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克利:劉其偉的藝術人生與創作歷程

格式
doc
大小
6.88 MB
頁數
22
上傳者
showshow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3-09-30,离现在 22 2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壹、主題名稱

東方的克利劉其偉

貳、課程說明

() 設計理念

歷來台灣美術史學上,一般較為人所矚目與研究的畫家,泰半為受過學校美術教育或經過拜師習藝者,但一位以年近四十歲才開始習畫的當代畫家劉其偉,樂以「東方的克利」自居的他,卻從未受過美術學校教育與師承訓練,由於其獨特的繪畫風格,以及個人繪畫的歷史背景,在台灣和國際畫壇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現今各界不斷要求「本土化」的呼籲及努力下,研究整理出劉其偉的繪畫史亦等於對台灣的美術發展史盡一份力量。

藝術是一種時代的反映,每個世紀的藝術,都可視為當時生活或思想的一面鏡子。藉著對劉其偉的生平、個性、人生哲學、設計理念、繪畫風格心境等一一闡述,讓學生深刻認識與了解素人畫家劉其偉,進而激發學生潛藏已久的創作原慾。

() 課程目標

  1. 學生認識劉其偉的人生歷程。

  2. 學生能從觀察劉其偉的生平、個性與人生哲學,體會畫家與其作品的相互關係。

  3. 導引學生對劉其偉作品的風格有初步的了解及從中培養學生對藝術鑑賞之能力。

  4. 導引學生對劉其偉其作品的風格特色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知,並從中開闊學生對美的視野。

  5. 從畫家的自畫像當中,體會畫家的內心世界,進而了解作品表現形式之情感與心境。

  6. 了解畫家自畫像裡角色扮演所呈現的意涵,並反觀自己進一步了解自己。

  7. 使學生藉由了解畫家自畫像的呈現,也試著描繪表達出屬於現在自己心境的自畫像來。

  8. 讓學生能選擇適當的媒材及任何繪畫形式來描繪自己的自畫像。

  9. 使學生能發表欣賞作品後的心得與想法。



() 教學對象

高中一年級


() 教學時數

四週(每週一節)


() 課程架構

劉其偉的生平劉其偉的性格人生哲學「畫」說重頭


素人畫家的傳奇


其偉

藝途冒險超級比一比家畫的內心世界

與畢卡索的相遇

與米羅的接觸

最愛克利

探險之旅

原始之美


野性的呼喚

愛的真諦

自畫像賞析





() 教學重點

四節(200分鐘)

劉其偉

主題

單元主題

教學重點

節數

素人畫家的傳奇

劉其偉的生平

    • 教師簡略敘述劉其偉的生平事蹟。

    • 配合照片、圖片、簡報的導引,來了解其人生歷程。





    1

    劉其偉的性格

      • 教師介紹劉其偉的成長背景經歷與其個性的影響。

      人生哲學

        • 引述劉其偉的思想與人生觀,使學生能更進一步認識他。

        「畫」說重頭

          • 了解劉其偉歷年來的作品風格與轉變,讓學生能對劉其偉有清楚的概廓。

          藝途冒險

          探險之旅

          原始之美

            • 藉由劉其偉的探險之旅影片當中,讓學生了解其創作作品與之的關係。


            1

            野性的呼喚

              • 介紹劉其偉在非洲草原被動物所吸引而繪畫的作品中,詳述他對動物的熱愛。

              愛的真諦

                • 詮釋劉其偉對「性」的尊動與對生命的讚揚。

                超級比一比

                與畢卡索的相遇

                  • 介紹學生了解劉其偉所受到西方畫家風格與創作影響有哪些?




