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領域核心素養與學習表現架構解析

pdf
1.14 MB
12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6
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詳參附錄一)係舉例說明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的呼應關係,透過
學習重點落實本領域核心素養,並引導跨領域/科目的課程設計,增進課程發展的嚴謹度。
「議題融入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說明」(詳參附錄二)係為豐富本領域學習的示例,使各項議題
可與社會領域的學習重點適當結合。
一、學習表現
社會領域的「學習表現」包含認知歷程、情意態度與技能行動等三面向,以「理解及思
辨」、「態度及價值」和「技能、實作及參與」做為領域的共同架構,再依各教育階段及領
/科目的特性,加以展現。社會領域學習表現的構面及項目共同架構如下:
構面
1.理解及思辨
2.態度及價值
3.技能、實作及參與
項目
a.覺察說明
b.分析詮釋
c.判斷創新
a.敏覺關懷
b.同理尊重
c.自省珍視
a.問題發現
b.資料蒐整與應用
c.溝通合作
d.規劃執行
下列之學習表現,依各教育階段順序呈現,包括構面、項目及條目,編碼說明如下:
1.1碼為「構面及項目」「構面」依序以阿拉伯數字編號「項目」依序以英文小寫字母
編號。國民中學與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若為領域共同的學習表現,則第 1碼前以「社」
標示若為各科目內涵則第 1碼前以「歷」「地」「公」標示國民小學因採領域教學,
故未有科目之標註。
2.2碼為「學習階段」依序為Ⅱ國民小學第二學習階段Ⅲ國民小學第三學習階段、
Ⅳ國民中學第四學習階段、Ⅴ高級中等學校第五學習階段。
3.3碼為流水號。
(一)國民小學
構面
項目
條目
第二學習階段
1.
a.覺察
說明
1a--1 辨別社會生活中的事實與意
見。
1a--2 分辨社會事物的類別或先後
順序。
1a--3 舉例說明社會事物與環境的
互動、差異或變遷現象。
b.分析
詮釋
1b--1 解釋社會事物與環境之間的
關係。
社會領域
本課綱草案業經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第三屆)2次會議授權第三群組確認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會(第三)第三群組業於 106 622 召開第 2次會議確認公告版本(公聽會版)
7
構面
項目
條目
第二學習階段
c.判斷
創新
1c--1 判斷個人生活或民主社會中
各項選擇的合宜性。
2.
a.敏覺
關懷
2a--1 關注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
境的互動、差異與變遷等問
題。
2a--2 表達對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
環境的關懷。
b.同理
尊重
2b--1 體認人們對生活事物與環境
有不同的感受並加以尊重
2b--2 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c.自省
珍視
2c--1 省思個人的生活習慣與在群
體中的角色扮演避免對他人
產生偏見或歧視。
2c--2 澄清及珍視自己的角色與權
利,並具備責任感。
3.
a.問題
發現
3a--1 透過日常觀察與省思對社會
事物與環境提出感興趣的問
題。
b.資料
蒐整
與應
3b--1 透過適當的管道蒐集與學習
主題相關的資料(如影像
地圖口語文本簡易
數據等)
3b--2 摘取相關資料中的重點。
3b--3 整理資料,製作成簡易的圖
表,並加以說明。
c.溝通
合作
3c--1 聆聽他人的意見並表達自己
的看法。
3c--2 透過同儕合作進行體驗探究
與實作。
d.規劃
執行
3d--1 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與影
並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能做
法。
3d--2 評估與選擇可能的做法嘗試
解決問題。
本課綱草案業經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第三屆)2次會議授權第三群組確認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會(第三)第三群組業於 106 622 召開第 2次會議確認公告版本(公聽會版)
8
構面
項目
條目
第二學習階段
3d--3 將問題解決的過程與結果
行報告分享或實作展演。
(二)國民中學及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構面
項目
條目
國民中學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1.
