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領域課程計畫
臺南市立東原國民中學106學年度第1學期七年級康軒版藝術與人文領域學校課程計畫
(一) 七年級上學期之學習目標
1.從自然形式與人為生活中認識美的形式原理。 2.透過鑑賞,培養學生品評藝術的能力。 3.認識西洋音樂記譜系統中常用的符號的意義與使用方式。 4.能認識擊樂器的名稱、音色與特性。 5.認識戲劇、劇場、表演藝術的內涵。 | 6.透過表演體會人際的情感與關懷。 7.透過說明,促成學生理解電影元素。 8.自然景物色彩的欣賞、觀察與習作,體會並探討色彩的美妙。 9.習唱歌曲〈秋夜〉,了解臺灣音樂創作的生命力。 10.能吹奏中音直笛曲〈快樂天堂〉。 11.認識四季主題的表演。 |
(二) 七年級上學期各單元內涵分析
月份 | 週別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成績考查&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 之單元名稱 | 單元學習目標 | 重大議題或 其他能力指標 | 節數 | 評量方法 或備註 |
8 | 1 |
|
| 30 | 31 | 8/30開學正式上課 |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一課 視覺藝術的語言(1) 第四課 音樂的語言(1) 第七課 打開表演藝術的大門(1) | 1.能從「自然之美」與「人為之美」察覺美的形式原理。 1.認識西洋音樂記譜系統中常用的符號。 1.認識表演藝術的範疇。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9 | 1 |
|
|
|
|
| 1 | 2 |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一課 視覺藝術的語言(1) 第四課 音樂的語言(1) 第七課 打開表演藝術的大門(1) | 1.能分辨視覺藝術作品中「形體」與「色彩」的特徵。 1.認識西洋音樂記譜系統中常用的符號。 2.習唱歌曲〈多雷咪〉(Do Re Mi)。 1.認識戲劇、影視及舞蹈表演的特質。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3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一課 視覺藝術的語言(1) 第四課 音樂的語言(1) 第七課 打開表演藝術的大門(1) | 1.能辨識視覺藝術作品中「質感」與「明暗」的表現方式。 1.認識音樂符號的意義與使用方式。 2.能正確運用音樂符號表現樂曲的內涵。 1.認識劇場藝術。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4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一課 視覺藝術的語言(1) 第四課 音樂的語言(1) 第七課 打開表演藝術的大門(1) | 1.能辨識視覺藝術作品中「質感」與「明暗」的表現方式。 1.能正確運用音樂符號表現樂曲的內涵。 1.認識劇場藝術。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5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9/30補上課 |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一課 視覺藝術的語言(1) 第四課 音樂的語言(1) 第七課 打開表演藝術的大門(1) | 1.透過鑑賞,培養學生品評藝術的能力。 1.學會吹奏中音直笛c2、d2、e2、f2、g2與直笛練習曲〈小蜜蜂〉。 1.認識舞臺與觀眾席的關係。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0 | 6 | 1 | 2 | 3 | 4 | 5 | 6 | 7 | 10/4中秋節放假 |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0/9調整放假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二課 繪畫情感與表達(1) 第五課 人聲飛揚(1) 第八課 表演停看聽(1) | 1.透過欣賞藝術作品的角度,體會人世間的各種情感。 1.認識聲帶的構造,並學習正確的發聲方法。 1.以不同的觀察對象,展現對排隊的想法。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人權】 2-4-1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8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10/16.17第一次段考周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二課 繪畫情感與表達(1) 第五課 人聲飛揚(1) 第八課 表演停看聽(1) | 1.認識並鑑賞藝術家運用不同的形式、媒材,表達對情感認知的作品。 1.認識音程與大調音階。 1.以不同的觀察對象,展現對排隊的想法。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人權】 2-4-1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9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二課 繪畫情感與表達(1) 第五課 人聲飛揚(1) 第八課 表演停看聽(1) | 1.認識素描的意義與媒材的特性。 1.演唱歌曲〈哈利路亞卡農〉。 1.透過表演體會人際的情感與關懷。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人權】 2-4-1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0 | 29 | 30 | 31 |
|
|
|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二課 繪畫情感與表達(1) 第五課 人聲飛揚(1) 第八課 表演停看聽(1) | 1.認識素描的意義與媒材的特性。 1.學會吹奏中音直笛g1、a1、b1,與直笛吹奏曲〈奧拉麗〉。 1.透過表演體會人際的情感與關懷。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人權】 2-4-1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1 | 10 |