                  1

                  與米羅的接觸

                  最愛克利

                  畫家的內心世界

                  自畫像賞析

                    • 藉由劉其偉的自畫像,讓學生知道作者的創作意涵,對從中了解其創作的心境與理念。





                    1


                    () 每週進度

                    主題

                    單元主題

                    教學進度

                    節數

                    素人畫家的傳奇

                    劉其偉的生平

                    • 藉由幻燈片或投影片,讓學生對劉其偉的生命歷程有所了解。

                    1

                    劉其偉的性格

                    人生哲學

                    「畫」說重頭

                    • 導引學生對劉其偉作品的創作歷程與風格能有初步了解。

                    藝途冒險

                    探險之旅

                    • 播放劉其偉探險影片

                    25

                    原始之美

                    • 整理出的劉其偉作品,藉由幻燈片、投影片或書本…等收集方式,讓學生了解劉其偉不同階段的表現風格。

                    • 引導學生觀察繪畫作品作描述。


                    25

                    野性的呼喚

                    愛的真諦

                    超級比一比

                    與畢卡索的

                    相遇

                    • 教師介紹劉其偉受畫家影嚮後的作品,並將繪畫風格作說明。

                    • 請學生分析比較二者間的相似與不同之處。

                    • 教師簡述描繪畢卡索、米羅及克利的派別與特色。

                    1

                    與米羅的接觸

                    最愛克利

                    畫家的內心世界

                    自畫像賞析

                    • 教師針對劉其偉的自畫像作分析,並加以介紹其繪畫的內涵。

                    • 評量表

                    1

                    叁、課程內容

                    教學活動設計

                    分項主題一:素人畫家的傳奇

                    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 50分鐘


                    • 使學生了解「素人畫家」的詞彙意涵。

                    • 藉由劉其偉的個人生活照片及圖片,讓學生認識劉其偉的人生歷程。

                    • 學生能從觀察劉其偉的生平、個性與人生哲學中,體會到畫家與其作品的相互關係。






                    • 導引學生對劉其偉作品的風格有初步的了解及從中培養學生對藝術鑑賞之能力。

                      1. 圖片介紹

                        1. 教師講說「素人畫家」的涵意。


                          1. 教師將蒐集與劉其偉相關的照片

                        資料供給學生作參考。


                            1. 教師講解劉其偉的生平、性格、人生經歷與哲學的事蹟,幫助學生對劉其偉的外在與內在世界,有進一步的了解。


                            1. 心得分享

                              1. 請學生針對一代素人畫家-劉其偉,提出自己

                            對哪一部份最感興趣也最吸引你的地方作分享。

                                1. 早期劉其偉的繪畫作品,大部份是以什麼技

                              法為主?

                                  1. 請學生從欣賞劉其偉的繪畫作品中,選出一

                                件最喜歡的作品,並簡述說明其個人想法與原因。



                                教學內容

                                1.劉其偉的生平

                                其偉,廣東省中山縣人,民國元年生於福建省。集工程師、畫家、作家、探險家、人類學研究者於一身,他樂以「東方的克利」自居,在台灣和國際畫壇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小具好奇心、冒險的性格,讓他能不斷發現新世界。求學歷程,使他有良好的英、日文基礎,廣泛涉獵各種繪畫理論和藝術資訊,並且不斷求新三十八歲正式提起畫筆,他因畫成名,也因繪畫,開啟了人生更廣闊的天空。

                                歷經戰火、深入叢林......幾度與死亡擦身,大半生遭逢流離苦難的他,對生命有著非比尋常的詮釋。也因此憑著一股對生命的熱愛,用生命玩出精采絕倫的人生。

                                2.劉其偉的性格

                                別人眼中,劉其偉老年人的年齡,卻有著中年人的胸襟,青年人的活力,和孩子般的天真他給人的印象總是一身獵裝,永遠手持煙斗笑瞇瞇的和藹親切、積極樂觀開朗活潑熱情又有生命力。因為人類學家包容、寬宏的胸懍無形中雕塑了劉其偉不矯柔做作,尊重他人的性格個性中富冒險性理想性,使得他深入蠻荒,與原始民族、人自然及動物接觸,也養成他純樸率真、豁達坦然充滿愛心的性。

                                他談話幽默有趣,也不忘調侃自己 ,卻能灑脫自在。他愛探險、愛畫畫、愛思考、愛自由、愛人、動物、自然、率真,他愛得太多了,使他成為生命永的大玩家 



                                3.人生哲學


                                 由少年的顛沛流離,經歷戰爭時與生命博鬥,到與藝術結緣的彩繪人生,人類學的研究海外叢林探險…等,每一個階段的生命歷程,刻劃著他豐富的生命軌跡,也應證了他的人生仰 ﹕「生命要用才有值。用它,等於活著,做了,也才是活到了。」

                                綜觀劉其偉的一生經歷,經過大時代的考驗,早有隨遇而安的人生哲學,這也立孕育了他萬物與共的胸襟與進取達觀的人生態度,使得他能在廣大的藝術領域中,隨興所至地揮灑出一片天地來。他的處世哲學是當老二,也因為常稱讚別人,因而在藝壇沒有敵人,人家笑稱他是「混世魔王」。

