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一、不可思議 | |||||||||||||
教學年級 | 五年級 | 教學節數 | 2節(80分鐘) | ||||||||||
十大基本能力 |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 ||||||||||||
教學目標 | 一、認知領域 1、輔導兒童熟讀補充資料,初步了解超現實主義 2、輔導兒童認識米羅及其作品的特色 二、情意領域 3、能欣賞米羅畫作,學習觀賞名畫(可貴之處,在於說出自 | ||||||||||||
學 習 重 點 | 先備能力 | 分段能力指標 | |||||||||||
2、認識超現實主義畫家米羅 3、對米羅作品初步認識 4、學習各種方式蒐集與米羅的資料 | 1、搜尋資料的能力 2、基本閱讀理解的能力 | 藝術與人文領域 2-3-33-3-3 | |||||||||||
教 學 內 容 | 教 學 策 略 | 教學資源 | 評 量 | 時間 | |||||||||
● 超現實資料導讀及說明 導入活動:
| 1.學生可能對艱深的超現實理論較不易理解 2.老師可舉例說明什麼是不可思議的、不可能發生的、想像不到、夢境中的 | 老師: 1.超現實主義補充資料 2.學習單1(超現實) 3.學習單2(誰是米羅) 4.學習單3(米羅的世界 | 1.學習 態度 2.口頭 發表 3.學習 單評 量 | 20分鐘 | |||||||||
教 學 內 容 | 教 學 策 略 | 教學資源 | 評 量 | 時間 | |||||||||
● 學習單1:超現實 當學生了解超現實主義豐富面貌與多元性後,完成學習單1。 | |||||||||||||
● 米羅生平簡介 老師訴說米羅的生平故事,引導孩子認識米羅。 ● 學習單2:誰是米羅 學生認識米羅後,完成學習單2。 | 學生: 1.蒐集米羅的資料 | 1.學習 態度 2.蒐集 資料 3.學習 單評 量 | 20分鐘 | ||||||||||
三、米羅的世界 ● 米羅畫作賞析 發展活動: 1、老師將米羅的作品用實物投影機放映出來給孩子欣賞,並請孩子觀察米羅作品中的特色。 2、老師強調米羅作品中常有一「米」字、還有一「月亮圖形」是他慣用的繪畫符號(語言),且常用紅、黃、藍、綠、黑及一小點的黃色…… ● 學習單3:米羅的世界 當學生對米羅的作品有初步的概念及認識後,完成學習單3。 | 1.若孩子思考方向不夠寬廣時,老師可以開放式問題加以提問,如:這一幅作品與上一幅作品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你猜米羅在作品中的圖形是什麼?想表達什麼?…… | 老師: 1.米羅作品 2.實物投影機 | 1.學習 態度 2.口頭 發表 3.學習 單評 量 | 30分鐘 | |||||||||
四、世界的米羅 ● 共同討論分享心中的米羅 綜合活動: 學生於小組討論後發表迴蕩在心中的感覺,無論是米羅的生平或作品及世界畫壇對米羅的評價。 | 1.可舉台灣當代畫家或國外畫家的畫價,與米羅相比較 | 1.學習 態度 2.口頭 發表 | 10分鐘 | ||||||||||
單元二、不可能發生 | |||||||||||||
教學年級 | 五年級 | 教學節數 | 1節(40分鐘) | ||||||||||
十大基本能力 |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 ||||||||||||
教學目標 | 一、認知領域 1、輔導兒童對米羅作品做另類方式思考 二、情意領域 2、能與其他組員討論並學習以各種角度探索新知,且發揮 團隊精神 三、技能領域 3、能發揮想像力,運用各種媒材創作作品 | ||||||||||||
學 習 重 點 | 先備能力 | 分段能力指標 | |||||||||||
| 1、能與小組成員和諧互動 2、能有創意思考組合之能力 3、知道基本美勞媒材的運用 | 藝術與人文領域 1-3-81-3-1 3-3-92-3-1 | |||||||||||
教 學 內 容 | 教 學 策 略 | 教學資源 | 評 量 | 時間 | |||||||||
一、東瞧瞧西瞧瞧 ● 分解米羅作品 導入活動: 1、將一班約23人分成4組(5~6人一組),每組選定一張米羅的作品為基本『變體主題』。 2、各組小朋友將自己的『變體主題』作品旋轉,以四面八方的角度來觀賞。 3、『變體主題』作品中的圖案分解開來思考。 | 1.因本教案設定的教學時間有限,所以老師自行提出四張『變體主題』;若時間許可,『變體主題』也可從小朋友自己蒐集到的資料中選定 | 老師: 1.四張米羅作品 | 1.學習 態度 2.參與 討論 3.團隊 合作 | 10分鐘 | |||||||||
教 學 內 容 | 教 學 策 略 | 教學資源 | 評 量 | 時間 | |||||||||
二、出現怪事 ● 米羅作品變體討論 發展活動: 各組一邊觀賞『變體主題』一邊討論主題作品中的圖案,可以分解成哪些部分,而這些部分又可以變成什麼可玩的物品。 ● 學習單4:數碼米羅變體 各組將變體主題中分解出來的圖形所有可行的答案列舉出來,共同完成學習單4。 |
| 2.學習單4(數碼米羅變體) | 1.創意 想像 力 2.學習 單評 量 | 15分鐘 | |||||||||
三、數碼米羅變體 ● 決定變體作品 各組將自己變體主題中所分解的圖形做最後確定,每個圖形可能都有數個答案,再從眾多的答案選取其中一項來製作。 | 1.因為每人見解不同,所以答案眾多,若孩子無法從中挑選,老師可提出建議,盡量與變體主題相「謀合」 2.若決定製作的作品困難度較高,非學生能力所及,老師可提示擇取孩子能力範圍內的次一個答案來完成 | 1.參與 態度 2.口頭 發表 | 5分鐘 | ||||||||||