|
|
| 1 | 2 | 3 | 4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二課 繪畫情感與表達(1) 第五課 人聲飛揚(1) 第八課 表演停看聽(1) | 1.藉由觀察與感受,培養表達與審美的能力。 1.欣賞約翰帕海貝爾〈D大調卡農〉。 2.培養分辨聲樂曲各種演唱型態的能力。 1.透過表演體會人際的情感與關懷。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人權】 2-4-1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1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12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 1-4-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2-4-7 感受及辨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三課 人間開麥拉(1) 第六課 躍動的節奏(1) 第九課 光影魔術師(1) | 1.認識國際與臺灣攝影內涵的演變。 2.認識數位相機的基本功能。 1.認識有固定音高與無固定音高的擊樂器。 1.了解「視覺暫留」對電影發明的重大影響。 | 【性別平等】 3-4-1 運用各種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解決問題,不受性別的限制。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環境】 1-3-1 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3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 1-4-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2-4-7 感受及辨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三課 人間開麥拉(1) 第六課 躍動的節奏(1) 第九課 光影魔術師(1) | 1.了解拍攝時運用不同的角度,照片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1.習唱歌曲〈快樂!真快樂!〉。 1.了解「視覺暫留」對電影發明的重大影響。 | 【性別平等】 3-4-1 運用各種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解決問題,不受性別的限制。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環境】 1-3-1 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4 | 26 | 27 | 28 | 29 | 30 |
|
| 11/28.29 |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 1-4-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2-4-7 感受及辨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三課 人間開麥拉(1) 第六課 躍動的節奏(1) 第九課 光影魔術師(1) | 1.了解採用不同光源拍攝,會影響主體明暗層次的變化。 1.習唱歌曲〈快樂!真快樂!〉 1.透過教師說明,促成學生理解電影元素。 | 【性別平等】 3-4-1 運用各種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解決問題,不受性別的限制。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環境】 1-3-1 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2 | 14 |
|
|
|
|
| 1 | 2 |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 1-4-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2-4-7 感受及辨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三課 人間開麥拉(1) 第六課 躍動的節奏(1) 第九課 光影魔術師(1) | 1.認識拍照構圖的形式,提升個人攝影內涵。 1.能吹奏中音直笛a2、b2、c3三個音及吹奏直笛曲〈野玫瑰〉。 1.認識卓別林的喜劇電影藝術。 | 【性別平等】 3-4-1 運用各種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解決問題,不受性別的限制。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環境】 1-3-1 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5 | 3 | 4 | 5 | 6 | 7 | 8 | 9 | 12/5.6作業抽查 | |||||||
16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 1-4-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2-4-7 感受及辨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三課 人間開麥拉(1) 第六課 躍動的節奏(1) 第九課 光影魔術師(1) | 1.動手拍攝校園景色、人物或自然生態。 1.欣賞臺北打擊樂團〈越界〉、〈被丟棄的寶貝〉,了解生活中俯拾可得的物品,都可以成為擊樂器。 1.認識卓別林的喜劇電影藝術。 | 【性別平等】 3-4-1 運用各種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解決問題,不受性別的限制。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環境】 1-3-1 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7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12/5.6作業抽查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3-4-11 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 | 一 圖解大自然(1) 二 四季之樂(1) 三 禮讚四季的表演(1) | 1.