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設 計
表1-1:內容說明
教案名稱 | △的內心、外心、重心 | ||
教學時間 | 1節 | 學習領域 | 數學 |
適用年級 | 國中 3 年級 | ||
摘要 | 以先前利用尺規作圖畫出中垂線、中線、角平分線為基礎,喚起學生對中垂線、中線、角平分線畫法的記憶,並複習其重要性質。 利用摺紙及問題引導方式填寫學習單(worksheet),透過小組討論與分享,讓學生瞭解如何找出△內心、外心、重心,及不同△中三心的位置。 期望藉由活動的討論、溝通與分享,能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和知情意兼顧的目標。 | ||
教學理念 |
| ||
教材內容 | 不同△的色紙、學習單 | ||
教學目標 |
| ||
教案對應分段能力指標 | 9-s-08 能理解多邊形外心的意義和相關性質。 9-s-09 能理解多邊形內心的意義和相關性質。 9-s-10 能理解三角形重心的意義和相關性質。 | ||
教學法 | 問答法、討論法、觀察法 | ||
教學資源 | 黑板、色紙、學習單 | ||
評量方式 | 1.應用視察 2.口頭問答 3.小組分享 4.學習單 |
表1-2:教學活動
教案名稱 | △的內心、外心、重心 | |
教學流程及內容設計 | 教學資源 | 評量方式 |
【引起動機】 喚起學生對中垂線、中線、角平分線畫法的記憶,並複習其重要性質 【發展活動】 依異質性分組的原則,將學生分成11組(每組2人),進行摺紙活動,讓學生們共同討論後,於學習單寫下該組的發現 【統整與總結】 讓學生說出活動中所得到的歸納 (如何找出三心、不同△三心的位置) | 黑板 色紙、直尺、筆 | 口頭問答 小組分享 學習單 口頭問答 |
自我省思 前一堂課複習過中垂線、角平分線及中線的畫法,故本堂授課時操之過急,急於教授三心,發現學生的學習效果未如預期。 課後省思,自己應一堂課教授一個概念(如:重心),三心教授完畢,再進行歸納與整理,學生的學習效果應會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