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徐匯高中附屬國民中學112學年度八年級第ㄧ學期校訂課程計畫設計者:_杜嘉郁_
一、課程類別:
1.□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2.□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3.□特殊需求領域課程:4.■其他類課程: ˍ生命教育_
二、學習節數:每週(1 )節,實施( 21 )週,共( 21 )節。
三、課程內涵:
總綱核心素養 | 校本核心素養 | 學習目標 |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自覺 1-1洞察 ■ 1-1-1專注當下 ■ 1-1-2後設覺知 ■ 1-1-3理解問題 1-2自知 ■ 1-2-1自我認識 □ 1-2-2自我提升 ■ 1-2-3自我肯定 1-3內省 ■ 1-3-1是非判斷 ■ 1-3-2自律能力 ■1-3-3品格養成 ★才智 2-1調適 □ 2-1-1環境分析■ 2-1-2分析判讀 ■ 2-1-3解決問題 □ 2-1-4實事求是 2-2創新 □ 2-2-1創新思考 □ 2-2-2系統創新 □ 2-2-3科技工具 2-3持平之心 □ 2-3-1資源整合 ■ 2-3-2清楚表達 □2-3-3策略運用 ★愛心 3-1同理心 □3-1-1換位感受 □ 3-1-2發現需求 □ 3-1-3陪伴智能 3-2憐憫 ■3-2-1愛的交流 ■ 3-2-2適時援助 □ 3-2-3社會公德 3-3謙和 □3-3-1文化理解 ■ 3-3-2文化涵養 □ 3-3-3尊重包容 ★豪氣 4-1服務 □4-1-1社區關懷 □ 4-1-2公民行動□ 4-1-3身體力行 4-2使命感 ■4-2-1領導指引 ■ 4-2-2合群利他 □ 4-2-3有效執行 4-3更新邁向至善 ■4-3-1公民意識 ■ 4-3-2公共議題 □4-3-3國際議題 □4-3-4國際交流 |
|
四、課程架構:
自覺 檢核、回饋、討論、修正
成己達人 生命教育 ◆普遍倫理原則 良心與愛
才智
◆認識社會正義 ‧我也能盡社會責任嗎? ‧何謂社會正義? ◆人與自然萬物 ‧宇宙萬物的管理人 ‧我生長的地球 ‧聖誕喜悅 ‧敬天愛人的典範人物
愛心
豪氣
五、本課程融入議題情形(若有融入議題,教學規劃的學習重點一定要摘錄實質內涵)
1.是否融入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是(第____週)
■否
2.是否融入戶外教育:□是(第____週)
■否
3.是否融入生命教育議題:■是(第_1_週)
□否
4.其他議題融入情形(有的請打勾):□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法治、□科技、□資訊、□能源、□防災、
□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五、素養導向教學規劃:
教學期程 | 學習重點 | 單元/主題名稱與活動內容 | 節數 | 教學資源/ 學習策略 | 評量方式 | 融入議題 | 備註 | |
學習表現 | 學習內容 | |||||||
一 | 1-1-1 專注當下:能靜下心,將專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1-1-3 理解問題:能清楚表達目前所遭遇的現況,同時能感受不同背景的立場。 | 學生能明白說出二個本學期生命教育課程學習目標。 學生能說出自己現在學習的優劣現況各一。 | 主題:生命教育課程目標定向 教師說明課程目標及注意事項。 活動:同學參與學習規範的建立;同學能自覺指出自己現在學習的優劣現況。 教師說明在每一個時期每一個學習前,都清楚自己生命現在定位,幫助自己有起始點,並能設定個人學習目標。 | 1 | 課程規範表 /學習策略:認知策略、動機態度策略、後設認知策略 | 課堂參與度 | 生命教育 | |