自然景物色彩的欣賞、觀察與習作,體會並探討色彩之美妙。 2.認識顏料的色彩三要素與色彩的感覺,了解藝術家從自然中獲取創作靈感,理解自然與創作的關係。 1.從臺灣四季所感受的生活情境,體會「藝術表演生活,生活創造藝術」的真諦。 2.習唱歌曲〈秋夜〉,了解臺灣音樂的創作生命力。 1.認識季節在電影中可以產生的意義。 2.認識純粹以季節為題材的電影、舞蹈作品。 | 【環境】 3-1-2 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 4-1-1 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等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8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3-4-11 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 | 一 圖解大自然(1) 二 四季之樂(1) 三 禮讚四季的表演(1) | 1.認識顏料的色彩三要素與色彩的感覺,了解藝術家從自然中獲取創作靈感,理解自然與創作的關係。 1.認識F大調音階。 1.認識純粹以季節為題材的電影、舞蹈作品。 | 【環境】 3-1-2 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 4-1-1 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等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9 | 31 |
|
|
|
|
|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3-4-11 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 | 一 圖解大自然(1) 二 四季之樂(1) 三 禮讚四季的表演(1) | 1.認識顏料的色彩三要素與色彩的感覺,了解藝術家從自然中獲取創作靈感,理解自然與創作的關係。 1.能吹奏中音直笛a1~c3音。 2.能吹奏中音直笛曲〈快樂天堂〉。 1.認識純粹以季節為題材的電影、舞蹈作品。 | 【環境】 3-1-2 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 4-1-1 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等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 | 19 |
| 1 | 2 | 3 | 4 | 5 | 6 | 1/1開國紀念日放假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3-4-11 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 | 一 圖解大自然(1) 二 四季之樂(1) 三 禮讚四季的表演(1) | 1.認識顏料的色彩三要素與色彩的感覺,了解藝術家從自然中獲取創作靈感,理解自然與創作的關係。 2.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汙染的覺知,提升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度。 1.認識弦樂器中的提琴家族。 1.認識純粹以季節為題材的電影、舞蹈作品。 | 【環境】 3-1-2 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 4-1-1 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等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20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3-4-11 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 | 一 圖解大自然(1) 二 四季之樂(1) 三 禮讚四季的表演(1) | 1.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汙染的覺知,提升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度。 1.欣賞義大利作曲家韋瓦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1.體驗以春、夏、秋、冬四季為想像的肢體活動。 | 【環境】 3-1-2 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 4-1-1 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等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21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 1/17.18第三次段考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3-4-11 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 | 一 圖解大自然(1) 二 四季之樂(1) 三 禮讚四季的表演(1) | 1.經由感官覺知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對各種環境破壞及汙染的覺知,提升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美的欣賞與敏感度。 1.欣賞義大利作曲家韋瓦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 1.體驗以春、夏、秋、冬四季為想像的肢體活動。 | 【環境】 3-1-2 能具有好奇心,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 4-1-1 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等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臺南市立東原國民中學106學年度第2學期七年級康軒版藝術與人文領域學校課程計畫