a.覺察
說明
1a--1 發覺生活經驗或社會現
象與社會領域內容知識
的關係。
1a--1 運用不同的時間術語描
述過去,並確認過去與
自己的時間距離。
1a--2 描述所習得歷史事件的
發展歷程與重要人物的
事蹟。
1a--1 描述重要地理現象的位
置與範圍。
1a--2 舉出重要的環境、經濟
與文化議題。
1a--1 了解公民知識的核心概
念。
1a--1 運用不同的紀年歷史分期描
述過去,並了解其意義。
1a--2 從歷史脈絡中說明相關歷史
事件現象或人物的不同重要
性。
1a--3 比較過去與現在的不同並說
明過去與現在的關聯性。
1a--1 分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原則
與理論的意義。
1a--2 釐清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原則
與理論的內涵。
1a--3 說明以地理視野觀察地表現
象及議題的方法。
1a--1 說明社會生活的現象及其成
因。
1a--2 釐清公民知識的核心概念。
b.分析
詮釋
1b--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
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
象。
1b--1 運用簡單的歷史資料,
解釋重要歷史人物與事
件間的關聯。
1b--2 運用簡單的歷史資料,
進行歷史事件的因果分
析與詮釋。
1b--1 解析自然與人文環境的
分布特性及其成因。
1b--2 歸納自然與人文環境互
動的結果。
1b--1 比較社會現象的多種解
釋觀點。
1b--1 運用歷史知識解釋社會變
將歷史知識與生活連結
1b--2 辨識解釋不同歷史時期的變
遷與延續。
1b--3 選用及組織資料提出合乎邏
輯的因果關係與歷史解釋。
1b--1 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原
則,解釋相關的地表現象。
1b--2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視野與地
理技能,分析地表現象的內
涵。
1b--3 連結地理系統地理視野與地
理技能,解析地表現象的特
性。
1b--1 運用公民知識解釋相關社會
現象。
1b--2 區辨社會現象的多種解釋觀
點。
c.判斷
創新
1c--1 評估社會領域內容知識
與多元觀點,並提出自
己的見解。
1c--1 區別歷史事實與歷史評
1c--1 檢視特定歷史判斷與歷史評
價所反映的觀點。
1c--2 綜合歷史知識與歷史證據
出個人的分析與詮釋。
本課綱草案業經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第三屆)2次會議授權第三群組確認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會(第三)第三群組業於 106 622 召開第 2次會議確認公告版本(公聽會版)
45
柒、附
附錄一:社會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一、國民小學
社會領域學習重點
社會領域
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2c--2 澄清及珍視自己的角色與權
利,並具備責任感。
2c--1 反省自己或社會的價值觀
見與歧視,並探究其緣由。
2c--2 體認並願意維護公民價值與
生活方式。
Aa--1 個人在家庭學校與社會中有
各種不同的角色,個人發展也會受
其影響。
Cc--1 個人在團體中的角色會隨著
社會變遷產生改變。
-E-A1
認識自我在團
體中的角色,
養成良好的態
度與價值觀,
並探索自我的
發展。
3d--1 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與影
響,並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能做法。
3d--1 選定學習主題或社會議題
行探究與實作。
3d--2 探究社會議題發生的原因與
影響,評估與選擇合適的解決方
案,並加以執行。
Ca--1 居住地方的環境隨著社會與
經濟的發展而改變。
Ca--1 都市化與工業化會改變環
境,也會引發環境問題。
Ca--2 土地利用反映過去和現在的
環境變遷,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E-A2
關注生活問題
及其影響,敏
覺居住地方的
社會、自然與
人文環境變
遷,並思考解
決方法。
1c--1 評論社會議題處理方案的優
缺點,並提出個人的看法。
1c--2 檢視社會現象或事件之間的
關係,並想像在不同的條件下,推
測其可能的發展。
3d--1 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與影
響,並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能做法。
3d--2 探究社會議題發生的原因與
影響,評估與選擇合適的解決方