                                4.「畫」說重頭

                                主題

                                時期背景

                                作 品

                                名稱

                                年代

                                材質

                                尺寸

                                收藏處

                                說明

                                「畫」說重頭

                                19491964


                                抗戰勝利後

                                榻榻米上熟睡的小兒子

                                1994

                                水彩-畫紙

                                16.8*17.2公分

                                • 創作題材以風景人物寫生為主。

                                • 藉景抒情是繪畫主要動機。

                                • 第一張習作作品:「榻榻米上熟睡的小兒子」。


                                19651969


                                至越南戰地工作


                                湄公河-西貢

                                1967

                                水彩-畫紙

                                24.5*36公分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漁市

                                1967

                                水彩-畫紙

                                49.4*64公分

                                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

                                • 受中南半島占婆、吉蔑等藝術影響。

                                • 改以淡彩風景速寫戰爭下破廟、殘橋的南國風情及半抽象畫,散發詩意古樸神祕氣氛為主。


                                19701980


                                「鄉土文學運動」興起


                                受克利影響



                                薄暮的呼聲

                                1970

                                水彩-畫紙

                                53.3*38.1公分




                                死亡與誕生

                                1970

                                水彩-畫紙

                                38.1*53.3公分

                                • 以中國民間藝術及故事為主。

                                • 「薄暮的呼聲」於70年首次出現,是劉其偉作品中重複最多的題材。這題材除了故事性的敘外,更寓意著祖孫濃厚的情感,這也正是劉其偉童年回憶與對祖母感念的寫照。

                                • 自七○年後,劉其偉的繪畫受克利很大的影響,相較二人的作品,不論在符號象徵、童趣上都可看出很多相似之處。

                                19801986


                                經濟起飛帶動美術文化發展

                                草原鬥士-非洲牛

                                1984

                                水彩-

                                30.5*22.5公分

                                國立台灣美術館收藏

                                • 題材以動物居多,造形多為抽象有機形式,呈現劉其偉對動物的情感。

                                • 受原始藝術影響其作品。


                                19872002


                                解嚴後(民主自由、多樣發展)


                                老頭與婦人-自畫像

                                1991

                                混合媒材、畫布

                                49.5*35公分





                                最後的畫作(未完成)

                                2002

                                混合媒材、棉布

                                39*42公分

                                • 此期主要受非洲原始藝術影響,因為解嚴也使得劉其偉的創作風格呈現出多元性的發展。

                                • 擴大了繪畫的題材:如政治性、以人為主、自畫像、性的題材等。

                                • 晚期的劉其偉仍能不斷創作,即使在他生命最後的一天,劉其偉仍創作他最想畫的抽象畫,用最後的生命去完成,因為如此,他所留給人們的不只是藝術本身,而是更深層屬於生命的意義。


                                「素人畫家的傳奇」學習單

                                畫家知多少

                                一年座號:

                                姓名:


                                1 .請同學回想一下劉其偉的哪些事蹟或處世態度,是你最津津樂道的?(請簡述分享)



                                2 .何謂「素人畫家」?劉其偉早期的繪畫作品,大致以什麼題材為主?其表現大多以什麼技法為主?



                                分項主題二:藝途冒險

                                教學目標

                                第二單元 50分鐘


                                • 透過影片的欣賞,讓學生從原始民族部落的奇風異俗原始藝術中,了解原始藝術之美與鮮活的生命力。



                                • 導引學生對劉其偉其作品的風格特色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知,並從中開闊學生對美的視野。










                                • 讓學生感受,「生活即是藝術」,創作的來源與動力是源源不絕、無所不在的。

                                () 探險之族影片觀賞

                                    1. 教師對影片內容作簡單說明。

                                    2. 教師請學生用心的觀賞影片,讓學生一起和劉其偉進入原始中來一趟冒險之旅。

                                  《探險之旅》


                                  () 作品賞析

                                  1.教師先說明各別原始藝術的特色,再藉由畫作圖片,深入講解劉其偉在畫中所表現的特色(色彩、構圖、表現媒材、民族文化…)。

                                  《原始之美》

                                  2.教師對劉其偉的創作內涵作描述,並傳達劉其偉嚮往草原追逐與對動物及自由的熱愛。

                                  《野性的呼喚》

                                  3.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劉其偉對「生命的讚揚」之態度來說明。

                                  《愛的真諦》


                                  () 心得分享

                                  1.請學生試著說出最想去冒險的地方,為什麼?

                                  2.請學生發表觀看影片後的心得。


                                  教學內容

                                  1.冒險之旅影片欣賞:『劉其偉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四集紀錄片

                                  (老師選擇其一影片播放介紹) 影片來源:可至各縣市立圖書館借閱

                                  片名:劉其偉的巴布亞新幾內亞

                                  影片類型:紀錄類

                                  片長:每集25分鐘共四集

                                  導演:沈如雲

                                  主要演員:劉其偉

                                  作品年代:1996

                                  影片大綱:1993年劉其偉深入巴布亞新幾內亞用影像紀錄人類學的探索,將部族奇風異俗與工藝技術作呈現帶領觀眾一起感受原始生命力。

                                  影片內容

                                  內容摘要

                                  第一集:古古古古族的燻屍葬窟

                                  • 「燻屍」是古古古古族對於死亡最高榮譽的葬禮。

                                  • 探訪兩個葬窟,完整的紀錄新幾內亞的燻屍葬窟。

                                  第二集:塔巴島的祖靈崇拜

                                  • 從參與一場追弔死者的祭典儀式過程中,感受族人對於死者的無限情思。

                                  第三集:塔里高地的胡利族

                                  • 胡利族人喜歡用顏色裝扮自己,是一個愛美的民族。

                                  • 族人特別舉行「Sing-Sings」的舞蹈慶祝,歡迎一行人的到來。

                                  • 巫師養成的過程。

                                  第四集:希匹克河流域的藝術家

                                  • 希匹克河流域各個部落族人的藝術天份與藝術品。



                                  2.原始之美

                                  劉其偉從原始藝術中,發現原始的思維,使他不重視寫實,改以著重在感知與精神性、非邏輯的創作觀上。因為深具冒險挑戰的性格,也使得他將人文關懷的觸角,由台灣原住民開始,遠伸到世界各蠻荒地區不同的部落民族去。原始民族保有最自然、純樸的一面,與他不做作的真質性格相契合,無形中這也為他的在藝術創作中注入一股新的生命。

