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明湖國小三年級上學期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計畫表

格式
doc
大小
131.5 KB
頁數
10
上傳者
劉氏家族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08-29,离现在 21 5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明湖國小九十三學年三年級上學期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三年級全體教師


主題名稱

教學單元名稱


教學目標

配合能力指標


教學及發展活動

教學節數


評量

活動

8/29~

9/4







認識新同學


  1. 能記住班上同學的名字。

  2. 能透過遊戲主動認識新同學。

  3. 能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4. 能清楚描述與表達自我。

1-1-1

1-2-1

1-2-2

()暖身遊戲─「姓名Bingo」遊戲

1.每位兒童找九位同學在九宮格上簽名。

2學生輪流抽籤唱名,最先連成三條的人獲勝。

3.由抽籤者頒發小獎品給獲勝者。

()趣味的自我介紹

1.師生討論:如何讓別人在短時間內記住自己?

2.請學生以有趣的方式對大家介紹自己的名字。

()學生製作自我介紹卡。

()製作班級樹,掛上自我介紹卡。

()欣賞別人的自我介紹卡,認識新同學的姓名或綽號。

()課後活動─蒐集中秋節的資料。

2

1.學生參與活動程度之觀察


2.口語表達評量


3..介紹卡整體成果評量



9/5

~9/11








9/12~

9/18








交個朋友


  1. 能集思廣益發展出增進朋友間情感的良方。

  2. 能說出交友過程中造成正面及負面關係的因素。

  3. 能充分了解維繫朋友間友誼的重要方法。

  4. 能改善自己經營友誼過程中的策略與缺失。

1-3-1

3-2-2


()有獎徵答─針對班級樹上自我介紹卡的內容抽樣發問給予獎勵。

()故事分享引導思考

1.教師說「小霹」的故事(學生手冊53~56附件)

2.師生共同討論故事內容。

()歸類交朋友的好點子。

()教師回饋與統整

()課後活動─將交朋友的方法付諸實際行動,於下週上課時發表成果。

()請兒童發表用新方法交朋友的情形及感想。

()傳氣球,想名字,談心事。

()分組針對作業單上關於朋友的議題討論。

()發表討論結果供全班分享。


2










2

1.相互觀察及口語表達能力評量


2.自我反思能力評量


3參與討論分享程度之行為觀察。

9/19~

9/25





吃月餅話中秋


  1. 能對他人表達自己意見,並傾聽別人的意見。

  2. 讓學生了解學習與研究的方法,並應用於生活中。

  3. 能與他人分工合作完成活動。

1-3-5

2-4-2

()學生各帶一個月餅和同組新同學禮物交換。

()指導學生找前後左右鄰座同學,兩兩同組。

()學生將帶來的中秋節資料與同組同學分享。

()教師提問:

1.月亮的形狀變化?

2.中秋節的由來?

3.月餅的由來?

()兩人共同找出答案。

()兩人小組成果發表。

()教師回饋與統整。






2

1.參與討論分享程度之觀察


2.資料準備狀況評量


3.小組報告內容評量


9/26~

10/2







10/3~

10/9





和朋友共同完成一件事


  1. 能對他人表達自己意見,並傾聽別人的意見。

  2. 能讓兒童在團體中具體表達意見及規畫分工,在朋友相互合作下完成任務。

  3. 能透過動、靜態穿插的活動,進一步引導兒童思考維繫朋友友誼的好方法,並反思自己過往與朋友的相處方式。

3-1-1

3-1-2

3-2-2

()師生共同討論:

1.可以朋友一起完成的事有哪些?