(一) 七年級下學期之學習目標
1.領略臺灣的自然與人文,並探索工作百態,認識多采多姿的影音世界。 2.藉由認識臺灣傑出藝術家的創作生命,了解本土文化特質,體驗臺灣的人文圖像。 3.從藝術作品中,思考臺灣的所處的環境及歷史變遷,進而珍惜自己生長的土地,並發揮創意,營造更美好的生活。 4.從生活中認識行業百態,觀察人物特徵及情感,並探索個人的生涯期許。 |
(二) 七年級下學期各單元內涵分析
月份 | 週別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成績考查& | 能力指標 | 對應能力指標 之單元名稱 | 單元學習目標 | 重大議題或 其他能力指標 | 節數 | 評量方法 或備註 |
2 | 1 |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2/15~16春節 |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一課 造形與創意(1) 第四課 多管弦事(1) 第七課 奇裝異服為哪樁(1) | 1.觀察並感受自然景物造形之美。 2.認識造形的構成要素與構成形態。 1.從認識西方樂器,學習不同文化的藝術美感,並培養學生具備寬廣的國際觀。 2.能說出西方管弦樂團的分類,與各分類下所屬樂器的名稱。 3.能認識室內樂的起源與重奏方式。 1.認識劇場工作及其延伸領域。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2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19~2/20春節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一課 造形與創意(1) 第四課 多管弦事(1) 第七課 奇裝異服為哪樁(1) | 1.認識造形的構成要素與構成形態。 1.從認識西方樂器,學習不同文化的藝術美感,並培養學生具備寬廣的國際觀。 2.認識室內樂的起源與重奏方式。 3.能從樂團的座位編制及音樂詮釋,進而認識指揮的功能與執掌。 1.認識劇場工作及其延伸領域。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3 | 25 | 26 | 27 | 28 |
|
|
| 2/28和平紀念日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一課 造形與創意(1) 第四課 多管弦事(1) 第七課 奇裝異服為哪樁(1) | 1.了解造形與文化的關係。 2.欣賞並理解人工物造形與機能結合的巧妙。 1.從認識西方樂器,學習不同文化的藝術美感,並培養學生具備寬廣的國際觀。 2.能說出西方交響樂團的分類,與各分類下所屬樂器的名稱。 3.能認識室內樂的起源與重奏方式。 4.能獲得正確且得體的音樂會欣賞禮儀。 5.能從樂團的座位編制及音樂詮釋,進而認識指揮的功能與執掌。 1.認識生活服裝、職業服裝與舞臺服裝的特性。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3 | 3 |
|
|
|
| 1 | 2 | 3 | |||||||
4 | 4 | 5 | 6 | 7 | 8 | 9 | 10 |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一課 造形與創意(1) 第四課 多管弦事(1) 第七課 奇裝異服為哪樁(1) | 1.欣賞並理解人工物造形與機能結合的巧妙。 2.欣賞藝術家作品之造形意象,啟發創造思維。 1.從認識西方樂器,學習不同文化的藝術美感,並培養學生具備寬廣的國際觀。 2.能說出西方交響樂團的分類,與各分類下所屬樂器的名稱。 3.能認識室內樂的起源與重奏方式。 4.能獲得正確且得體的音樂會欣賞禮儀。 5.能從樂團的座位編制及音樂詮釋,進而認識指揮的功能與執掌。 1.學習服裝設計的方法與操作。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5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一課 造形與創意(1) 第四課 多管弦事(1) 第七課 奇裝異服為哪樁(1) | 1.運用媒材與造形構成,表現三度空間的作品。 1.能認識室內樂的起源與重奏方式。 2.能獲得正確且得體的音樂會欣賞禮儀。 3.能從樂團的座位編制及音樂詮釋,進而認識指揮的功能與執掌。 1.學習服裝設計的方法與操作。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6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二課 空間與構圖(1) 第五課 傳統新韻(1) 第八課 巧妝新藝象(1) | 1.認識空間表現的方法。 2.認識以各種空間表現與構圖形式表現的藝術作品。 1.從世界音樂的角度,認識中國傳統樂器與樂曲。 2.認識中國五聲音階的組成並能判斷調式。 3.了解中國傳統音樂的表現方式與樂器的特色。 1.認識舞臺化妝。 2.從不同類型的舞臺表演,認識不同的舞臺化妝。 3.認識各種戲劇表演化妝。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7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31補課 |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二課 空間與構圖(1) 第五課 傳統新韻(1) 第八課 巧妝新藝象(1) | 1.認識空間表現的方法。 2.認識以各種空間表現與構圖形式表現的藝術作品。 1.從世界音樂的角度,認識中國傳統樂器與樂曲。 2.認識中國五聲音階的組成並能判斷調式。 3.了解中國傳統音樂的表現方式與樂器的特色。 1.認識舞臺化妝。 2.從不同類型的舞臺表演,認識不同的舞臺化妝。 3.認識各種戲劇表演化妝。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4 | 8 | 1 | 2 | 3 | 4 | 5 | 6 | 7 | 4/4兒童節放假4/5清明節放假 | ||||||
