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107學年度堵南國小五年級國語教學計畫

格式
doc
大小
149 KB
頁數
39
上傳者
E01268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4-01-16,离现在 11 28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107 學年度 第學期堵南 國民小學年級國語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五年級教學團隊

、架構圖

(國語5) 課程架構圖




二、課程理念:

國語教學基本理念,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國語文字的能力,內容包括:

1.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

2.使學生能使用語文,表達情意,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

3.培養學生應用本國語文,從事思考,理解、協調、討論、欣賞、創作,以擴充生活經驗,拓展多元視野,面對國際思潮,並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提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我國文化精華。

4.引導學生學習利用工具書,結合資訊網路,藉以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進而提升自學能力。


三、學生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

聽:能在聆聽過程中,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並且有系統的歸納他人發表的內容

說:能使用恰當的語詞表達自己的見解,並且流利的與他人溝通。

讀: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並且精讀內容,記取細節,深究課文架構。

寫:能運用基礎的修辭技巧,並且嘗試創作簡單的童詩。


四、課程目標

1.能欣賞並朗讀課文或文學作品,感受課文之美。

2.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情感與想法。

3.配合識字教學,用正確的硬筆字寫作業。

4.能掌握詩歌的基本閱讀技巧,流利朗讀課文。

5.能和同學分享閱讀課文的心得。

6.能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課文大意。

7.能從閱讀的課文中,培養分析歸納文章結構的能力。

8.能從課文結構圖中,培養歸納課文重點的能力。

9.能從各種文體的課文中了解文體的特點與異同。

10.能分辨、欣賞並運用課文中的修辭。


五、教學策略建議

五年級是孩子進入閱讀與寫作的快速成長時期,透過大量的閱讀不同文類與內容,滋養孩子寫作與表達的能力。建議教師除了基礎的認讀生字外,可以加強學生深究課文與閱讀理解。例如:

1.閱讀教學:運用每課中的閱讀理解提問,達到與學生一起深究文章的內容,並且引導學生明確的表達自我的意見。

2.統整能力培養:能引導學生找尋關鍵語句,歸納出課文中的大意與主旨,嘗試解析新詩的內容。


六、參考資料來源:

參考書目

1. 楊亞祖貝童攝影(民92年):從空中看地球──大地觀察366天。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2. 萊斯特.布朗等著、楊亞祖貝童攝影(民92年):從空中看地球—用心看世界。臺北:臺灣麥克股份有限公司。

3. 張瑋玲、鄭莉穎(民103年):看漫畫長知識:節日故事。臺北市:漢湘文化出版社。

4. 陳素宜、葉慧君、黃淑華(民102年):節日故事。臺北市:國語日報出版社。

5. 謝依玲著(民101):帶著童書去旅行。臺北市:天衛文化。

6. 馬可波羅著(民99):馬可波羅遊記(改版)。臺北市:商周。

7. 褚士瑩(民98):年輕就開始環遊世界。臺北市:大田。

8. 朱耀沂著(民92年):蜘蛛博物館。臺北市:大樹文化出版社。

9. 何原亨著(民85年):童思•童詩。臺北市: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0. 杜榮琛著(民102年):寫給兒童的好童詩。臺北市:小魯出版社。

11. 凱特‧狄卡密歐著(民85年):愛德華神奇旅行。臺北市:東方出版社。

12. 人類文化編輯部輯部著(民103年):一千零一夜精選集。人類文化出版社。

13. 陳幸蕙(民95年):煮飯花:溫馨的親情小品選集。幼獅文化。

14. 劉墉著(民90):小姐小姐別生氣。臺北:水雲齋出版社。

15. 鄭武俊著(民88):幽默的說話藝術。高雄:清涼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6. 蕭蕭主編(民98年):溫情的擁抱。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7. 蘇國書主編(民85):名家兒童散文精選。臺北:國語日報社。

18. 堀貞一郎著、賴東明譯(民102年):生命的奇幻旅程:啟迪心靈成長的6個故事。大家健康雜誌出版。

19. 韓彥銘著(民99年):改變你一生的勵志書。好的文化出版社。

20. 李明儀著(民100年):他們的故事:名人成長勵志故事。讀品文化

21. 鄭惠美著(民95年):敢於下賭:劉其偉。臺北:雄獅出版社。

22. 王溢嘉著(民97年):看到人心深處:120個有趣故事告訴你真實人生。臺北:新華出版社。



起訖週次

起訖日期

主題

單元名稱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節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

大議題

十大基本能力

第一週

2/11~2/15

第壹單元放眼天下

第一課美麗的溫哥華

3-3-3-1能正確、流利且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3-3-3-3能有條理有系統的說話。

5-3-2-1能養成主動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3-2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如: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等)

5-3-3-3能理解簡易的文法及修辭。

5-3-4-1能認識不同的文類(如: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

5-3-5-1能運用組織結構的知識(如:順序、因果、對比關係)閱讀。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7-1能配合語言情境,欣賞不同語言情境中詞句與語態在溝通和表達上的效果。

5-3-8-3能主動記下個人感想及心得,並對作品內容摘要整理。

1.讓學生學習遊記方式的寫作技巧。

2.認識「美不勝收」、「目不暇給」等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3.了解並運用「除了…………」、「只見…………」的句型。

