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徐匯高中附屬國民中學113學年度九年級第二 學期校訂課程計畫設計者:___江崇瑋___
一、課程類別:
1.█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 世界公民(論壇)2.□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3.□特殊需求領域課程:3. □其他類課程:__ ________
二、學習節數:每週(1)節,實施(20)週,共(20)節。
三、課程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學習目標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一)幫助學生能認識世界公民與倫理思辨的重要性,並能說出三種世界公民與自己、與他人、與全球進步的關聯。
(二)幫助學生明白「理性」在世界公民上的重要性,學生能說出兩種以上習慣於運用理性去思考和反省的好處。
(三)幫助學生明白自性覺察就是負責任的生活。學生能思考說出五個世界公民責任有關的詞句。
(四)透過課堂討論,學生能說出三種以上影響一個人思想和行為的因素,能對自己所處的世界環境多加覺察,進而提出兩個有效避免衝突升高的方法,並且與同伴創造和平。
(五)透過課程及活動體會尊重、合作、服務、正義、仁愛、寬恕、反省與世界公民的關係
四、課程架構:
願景 | 成已達人以校訓為出發點,使學生自省,服務他人,成為世界公民。 |
學生圖像 | 自省、服務、才智、合作 |
課程主軸 | 公民行動計畫、社會問題介紹、為何要服務(仁愛、正義、自省) |
教學主題 | 第一章 公民行動方案介紹 第二章 公共政策介紹 第三章 公民行動方案的進行程序 步驟 1:確認需要用公共政策解決的問題 步驟 2:選定班級要研究的問題 步驟 3:蒐集班級所選定要研究問題的相關資訊 步驟 4:發展專題檔案 步驟 5:在模擬公聽會報告專題檔案 步驟 6:經驗回顧 第四章 公民參與在民主國家的重要性 |
徐匯中學教育願景及學生圖像
五、素養導向教學規劃:
教學期程 | 學習重點 | 單元/主題名稱與活動內容 | 節數 | 教學資源 | 評量方式 | 融入議題 | 備註 |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
第一週 2/10~2/14 | 社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社3a-Ⅳ-1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 1-1-3能觀察問題現象,洞悉關鍵,同理感受不同問題背景,釐清所面對的問題。 | 主題:誰是世界公民 活動:介紹課程目標與注意事項 教師說世界公民課程規劃與注意事項 | 1 | 課堂規範表 | 課堂參與度 學生提問次數 | □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需另申請授課鐘點費)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 |
第二週 2/17~2/21 | 社1a-Ⅳ-1發覺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與社會領域內容知識的關係。 社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 1-1-2了解與掌握內心世界,並專注於目標。 1-3-1是非判斷: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 | 主題:公民行動方案介紹一 活動:透過現代生活的例子,讓學生看到社會問題。 教師:介紹不同面向的社會問題,進而幫助學生認知策會問題影響人類生活的情況,覺察自己內外在行為,瞭解到人需要不斷認識自己、更新自己,才能活出一個有尊重的生命。 | 1 | 簡報、講義、反思表 | 課堂參與、反思表、學習單 | 生活科技 | □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需另申請授課鐘點費)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
第三週 2/24~2/28 | 社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社3a-Ⅳ-1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 2-3-1能在系統中改變觀點,提出假設,預測結果。。 1-3-1是非判斷: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 | 主題:公民行動方案介紹二 討論:分組討論想提出的社會問題? 說明:個人、團體、社會的關係,尊重教育中要學習不斷去提問,根據他人的感受理解尊重,並思考做出合理的決定,形成自己尊重他人的能力。 教師總結:藉由現代生活討論以社會問題態樣以及想解決的社會問題。 | 1 | 簡報 | 課堂參與 小組報告 | 生活科技 品德教育 | □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需另申請授課鐘點費)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