教 學 內 容 | 教 學 策 略 | 教學資源 | 評 量 | 時間 | |||||||||
四、怪老師 ● 與老師討論變體作品所使用的材料 綜合活動: 當小組決定要將米羅作品做什麼變體後,便開始與老師討論這些可以把玩的東西,製作時所用的各種材料。 | 1.提醒孩子思考製作材料的可行性並兼顧安全性 2.當孩子思考仍受侷限時,教師可加以提供意見,試著讓孩子運用更多元的材料完成創作 | 10分鐘 |
單元三、想像不到 | |||||||
教學年級 | 五年級 | 教學節數 | 2節(80分鐘) | ||||
十大基本能力 |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十、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 | ||||||
教學目標 | 一、認知領域 1、輔導兒童認識各種媒材的效果及功能 2、在創作中發現,平面的繪畫也可變成立體的創作 二、技能領域 3、強化兒童對各種媒材的接合應用 4、能發揮想像力,運用各種媒材創作作品 | ||||||
學 習 重 點 | 先備能力 | 分段能力指標 | |||||
1、學習比例放大 2、各種材質的應用 3、團隊合作精神 | 1、基本美勞材料應用 | 藝術與人文領域 1-3-21-3-8 2-3-1 | |||||
教 學 內 容 | 教 學 策 略 | 教學資源 | 評 量 | 時間 | |||
一、米羅會哭 ● 小朋友開始製作變體成品 導入活動: 1、老師首先針對所要製作的作品比例教導小朋友放大;可用影印、打格子或原稿對角簡易放大法,以確定「動作場面」範圍。 2、用描圖紙描下放大之「變體作品」,再描繪在所要製作的材質上(如厚紙板、紙餐盤……) 發展活動: 3、接著各組開始次序塗色製作變體作品 *(如果米羅有知,看到小朋友要將他的作品變的如此另類,一定會哭) | 1.放大的「動作場面」如果太小,那麼所要製作的「玩物」也相對變小(如完成比較圖(Ι)中的風箏),可能就不能玩了,也就達不到課程效果;相反的,動作場面過大(如完成比較圖(Ι)中的陀螺),就不好玩了。 2.當同學製作時,老師可適時給予技術上支援,提醒每個人都要有工作做。 | 老師: 四開圖畫紙、厚紙板、描圖紙 學生: 水彩用具黑簽字筆廣告顏料 寶麗龍球紙餐盤、瓦楞紙、釘書機、橡皮筋、竹筷子、雙面膠、 剪刀、 圖釘、 鐵絲、 吸管、 報紙、 毛線、 尺 | 1.團隊 合作 精神 2.作品 完整 度 3.用具 準備 | 65分鐘 | |||
● 變體作品製作完成 綜合活動: 在各組陸續完成作品時,老師做最後的檢視。 *(最後米羅如果看到小朋友「變體」的作品跟原作比較相「謀合」時,一定開懷大笑) | 1.各小組帶開製作時,老師隨時做行間巡視 | 15分鐘 |
●作品示例
圖 | 構 | 描 | 作 | 操作把玩 | |||||||
單元四、夢境中的 | |||||||||||
教學年級 | 五年級 | 教學節數 | 1節(40分鐘) | ||||||||
十大基本能力 | 一、自我了解與發展潛能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十、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 | ||||||||||
教學目標 | 一、認知領域 1、只要肯動腦筋,都可以用另類方式重新詮釋世上的所有創作 二、情意領域 2、在遊戲中發現名畫不再是畫冊或美術館高不可攀的作品,而是「很好玩的東西」 3、能用心欣賞同學的創作,並給予鼓勵與讚美 | ||||||||||
學 習 重 點 | 先備能力 | 分段能力指標 | |||||||||
1、發揮創意各種可能性都會發生 2、展示並說明各種變體作品如何玩 3、能將各個創新的變體作品集合起來,又是一張米羅的精采名畫 | 藝術與人文領域 1-3-32-3-8 2-3-23-3-7 | ||||||||||
教 學 內 容 | 教 學 策 略 | 教學資源 | 評 量 | 時間 | |||||||
● 小朋友拿著變體作品「玩秀」 導入活動: 1、老師告知各組陸續將創作完成的變體作品上台「秀」並「玩」給同學欣賞觀摩。 發展活動: 2、各組陸續上台「秀」、「玩」。 | 1.當同學「秀」、「玩」作品時應適時給予鼓勵與讚揚 | 1.學習 態度 2.表達 能力 | 20分鐘 | ||||||||
● 變體作品組合在和米羅原作相比較,仍是米羅的名畫 綜合活動: 在各組將所完成的變體作品組合再與米羅原作相比較。 | 1.老師總結:只要發揮創意,不可思議、不可能發生、想像不到、夢境中的都可能實現。 | 20分鐘 |
●完成比較圖(Ι)
製作過程 作品展示
變體作品完成組合
米羅作品原稿
●完成比較圖(∥)
製作過程 作品展示
米羅作品原稿
變體作品完成組合 米羅作品原稿 *(限於篇幅,此處只舉兩組學生作品為例子,做比較參考) 肆、參考資料 參考書籍:現代繪畫理論/劉其偉/雄獅圖書、世界藝術三百題/陳朗/建宏出版、 雄獅美術1984.2月P.91—P.113、國語課本(五下)/康軒出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育部 參考網站:米羅叔叔/超現實主義畫家米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