用雪花片圖卡練習排排看。

活動過程:

1展示雪花片圖卡讓幼兒指認顏色,在有顏色的面朝下混合後,排列整齊。

2老師指定顏色順序,例如:指定紅、黃、藍、綠,幼兒

輪流一次翻一張牌,需翻到指定的顏色才能將圖卡拿

走做接排。若翻開的雪花片圖卡顏色不對,則翻回去

蓋好,換下一人翻圖卡。

3.可先從三種顏色的序列開始,增加到更多顏色。

可延伸學習經驗:

˙利用撲克牌,變化為以數字來進行記憶翻牌,之後依

花色序列玩接龍的遊戲。

學習指標

˙--2-1-2覺知物件間排列的

型式

˙--2-1-1依據序列整理自然

現象或文化產物的數學訊息。


教學資源

˙配合教具:E2第六週學數學掛圖、雪花片圖卡。



搭配教材:E2評量本 / 第六週P1P5

學習領域:序列關係

活動4:吸管串串樂

活動目標:

˙學習依照自己設定的顏色順序穿項鍊。

˙增進手眼協調,串出吸管項鍊。

引起動機:

1.老師事先製作好一條吸管項鍊戴在身上引起幼兒注意。

2.請幼兒看看吸管項鍊有哪些顏色的吸管?有發現吸管顏色排列的順序嗎?說說看是什麼順序?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想想看,想穿一條什麼顏色順序的項鍊?例如:紅藍黃白,請幼兒依顏色順序將吸管穿入毛線中。

2.老師隨機觀察引導幼兒進行的狀況。完成後,帶領幼兒

檢查排列順序是否正確,即可幫忙將毛線打結。

3.請幼兒戴上吸管項鍊,說說自己的項鍊依照什麼顏色順

序串成的。

可延伸學習經驗:

˙使用其他物品或圖卡練習不同的排序,例如最大到最

小、最高到最矮、數字110、事件發生順序等。

學習指標

˙--2-1-2 覺知物件間排列的

型式。

˙--2-2-1敏捷使用各種素材

或器材。


教學資源

˙各色吸管(事先剪成小段)、棉線或毛線。

搭配教材:E2評量本 / 第七週P6~P10

學習領域:數的運算

活動5:紙盤撈球

活動目標:

˙學習10以內加法的運算。

˙認識加法符號,學習列出算式。

引起動機:

˙老師拿出學數學掛圖,引導幼兒認識加法符號、等於

符號代表的意義。

活動過程:

1.老師邀請幼兒玩紙盤撈球的遊戲,一次請兩位幼兒,分別從起點拿著盤子繞行障礙物到達終點,從放有塑膠球的箱子中,用盤子撈起球,再端著盤子回終點。

2.分別點數兩位幼兒撈的球數,再數一數兩人的球加起來

是多少?其它幼兒找出相符的數字卡和符號卡,排列

出算式。

3.換其他幼兒進行紙盤撈球,反覆練習,老師並可用布題

掛圖1出題,指定拿回的球數。

可延伸學習經驗:

˙請幼兒自行在紙上畫圖出題,點數數量再列出算式。

學習指標

˙--2-1-3 運用十以內的合成

與分解整理數量訊息。

˙--1-1-4運用數字符號記錄

生活環境中的訊息。


教學資源

˙配合教具:E2第七週學數學掛

圖、布題掛圖1

˙配合學具:數字卡、符號卡

˙障礙物、紙盤子、各色塑膠球、整理箱。


搭配教材:E2評量本 / 第七週P6~P10

學習領域:數的運算

活動6:小手黏啊黏

活動目標:

˙學習10以內加法的運算。

˙樂於與同伴合作參與團體遊戲。

引起動機:

˙請幼兒數一數,一隻手有幾根手指?

活動過程:

1.兩人一組,面對面坐著,當老師說:「小手黏啊黏」,

幼兒要問:「黏多少?」,老師說出題目,如3+5,每

組幼兒需一位伸出3根手指頭、 另一位伸出5根手指

頭,將8根手指黏在一起。

2.數一數,一共有幾根手指頭黏在一起,再拿出妙妙盒的

數字卡與符號卡排出算式該組即過關。

3.老師變化題目,依1~2的步驟反覆進行遊戲。

可延伸學習經驗:

˙兩人一組以喊123出手指的方式,讓幼兒自由決定每

次出幾根手指頭,看誰先說出加總的數字即獲勝。

學習指標

˙--2-1-3 運用十以內的合成

與分解整理數量訊息。

˙--2-2-3考量自己與他人的

能力和興趣,和他人分工合作


教學資源

˙配合學具: 數字卡、符號卡。


搭配教材:E2評量本 / 第八週P11~P15

學習領域:序數概念

活動7:往上往下

活動目標:

˙學習運用序數標記位置和順序。

˙願意和同伴一起解決、檢視數學問題。

引起動機:

˙展示E2第八週學數學掛圖,引導幼兒點數藍色櫃子和

粉紅色櫃子各有幾格? 引導幼兒了解「由上往下數」

和「由下往上數」的方向意義。

活動過程:

1.老師提問:「粉紅色櫃子由上往下數地3格櫃子放什麼

什麼物品?」「紅色的球放在由下往上數第幾格?由上

往下數第幾格?」請幼兒解題。

2.老師提問:「藍色櫃子由上往下數地4格櫃子放什麼動

物布偶?」「小白狗放在由下往上數第幾格?」「如

果由上往下數答案一樣嗎?」請幼兒解題。

3.幼兒熟悉題型後,請三位幼兒上臺,一位當布題者,一

位當解題者,一位當檢視答案的人。讓每位幼兒都有機

會布題、解題和檢視答案。

學習指標

˙--1-1-4運用數字符號記錄

生活環境中的訊息。

˙--3-1-2與他人共同檢視問

題解決的過程。

教學資源

˙配合教具:E2第八週學數學掛



搭配教材:E2評量本 / 第八週P11~P15

學習領域:序數概念

活動8:拍拍氣球

活動目標:

˙學習運用序數標記位置和順序。

˙增進大肌肉的敏捷性與協調性。

引起動機:

˙老師在教室拉起一條繩子(高度約為160公分以上),上面掛滿各色氣球(如果每個顏色各一個更好)。

活動過程:

1.將幼兒分成兩隊,面向氣球坐下,老師先引導幼兒認識「左邊」和「右邊」在哪裡?再說明「由左往右數」「由

右往左數」的方向意義。

2.每次每一隊派一位代表出列,兩位幼兒依老師的指令跳

起來拍一下指定的氣球,例如:請拍從左邊數起第6

氣球、請拍從右邊數起第6個氣球,拍完後要說出氣球

的顏色。全部的幼兒一起檢視答案對了嗎?

3.先拍到氣球且答案正確的那一隊得一分,全部幼兒輪

完,計算哪一隊得分最多。


學習指標

˙--1-1-4運用數字符號記錄

生活環境中的訊息。

˙--2-1-1在合作遊戲的情境

中練習動作的協調與敏捷。


教學資源

˙氣球、橡皮筋、打氣筒、繩子

搭配教材:E2評量本 / 第九週P16~P20

學習領域:時間概念

活動9:現在幾點鐘

活動目標:

˙思考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

˙分辨時鐘上的長針與短針。

引起動機:

1.觀察學數學掛圖中,圖中的兔子先生和太太在做什麼?

2.哪一件事情先發生的呢?接下來呢?說說看先後順序。

3.問幼兒知不知道自己是幾點鐘的時候做這些事情?

活動過程:

1.展示教室裡的時鐘,看看時鐘上面有什麼呢?介紹長針

與短針,分別代表分針和時針。

2.老師將長針移到12的位置,移動短針到每一個數字,教導幼兒練習看整點:「長針指著12時,短針指的數字就是幾點鐘」。

3.配合布題掛圖3,輪流讓幼兒依老師所說的「幾點鐘」,練習在布題掛圖3的鐘面上,畫出長短針的位置。

可延伸學習經驗:

˙在教室中掛上較大的時鐘,隨時引導幼兒觀察,並在

整點時,請幼兒報時。

學習指標

˙--2-1-1依據序列整理自然

現象或文化產物的數學訊息。

˙--1-1-3辨識生活環境中數

字符號的意義


教學資源

˙配合教具:E2第九週學數學掛圖、布題掛圖3

˙兩種顏色的水性筆。


搭配教材:E2評量本 / 第九週P16~P20

學習領域:時間概念

活動10:時鐘滴滴答

活動目標:

˙學習看時鐘的整點時間。

˙學習自製時鐘。

引起動機:

1.老師拿出教室裡的時鐘,複習整點鐘時長短針的位置。

2.問幼兒想不想也動手做一個時鐘來操作,引起興趣。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在紙盤中間彩繪裝飾。

2.在紙盤邊緣,參考時鐘上數字的位置,引導幼兒寫上數字(也可用圓形數字貼紙黏貼)。

3.用兩個顏色的西卡紙,分別剪出長針和短針。

4.老師協助幼兒用兩腳釘將長短針組合在紙盤中心。

5.紙盤時鐘完成後,老師出題,幼兒依指示移動長針和短針到老師指定的整點鐘位置。

可延伸學習經驗:

˙介紹電子錶或電子時鐘的時間呈現方式。

學習指標

˙--1-1-3 辨識生活環境中數

字符號的意義。

˙--2-2-4熟練手眼協調的精

細動作。

˙--2-2-1運用各種視覺藝術

素材與工具的特性,進行創作


教學資源

˙紙盤、兩腳釘(長腳釘)、西卡紙、畫筆。


7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