2.討論情境與條件。

()規畫工作

1.全班分組,決定共同完成的工作。

2.各組自行討論及規畫工作流程、細節、所需道具、人員分配。

()各組實際執行所選擇的工作。

()教師回饋與統整。

()課後活動─執行所選擇的工作後,於下週發表進行時的疑難。

()請兒童個別發表感想。

()教師預設情境讓學生發表解決的方法。

()教師回饋與統整。








2

1.參與討論分享程度之行為觀察


2.參與活動程度之觀察


3.工作執行態度評量


4.工作執行成果評量

10/10~

10/16

我的朋友




與朋友同遊


  1. 配合學校月主題--台灣行腳(認識家園)

  2. 配合教育局活動三年級安排參觀兒童育樂中心

  3. 藉由同遊發揮同學愛互助合作、相互扶持的精神

  4. 積極、主動參與活動能夠和朋友一起解決困難


1-2-2

4-2-4

3-2-4

()配合主題認識家園安排內溝自然與人文探訪

()邀請內溝文史工作室林志摩老師到校為孩子們解說內溝地區的人文

()帶領學生分組實地探訪內溝藉由分組活動學習單的共同完成使學生老姊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合作相互扶持的重要

()內溝探訪回校後對此一活動分組討論推派代表報告心得

()教師回饋與統整。

*參觀兒童育樂中心因此活動尚未收到公文參觀時間未確定故暫定在此單元待明確後將機動安插參訪時間

6

1.人文解說活動的秩序評量


2.學生參與活動程度之觀察


3.學習單書寫及分組報告的評量

10/17~

10/23





父母

父母最常對我說的話


  1. 能分享自己對故事的想法。

  2. 能透過共同討論,找出觀察紀錄表所需具備的要素。

  3. 能設計觀察紀錄表格。

  4. .能進行觀察記錄活動,了解父母對自己的期望。



1-1-1

1-1-2

1-3-5

3-2-2


()故事分享與討論

1.介紹「青蛙與青蛙爸爸」的故事。

2.師生共同討論故事內容。

3.請學生發表對此情形的看法。

()回想和父母的互動

1.學生分組。

2.分享自己的父母常說的話。

3.分享自己的回應方式。

()設計觀察紀錄表─師生共同歸納要項及呈現方式。

()討論實施方式

()教師統整與回饋

()課後活動─學生將該組之觀察紀錄表進行的觀察紀錄,下週分享。











2

1.課堂秩序及反應評量


2.學生參與討論及分享程度之觀察


3.各組設計之表格內容評量


4.口語表達評量

10/24~

10/30





















10/31~

11/6




















父母

心語傳親情


  1. 能和同學分享父母聽到「父母最常對我說的話」時的感受。

  2. 能透過戲劇的演出,感受父母的心情。

  3. 能和同學合作完成「心語傳親情」活動。


2-4-1

3-2-2

活動一

()請兒童自由發表:一週的觀察記錄中,發生了哪些特別的事?

()各組輪流發表分享觀察結果。

()進行「心語傳親情」活動

1.每位學生於卡紙寫下父母常對他說的一句話。

2.每位學生將卡紙貼於黑板的「心語傳親情」活動紀錄表上。

3.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父母所說相同意義的話語。

4.師生根據紀錄表上的話語進行分類。

5.請學生將活動紀錄填寫於學生手冊上。

()教師回饋與分享

1.老師舉班上父母最常說的話請學生自由發表:為什麼父母要這麼說?

2.請學生將班上父母最常說的話記錄於紀錄表上,請學生將活動單及紀錄表帶回家給父母看。

3.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才能使父母知道你聽到那些話的感覺。

活動二

()角色分配與練習

1.學生分組

2.請各組學生利用之前觀察父母的心得共同設計「父母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的劇情。

()劇場開鑼

1.各組派代表抽籤依序表演。

2.請全班針對演出內容進行討論。

()請學生票選出喜歡哪組的演出並給予獎勵。

()教師歸納與活動預告。





2

1.學生參與活動程度之觀察


2.小組合作狀況評量


3.課堂參與討論態度評定


4.課後活動執行程度之個別評量


5.角色扮演評量

十一

11/7~

11/13












十二

11/14~

11/20


明湖人的驕傲


  1. 能認識自己、別人對幸福的感受。

  2. 能記錄並與人分享校園生活中感受到的幸福事件。

  3. 能用心把對學校的感謝和愛寫下,透過不同造型的紙呈現出來。


1-1-1

3-2-2

活動一

()教師引導學生發表:

1.校慶活動的準備工作中你有沒有幫班上或學校做了什麼事情?