第四週 3/3~3/7 | 社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社3a-Ⅳ-1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 1-1-3能觀察問題現象,洞悉關鍵,同理感受不同問題背景,釐清所面對的問題。 1-3-3具備對道德課題與公共議題的思考與對話素 養,培養良好品德。 | 主題:公共政策介紹一 討論:指出各個解方的優缺點? 說明:解決方式百百種,引導學生運用知識尋找出解方,評估各個方法之優缺點提出並討論。 | 1 | 簡報 | 課堂參與 小組報告 | 品德教育 | □實施跨領域或跨目協同教學(需另申請授課鐘點費)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
第五週 3/10~3/14 | 社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社3a-Ⅳ-1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 1-1-3能觀察問題現象,洞悉關鍵,同理感受不同問題背景,釐清所面對的問題。 4-1-2願意參與群體,做好團體中自己的工作。實踐自我。 | 主題:公共政策介紹二 討論: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方式? 教師例舉不同的解方,提供不同認知,彌補能力上經驗上的不足。學生可以向自己的同儕分享看法,亦可在彼此的分享中尋找解方。 | 1 | 簡報、課堂反思單 | 課堂參與、課堂反思單 | 品德教育 | □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需另申請授課鐘點費) 1.協同科目: __ 2.協同節數: _ __ |
第六週 3/17~3/21 第七週 3/24~3/28 | 社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社3a-Ⅳ-1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 2-1-2分析資訊,正確判讀資訊的可信度。 4-2-3妥善分配時間,於預定期限內逐項實踐夢想。 | 主題:服務是不是一種吃虧 活動:「24小時的追尋」發現自己的有多少時間為自己,多少時間心中有別人。 討論:這樣的時間在人類生活和上一個主題有無關係? 服務的人生觀就進會是甚麼意義? 教師總結懂得世界公民與服務。 | 2 | 簡報、24小時分配表 | 課堂參與 分配表完成度 小組海報 | 品德教育 | □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需另申請授課鐘點費)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
第九週 4/7~4/11 第十週 4/14~4/18 | 社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社3a-Ⅳ-1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 3-1-1假設自己與他人處於相同境遇,揣摩他人的感受。 4-3-1具備民主素養與法治觀念,理解身為公民之社會責任。 4-3-2具備對公共議題的思考能力,並能主動關注 倫理與生態環境。 4-3-3能關注全球重要議題與國際情勢,並分析其 成因。 | 主題:正義真的存在嗎 教師針對世界時事進行說明;從學生的角度下會發現「世界是別人」的迷思。 討論:以上世界發生的事件不合理之處 說明不理會別人的事的後果是甚麼。 反思及分享個人生活經驗進行驗證。正義的事件也發生在我們身邊. | 2 | 影片、簡報、學習單 | 課堂參與 學習單 | 人權教育 | □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需另申請授課鐘點費)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
第十一週 4/21~4/25 第十二週 4/28~5/2 | 社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社3a-Ⅳ-1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 3-1-1假設自己與他人處於相同境遇,揣摩他人的 感受。能發現問題,分析並解決問題。 3-1-2依照情理推測衡量他人可能面臨的困境與需 要。 1-3-1是非判斷: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 | 主題:仁愛與正義 活動:認識沒有愛的正義像甚麼 說明: 1.什麼叫自以為是的正義? 2.甚麼叫做修復式正義 教師帶領同學覺察個人生活經驗的愛與正義行為。 3、將自己的答案書寫在海報紙上,並以世界咖啡館的模式討論。 | 2 | 簡報、海報 | 課堂參與 小組海報 小組報告 | 人權教育 | □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需另申請授課鐘點費)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
