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年度第2學期仁愛國小
國小藝術領域第六冊(五下)第四單元探索藝術的密碼
單元名稱 | 第四單元探索藝術的密碼 | 上課節數 | 第1節 | 總節數 | 共8節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1-Ⅲ-2 能使用視覺元素和構成要素,探索創作歷程。 1-Ⅲ-3 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法,表現創作主題。 1-Ⅲ-6 能學習設計思考,進行創意發想和實作。 2-Ⅲ-2 能發現藝術作品中的構成要素與形式原理,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2-Ⅲ-5 能表達對生活物件及藝術作品的看法,並欣賞不同的藝術與文化。 | 領域核心素養 | 藝-E-A1 參與藝術活動,探索生活美感。 藝-E-B1 理解藝術符號,以表達情意觀點。 藝-E-B3 善用多元感官,察覺感知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豐富美感經驗。 | |||||
學習內容 | 視E-Ⅲ-1 視覺元素、色彩與構成要素 的辨識與溝通。 視E-Ⅲ-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創作表現 類型。 視E-Ⅲ-3 設計思考與實作。 視A-Ⅲ-1 藝術語彙、形式原理與視覺 美感。 視P-Ⅲ-2 生活設計、公共藝術、環境 藝術。 | ||||||||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 本單元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大自然、人文景觀、藝術作品等,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結合不同視覺元素創作獨一無二的藝術密碼。先欣賞藝術作品,感受藝術家從音樂中獲得創作靈感,透過視覺元素的線條、形狀、顏色,發現藝術家的想法與感受,並試著讓學生創作自己的藝術密碼。除了觀察藝術作品中的元素外,也可以從生活中找尋藝術密碼,讓學生以自己的故鄉或居住環境,觀察 周邊的事物,創作獨特的藝術密碼。接著將這些藝術密碼運用漸變技法、排列組合的方式以拼貼技法,呈現非具象的平面作品。最後欣賞公共藝術,嘗試利用鋁線、鋁箔紙、毛線等材料,將自己的藝術密碼融入作品中,創作一件立體作品。 | ||||||||
議題 融入 | 實質內涵 | 戶E2 豐富自身與環境的互動經驗,培養對生活環境的覺知與敏感,體驗與珍惜環境的好。 人E5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1.線條、形狀、色彩。 2.漸變技法。 3.排列組合。 4.立體作品。 | ||||||||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 自然 | ||||||||
摘要 | 線條、形狀、色彩、漸變、排列組合、立體作品 | ||||||||
學習目標 | 表現 ●透過線條、形狀、顏色等視覺元素,運用漸變、排列組合方式,表現藝術的美感。 ●能欣賞及發表對藝術作品的感受及想法。 實踐 ●能嘗試創作非具象之平面作品及立體作品。 | ||||||||
教材來源 | 康軒版國小藝術第六冊 | ||||||||
教學設備/資源 | 電子教科書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教學評量/備註 | |||||||
1.找出心情的密碼 一、引起動機 教師說明可以透過線條、顏色、形狀、質感、排列組合等藝術元素,來傳達內心的想法,觀察看看藝術家們運用哪些藝術密碼來表現作品。 二、發展活動 ㈠教師提問:「欣賞藝術家陳幸婉的作品,說說看你發現了什麼?」學生思考回答。 ㈡教師與學生說明陳幸婉的作品標題為〈戰爭與和平NO.2〉。此作品為1995年,陳幸婉受邀赴美國研習及創作,在參觀二次大戰紀念館時,有感於戰爭的殘酷,而創作的《戰爭與和平》系列。而〈戰爭與和平NO.2〉這件作品,將紅色與黑色布料,經由過漿、燒烤、扭曲等加工,有長有短,不規則的擺放位置,看似平整卻又因燒烤痕跡而有所糾結,表現出戰爭及和平給人的矛盾心情。 ㈢教師提問:「欣賞賴純純的作品,請依循我看見→我感受→我思考的順序,說說看你發現畫作裡藏了什麼藝術密碼?」並回答問題。 1.你看見哪些主要的顏色? 2.你看見哪些主要的形狀? 3.你看見哪些主要的線條? 4.這幅作品讓你聯想到的事物? 5.這幅作品給你的感覺? ㈣教師與學生說明賴純純的作品標題為〈閃亮的愛Ⅲ〉。藝術家以色彩當作表現的媒介,用色彩的言語,來宣示自由及光明的意念,為觀眾帶來視覺的滋潤及心靈的慰藉。《閃亮的愛》創作靈感來自臺東住家跟畫室外自然景色,作品用鏡版複合媒材,結合透明閃亮的色彩、光的折射跟色彩,呈現晨光照在海面的閃爍光芒,跟代表大自然的愛和能量,讓整個畫面的視覺和光彩,隨著觀眾的身形移動和視角轉換而變幻無窮。 三、總結活動 教師請學生分享這兩幅作品給你的感受有什麼不同?哪些藝術元素讓你感覺到不同的情緒? | 40” | 一、口語評量:能表達自己的觀察,並嘗試與內在感受連結。 二、實作評量:能填寫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 |||||||
教學提醒 | 1.先從觀察、模仿到提取藝術元素,並不容易。多用鼓勵、接納多元的態度,去引導學生創作,進而欣賞喜愛抽象藝術。 2.學生對於符號及抽象性的表現領會程度不一,本單元只是希望有機會讓學生能接觸非具象的藝術表現形式,若有學生聽完音樂畫出的圖形是具象的表現,也不需要強制他去做非具象的表現。 3.可以多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正向、負向皆可。),再從自己的心情去出發。 4.學生第一次運用抽象符號去表現情緒、感受,教師以鼓勵關心的態度,誘導學生安心的表達出內心的想法。 | ||||||||
網站資源 | 江賢二在台東打造藝術園區,將對藝術的愛傳承給台灣後代 https://youtu.be/6j8unB8TNGg?si=30aYLY1l4pL0Vk7Y 【小主播看天下WOW】20190226 - 聯覺體驗美感 https://youtu.be/gFsGwCWmpYA?si=DLsIdVquCXR_Sy8N 招牌圓點和南瓜入袋!94歲草間彌生聯名時尚精品 傳奇背後的曲折人生 | ||||||||
關鍵字 | 線條、形狀、色彩、漸變、排列組合、立體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