9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4-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二課 空間與構圖(1) 第五課 傳統新韻(1) 第八課 巧妝新藝象(1) | 1.認識空間表現的方法。 2.認識以各種空間表現與構圖形式表現的藝術作品。 3.嘗試以水彩畫進行創作。 1.從世界音樂的角度,認識中國傳統樂器與樂曲。 2.認識中國五聲音階的組成並能判斷調式。 3.了解中國傳統音樂的表現方式與樂器的特色。 1.認識舞臺化妝。 2.從不同類型的舞臺表演,認識不同的舞臺化妝。 3.認識各種戲劇表演化妝。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0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1-4-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二課 空間與構圖(1) 第五課 傳統新韻(1) 第八課 巧妝新藝象(1) | 1.認識空間表現的方法。 2.認識以各種空間表現與構圖形式表現的藝術作品。 3.嘗試以水彩畫進行創作。 1.從世界音樂的角度,認識中國傳統樂器與樂曲。 2.認識中國五聲音階的組成並能判斷調式。 3.了解中國傳統音樂的表現方式與樂器的特色。 1.認識舞臺化妝。 2.從不同類型的舞臺表演,認識不同的舞臺化妝。 3.認識各種戲劇表演化妝。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1-4-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二課 空間與構圖(1) 第五課 傳統新韻(1) 第八課 巧妝新藝象(1) | 1.認識空間表現的方法。 2.認識以各種空間表現與構圖形式表現的藝術作品。 3.嘗試以水彩畫進行創作。 1.從世界音樂的角度,認識中國傳統樂器與樂曲。 2.認識中國五聲音階的組成並能判斷調式。 3.了解中國傳統音樂的表現方式與樂器的特色。 1.認識舞臺化妝。 2.從不同類型的舞臺表演,認識不同的舞臺化妝。 3.認識各種戲劇表演化妝。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海洋】 3-4-6 能運用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形式,鑑賞與創作海洋為主題的藝術。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2 | 29 | 30 |
|
|
|
|
| 1-4-4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三課 版畫的藝術(1) 第六課 音樂調色盤(1) 第九課 尋找詩的舞臺呈現(1) | 1.認識並欣賞版畫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與實用性。 1.能認識小調音階。 2.能分辨大調與小調音階的差異。 1.認識廟的意義。 2.認識住家附近的廟宇特色。 3.從〈廟〉中所呈現的詩句,體認臺灣信仰與生活的關係。 4.透過〈廟〉的表演活動,讓學生體會集體合作的重要。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家政】 3-4-6 欣賞多元的生活文化,激發創意、美化生活。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5 | 12 |
|
| 1 | 2 | 3 | 4 | 5 |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三課 版畫的藝術(1) 第六課 音樂調色盤(1) 第九課 尋找詩的舞臺呈現(1) | 1.了解中國版畫的發展演變。 1.能習唱歌曲〈流星下的願〉。 1.認識廟的意義。 2.認識住家附近的廟宇特色。 3.從〈廟〉中所呈現的詩句,體認臺灣信仰與生活的關係。 4.透過〈廟〉的表演活動,讓學生體會集體合作的重要。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家政】 3-4-6 欣賞多元的生活文化,激發創意、美化生活。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3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14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17.18第二次段考 5/19.20國中教育會考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三課 版畫的藝術(1) 第六課 音樂調色盤(1) 第九課 尋找詩的舞臺呈現(1) | 1.認識版畫的種類與屬性。 2.欣賞當代版畫家的作品。 1.能以中音直笛吹奏〈龍的傳人〉。 1.認識廟的意義。 2.認識住家附近的廟宇特色。 3.從〈廟〉中所呈現的詩句,體認臺灣信仰與生活的關係。 4.透過〈廟〉的表演活動,讓學生體會集體合作的重要。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家政】 3-4-6 欣賞多元的生活文化,激發創意、美化生活。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5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4.25作業抽查 |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三課 版畫的藝術(1) 第六課 音樂調色盤(1) 第九課 尋找詩的舞臺呈現(1) | 1.認識並欣賞各種不同形態與表現手法的版畫藝術。 2.操作與創作版畫作品。 1.能運用「比較欣賞法」,感受中西音樂家對於鳥類描寫的不同表現手法。 1.認識廟的意義。 2.認識住家附近的廟宇特色。 3.從〈廟〉中所呈現的詩句,體認臺灣信仰與生活的關係。 4.透過〈廟〉的表演活動,讓學生體會集體合作的重要。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家政】 3-4-6 欣賞多元的生活文化,激發創意、美化生活。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6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媒體的特性。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 第三課 版畫的藝術(1) 第六課 音樂調色盤(1) 第九課 尋找詩的舞臺呈現(1) | 1.操作與創作版畫作品。 1.能運用「比較欣賞法」,感受中西音樂家對於鳥類描寫的不同表現手法。 1.認識廟的意義。 2.認識住家附近的廟宇特色。 3.從〈廟〉中所呈現的詩句,體認臺灣信仰與生活的關係。 4.透過〈廟〉的表演活動,讓學生體會集體合作的重要。 | 【人權】 2-4-1 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家政】 3-4-6 欣賞多元的生活文化,激發創意、美化生活。 【性別平等】 2-4-2 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6 | 16 |