4.學習從旅遊的過程中,觀察與體驗事物的能力。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進行課文深究及朗讀指導。

3.指導本課生字與語詞教學。
4.
運用摹寫的修辭技巧。
5.
練習以記敘文方式,重點描述旅遊內容。

活動一:注音
1.
分辨「絢」、「綺」的讀音與用法。
2.
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能聽出課文中,作者對伊麗莎女皇公園的讚嘆。
2.
能在聆聽中感受作者旅遊溫哥華的心情。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
講述經驗。
3.
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的筆順與筆畫。
2.
查找字典:查「采」的部首與字義。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
朗讀指導。
活動六:寫作
1.
觀察想像。

2.語句敘寫。
3.
修辭教學。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
蒐集有關溫哥華的資料

作業評量

口頭評量

習作評量

觀察評量

發表

【環境教育】1-3-1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二週

2/18~2/22

第壹單元放眼天下

第二課從空中看地球

1-3-3-2能運用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3-3-2-1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3-3-2-2能簡要作讀書報告。

3-3-4-1能即席演說,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經驗。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4-2能主動閱讀不同文類的文學作品。

5-3-5-1能運用組織結構的知識(如:順序、因果、對比關係)閱讀。

5-3-8-1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8-2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5-3-9-1能利用電腦和其他科技產品,提升語文認知和應用能力。

6-3-2-1能知道寫作的步驟,如:從蒐集材料到審題、立意、選材及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1.學習以記敘的形式,介紹欣賞攝影藝術展覽的寫作方法。

2.認識「鳥瞰」、「渺小」、「殘垣斷瓦」等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3.學習運用適當的修辭方式與獨特的眼界,來表達攝影圖片的美感。

4.能發覺攝影藝術的旨趣,進而體驗生活處處美的意涵。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進行課文深究及朗讀指導。

3.指導本課生字與語詞教學。
4.
運用句型、摹寫修辭,練習寫作。

活動一:注音
1.
學習「亙」的正確讀音。
2.
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能聽出課文中,是怎麼描寫撒哈拉沙漠?

2.能聽出課文中,峇里島的梯田是什麼樣子。

3.能聽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的真諦。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
講述經驗。
3.
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的筆順與筆畫。
2.
字形辨別:「熔、溶、榕」、「拘、駒、鉤」。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
朗讀指導。
活動六:寫作
1.
觀察想像。
2.
語句。
3.
修辭教學。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蒐集楊亞祖貝童、韓良露的相關資料

口頭報告

平時上課表現

同儕互評

小組互動表現

習作評量

發表

【環境教育】1-3-1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第三週

2/25~3/1

第壹單元放眼天下

第三課歡慶兒童節

1-3-3-2能運用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2-3-1-2能仔細聆聽對方的說明,主動參與溝通和協調。

2-3-2-7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細節與要點。

3-3-3-3能有條理有系統的說話。

3-3-4-1能即席演說,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經驗。

3-3-4-2能在討論或會議中說出重點,充分溝通。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3-2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如: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等)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8-1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3-8-2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6-3-2-1能知道寫作的步驟,如:從蒐集材料到審題、立意、選材及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1.能熟悉本課以記敘的方式,舉出實例描述事件的寫作技巧。

2.認識「蠟燭」、「銅冠」、「隊伍」、「繫著」、「意猶未盡」等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3.了解並運用「是……也是……」、「……緊接著……」等句型。

4.利用資訊與朋友互動,進而擴展自己的視野。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進行課文深究及朗讀指導。

3.指導本課生字與語詞教學。
4.
運用句型、摹寫修辭,練習寫作。
5.
指導學生運用電腦蒐尋並編輯節慶資料。

活動一:注音
1.
學習「繫」、「捧」的發音方法。
2.
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能聽出土耳其兒童節的特色。

2.能聽出西班牙「三王」有什麼不同。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
講述見聞。

3.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的筆順與筆畫。

2.查找字典:「屬」、「途」的部首與字義。
3.
多音字:「繫」、「播」。
4.
字形辨別:「紗、沙、砂、鈔、抄」、「銅、桐、洞」等。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朗讀指導。
活動六:寫作
1.
觀察想像。
2.
語句敘寫。

3.修辭運用。

4.寫作練習。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跟兒童節慶有關的書籍

口頭討論

小組互動表現

習作評量

資料蒐集

參與度評量

【家政教育】1-3-7認識傳統節慶食物與臺灣本土飲食文化。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第四週

3/4~3/8

第壹單元放眼天下

第四課我眼中的東方之最

2-2-2-2能思考說話者所表達的旨意。

3-3-4-2能在討論或會議中說出重點,充分溝通。

5-2-4-2能讀出文句的抑揚頓挫與文章情感。

5-3-3-2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如: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等)

5-3-4-1能認識不同的文類(如: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

5-3-4-4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8-1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3-8-3能主動記下個人感想及心得,並對作品內容摘要整理。

6-3-1-1能應用各種句型,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6-3-2-2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蒐集各類寫作的材料。

6-3-4-1能學習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述方式,練習寫作。

1.能學會課文中生難語詞的意義及用法。

2.能透過內容的深究,了解作者眼中的東方之最。

3.能歸納整理文本訊息,推論作者寫作的主旨。

4.能理解全文安排的方式,以及寫作特色。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進行課文深究及朗讀指導。