                                  在走過的各民族部落中,劉其偉發現他們的藝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粗獷的造型,強烈的色彩,信仰的力量,與狂盛的生命力,共鳴而成所產生藝術的魅力。

                                  各地區原始藝術之美

                                  受其影嚮後的作品

                                  名稱

                                  年代

                                  材質

                                  尺寸

                                  收藏處

                                  說明

                                  台灣原住民


                                  排灣藝術的基本雛形


                                  排灣組靈像

                                  1988

                                  混合媒材-綿布

                                  50*38公分

                                  劉其偉多以紅、藍對比色又或紅棕、棕黑色,凸顯原住民鮮活的生命力,更刻畫出原住民樸實粗獷的原始風情,利用單純的幾何造形、特殊圖騰、加以半抽象的風格,呈現原住民神祕的色彩。


                                  舊來義古樓

                                  1987

                                  混合媒材-綿布

                                  76*53.8公分

                                  蘭嶼的拼板舟


                                  憤怒的蘭嶼

                                  1988

                                  混合媒材-綿布

                                  50*36公分


                                  中南半島


                                  占婆的戰士石刻


                                  生命的金丹

                                  1966-67

                                  水彩-畫紙

                                  49.5*65.2公分

                                  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


                                  因為越戰,帶給劉其偉豐沛的創作能量。有別於之前寫實的風格,此時他的繪畫充滿著宗教般的哲思,以古拙簡約的造型,加以古樸典雅的色彩,呈現出在寫實與抽象間半抽象的風格,散發著詩意的神祕氣氛。

                                  東埔寨浮雕


                                  太平洋

                                  1967

                                  水彩-畫紙

                                  65*49.5公分

                                  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

                                  吳哥窟的浮雕


                                  漁市

                                  1967

                                  水彩-畫紙

                                  49.4*64公分

                                  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


                                  婆羅洲、

                                  非洲、大洋洲

                                  Benin族的牙雕


                                  郭老爺休假去

                                  1988

                                  混合媒材-畫布

                                  50*36公分


                                  劉其偉以對原始自然民族做的田野採集體驗,結合他豐富的藝術創作經驗,他以簡單的造形、感性的色彩、多變的肌理、將象徵性的意念用以半抽象的風格呈現出最原始自然的純真、粗獷且神祕的感動。

                                  非洲民族的舞蹈木盾

                                  阿非洲伊甸園的巫師

                                  1988

                                  混合媒材-畫布

                                  50*36公分

                                  所羅門島的木雕


                                  黑色的伊勒斯

                                  1998

                                  混合媒材-畫布

                                  50*58公分

                                  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盾牌


                                  阿斯麥盾牌上的咒語

                                  1991

                                  混合媒材-綿布

                                  72*50公分

                                  3.野性的呼喚

                                  叢林探險啟發了劉其偉對於生命與自然的尊敬與重視,他以一顆悲憫的心,以愛為出發刻畫出對動物無限的憐愛之情。畫中劉其偉將自己感性的情感,以流暢的線條、和諧的色彩和簡單的造形作呈現,在感性之餘更希望喚起人們對於自然資源的保育,及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觀念。他認為只有珍惜愛護這片士地所孕育的萬物生命,也才能使得我們與下一代可以再度擁有自然界最充滿生命力的一切。

                                  主題

                                  作品

                                  名稱

                                  年代

                                  材質

                                  尺寸

                                  收藏處

                                  說明



                                  貓頭鷹

                                  1979

                                  水彩-畫紙

                                  35*28公分


                                  愈是在蠻荒、未被文明所感染的原始地區,就愈充滿了最自然的生命熱力,劉其偉運用敏銳的觀察力,在描繪動物的個性與神情之外,可提醒著我們不要傷害扼殺他們寶貴的生命。在各叢林探險中,劉其偉也從野生的動物身上發現生存的啟示。因為「愛」,使得他對生命更加敬重,因為這份「愛」更使得他在藝術創作上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虎五