二 | 1-3-1是非判斷: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 1-3-2自律能力:面對人事物的過程中,能知道自己的價值能有所為,有所不為。 1-3-3品格養成: 對於道德課題及公共議題能在思考後勇敢表達自己看法,能不懼怕和他人對話,並做出正確判斷選擇。 | 學生能指出一個良心幫助自己做行為判準的事件。 | 主題:生命成長的良伴–良心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良心的小故事」,讓學生閱讀後自由分享內容。 教師說明何謂良心。並以小木偶奇遇記片段帶領學生思考。 活動一:學生從過往經驗探討自己行事時,良心的決定。 教師說明: 1.良心來源及客觀倫理。 2.服從良心指導。 活動二:學生討論如何培育正確良心,且在行動中實踐的方法。 教師總結鼓勵學生培育正確的良心,幫助自己生命健康的成長。 | 3 | 講義、小木偶奇遇記影片、學習單、錄影設備 /學習策略:認知策略、態度動機策略、後設認知策略 | 課堂參與度 小組討論 學習單 |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 |
三 | ||||||||
四 | ||||||||
五 | 3-2-1愛的交流:能明白施與受是一體兩面,能寬心接受義能慷慨付出。 3-2-2適時援助:能依據他人的實際需要,在必要時刻提供對方實質的幫助。 | 學生能透過小組分工完成短劇演出。 學生能說出兩個以上在生活中培養愛的方法。 | 主題:普遍倫理原則–愛 活動:分組短劇演出(如:慈善的撒瑪黎雅人……。) 同學反思討論。 教師說明:愛的主、客觀成分。 活動:分組討論培養愛的方法。 教師結論,同時要求學生課後作業(以行動去觀察一天生活中愛與相反愛的例子。) | 2 | 短劇劇本、海報紙、彩色筆、學習單 /學習策略:認知策略、支持性策略、動機態度策略 | 小組表演 小組討論 課堂參與度 學習單 | 生命教育 | |
六 | ||||||||
七 | 1-1-2後設覺知:能觀察自己所思所想,能說出自己目前的感受與想法。 4-2-2合群利他:願意參與群體,做好團體中自己的工作。 4-3-1公民意識:能瞭解民主素義和法治觀念的重要性,能知道每一個公民都必須對社會責任負責。 | 學生能說出社會責任的四要與四不要。 | 主題:我也能盡社會責任嗎? 以日常社會中負責與不負責的例子做為例子,思考人們對於社會責任的看法;社會責任跟法治教育培養學習的關係。 教師說明社會責任的內容。 活動:分組討論學生的社會責任;及其與個人生命成長帶來的影響 教師說明學生的社會責任(四要、四不)。 | 2 | 分組討論表、講義、學習單 /學習策略:認知策略、支持性策略 | 小組報告 學習單 課堂參與度 |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 |
八 | ||||||||
九 | 2-3-2清楚表達: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能運用口語、文字、非文字的溝通方式,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4-3-1公民意識:能瞭解民主意義和法治觀念的重要性,能知道每一個公民都必須對社會責任負責。 | 學生能分享討論出一個社會正義具體可實踐的方案。 | 主題:社會正義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社會正義為何?符合法治教育的社會正義跟自以為社會正義的差異性。 活動:以生活中實際例子幫助學生做思辯。 教師講述社會正義的意涵與原則、內容;反思個人生命在面對社會正義時的選擇作為。 小組討論分享及發表:社會正義實踐的可能方案。 | 2 | 新聞剪報、簡報、學習單 /學習策略:認知策略、後設認知策略 | 課堂參與度 學習單 |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 |
十 | ||||||||