3.指導本課生字與語詞教學。
4.
運用句型、譬喻修辭,練習寫作。

活動一:注音
1.
指導「泊」、「璞」、「昂」的發音方法。
2.
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仔細聆聽課文朗讀時優美的節奏。
2.
欣賞同學朗讀時的優美語調,學習朗讀的技巧。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
講述見聞。
3.
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緬」、「墳」的筆順與筆畫。
2.
查找字典:「昂」等字的部首與字義。
3.
字形辨別:「緬、靦」、「佛、拂、沸、狒」。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
朗讀指導。
活動六:寫作
1.
提取經驗。
2.
配合課文。
3.
修辭教學。
4.
敘寫練習。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蒐集有關曼德勒山、尼泊爾國旗、不丹的資料

習作評量

小組互動表現

資料蒐集

態度評量

課堂問答

實作評量

【環境教育】2-3-3認識全球性的環境議題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並了解相關的解決對策。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第五週

3/11~3/15

第壹單元放眼天下

統整活動一

4-3-5能欣賞楷書名家碑帖,並辨識各種書體(篆、隸、楷、行)的特色。

4-3-5-2能辨識各種書體(篆、隸、楷、行)的特色。

6-3-2-2能練習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方式,蒐集各類寫作的材料。

6-3-3-1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1.認識記敘文寫景的取景方式。

2.老師帶領透過問題引導閱讀思考,試著讓學生依據內容「自問自答」,幫助自己理解。

3.認識篆書和隸書的起源和特色

1.教師由「取景方式」中,指導學生寫一個景物。

2.老師帶領透過問題引導閱讀思考,試著讓學生依據內容「自問自答」,幫助自己理解。

3.指導學生認識篆書和隸書的起源和特色,並學會分辨其字體。

活動一:寫作指導──如何寫景

1.教師由「取景方式」中,指導學生寫一個景物,可以由近而遠,把所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也可以以時間先後的順序來寫,內容才會有條理。

2.描寫時一直寫靜物,會有單調的感覺,可以用動態方式呈現,也可以用兩個方式互相融合,只要安排妥當,景物會很吸引人的。

3.由短文中,讓學生分出動態和靜態句子的描寫。

活動二:閱讀指導──以「自問自答」來理解文章重點

1.教師帶領閱讀本篇短文。

2.透過閱讀提問,於文本或找尋其他文本,解決疑惑,促進學生閱讀理解。

活動三:書法介紹──篆書、隸書

讓學生認識篆書和隸書的起源和特色,並學會分辨其字體。

5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口頭討論

平時上課表現

發表

學習態度

實作評量

【人權教育】1-3-4了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第六週

3/18~3/22

第貳單元想像世界

第五課從想像的鏡子看世界

1-3-3-2能運用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2-3-2-4能簡要歸納所聆聽的內容。

3-3-2-1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3-3-2-2能簡要作讀書報告。

3-3-3-1能正確、流利且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3-3-4-1能即席演說,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經驗。

5-3-4-2能主動閱讀不同文類的文學作品。

5-3-5-1能運用組織結構的知識(如:順序、因果、對比關係)閱讀。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8-1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3-8-2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6-3-4-4能配合閱讀教學,練習撰寫心得、摘要等。

1.能熟悉本課童詩的寫作方式,生動的描寫人和物。

2.認識「蚊帳」、「蜘蛛」、「口哨」、「串成」、「羨慕」等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3.了解並運用譬喻法、轉化法和排比法等修辭技巧。

4.培養欣賞童詩的興趣,並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進行課文深究及朗讀指導。

3.指導本課生字與語詞教學。
4.
運用句型、修辭等,練習寫作。
5.
指導學生仿作一篇短文或詩歌。

活動一:注音
1.
「殊」、「准」的發音方法。
2.
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能聽出詩中,蜘蛛的網有什麼特殊。

2.能聽出媽媽對子女的愛與付出。

3.能聽出詩歌中的優美韻律。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講述見聞。
3.
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的筆順與筆畫。
2.
利用字典查出「准、慕」的部首與字義。

3.易錯字:「攜」、「羨」。
4.
字形辨別:「帳、脹、賬」、「蛛、株、誅、殊」。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
朗讀指導。
活動六:寫作
1.
觀察想像。
2.
語句敘寫。

3.修辭教學。
4.
選材寫作。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
蒐集有關想像的童詩

口頭評量

小組互動表現

習作評量

實作評量

態度評量

【家政教育】4-3-2運用溝通技巧與家人分享彼此的想法與感受。

【環境教育】1-3-1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七週

3/25~3/29

第貳單元想像世界

第六課羅伯特換腦袋

2-3-2-4能簡要歸納所聆聽的內容。

2-3-3-1能主動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3-3-2-1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3-3-2-2能簡要作讀書報告。

3-3-4-2能在討論或會議中說出重點,充分溝通。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4-2能主動閱讀不同文類的文學作品。

5-3-4-4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

5-3-5-1能運用組織結構的知識(如:順序、因果、對比關係)閱讀。

5-3-8-1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3-8-2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6-3-1-1能應用各種句型,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1.能熟悉本課用「反覆法」的寫作方式,能把情節的發展慢慢往前推進。