                                  1981

                                  混合媒材-綿布

                                  34*47公分

                                  朱銘美術館收藏

                                  斑馬

                                  1984

                                  混合媒材-綿布

                                  33*43公分

                                  台北市立美術館收藏

                                  非洲羚羊

                                  1984

                                  混合媒材-

                                  24*33.2公分

                                  國立台灣美術館收藏


                                  草原鬥士-非洲牛

                                  1984

                                  水彩-

                                  30.5*22.5公分

                                  國立台灣美術館收藏

                                  非洲之王-非洲象

                                  1984

                                  水彩-

                                  31.5*25公分

                                  國立台灣美術館收藏

                                  獸國之王

                                  1984

                                  混合媒材-

                                  68*50公分

                                  朱銘美術館收藏


                                  烈豹

                                  1984

                                  混合媒材-

                                  35*50公分

                                  朱銘美術館收藏

                                  和平馬

                                  2001

                                  混合媒材-

                                  35*50公分

                                  劉其偉家屬收藏

                                  非洲羚羊

                                  1986

                                  混合媒材-綿布

                                  39*54公分

                                  李亞俐收藏


                                  4.愛的真諦

                                  主題

                                  作品

                                  名稱

                                  年代

                                  材質

                                  尺寸

                                  收藏處

                                  說明

                                  愛的真諦


                                  愛神1

                                  1996

                                  混合媒材-

                                  49.8*35.5公分

                                  國立台灣美術館收藏


                                  他以「愛神」系列,來詮釋人類生生不息的性生命活力。有言之「食色性也」,在劉其偉看來「性」本是生命的延續,是自然也是健康的,他以原始社會性的開放,來贊揚生命最原始的愛慾與旺盛的生命力。

                                  愛神2

                                  1996

                                  混合媒材-

                                  50*35.7公分

                                  國立台灣美術館收藏

                                  愛神3

                                  1996

                                  混合媒材-

                                  49.8*35.5公分

                                  國立台灣美術館收藏

                                  象牙海岸的生命之神

                                  1984

                                  混合媒材-綿布

                                  42*64公分

                                  朱銘美術館收藏

                                  「藝途冒險」學習單

                                  超級任務

                                  一年座號:

                                  姓名:


                                  1 .同學們,你從影片當中有看到哪些當地原始圖騰、圖案或文物呢?請與同學討論,在下列框框裡,簡單的描繪出來。







                                  2 .在「原始之美」、「野性的呼喚」、「愛的真諦」的主題,你最愛或最讓你感動的是哪一系列的作品呢?為什麼?




                                  分項主題三: 超級比一比

                                  教學目標

                                  第三單元 50分鐘


                                  • 讓學生了解西方畫家(畢卡索、米

                                    羅、克利的繪畫風格與形式。









                                  • 讓學生能提出西方畫家對劉其偉的影響,對比較其風格不同與相似之處。


                                  • 使學生能發表欣賞作品後的心得與想法。

                                    1. 分析比較

                                      1. 教師先簡略講述畢卡索、米羅、克利等畫家的派別等不同形式的作品,並一一介紹給學生欣賞。

                                      2. 教師就分別每一位畫家的繪畫特色、創作方式、創作背景、技法等方面為學生來作說明。

                                      3. 教師進一步針對西方畫家對劉其偉作品的影響提出說明,並引導學生試著作比較。


                                      1. 心得分享

                                        1. 教師引導學生比較作品後,請學生發表心得感想。

                                        2. 請學生能對畫家繪畫不同之處,及對於劉其偉的影響中,提出自己的想法與心得。



                                        1. 簡述下堂課程內容

                                          1. 介紹劉其偉的自畫像,並交待學生

                                        下堂課帶任何繪畫工具(不限任何媒材、繪畫形式,利用15分簡單的描繪出最能表達自己特質或心境的自畫像來。)

                                        教學內容

                                        1.與畢卡索的相遇

                                        畢卡索曾受到非洲的原始藝術的造型藝術影響而有立體派的風格出現劉其偉看齊畢卡索的不同於傳統的觀看方式帶領我們以一種新的觀看角度來看這一個世界

                                        2.與米羅的接觸

                                        米羅神秘變幻的風格,正好反映出他是一個喜歡愛幻想的性格米羅所畫的線條和色彩輪廓,可以看到心中所想的圖像這也對劉其偉的畫有所影響

                                        3.最愛克利

                                        克利的畫中搶調不必表現看得見的物體,是應該去創造出看得見的東西。劉其偉之所以最欣賞克利的畫作,或許是和他勇於接受新鮮的事物與好奇的性格有絕對的關係吧。

                                        主題

                                        單元主題

                                        畫家作品

                                        受其影嚮後的作品

                                        名稱

                                        年代

                                        材質

                                        尺寸

                                        收藏處

                                        說明

                                        超級比一比


                                        與畢卡索的相遇


                                        畢卡索

                                        阿維農姑娘

                                        1907

                                        油畫

                                        224*234公分







                                        格爾尼卡二號

                                        1989

                                        水彩-畫紙

                                        135*160公分


                                        這些是劉其偉受到畢卡索對非洲原始藝術造型的魅力,所感染而創作之作品。畢卡索因立體主義影響,將形體加以分解再組合而成幾何結構,形成由許多視覺角度組成的結構體。這也開啟了我們用新的角度去欣賞藝術的多面。

                                        畢卡索之梟

                                        1997

                                        混合媒材-綿紙

                                        74*53.5公分

                                        向畢卡索致敬

                                        1995

                                        混合媒材-綿紙

                                        48*36公分

                                        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

                                        與米羅的接觸

                                        米羅

                                        奔向月球

                                        版畫

                                        104*75.6公分

                                        向米羅致敬

                                        1998

                                        混合媒材-畫紙

                                        37*51公分


                                        米羅常以下意識的感覺來作畫,他認為最具美學價值的藝術即是自發且自然的。在他畫中也反映著他喜歡夢想的個性。此時劉其偉的繪畫,也以符號性帶點神祕性,使得畫中充滿著夢幻與想像的空間。