案,並加以執行。
Ab--2 自然環境會影響經濟的發
經濟的發展也會改變自然環境
Ab--2 交通運輸與產業發展會影響
鄉與區域間的人口遷移及連結
動。
Ab--3 自然環境自然災害及經濟活
動,和生活空間的使用有關聯性。
-E-A3
探究人類生活
相關議題,規
劃學習計畫,
並在執行過程
中,因應情境
變化,持續調
整與創新。
3c--1 聆聽他人的意見並表達自己
的看法。
3c--1 聆聽他人意見,表達自我觀
點,並能與他人討論。
Aa--2 不同群體(例如年齡性別
族群、階層、區域及身心條件等)
文化,應受到理解、尊重與保護,
並避免偏見與歧視。
Aa--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社會
規範,理性溝通、理解包容與相互
尊重。
-E-B1
透過語言、文
字及圖像等,
理解並解釋人
類生活相關資
訊,促進與他
人溝通。
1b--1 檢視社會現象中不同的事實
或意見,分析其觀點與立場。
3b--1 透過適當的管道蒐集與學習
主題相關的資料(如影像、圖表、
地圖口語文本簡易數據
Ae--1 人類為了解決生活需求或滿
足好奇心,進行科學和技術的研
發,從而改變自然環境與人們的生
活。
Ae--2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與人類的
價值、信仰與態度會相互影響。
-E-B2
認識與運用科
技、資訊及媒
體,並探究其
與人類社會價
值、信仰及態
6
學習
階段
學習
構面 關鍵內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
想與情感。
E--3
音樂元素,如:曲調、調式等。
E--4
音樂符號與讀譜方式音樂術
語、唱名法等記譜法,如:圖形
譜、簡譜、五線譜等。
E--5
簡易創作節奏
創作曲調創
作、曲式創作等
鑑賞
音樂欣賞
2--1
能使用適當的音樂語彙
述各類音樂作品及唱奏表
現,以分享美感經驗。
A--1
器樂曲與聲樂曲,如:各國民謠、
流行歌曲中外古典音樂等以及
樂曲之作曲家演奏者傳統藝師
與創作背景。
A--2
相關
音樂語彙
A--3
音樂美感原則反覆對比等
審美理解
2--2
能探索樂曲創作背景與生
活的關聯,並表達自我觀
點,
以體認音樂的藝術價
值。
實踐
藝術參與
3--1
能參與音樂活動覺察在地
及全球藝術文化。
P--1
音樂相關藝文活動
P--2
音樂與群體活動
生活應用
3--2
與他人合作規劃音樂活
動。
2.視覺藝術
學習
階段 學習
構面 關鍵內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
表現
視覺探索 1--1
能探索視覺元素並表達
自我感受與想像。
E--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E--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E--3
點線面創作體驗、平面與立體創
作、聯想創作
媒介技能 1--2
能探索媒材特性與技法,
進行創作。
創作展現 1--3
能使用視覺元素與想像
力,豐富創作主題。
鑑賞
審美感知 2--1
能發現生活中的視覺元
素,並表達自己的情感。
A--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A--2
自然物與人造物、藝術作品與藝
術家
審美理解 2--2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
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
領域
7
學習
階段
學習
構面
關鍵內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的創作。
實踐
藝術參與
3--1
能參與學校社區的藝文
活動並展現禮貌與學習
態度。
P--1
藝文活動、參觀禮儀
P--2
藝術蒐藏、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生活應用
3--2
能運用藝術創作及蒐集
物件,美化生活環境。
:
表現
視覺探索
1--1
能使用視覺元素和構成
要素,探索創作歷程。
E--1
視覺元素、色彩與構成要素的辨
識與溝通
E--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創作表現類型
E--3
設計思考與實作
媒介技能
1--2
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法,
表現創作主題。
創作展現
1--3
能學習設計式思考進行
創意發想和實作。
鑑賞
審美感知
2--1
能發現藝術作品中的構
成要素與形式原理並表
達自己的想法。
A--1
藝術語彙、形式原理與視覺美感
A--2
生活品、藝術作品與流行文
的特質
審美理解
2--2
能表達對生活物件及藝
術作品的看法並欣賞不
同的藝術與文化。
實踐
藝術參與
3--1
能觀察、參與和記錄學
校、社區的藝文活動,體
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P--1