2.認識「膨脹」、「嶄新」、「竊竊私語」、「咬文嚼字」等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3.了解並運用「一面……一面……」等句型。

4.能發揮想像力,並仔細觀察周遭人事物,生動的描寫。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學習本課生字的正確筆順與筆畫。
3.
運用句型、修辭等,練習寫作。
4.
能從課文中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含意。

活動一:注音
1.
「嚼」、「磕」的發音方法。
2.
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聽出課文中羅伯特換三次腦袋的不同心情。

2.能聽出最後一段中,羅伯特的欣喜之情。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
講述見聞。
3.
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的筆順與筆畫。
2.
利用字典查找出「奈」、「頹」的部首與字義。

3.易錯字:「頹」、「嚼」。

4.字形辨別:「蟑、樟、璋、獐」。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
朗讀指導。
活動六:寫作
1.
觀察練習。
2.
語句敘寫。
3.
修辭教學。

4.想像的寫作策略。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蒐集有趣的童話故事

小組互動表現

平時上課表現

習作評量

實作評量

學習態度

【生涯發展教育】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生涯發展教育】2-2-3認識不同類型工作內容。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八週

4/1~4/5

第貳單元想像世界

第七課宮崎駿的想像之泉

1-3-3-2能運用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2-3-2-4能簡要歸納所聆聽的內容。

2-3-3-1能主動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3-3-2-1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3-3-2-2能簡要作讀書報告。

3-3-1能充分表達意見。

3-3-4-1能即席演說,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經驗。

5-3-3-3能理解簡易的文法及修辭。

5-3-4-2能主動閱讀不同文類的文學作品。

5-3-5-1能運用組織結構的知識(如:順序、因果、對比關係)閱讀。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8-1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3-8-2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6-3-4-4能配合閱讀教學,練習撰寫心得、摘要等。

1.能熟悉本課說明文的寫作方式,抓住人物對話和事件發展的過程。

2.認識「縫隙」、「擬人」、「獨樹一幟」等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3.了解並運用「只要…………」、「由於……因此……」等句型。

4.培養欣賞動畫的興趣,並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學習本課生字的正確筆順與筆畫。

3.運用句型、修辭等,練習寫作。
4.
練習發揮想像寫一篇文章。

活動一:注音
1.
「憑」、「勘」的發音方法。
2.
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能在聆聽過程中,感受宮崎駿喜歡畫畫和想像的心情。

2.能主動參與討論,並能仔細聆聽及歸納內容。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
講述見聞。

3.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的筆順與筆畫。
2.
利用字典查出「龐」的部首與字義。

3.易錯字:「擬」、「慣」。

4.字形辨別:「崎、綺、琦」、「駿、峻、竣、浚、俊、梭」、「擬、疑、礙、凝」。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
朗讀指導。
活動六:寫作
1.
觀察想像。
2.
語句敘寫。
3.
修辭教學。
4.
想像的寫作策略。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蒐集作者宮崎駿的相關資料

作業評量

口頭評量

口頭討論

平時上課表現

習作評量

實作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2-2-2激發對工作世界的好奇心。

【生涯發展教育】2-2-3認識不同類型工作內容。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七、規劃、組織與實踐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第九週

4/8~4/12

第貳單元想像世界

統整活動二

4-3-5-2能辨識各種書體(篆、隸、楷、行)的特色。

4-3-5-3能概略欣賞行書的字形結構。

6-3-6-1能理解簡單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在實際寫作。

6-3-4-1能學習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述方式,練習寫作。

1.認識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2.能了解摹寫修辭法的效果與使用方式。

3.認識楷書和行書的起源和特色。

1.教師先帶學生了解本段的內容,再共同討論本段所提到五種說明方法的異同。

2.教師先帶領學生透過感官分辨摹寫的句子有哪些,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表。

3.讓學生認識楷書和行書的起源和特色,並學會分辨其字體。

活動一:寫作指導──說明的方法

1.教師先帶學生了解本段的內容,再共同討論本段所提到五種說明方法的異同。

2.教師試舉幾個例子,讓學生判斷屬於何種說明的方式。

3.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科普類或文史類的文章,讓學生藉由重新整理、歸納後,了解各類說明方式的偏重特色。

4.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小圖和小言》一書,讓學生理解要說明一件事不只有一種方法,可以藉由不斷的嘗試,找到最合適的方法。

活動二:認識修辭──摹寫

1.教師先帶領學生透過我們的感官去進行,能分辨摹寫的句子有哪些,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表。

2.用短文讓學生練習找出哪些句子是運用摹寫技巧。

活動三:書法介紹──楷書、行書

讓學生認識楷書和行書的起源和特色,並學會分辨其字體。

5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課堂問答

實作評量

平時上課表現

小組互動表現

【人權教育】1-3-4了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第十週

4/15~4/19

閱讀樂園一

我會飛

2-3-1-2能仔細聆聽對方的說明,主動參與溝通和協調。

2-3-2-4能簡要歸納所聆聽的內容。

2-3-2-7能正確記取聆聽內容的細節與要點。

3-3-1-1能和他人交換意見,口述見聞,或當眾作簡要演說。

3-3-4-2能在討論或會議中說出重點,充分溝通。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4-4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10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6-3-1能正確流暢的遣詞造句、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6-3-4能練習不同表述方式的寫作。