十一 | 1-1-2後設覺知:能觀察自己所思所想,能說出自己目前的感受與想法。 2-3-2清楚表達: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能運用口語、文字、非文字的溝通方式,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2-1-2分析判讀:對於所有資訊,能有所篩選,能說出正確可用可信之資訊。 | 學生能具體說明出人對於自然環境應有的態度。 | 主題:宇宙萬物的管理人 以聖經故事引導同學明白天主造天地,人是管理者,而非所有者。 活動:人的生命與環境的關係 學生分組討論、報告。 教師帶領同學們探討:人在面對自然萬物應有的態度。 行動:學生能寫下正確面對自然萬物應有的態度,並在未來實踐在行動中。 | 3 | 聖經篇章、討論題目、學習單 /學習策略:認知策略、動機態度策略 | 課堂參與度 小組報告、學習單 | 生命教育 環境教育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4-3-2公共議題:具備公共議題的思考能力,並能主動關注倫理與生態環境。 2-1-3解決問題: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並能清楚說明解決問題的步驟。 4-2-1領導指引:能影響他人一起為團體付出、能激勵他人的長處,共同完成目標。 | 學生能說出任一目前國際與台灣當前的環境議題。 學生能說明一個環境對人生存的影響及一個珍惜地球環境的方法。 | 主題:我生長的地球 教師說明:1.地球現況。2.國際性與本土性的環境議題 探討一:國際性的環境議題及對人的影響。 探討二:台灣的環境議題為何?對人生存的影響。 活動:為珍愛地球,同學討論珍惜地球環境的方法。 教師總結:人對於地球壽命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唯有愛護我們生長的環境,才能與其和平相處。 | 3 | 簡報、討論議題題目單、海報、色筆、學習單 /學習策略:認知策略、支持性策略 | 課堂參與度 小組報告 學習單 | 生命教育 環境教育 | |
十五 | ||||||||
十六 | ||||||||
十七 | 3-2-1愛的交流:能明白施與受是一體兩面,能寬心接受亦能慷慨付出。 | 學生能實際動手完成感恩聖誕小卡,並傳送出去。 | 主題:聖誕喜悅 教師說明:教會聖誕節的真義 活動:分享個人與他人在人際互動中喜樂的分享 行動:讓同學實際動手做聖誕小卡,並傳遞給學校中的老師或同學。 | 1 | 卡片、色筆、講義、放影設備、影片 /學習策略:動機態度策略、支持性策略 | 課堂參與度 小卡片 | 生命教育 | |
十八 | 3-3-2文化涵養:對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事物,能以尊重、欣賞態度面對。 2-3-2清楚表達: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能運用口語、文字、非文字的溝通方式,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 學生能說出一個在生活值得學習效法的生命典範人物;並分享生命典範人物的故事。 | 主題:敬天愛人的典範人物 教師說明典範人物對人的影響,鼓勵同學思考在個人生命中的典範人物有哪些? 行動:從本學期主題單元去尋找敬天愛人的典範人物。 個人報告分享:「敬天愛人的典範人物」。 | 2 | 課堂表現 個人報告 /學習策略:認知策略、動機態度策略 | 課堂參與度 學習報告 | 生命教育 | |
十九 | ||||||||
二十 | 1-1-2後設覺知:能觀察自己所思所想,能說出自己目前的感受與想法。 1-1-3理解問題:能清楚表達目前所遭遇的現況,同時能感受不同背景的立場。 4-1-3身體力行:能知道良好品德行為對生活的重要性,能以知行而一行動,在生活出去關懷他人、社會與環境。 | 學生可以說出兩個以上本學期印象最深刻的單元及學期收穫;同時清楚表達自己學習的狀態。 | 主題:生命教育期末回饋 教師帶領同學回顧本學期課程中的內容,並請同學利用回饋單針對本學期學習心得做記錄。 | 2 | 整學期課程 學習表及回饋單 /學習策略:認知策略、後設認知策略 | 回饋單 | 生命教育 品德教育 | |
二十一 |
六、本課程是否有校外人士協助教學
■否,全學年都沒有(以下免填)
□有,全學年實施
教學期程 | 校外人士協助之課程大綱 | 教材形式 | 教材內容簡介 | 預期成效 | 原授課教師角色 |
□簡報□印刷品□影音光碟 □其他於課程或活動中使用之教學資料,請說明: | |||||
*上述欄位皆與校外人士協助教學與活動之申請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