藝文展演、藝術檔案
P--2
生活設計、公共藝術、環境藝術
生活應用
3--2
能應用設計式思考試探
改變生活環境。
3.表演藝術
學習
階段
學習
構面
關鍵內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表現
表演元素
1--1
能感知、探索與表現表演
藝術的元素和形式。
E--1
人聲、動作與空間元素和表現形
32
柒、附錄
附錄一:藝術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一、國民小學
藝術領域/科目學習重點
藝術領域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音樂
3--1
能參與音樂活動,並展現聆賞禮
儀。
3--2
能為不同對象場合或情境選擇音
樂,以豐富美感經驗。
3--1
能參與音樂活動覺察在地及全球
藝術文化。
視覺藝術
3--1
能觀察、參與和記錄學校、社區的
藝文活動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表演藝術
3--2
能持續觀賞與融入表演藝術活動。
3--1
能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參與表
演藝術活動。
音樂
P--1
音樂活動、音樂會禮儀
P--2
音樂與生活
P--1
音樂相關藝文活動
P--2
音樂與群體活動
視覺藝術
A--2
生活物品藝術作品與流行文化的
特質
P--1
藝文展演、藝術檔案
表演藝術
P--2
各類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
P--1
各類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
-E-A1
參與藝術活動探索
生活美感。
音樂
2--1
能使用適當的音樂語彙描述各類
音樂作品及唱奏表現以分享美感
經驗。
2--2
能探索樂曲創作背景與生活的關
聯,並表達自我觀點,以體認音樂
的藝術價值。
視覺藝術
1--3
能學習設計式思考,進行創意發想
和實作。
表演藝術
1--2
能創作簡短的表演。
1--3
能結合不同的媒材,表達想法。
1--2
音樂
A--1
器樂曲與聲樂曲各國民謠
流行歌曲中外古典音樂等以及
樂曲之作曲家演奏者傳統藝師
與創作背景。
A--2
相關音樂語彙
視覺藝術
E--3
設計思考與實作
表演藝術
E--2
開始中間與結束的舞蹈或戲劇小
E--3
聲音、動作與各種媒材的組合
E--2
主題動作編創、故事表演
-E-A2
認識設計式的思考,
理解藝術實踐的意
義。
33
藝術領域/科目學習重點
藝術領域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能構思表演的創作主題與內容。
音樂
3--2
能與他人合作規劃音樂活動。
視覺藝術
1--3
能學習設計式思考,進行創意發想
和實作。
表演藝術
3--1
能具備尊重、協調、溝通等能力與
態度。
3--2
能了解展演流程並按時完成作品。
音樂
P--1
音樂相關藝文活動
P--2
音樂與群體活動
視覺藝術
E--3
設計思考與實作
表演藝術
P--1
展演分工與呈現、劇場禮儀
P--2
表演團隊職掌表演內容時程與
空間規劃
-E-A3
參與規劃藝術活動,
豐富生活經驗。
音樂
1--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建立
與展現歌唱及演奏的基本技巧,
以表達情感。
1--2
能依據引導,感知與探索音樂元
素,嘗試簡易的即興,表達自我
的感受。
2--1
能使用音樂語彙、肢體等多元方
式,回應聆聽的感受。
1--1
能透過聽唱、聽奏及讀譜,進行歌
唱及演奏。
1--2
能探索並使用音樂元素,進行簡
易創作,表達自我的思想與情
感。
視覺藝術
1--2
能探索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創作
1--2
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法,表現創作
主題。
2--1
能發現藝術作品中的構成要素與形
式原理,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音樂
E--1
多元形式歌曲獨唱齊唱等
基礎歌唱技巧聲音探索姿
勢等。
E--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
奏技巧。
E--4
音樂元素節奏力度速度
等。
E--5
簡易即興肢體即興節奏即
興、曲調即興等。
A--2
相關音樂語彙
A--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及戲劇
等回應方式。
E--4
音樂符號與讀譜方式音樂術
唱名法等記譜法圖形
譜、簡譜、五線譜等。
E--5
簡易創作節奏創作曲調創
作、曲式創作等。
視覺藝術
E--2
-E-B1
理解藝術符號以表
達情意觀點。
7
高級中等學校階段
學習重點 1 2 3
學習表現 學科類別 12345 學科項目 abcd 學習階段別 V 流水號