6-3-4-4能配合閱讀教學,練習撰寫心得、摘要等。

1.透過內容的深究,了解作者所要傳達的意涵。

2.能以自己的知識或經驗判斷故事中情節的真假。

3.理解作者的設計與安排,掌握文本的重要訊息。

4.藉由問題的討論,養成主動評判文本的習慣與能力。

1.聆聽教學CD並回答問題。
2.
教師藉由提問,喚起舊經驗,引起學習動機。
3.
學生閱讀課文。
4.
引導學生配合習作題目,再次閱讀課文。
5.
指導學生比較閱讀前後的想法,說出差異。

活動一:聆聽
1.
仔細聆聽課文教學CD,聽出朗讀課文的節奏。
2.
聆聽教師所提的問題,能使用正確語詞說話。
3.
能依主題表達意見。
活動二:閱讀
1.
摘取大意:教師以提問討論方式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內容,領會作者想法進而能提綱挈領歸納本課大意。
2.
語詞解釋:指導學生運用字(辭)典或連貫上下文意等多元方式,解釋生難語詞。
3.
課文深究:指導學生配合習作題目,深究課文內容。
4.
朗讀指導:引導學生隨內容,用適當的語調讀出本課文。
活動三:說話
1.
說一說自己對於「我會飛」的聯想。
2.
找出自己認為最刺激的段落,並說明理由。
活動四:寫作
1.
依照習作問題指示,表達自己的意見。
2.
練習運用簡短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口頭討論

小組互動表現

習作評量

課堂問答

【人權教育】2-3-1了解人身自由權並具有自我保護的知能。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一週

4/22~4/26

第參單元作家與作品——親情點滴

第八課五月˙風箏˙少年

2-3-2-4能簡要歸納所聆聽的內容。

2-3-3-1能主動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3-3-2-2能簡要作讀書報告。

3-3-3-1能正確、流利且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3-3-4-1能即席演說,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經驗。

3-3-4-2能在討論或會議中說出重點,充分溝通。

3-3-2-1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4-4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

5-3-8-1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3-8-2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6-3-1-1能應用各種句型,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6-3-3-1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1.能熟悉本課記敘文的寫作方式,抓住第一人稱人物獨白的生動效果。

2.認識「燦黃」、「矮籬」、「線軸」、「綑紮」、「彌補」等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3.了解並運用「雖然……但是……」、「沒有……也沒有…………」等句型。

4.學習作者樂觀、進取,堅強面對缺憾的態度。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學習本課生字的正確筆順與筆畫。
3.
運用句型、修辭等,練習寫作。
4.
指導學生試寫一段生動的獨白。

活動一:注音
1.
「矢」、「紮」的發音方法。
2.
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能聽出課文中,少年對媽媽的懷念。

2.在聆聽當中,能感受到小男孩失去母親和風箏斷線的相關。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
講述見聞。

3.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的筆順與筆畫。
2.
利用字典查出「矢」、「坦」的部首與字義。

3.易錯字:「幣」、「彌」。

4.字形辨別:「幣、弊、敝」、「綑、捆、睏」、「軸、妯、柚、袖、笛」。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
朗讀指導。

5.閱讀指導
活動六:寫作
1.
觀察練習。
2.
語句敘寫。
3.
修辭教學。

4.寫作練習。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
蒐集有關矢車菊、風箏的資料

口頭評量

習作評量

發表

小組互動表現

學習態度

【生涯發展教育】1-2-1培養自己的興趣、能力。

【家政教育】4-3-1了解家人角色意義及其責任。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二週

4/29~5/3

第參單元作家與作品——親情點滴

第九課給女兒的一封信

2-3-2-1能在聆聽過程中,有系統的歸納他人發表之內容。

2-3-2-4能簡要歸納所聆聽的內容。

2-3-3-1能主動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3-3-2-2能簡要作讀書報告。

3-3-3-2能從言論中判斷是非,並合理應對。

3-3-4-1能即席演說,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經驗。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3-3能理解簡易的文法及修辭。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8-2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1.讓學生學習以書信的方式,應用敘述事理的技巧。

2.了解「廚房」、「頤指氣使」等語詞的意義與用法。

3.認識並能應用設問和映襯的修辭方式。

4.了解語言表達的重要,並培養良好語言表達的態度。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學習本課生字的正確筆順與筆畫。
3.
指導學生觀察與討論如何將句子改換成婉轉的問句。
4.
指導學生練習把責難的「問句」改成正面述說的句子。

活動一:注音
1.
能明白「吼」的一字多音用法。
2.
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能聽出課文中父親殷切關愛的情意。

2.能聽出課文中不同語氣所表現的差異。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講述見聞。
3.
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的筆順與筆畫。
2.
利用字典查出「譬」、「遞」的部首與字義。

3.易錯字:「複」、「譬」。

4.字形辨別:「婉、碗、蜿」、「複、復、腹」、「譬、壁、臂、劈」。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
朗讀指導。

5.閱讀指導。

活動六:寫作
1.
觀察和想像。
2.
語詞應用。
3.
語句敘寫。

4.修辭教學。
5.
書信的寫作策略。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
蒐集有關語言禮貌的資料

課堂問答

習作評量

實作評量

平時上課表現

小組互動表現

【生涯發展教育】1-2-1培養自己的興趣、能力。

【家政教育】4-3-2運用溝通技巧與家人分享彼此的想法與感受。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三週

5/6~5/10

第參單元作家與作品——親情點滴

第十課憨孫耶,好去睏啊!