第十三週 5/5~5/9 第十四週 5/12~5/16 | 社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社3a-Ⅳ-1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 3-1-1假設自己與他人處於相同境遇,揣摩他人的 感受。 1-3-1是非判斷: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 | 主題:歧視與偏見 活動:覺知我與他人的不同(案例分享)藉由問與答進行討論 : 惡意的行為與言論 教師統整這兩者的不同點。 以真實案例來整理人物的作為. 以自由書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方式。 | 2 | 文本簡報、海報 | 課堂參與 小組海報 個人自由分享 | 品德教育 | □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需另申請授課鐘點費)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
第十五週 5/19~5/23 第十六週 | 社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社3a-Ⅳ-1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 1-3-3具備對道德課題與公共議題的思考與對話素 養,培養良好品德。 1-1-2了解與掌握內心世界,並專注於目標。 | 主題:世界公民的基石 –反省 活動:帶領同學靜默中回首以高處看自己的練習.幫助自己反省. 討論:反省是一種天生的性格或是後天的學習。 說明:反省總是讓人不舒服,認為是找自己生命的麻煩,其實反省是從感謝開始,要懂得謝謝生命中白白幫助我們的人,生命才會開始成長,懂得以愛還愛. | 2 | 簡報、學習單 | 課堂參與 學習單 個人學習分享 | □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需另申請授課鐘點費)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 |
第十七週 6/2~6/6 | 社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社3a-Ⅳ-1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 2-1-1能觀察系統內素,了解系統架構,分析因果關係。 4-1-3將良好品德實踐於生活及行動中,能關懷他人、社會與環境,展現知善、樂善與行善的品德。 3-3-2透過學習文化,具基礎人文素養,陶冶品性, 促進祥和,提升生活。 | 主題: 綜合議題討論 活動:說明世界公民教育的重要 討論:世界公民教育普及的理由 (人權、民主、團家或社會的富強問題、改善生活素質問題) 繪製一個理想社區 教師說明世界公民教育全人發展的目的及徐匯中學教育觀 | 1 | 簡報、海報 | 課堂參與 小組海報 小組報告 | □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需另申請授課鐘點費)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 |
第十八週 6/9~6/13 第十九週 6/16~6/20 | 社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社3a-Ⅳ-1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 2-1-3能建構有系統的步驟,解決問題。 1-1-3能觀察問題現象,洞悉關鍵,同理感受不同問題背景,釐清所面對的問題。 4-3-1具備民主素養與法治觀念,理解身為公民之 社會責任。 | 主題:公民行動方案成果 活動:透過實際的案例、活動設計幫助學生瞭解世界問題產生與社會失調的真實情況。 教師從不同面向說明世界的問題因素及社會失調對人類生存的影響,提醒同學在成為世界公民的路上做選擇時的重要性。 | 2 | 簡報、學習單 | 課堂參與 學習單 小組報告 | 人權教育 | □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需另申請授課鐘點費) 1.協同科目: _ _ 2.協同節數: _ __ |
第二十週 6/23~6/27 第二十一週 6/30 | 社1b-Ⅳ-1 應用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解析生活經驗或社會現象。 社3a-Ⅳ-1 發現不同時空脈絡中的人類生活問題,並進行探究。 | 1-3-1是非判斷: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 2-3-3評估各階段達成目標的方法,懂得彈性調整 優先順序。 4-3-2具備對公共議題的思考能力,並能主動關注 倫理與生態環境。 | 主題:公民行動方案成果 活動:透過實際的案例、活動設計幫助學生瞭解世界問題產生與社會失調的真實情況。 教師從不同面向說明世界的問題因素及社會失調對人類生存的影響,提醒同學在成為世界公民的路上做選擇時的重要性。 | 2 | 簡報、學習單 | 課堂參與 學習單 個人心的分享 小組報告 | 人權教育 | □實施跨領域或跨科目協同教學(需另申請授課鐘點費) 1.協同科目: __ 2.協同節數: ___ |
六、本課程是否有校外人士協助教學
■否,全學年都沒有(以下免填)
□有,部分班級,實施的班級為:___________
□有,全學年實施
教學期程 | 校外人士協助之課程大綱 | 教材形式 | 教材內容簡介 | 預期成效 | 原授課教師角色 |
□簡報□印刷品□影音光碟 □其他於課程或活動中使用之教學資料,請說明: | |||||
*上述欄位皆與校外人士協助教學與活動之申請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