學習內容 學科類別 ABCDE 學科項目 abcd 學習階段別 V 流水號
四、各教育階段學習重點
(ㄧ)國民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習重點
國民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習重點從第二學習階段開始,實施領域教學,每週 2節課。此階
段向下銜接第一學習階段的生活課程,向上銜接國民中學教育階段。
主題軸
主題
項目 學習
階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
a.
自我
探索
成長
第二
學習
階段
1a-II-1 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
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
受。
Aa-II-1 自己能做的事。
Aa-II-2 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Aa-II-3 自我探索的想法與感受。
第三
學習
階段
1a-III-1 欣賞並接納自己與他人 Aa-III-1 自己與他人特質的欣賞及
接納。
Aa-III-2 對自己與他人悅納的表現
b.
自主
學習
管理
第二
學習
階段
1b-II-1 選擇合宜的學習方法
實學習行動策略。
Ab-II-1 有效的學習方法。
Ab-II-2 學習行動策略。
第三
學習
階段
1b-III-1 規劃與執行學習計畫
養自律與負責的態度。
Ab-III-1 學習計畫的規劃與執行。
Ab-III-2 自我管理策略。
c.
生涯
規劃
發展
第二
學習
階段
1c-II-1 覺察工作的意義與重
性。
Ac-II-1 工作的意義。
Ac-II-2 各種工作的甘苦。
Ac-II-3 各行業對社會的貢獻。
第三
學習
階段
1c-III-1 運用生涯資訊初探自己
的生涯發展。
Ac-III-1 職業與能力。
Ac-III-2 職業興趣。
Ac-III-3 未來職業想像。
d.
尊重
珍惜
生命
第二
學習
階段
1d-II-1 覺察情緒的變化培養正
向思考的態度。
Ad-II-1 情緒的辨識與調適。
Ad-II-2 正向思考的策略。
第三
學習
階段
1d-III-1 覺察生命的變化與發展
歷程,實踐尊重和珍惜生命。
Ad-III-1 自然界生命現象與人的關
係。
Ad-III-2 兒童階段的發展歷程。
Ad-III-3 尊重生命的行動方案。
Ad-III-4 珍惜生命的行動方案。
2.
a.
人際
互動
經營
第二
學習
階段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
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
度和技巧。
Ba-II-1 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a-II-2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a-II-3 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第三
學習
階段
2a-III-1 覺察不同性別的互動方
並運用同理心增進人際關
係。
Ba-III-1 與不同性別者的人際互動。
Ba-III-2 同理心的增進與實踐。
Ba-III-3 正向人際關係的建立。
b.
團體
第二
學習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
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Bb-II-1 團隊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Bb-II-2 關懷團隊成員的行動。
綜合領域
8
主題軸
主題
項目
學習
階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合作
領導
階段
2b-II-2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
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
的態度。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第三
學習
階段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
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
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Bb-III-1 團體中的角色探索。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 團隊合作的技巧。
c.