2-3-2-4能簡要歸納所聆聽的內容。

2-3-3-1能主動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3-3-2-1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3-3-2-2能簡要作讀書報告。

3-3-3-1能正確、流利且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3-3-4-1能即席演說,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經驗。

3-3-4-2能在討論或會議中說出重點,充分溝通。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3-3能理解簡易的文法及修辭。

5-3-5-1能運用組織結構的知識(如:順序、因果、對比關係)閱讀。

5-3-8-1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3-8-2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6-3-1-1能應用各種句型,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6-3-3-1能養成觀察周圍事物,並寫下重點的習慣。

1.欣賞閩南語在散文中的運用,適時使用方言詞彙,讓文章更具特色與可讀性。

2.明瞭文章的寫作背景,認識懷舊敘事的寫作技巧,學習以對話傳達情意的寫作方法。

3.深切體會親情的可貴,並懂得回報親人的關愛。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學習本課生字的正確筆順與筆畫。
3.
指導學生體會文中祖孫親情互動。
4.
指導學生寫作含鄉土語言詞彙的文章。

活動一:注音
1.
「睏」、「篾」、「嬤」的發音方法。

2.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能聽出課文中的閩南語發音語詞。

2.能聽出作者祖母對作者深切期望的語氣。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
講述見聞。

3.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的筆順與筆畫。
2.
利用字典查出「譽」、「凌」的部首與字義。

3.字形辨別:「篾、蔑、襪」、「凌、陵、綾」。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
朗讀指導。

5.閱讀指導。

活動六:寫作
1.
觀察想像。

2.語詞應用。
3.
語句敘寫。
4.
修辭教學。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
蒐集臺灣四、五十年代生活用品的圖片或資料

口頭評量

習作評量

實作評量

平時上課表現

學習態度

【生涯發展教育】1-2-1培養自己的興趣、能力。

【家政教育】4-3-4參與家庭活動、家庭共學,增進家人感情。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第十四週

5/13~5/17

第參單元作家與作品——親情點滴

第十一課聽!流星的故事

2-3-2-4能簡要歸納所聆聽的內容。

2-3-3-1能主動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3-3-1-1能和他人交換意見,口述見聞,或當眾作簡要演說。

3-3-2-1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3-3-2-2能簡要作讀書報告。

3-3-3-2能從言論中判斷是非,並合理應對。

3-3-4-1能即席演說,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經驗。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3-3能理解簡易的文法及修辭。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8-2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1.讓學生學習以記敘文的方式,應用敘述事理的技巧來描述童年趣事。

2.了解「難以抗拒」、「墜落」、「仍然」等語詞的意義與用法。

3.了解並運用「……何況……」的語詞造句。

4.培養欣賞大自然的一景一物,以及認識歷史人物的情懷。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學習本課生字的正確筆順與筆畫。
3.
指導學生討論生活趣事在成長過程中的影響。
4.
指導學生練習運用句型、修辭來寫作。

活動一:注音
1.
「降」的一字多音用法。

2.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能聽出課文中二堂哥口若懸河的神態。

2.能聽出課文中流星故事的趣味。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
講述見聞。

3.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的筆順與筆畫。
2.
利用字典查出「賢」、「孔」的部首與字義。

3.字形辨別:「扯、趾、址」、「拒、距、鉅、炬」、「賢、堅、豎」。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
朗讀指導。

活動六:作寫作

1.觀察想像。
2.
語詞應用。
3.
修辭教學。

4.感恩主題的寫作策略。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
蒐集有關孔子、李白、關羽的資料

口頭評量

小組互動表現

習作評量

實作評量

態度評量

【家政教育】4-3-4參與家庭活動、家庭共學,增進家人感情。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五週

5/20~5/24

第參單元作家與作品——親情點滴

統整活動三

3-3-2能合適的表達語言。

3-3-3能表現良好的言談。

3-3-3-1能正確、流利且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6-3-6-1能理解簡單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在實際寫作。

6-3-4-1能學習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述方式,練習寫作。

1.能學習適當的說話方式。

2.能認識譬喻修辭的特色。

3.認識說明文常用的結尾法。

1.教師以範例說明「如何適當的說話」,於生活中所產生的效果,請學生自我回想,舉出其他的適當說話的實例。

2.教師引導學生認識譬喻修辭的定義及效果。

3.教師以範例說明文章結尾的使用方式,並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各課,舉出相同文章結尾的用法。

活動一:說話指導──如何適當的說話
1.
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語句,適當解釋、說明語句含意,並歸納內容重點。

2.教師以範例說明「如何適當的說話」,於生活中所產生的效果,並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各課或請學生自我回想,舉出其他的適當說話的實例。

3.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真誠同理心、理直氣和、讚美及委婉拒絕的話語,並將其運用日常生活的應對上。