2.能和同學一起參與校慶活動,一同運動,你是不是覺得很幸福呢?

()情境故事講述:舉一件與校慶有關且全班共同參與的事例。

()分享與討論

1.教師提問引導學生討論過程中有哪些是你覺得幸福的事?

2.學生輪流發表,師生共同討論。

()老師指導學生各別將自己在明湖國小感到幸福的事件記錄下來。

活動二

()教師先準備各種不同材質、顏色或不同造型的紙供學生選用。

()學生自行挑選出自己所記錄在明湖上學感到最幸福的事。

()將此最幸福的事透過文字、圖畫或卡片的形式來表達。

()學生作品發表並解說。

()於校慶前夕佈置於班級教室的窗外或四周供校慶當天來賓觀賞。

課後活動─指導學生將未來兩週的幸福事件,記錄在「我的幸福事件」活動單。














2

1.學生參與活動程度之觀察


2.課堂參與討論之態度評定


3.口語發表能力評量


4.作品呈現方式之評量



十三

11/21~

11/27
























十四

11/28~

12/4


















我想和你更親近


  1. 能發表自己與長輩互動的情形,並了解如何達到和長輩良好的互動行為。

  2. 能表達對長輩的感謝之意和自己心中的感受。

  3. 能具體實踐和長輩達到良好互動的行為。


3-2-2

活動一

  1. 長輩的心聲

1.請學生發表與長輩分享「心語傳親情」活動單時的情形。

2.師生利用「心語傳親情」活動單共同統計出長輩「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一句話內容。

3.兒童發表活動單中「孩子,請聽我說」的部分。

4.教師請學生說說聽完同學發表後的感受。

()我說你畫

1.學生兩人一組,背對背坐著。

2.一人拿畫好的圖畫當題目,另一位拿空白圖紙。

3.一人描述圖畫的內容,另一人畫出聽到的描述,時間結束後觀察和原本的圖畫內容是否相同,之後角色互換,再進行一次。

4.教師請學生發表對此活動的感受。

()師生共同討論找出與長輩更親近的小妙方。

()鼓勵學生回家後用這些小妙方和長輩相處,將互動情形填入「我想和你更親近」活動單中。

活動二

()老師發表幾位學生「我想和你更親近」活動單的內容和全班學生討論。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將心聲傳達給長輩。

()感恩卡的製作

1.引導學生討論「感恩卡」之內容。

2.學生依據自己想呈現的內容製作感恩卡。

3.師生共同討論如何將感恩卡送給長輩。

()讓學生交流感恩卡作品並分享心中的話。

4

1.學生參與活動程度之觀察


2.課堂參與討論之態度評定


3.口頭發表能力評量


4.感恩卡呈現方式之評量


5.感恩卡內容評量




十五

12/5~

12/11






幸福事件大公開


  1. 能分享並傾聽別人幸福的經驗或故事。

  2. 能學習採訪的方式,並實際運用。

  3. 能發現並體驗別人的幸福。

1-1-1

3-2-2

()師生分享兩週來的幸福事件,並從分享中提出新的幸福事件或看法。

()幸福採訪工作

1.引導學生了解他人的幸福並做記錄。

2.引導學生討論紀錄訪問的方法。

3.學生進行訪問,並試著體驗受訪者的幸福經驗。

4.學生將訪問到的幸福經驗紀錄在「幸福事件大公開」活動單中。

()教師回饋與統整

()課後活動─學生利用在家時間想好過去一年裡自己感到最幸福的事。

2

1.學生參與活動程度之觀察

2.心得發表內容評量


3.參與討論分享的內容及表達方式

評量

十六

12/12~

12/18








十七

12/19~

12/25











跨年感恩


  1. 能讓每位學生將心中對環境、學校、班級、家庭的愛和感恩藉著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