資源
運用
開發
第二
學習
階段
2c-II-1 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
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Bc-II-1 各類資源的認識與彙整。
Bc-II-2 個人日常生活問題所需的資
源。
Bc-II-3 運用資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的行動。
第三
學習
階段
2c-III-1 分析與判讀各類資源,
規劃策略以解決日常生活的
問題。
Bc-III-1 各類資源的分析與判讀。
Bc-III-2 媒體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Bc-III-3 運用各類資源解決問題
規劃。
d.
生活
美感
創新
第二
學習
階段
2d-II-1 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
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2d-II-2 分享自己運用創意解決
生活問題的經驗與觀察。
Bd-II-1 生活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
性。
Bd-II-2 生活美感的體察與感知。
Bd-II-3 生活問題的創意解決。
第三
學習
階段
2d-III-1 運用美感與創意,解決
生活問題,豐富生活內涵。
2d-III-2 體察、分享並欣賞生活
中美感與創意的多樣性表現
Bd-III-1 生活美感的運用與創意實
踐。
Bd-III-2 正向面對生活美感與創意
的多樣性表現。
3.
a.
危機
辨識
處理
第二
學習
階段
3a-II-1 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
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危
險的方法。
Ca-II-1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情境。
Ca-II-2 生活周遭危機情境的辨識方
法。
Ca-II-3 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處理與
演練。
第三
學習
階段
3a-III-1 辨識周遭環境的潛藏危
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
危機。
Ca-III-1 環境潛藏的危機。
Ca-III-2 辨識環境潛藏危機的方
法。
Ca-III-3 化解危機的資源或策略。
b.
社會
關懷
服務
第二
學習
階段
3b-II-1 參與學校或社區服務學
習,並分享心得。
Cb-II-1 服務對象的了解與適切服
務。
Cb-II-2 服務行動的參與與分享。
第三
學習
階段
3b-III-1 持續參與服務活動省思
服務學習的意義展現感恩
利他的情懷。
Cb-III-1 對周遭人事物的關懷。
Cb-III-2 服務學習的歷程。
Cb-III-3 感恩、利他情懷。
c.
文化
理解
尊重
第二
學習
階段
3c-II-1 參與文化活動,體會文化
與生活的關係,並認同與肯
定自己的文化。
Cc-II-1 文化活動的參與。
Cc-II-2 文化與生活的關係及省思。
Cc-II-3 對自己文化的認同與肯定。
第三
學習
階段
3c-III-1 重與關懷不同的族
群,理解並欣賞多元文化。
Cc-III-1 不同族群的優勢與困境。
Cc-III-2 與不同族群相處的態度
禮儀。
9
主題軸
主題
項目
學習
階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Cc-III-3 活在不同文化中的經驗
和感受。
Cc-III-4 對不同族群的尊重欣賞與
關懷。
d.
環境
保育
永續
第二
學習
階段
3d-II-1 覺察生活中環境的問題,
探討並執行對環境友善的行
動。
Cd-II-1 生活中環境問題的覺察。
Cd-II-2 環境友善的行動與分享。
第三
學習
階段
3d-III-1 實踐環境友善行動,珍
惜生態資源與環境。
Cd-III-1 生態資源及其與環境的相
關。
Cd-III-2 人類對環境及生態資源的
影響。
Cd-III-3 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行動
的執行。
Cd-III-4 珍惜生態資源與環境保護
情懷的展現。
(二)國民中學教育階段的學習重點
1.國民中學教育階段「學習重點」的發展歷程
國民中學教育階段依據本領域總目標、核心素養及學習內涵架構,以「領域教學」
原則,由三個主題軸與十二個主題項目發展「學習表現」;繼之,家政、童軍與輔導以「學
習表現」為本,並考量科目專業發展可對應「學習表現」的內涵,統整為「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 1碼前以「家」「童」「輔代表該「學習內容」所對應的學科內涵,
各項「學習內容」對應於學科的知識體系與提供課程發展參考的「補充說明」詳可參見附
錄三。
2.國民中學教育階段「學習重點」的呈現方式
本階段「學習重點」的呈現是以「學習表現」中的概念,依序條列其所對應的主要「學
習內容」。此外,亦列舉部分次要參酌的內涵,於其後標示「副」字。此呈現方式在彰顯
國民中學教育階段以「學習表現」統整領域的學習內涵,並由家政、童軍與輔導科目專業
發展的「學習內容」,落實本領域的目標與特色,提供課程與教材發展,以及加深加廣的
參考。
主題軸
主題項目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
a.