活動二:認識修辭──譬喻

1.教師引導學生認識譬喻修辭的定義及效果。

2.教師說明常見譬喻修辭的類型。

活動三:寫作指導──文章結尾的寫法

1.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語句,適當解釋、說明語句含意,並歸納內容重點。

2.教師以範例說明文章結尾的使用方式,並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各課,舉出相同文章結尾用法。

3.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文章結尾的寫法,進行寫作練習。

5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口頭評量

課堂問答

實作評量

【生涯發展教育】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第十六週

5/27~5/31

第肆單元生命之美

第十二課誕生

3-3-3-1能正確、流利且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3-3-3-3能有條理有系統的說話。

5-3-1能掌握文章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3-2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如: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等)

5-3-3-3能理解簡易的文法及修辭。

5-3-4-1能認識不同的文類(如: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

5-3-5-1能運用組織結構的知識(如:順序、因果、對比關係)閱讀。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7-1能配合語言情境,欣賞不同語言情境中詞句與語態在溝通和表達上的效果。

1.學習運用現代詩的技巧來豐富寫作內涵,以表達對周遭親友的感恩。

2.了解並應用「饋贈」、「慳吝」、「奢侈」等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3.了解並運用「因……」的句型。

4.能培養朗讀與欣賞現代詩的興趣和情意。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學習本課生字的正確筆順與筆畫。
3.
指導學生討論詩中他人對新生兒關注的觀點。
4.
指導學生練習運用句型、修辭來寫作。

活動一:注音
1.
「吝」、「侈」的發音方法。

2.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能聽出詩中「誰是你?唯一的你」所表現的驚嘆和珍視的語氣。

2.能聽出詩中「這些圍繞你的人/你的注視/使他們重新誕生一次」所流露的關愛之情和充滿希望的語氣。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
講述見聞。

3.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的筆順與筆畫。
2.
利用字典查出「拳」、「奢」的部首與字義。

3.易錯字:「吝」、「饋」。

4.字形辨別:「贈、增、憎、噌」。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
朗讀指導。

活動六:寫作
1.
觀察想像。

2.語詞應用
3.
語句敘寫。
4.
修辭教學。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
蒐集有關誕生的資料

小組互動表現

習作評量

參與度評量

實作評量

態度評量

【人權教育】1-3-1表達個人的基本權利,並了解人權與社會責任的關係。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七週

6/3~6/7

第肆單元生命之美

第十三課用手指舞出動人的交響曲

2-3-1-2能仔細聆聽對方的說明,主動參與溝通和協調。

3-3-3-1能正確、流利且帶有感情的與人交談。

3-3-3-3能有條理有系統的說話。

3-3-4-2能在討論或會議中說出重點,充分溝通。

5-3-1能掌握文章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3-2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如:敘述、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等)

5-3-3-3能理解簡易的文法及修辭。

5-3-4-1能認識不同的文類(如: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7-1能配合語言情境,欣賞不同語言情境中詞句與語態在溝通和表達上的效果。

1.學習以自己為第一人稱,介紹在自己的成長中面對的困境與解決經過。

2.認識「循序漸進」、「晦暗」、「判斷」等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3.能運用「倒不如……更能夠……」的句型。

4.能從本課課文中,體會人的堅忍與生命力。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學習本課生字的正確筆順與筆畫。
3.
引導學生了解王曉書的困境與突破。

4.指導學生運用譬喻修辭來寫作。

活動一:注音
1.
「晦」、「譜」的發音方法。

2.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能聽出「這一刻,我等了很久、很久。」所要表達的欣慰感受。

2.能聽出課文中「所謂『無聲勝有聲』,滿嘴的甜言蜜語,倒不如一個『我愛你』的手勢,更能夠傳達你的心意。」充滿篤定的肯定語調。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
講述經驗。

3.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的筆順與筆畫。
2.
利用字典查出「晦」、「脣」的部首與字義。

3.字形辨別:「晦、誨、悔」、「輩、斐、翡、蜚、裴」。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
朗讀指導。

活動六:寫作
1.
觀察想像。

2.語詞應用。
3.
語句敘寫。
4.
修辭教學。

5.勵志故事的寫作。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
蒐集有關王曉書的資料

作業評量

小組互動表現

平時上課表現

習作評量

實作評量

課堂問答

【人權教育】1-3-1表達個人的基本權利,並了解人權與社會責任的關係。

【生涯發展教育】2-2-3認識不同類型工作內容。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八週

6/10~6/14

第肆單元生命之美

第十四課永遠不會太晚

2-3-2-4能簡要歸納所聆聽的內容。

2-3-2-5能結合科技與資訊,提升聆聽學習的效果。。

2-3-3-1能主動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3-3-2-1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3-3-2-2能簡要作讀書報告。

3-3-3-2能從言論中判斷是非,並合理應對。

3-3-4-1能即席演說,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經驗。

3-3-4-2能在討論或會議中說出重點,充分溝通。

3-3-4-3能在辯論中精要的說出有利己方的意見。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3-3能理解簡易的文法及修辭。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8-2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6-3-1-1能應用各種句型,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1.學習以說明的形式,解說「只要願意去做,永遠不會太晚」的人生觀的寫作方法。

2.認識「教授」、「艱辛」、「效率」等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3.了解並運用「不管……都……」、「為了……而……」、「既……又……」等句型。