                                        向米羅致敬

                                        1998

                                        混合媒材-畫紙

                                        37*51公分

                                        死亡與誕生

                                        1970

                                        水彩-畫紙

                                        38.1*53.3公分

                                        奇蹟的出現

                                        1990

                                        混合媒材-綿布38*52公分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最愛克利

                                        克利

                                        死亡與火

                                        1940

                                        油彩-畫布

                                        46*44公分


                                        克利

                                        石花

                                        1939

                                        油彩-紙板49.6*39.8公分



                                        立春

                                        1994

                                        混合媒材-綿布36*50公分


                                        克利的名言:「繪畫不是畫你所看到的,而是畫你心裡所想的。」這深深的獲得劉其偉的共鳴,此時的作品劉其偉運用想像力將抽象加以簡化、變形、組合或以神祕的象徵性符號所交互作用而成作呈現,使畫面充滿精神性,有著童稚般的天真並帶著和諧與韻律感。



                                        「超級比一比」學習單

                                        東西方畫家相約

                                        一年座號:

                                        姓名:


                                        1 、請同學從以下劉其偉的三張作品中,分別寫下各是受畢卡索、米羅或克利影響的畫作是哪一幅,並分析其畫風,試著說明受其影響的風格有哪些?



                                        畫作

                                        受誰影響

                                        試說明受其影響後的風格









                                        分項主題四: 畫家的內心世界

                                        教學目標

                                        第四單元 50分鐘


                                        • 導引學生從畫家的自畫像當中,體會畫家的內心世界,進而了解其作品表現形式之情感與心境。




                                        • 讓學生可以了解畫家自畫像裡角色扮演所呈現的意涵,並反觀自己進一步了解自己。



                                        • 使學生藉由了解畫家自畫像的呈現,也試著描繪表達出屬於現在自己心境的自畫像來。



                                        • 讓學生能選擇適當的媒材及任何繪畫形式來描繪自己的自畫像。



                                          1. 作品賞析

                                            1. 讓學生在還沒看到畫家作品之前,先猜猜劉其偉自畫像中所要訴說的心境是什麼?

                                            2. 教師再逐一描述劉其偉自畫像的內心世界與想法,並對表現之手法作說明。


                                            1. 心得分享

                                              1. 讓學生試著分享劉其偉自畫像中,哪一幅作品最能呈現畫家的心境?為什麼?

                                              2. 讓學生從作品中找出最符合自己心境的畫來,並說明之。


                                              1. 動手畫畫看

                                                1. 使學生試著在評量表下方處,簡單的描繪出最能表達自己特質或心境的自畫像來。(不限任何媒材、繪畫形式)


                                                1. 展示與欣賞

                                                  1. 讓學生藉由自畫像更了解自己並增進對同學的了解與互動。

                                                  2. 教師給於正面的鼓勵並引導學生給予其他同學正面的建言與回饋。




                                                教學內容

                                                自畫像賞析

                                                從劉其偉一系列的自畫像中,鮮明的透露出藝術最高的境界,乃是回到生命的本身。當我們看到他的自畫像時,可以發現他對生活的深刻感動與對生命的認真態度。他總是活著當下,將生命做最真實的呈現。

                                                主題

                                                作品

                                                說明















                                                自信自畫像

                                                一九七九年劉其偉的第一張自畫像,六十八歲的他,滿頭白髮,叨著煙斗,眼睛卻是閃亮的流露出自信卻充滿天真無邪的趣。由這一張的自畫像可以看出他常常戲譫自己跳開劉其偉畫出內在的自己讓自己的想像力馳騁,利用簡單流暢的線條,把自己的個性、生活、心情、夢想…等,一一刻畫在自畫像上。



                                                小丑自畫像


                                                一九八一年的「人生三部曲—自像」,他隨興的畫出他生命歷程中的三個不同角色,為金錢而戰槍手,傳遞藝術真理老師,而人生終究也只是小丑一個,歡愉世人。單純的淡彩速寫,卻將劉其偉的角色與性格交待得很清楚。

                                                劉其偉時常嚴肅的說他自己是小丑。一九九0年「小丑人生—自畫像」,劉其偉自己化身為馬戲團裡的小丑,自娛也娛人,這也反應了他的個性與人生哲學,他總是把歡笑帶給別人,把淚水往自己肚裡吞。



                                                冒險自畫像

                                                一九八一年的「婆羅洲的淘金夢—自像」,描寫著劉其偉天真充滿美麗的幻想的一面。畫中呈現僅著短褲,手捧黃金,眼觀前方的劉其偉,挺立在馬來西亞濕熱難熬的熱帶雨林中。這也正訴說著他是一位高瞻遠矚的勇者,用賭博冒險的心情渡過了叢林中種種危機四伏的險境。