自我探
索與成
1a-IV-1 探索自我與家庭發
展的過程覺察並分析影
響個人成長因素及調適
方法。
Aa-IV-1 自我探索的方法、經驗與態度。
Ab-IV-1 青少年身心發展歷程與調適。
Db-IV-1 家庭組成對自我發展的影響,以
及少子化、高齡化與家庭結構變遷的關
聯。
Db-IV-3 合宜的交友行為與態度,親密關
係的發展歷程及家庭建立的預備。
1a-IV-2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
Aa-IV-2 自我悅納尊重差異與自我成長
29
柒、附
附錄一:綜合活動領域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表參考示例
(一)國民小學階段
綜合活動領域學習重點
綜合活動領域
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1a-II-1 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
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
Aa-II-1 自己能做的事。
Aa-II-2 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Aa-II-3 自我探索的想法與感受。
-E-A1
認識個人特質,初探生
涯發展,覺察生命變化
歷程,激發潛能,促進
身心健全發展。
1c-II-1 覺察工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Ac-II-1 工作的意義。
Ac-II-2 各種工作的甘苦。
Ac-II-3 各行業對社會的貢獻。
1d-II-1 覺察情緒的變化,培養正
向思考的態度。
Ad-II-1 情緒的辨識與調適。
Ad-II-2 正向思考的策略。
1a-III-1 欣賞並接納自己與他人。
Aa-III-1 自己與他人特質的欣賞及接
納。
Aa-III-2 對自己與他人悅納的表現。
1c-III-1 運用生涯資訊,初探自己
的生涯發展。
Ac-III-1 職業與能力。
Ac-III-2 職業興趣。
Ac-III-3 未來職業想像。
1d-III-1 覺察生命的變化與發展歷
程,實踐尊重和珍惜生命。
Ad-III-1 自然界生命現象與人的關係。
Ad-III-2 兒童階段的發展歷程。
Ad-III-3 尊重生命的行動方案。
Ad-III-4 珍惜生命的行動方案。
2d-II-1 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
普遍性與多樣性。
Bd-II-1 生活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Bd-II-2 生活美感的體察與感知。
Bd-II-3 生活問題的創意解決。
-E-B3
覺察生活美感的多樣
性,培養生活環境中的
美感體驗,增進生活的
豐富性與創意表現。
2d-II-2 分享自己運用創意解決生
活問題的經驗與觀察。
2d-III-1 運用美感與創意,解決生
活問題,豐富生活內涵。
Bd-III-1 生活美感的運用與創意實踐。
Bd-III-2 正向面對生活美感與創意的
多樣性表現。
2d-III-2 體察、分享並欣賞生活中
美感與創意的多樣性表現。
2a-II-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
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
度和技巧。
Ba-II-1 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a-II-2 與家人、同儕及師長的互動。
Ba-II-3 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
人互動,學習尊重他
人,增進人際關係,與
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
目標。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
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Bb-II-1 團隊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Bb-II-2 關懷團隊成員的行動。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2b-II-2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
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
度。
2a-III-1 覺察不同性別的互動
式,並運用同理心增進人際關
係。
Ba-III-1 與不同性別者的人際互動。
Ba-III-2 同理心的增進與實踐。
Ba-III-3 正向人際關係的建立。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