4.培養學生能自我期許,並朝目標努力邁進的實踐理念。

1.教師配合課文結構表,引導學生敘述分段大意,共同摘錄重點。
2.
學習本課生字的正確筆順與筆畫。
3.
引導學生了解本課主旨並學習議論文的敘寫方式。

活動一:注音
1.
「諾」、「侃」的發音方法。

2.能運用電腦「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活動二:聆聽
1.
能聽出課文中,史懷哲、劉其偉和科勞克所做的事,永遠不會太晚。

2.能主動參與討論,並聆聽別人所提出的說明。

活動三:說話
1.
複述課文。
2.
講述見聞。

3.提出看法。
活動四:識字與寫字
1.
指導生字的筆順與筆畫。
2.
利用字典查出「率」的部首與字義。

3.字形辨別:「競、兢」、「渴、喝、遏」、「跨、垮、胯、誇」。
活動五:閱讀
1.
摘取大意。
2.
語詞解釋。
3.
課文深究。
4.
朗讀指導。

活動六:寫作
1.
觀察和想像。
2.
語句敘寫。
3.
修辭教學。

4.人物故事的寫作策略。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
蒐集有關史懷哲、劉其偉、科勞克的資料

口頭討論

小組互動表現

平時上課表現

習作評量

實作評量

課堂問答

【生涯發展教育】2-2-2激發對工作世界的好奇心。

【生涯發展教育】3-2-1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十九週

6/17~6/21

第肆單元生命之美

統整活動四

5-3-8-1能理解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5-3-8-2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6-3-4-1能學習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述方式,練習寫作。

6-3-6-1能理解簡單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在實際寫作。

1.能認識排比修辭的特色及功能。

2.能了解班級讀書會的運作方式。

3.能運用不同結尾法於說明文的寫作中。

1.讓學生將課文的句子分次朗讀,再共同討論排比修辭的表達目的及技巧。

2.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本文,引導學生欣賞不同的書法之美。

3.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標註法」、「摘錄法」與「圖表法」完成讀書筆記。

活動一:認識修辭──排比
讓學生將課文的句子分次朗讀,再共同討論排比修辭的表達目的及技巧。藉此讓學生感受到排比修辭想讓讀者感受到的強度。

活動二:書法欣賞

1.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本文,引導學生理解生活中的書法之美。

2.利用生活中的「書法作品」、「春聯」、「匾額」、「名勝古蹟」感受書法不同的風格樣貌。

活動三:閱讀指導──如何做「讀書筆記」

1.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本文。

2.教師以「標註法」、「摘錄法」與「圖表法」,範例說明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3.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做讀書筆記方法,進行寫作練習。

5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實作評量

口頭評量

口頭討論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生涯發展教育】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八、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第二十週

6/24~6/28

閱讀樂園二

鐵道風景戳印

2-3-1-1能養成耐心聆聽的態度。

2-3-1-2能仔細聆聽對方的說明,主動參與溝通和協調。

2-3-2-1能在聆聽過程中,有系統的歸納他人發表之內容。

2-3-2-8能從聆聽中,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3-3-1-1能和他人交換意見,口述見聞,或當眾作簡要演說。

3-3-2-1能具體詳細的講述一件事情。

3-3-4-2能在討論或會議中說出重點,充分溝通。

5-3-3-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5-3-5-1能運用組織結構的知識(如:順序、因果、對比關係)閱讀。

5-3-5-2能用心精讀,記取細節,深究內容,開展思路。

5-3-8-2能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參與團體的精神,增進人際互動。

5-3-8-3能主動記下個人感想及心得,並對作品內容摘要整理。

5-3-10-1能夠思考和批判文章的內容。

6-3-1-1能應用各種句型,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1.能透過內容的深究,了解作者所要傳達的意涵。

2.能歸納整理文本訊息,推論作者寫作的主旨。

3.能理解作者安排全文的方式,掌握文本重點。

4.能藉由問題的討論,養成主動評判文本的習慣與能力。

1.聆聽教學CD並回答問題。
2.
教師藉由提問,喚起舊經驗,引起學習動機。
3.
學生閱讀課文。
4.
引導學生配合習作題目,再次閱讀課文。
5.
指導學生設計一個戳印來代表故鄉。

活動一:聆聽
1.
仔細聆聽課文教學CD,聽出朗讀課文的節奏。
2.
聆聽教師所提的問題,能使用正確語詞說話。
3.
能依主題表達意見。
活動二:閱讀
1.
摘取大意:教師以提問討論方式,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內容,領會作者想法進而能提綱挈領歸納本課大意。
2.
語詞解釋:指導學生運用字(辭)典或連貫上下文意等多元方式,解釋生難語詞。
3.
課文深究:指導學生配合習作題目,深究課文內容。
4.
朗讀指導:引導學生隨內容,用適當的語調讀出本課文。
活動三:說話
1.
說一說自己或家人收集東西的動機及感想。
2.
說一說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
活動四:寫作
1.
依照習作問題指示,表達自己的意見。
2.
用簡短的語詞表達自己的想法。

5

1.教學CD
2.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
自己或家人的收集物品

口頭討論

小組互動表現

習作評量

發表

課堂問答

【環境教育】1-3-1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欣賞、表現與創新
三、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表達、溝通與分享
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