                                                一九八七年「老人與海—自畫像」,禿頭的劉其偉與一隻大魚的殘駭,在黑暗中互相輝映出生命的殘境,流露劉其偉對海明威「老人與海」勇於挑戰,永不妥協精神信念的崇拜精神。正是這股力量,也讓劉其偉將人生當成—場實驗,接受人生的種種試煉,愈戰愈勇的表現

                                                奮鬥自畫像

                                                一九八三年「自像」,七十二歲的劉其偉,雖然滿佈皺紋,律勳的線條蕩漾在畫面,似乎象徵著他永不停歇的動態生命與精神

                                                一九八六年「愁悶的日子—自畫像」,以暗灰色為背景,襯托出頭部的粉紅、亮麗,七十五歲的劉其偉,即使巳經是眼皮下垂滿臉洋溢著一骰生命奮鬥不懈的熱勁。配上富有哲思提字﹕「生命變—如四月的艷陽天,只有藝術才是永恆不變。」更象徵著劉其偉生命之光也因藝術而永不滅絕

                                                包羅萬象自畫像

                                                一九八七年「台金、台電、台糖三十年—自畫像」,劉其偉以公式定理及點線面抽象符號,構築出他工程師的生涯。這是他第一以「抽象畫」畫自己的自畫像,他已經打破自畫像的傳統形式,以抽象的符號述說包容萬象的人生。

                                                一九八七年「船長夢—自畫像」,畫出劉其偉從小的夢想-當船長,可以航行於星光燦爛的夜空,望著藍藍的大海,編織著金銀島的海盜夢,過著無拘無束的冒險生活。畫中即神祕又唯美烘托劉其偉的夢境

                                                率真原始自畫像

                                                一九八七年「在畫室裡—自畫像」,七十六歲的劉其偉不假修飾的裸露自己,全裸自己真實本性流露出來,接受原來的自己也坦然無懼的面對觀賞者一如他不喜歡文明的矯飾做作,只喜歡真實的活著一般

                                                一九九一年「假投降—自畫像」,劉其偉以原始藝術中圖騰般的符號把自己畫成大頭,這張自畫像樸拙有力,他以沈重的黑,畫出他鬱卒的心情。他不順意回到文明世界,對人性徹底失望,文明人製造了污染、戰爭、劫掠,他只有投降。

                                                詼諧自畫像

                                                一九九五年「打獅子,假英雄—自像」,當劉其偉從蠻荒險回來,在別人心目中巳把他當成偶像般的英雄,但是他卻覺得沒什麼,於是他把自己畫成自不量力的假英雄。畫面詼諧有趣,令人莞爾。

                                                隨性自畫像

                                                一九九五年「伊拉斯(EROS)——自畫像」,劉其偉尊重「性」—如尊重生命的本身在他看來「」是生命的延續,是很健康也很自然的。這張自畫像具有雕塑般的塊感,在暗褐色的色調中,父親、母親、小孩的形體化成有機的橢圓形、半圓形與圓形,構組成一個圓滿的溫馨家庭。

                                                一九八一年「老頭與婦人—自畫像」,簡潔流暢的線條,將兩個個體交融為一體,當一個慾望來臨時,他仍然去享受它,無論是行動式的或用幻想式的。劉其偉認為性與藝術創作息息相關,在他的的性愛作品,含蓄而神祕,有著浪漫詩情意境,而非西方式單刃直入的直接激情。

                                                憂慮自畫像

                                                一九九四年「落魄的日子—自畫像」,他用畢卡索藍色時期的色調,強化自己落魄的心境。頭髮梳理整齊,身穿襯衫打領帶,卻是兩眼下垂,額頭發皺。那段落魄的日子,總是壓得他喘不遇氣來,是他最刻骨銘心而揮之不去的苦澀記憶。

                                                一九九五年「叢林的哭泣—自畫像」,從畫面可以看出劉其偉的表情是帶著憂愁的。再這一個時期中劉其偉對於動物有的一份特殊的情感。人類軛殺了動物的生,是傷他的心,叢林的哭泣,正也訴說著他內心的泣血


                                                「畫家的內心世界」學習單

                                                我看自己

                                                一年座號:

                                                姓名:


                                                1 .同學們,請你們分析自己的個人特質與性格(思想、夢想、喜好…等),試以200以內的文字來詮釋自已。


                                                2 .根據上列自我的分析,試以簡單的線條、色塊…來加以表達自己。



                                                肆、教學評鑑

                                                教學評量

                                                評量說明:評量的方式分為「教師評量」、「學生自評」二種方式,以「五等第量表」為標準,在教師評量上以學生課堂學習的態度與表現,加以學習單完成用心度作為評量的依據,學生評量上則以自我檢核學習參與度與自我表現作參考。