|
|
|
|
| 1 | 2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3-4-10 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 3-4-11 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 | 一 臺灣心 藝術情(1) 二 臺灣心 音樂情(1) 三 臺灣心 表演情(1) | 1.從臺灣藝術品所記錄的生活情境,追溯臺灣往日的生活情景。 2.體會藝術表達生活,生活創造藝術的真諦。 3.了解臺灣美術的生命力,認識臺灣人的生活及對土地的情感。 1.能吹奏中音直笛曲〈回憶〉。 1.認識臺灣早期社會的歷史。 2.認識臺灣舞蹈、歌仔戲、掌中戲表演藝術家的藝術生命。 3.欣賞舞蹈、歌仔戲、掌中戲的劇作。 | 【家政】 3-4-6 欣賞多元的生活文化,激發創意、美化生活。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7 | 3 | 4 | 5 | 6 | 7 | 8 | 9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3-4-10 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 3-4-11 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 | 一 臺灣心 藝術情(1) 二 臺灣心 音樂情(1) 三 臺灣心 表演情(1) | 1.從臺灣藝術品所記錄的生活情境,追溯臺灣往日的生活情景。 2.體會藝術表達生活,生活創造藝術的真諦。 3.了解臺灣美術的生命力,認識臺灣人的生活及對土地的情感。 1.習唱歌曲〈美麗島〉,了解臺灣的詩詞歌曲創作。 1.認識臺灣早期社會的歷史。 2.認識臺灣舞蹈、歌仔戲、掌中戲表演藝術家的藝術生命。 3.欣賞舞蹈、歌仔戲、掌中戲的劇作。 | 【家政】 3-4-6 欣賞多元的生活文化,激發創意、美化生活。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8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3-4-10 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 3-4-11 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 | 一 臺灣心 藝術情(1) 二 臺灣心 音樂情(1) 三 臺灣心 表演情(1) | 1.從臺灣藝術品所記錄的生活情境,追溯臺灣往日的生活情景。 2.體會藝術表達生活,生活創造藝術的真諦。 3.了解臺灣美術的生命力,認識臺灣人的生活及對土地的情感。 1.認識臺灣的傑出音樂家與其作品,體會藝術與生命的交織影響。 1.認識臺灣早期社會的歷史。 2.認識臺灣舞蹈、歌仔戲、掌中戲表演藝術家的藝術生命。 3.欣賞舞蹈、歌仔戲、掌中戲的劇作。 | 【家政】 3-4-6 欣賞多元的生活文化,激發創意、美化生活。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19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6/18端午節放假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3-4-10 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 3-4-11 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 | 一 臺灣心 藝術情(1) 二 臺灣心 音樂情(1) 三 臺灣心 表演情(1) | 1.從臺灣藝術品所記錄的生活情境,追溯臺灣往日的生活情景。 2.體會藝術表達生活,生活創造藝術的真諦。 3.了解臺灣美術的生命力,認識臺灣人的生活及對土地的情感。 1.認識臺灣的傑出音樂家與其作品,體會藝術與生命的交織影響。 1.認識臺灣早期社會的歷史。 2.認識臺灣舞蹈、歌仔戲、掌中戲表演藝術家的藝術生命。 3.欣賞舞蹈、歌仔戲、掌中戲的劇作。 | 【家政】 3-4-6 欣賞多元的生活文化,激發創意、美化生活。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 |
20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 6/27.28第三次段考 6/29休業式 |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1-4-3 嘗試各種藝術媒體,探求傳統與非傳統藝術風格的差異。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趣與習慣 3-4-10 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 3-4-11 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 | 一 臺灣心 藝術情(1) 二 臺灣心 音樂情(1) 三 臺灣心 表演情(1) | 1.從臺灣藝術品所記錄的生活情境,追溯臺灣往日的生活情景。 2.體會藝術表達生活,生活創造藝術的真諦。 3.了解臺灣美術的生命力,認識臺灣人的生活及對土地的情感。 1.認識臺灣的傑出音樂家與其作品,體會藝術與生命的交織影響。 1.認識臺灣早期社會的歷史。 2.認識臺灣舞蹈、歌仔戲、掌中戲表演藝術家的藝術生命。 3.欣賞舞蹈、歌仔戲、掌中戲的劇作。 | 【家政】 3-4-6 欣賞多元的生活文化,激發創意、美化生活。 【資訊】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4-3-6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5-4-5 能應用資訊及網路科技,培養合作與主動學習的能力。 | 視覺藝術(1) 音樂(1) 表演藝術(1) |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