  2. 引導學生對事件做正向的思考,能對幸福與不幸福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藉由感恩樹的活動,學生回想過去一年來的表現,檢討過去、期許未來,藉著圖畫或紙筆表達出自我期許。

  4. 藉由許願箱的活動,學生可訂定未來一年要努力的目標,並妥善運用價值判斷規畫自己的獎賞。

1-1-1

3-2-2


()教師舉例引導學生分享過去一年裡,自己感到最幸福的事。

()班級感恩樹

1.每位學生以書寫、圖畫、剪貼等方式呈現在教師事先準備好的感恩小卡上。

2.將自己感謝的幸福事件及對象寫在正面,將想要回饋他人的方式寫在背面。

3.師生選擇合適的位置將小卡佈置在耶誕樹上。

()明湖許願箱

1.教師指導學生書寫許願卡(較私密性的,不公開),一面寫上自己未來一年努力的目標,另一面寫上自己預設可從父母處得到合理的犒賞。

2.每位學生將完成後的許願卡投到許願箱內。

3.教師說明:未來一年內若達成許願之目標,可向老師取出許願卡,向父母要求犒賞。

4.教師封箱並鼓勵學生在新的一年好好努力。



4

















1.參與活動程度之觀察


2.課堂參與討論之態度評定


3.口頭發表能力評量


4.許願卡呈現方式及內容評量


十八

12/26

~1/1



我想要的幸福


  1. 能具體呈現報導,並分享不同方式採訪的結果。

  2. 能用同理心感受他人的生活。

  3. 能具體擬定「讓自己幸福」計畫,並實踐及檢視計畫實施的成效。

1-1-1

3-2-2

()學生藉由幸福採訪,體驗被訪問者的幸福事件,感受不同的幸福,說出自己的發現及感想。

()透過故事和影片的欣賞,了解幸福的生活是可由自己創造的。

()由教師運用情境引導兒童體驗自己所感受到的幸福與不幸福,並創造讓自己幸福的方法。

()學生將讓自己幸福的方法記錄在「我想要的幸福」活動單中。

2

1.影片觀賞之課堂秩序評量


2.課堂參與討論之態度評定


十九

1/2~

1/8


我對幸福的感受


  1. 能藉由檢視活動的紀錄,發現自己對幸福感覺的改變。

  2. 能運用不同的方式,呈現自己對於幸福的想法和感受。


1-1-1

3-2-2

()師生討論大家提出的「讓自己幸福」的方法的實行成果。

()教師引導兒童檢視幸福事件後,發現自己對幸福感覺的改變。

()將自己對於幸福的體會,以圖畫及顏色方式表現在「我對幸福的感受」活動單內。

2

1.課堂參與討論之態度評量


2.作品呈現之內容評量

二十

1/9~

1/15

我對幸福的感受






評量週

  1. 對於此次期末的評量能

夠訂定目標自我期許

  1. 對自己的努力給予鼓勵

檢討並改進

1-2-1

2-2-1

4-2-3

(一)師生共同為此次期末評量加油,復習做最好的準備

(二)考後的檢討與改進分組討論分享心得

1


二十一

1/16~

1/22



1/20結業式

1/21寒假開始





教材來源:參考康軒三上課程內容。

評量項目:

項目

表現優異

表現良好

表現尚可

尚待加油

多多加油

1.能與同學共同合作討論並自我解決完成學習單






2.能和同學分工合作完「心語傳親情」活動






3.在「許願箱」活動中能積極參與懂得祝福與感恩







學期成績計算:

  1. 口語發表、創意發表、分組討論:33%

  2. 學生活動手冊、學習態度:33%

  3. 實作評量、作品呈現:34%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