                                                教師評量

                                                主題

                                                單元主題

                                                評量項目

                                                教師評量

                                                劉其偉的生平

                                                1.能用心欣賞課程內容。

                                                2.能主動提出問題與想法。

                                                3.能針對劉其偉的作品說出個人的想法作分享。


                                                劉其偉的性格

                                                人生哲學

                                                「畫」說重頭



                                                探險之旅

                                                原始之美

                                                1.能用心欣賞影片及課程內容。

                                                2.能了解並說出、畫出原始藝術的特色。

                                                3.能發表觀看影片後的心得。

                                                4.能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分享。


                                                野性的呼喚

                                                愛的真諦

                                                與畢卡索的相遇

                                                1. 能了解西方畫家(畢卡索、米羅、克利的繪畫風格之特色。

                                                2.能提出西方畫家對劉其偉的影響,並比較其風格不同與相似之處。

                                                3. 能發表欣賞作品後的心得與想法。


                                                與米羅的接觸

                                                最愛克利

                                                畫家的內心世界

                                                自畫像賞析

                                                1.能選擇適當的媒材、繪畫形式完成最能表達自己特質或心境的自畫像創作。

                                                2.能體會並分享劉其偉自畫像中所要傳達的心境。

                                                3.能藉由自畫像創作更了解自己與並欣賞同學的創作。



                                                學生自評

                                                自評表: 自我檢核自我表現與學習參與度,選擇一個你認為適合自己表現的答案(只能選一個哦!),在□中打勾ˇ,5代表非常同意、4代表同意、3代表普通、2代表不同意、1代表非常不同意。

                                                我的學習成果

                                                5 4 3 2 1

                                                1. 整理而言,我對於老師上課的內容可以充份了解。□ □ □ □ □

                                                2. 我能對劉其偉的繪畫人生作簡單的描述。□ □ □ □ □

                                                3. 我能比較出劉其偉不同時期的繪畫風格。□ □ □ □ □

                                                4. 我能藉由影片了解原始部落藝術的特色。□ □ □ □ □

                                                5. 我能畫出表達自己特質或心境的自畫像創作。 □ □ □ □ □

                                                6. 我也能從生活中找出創作的來源或靈感。 □ □ □ □ □

                                                我的學習態度

                                                5 4 3 2 1

                                                1. 整理而言,我得滿意自已課堂中的表現。□ □ □ □ □

                                                2. 我很用心的完成每一張學習單。□ □ □ □ □

                                                3. 我很認真的參與並分享自己的想法與心得。□ □ □ □ □

                                                4. 我很了解劉其偉的繪畫人生與風格。□ □ □ □ □

                                                5. 我能積極在課堂上作學習。□ □ □ □ □


                                                我的學習心得


                                                1.我最喜歡哪一堂課的內容。

                                                理由是:


                                                2.我對這堂課程有何建議



                                                3.我想對老師說



                                                教學評鑑

                                                經過這四堂課的教學之後,你或多或少有一些想給老師的建議事項,現在你可以透過這張評鑑表的調查,來給老師一些建議作為老師日後教學的改進。謝謝

                                                項目

                                                內容

                                                滿意度

                                                說明

                                                教學部分

                                                課程主題是否誘發你的興趣

                                                很滿意○滿意○尚可○不滿意○很不滿意


                                                課程內容深淺是否得宜

                                                很滿意○滿意○尚可○不滿意○很不滿意

                                                學習單內容的編寫是否滿意

                                                很滿意○滿意○尚可○不滿意○很不滿意

                                                個人吸收

                                                個人對著課程是否有受益

                                                很滿意○滿意○尚可○不滿意○很不滿意


                                                希望老師在介紹其他畫家的傳奇故事

                                                很滿意○滿意○尚可○不滿意○很不滿意

                                                教師教學滿意度的調查

                                                教材收集的準備是否充足

                                                很滿意○滿意○尚可○不滿意○很不滿意


                                                教學是否認真與熱誠

                                                很滿意○滿意○尚可○不滿意○很不滿意

                                                專業知識傳達與實務經驗是否滿意

                                                很滿意○滿意○尚可○不滿意○很不滿意

                                                整體是否表現漫滿意

                                                很滿意○滿意○尚可○不滿意○很不滿意

                                                伍、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資料:

                                                藝術探險家:劉其偉紀念展/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臺北市:史博館91

                                                探險.巫師.劉其偉/鄭惠美作臺北市:雄獅90

                                                台灣畫壇老頑童-劉其偉繪畫研究/黃美賢臺北市:雄獅83

                                                探險天地間:劉其偉傳奇/楊孟瑜天下出版85


                                                網路資源資料:

                                                http://max.todaycolor.com.tw/(劉其偉)

                                                http://www.bookzone.com.tw/liu_max/default.htm(畫壇老頑童-劉其偉)

                                                http://max.todaycolor.com.tw/self.html生命的藝術家-劉其偉的自畫像

                                                http://www.bookzone.com.tw/liu_max/style/style_max.htm(台灣畢卡索)

                                                http://vm.rdb.nthu.edu.tw/taiwan/40th/p9.htm

                                                http://www.pts.org.tw/~prgweb2/perf_art/9104/ddar-kba-pwos-index.htm

                                                http://www.sinomovie.com/sinocinema/movie_detail.asp?fid=118#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