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君老師:在做版畫教學時,剛開始先做「圖騰」的版畫,由於是一年級的孩子,在
創作時,一些比較難的部分,如上色、壓印等工作,我會幫孩子完成,簡單的部分才
讓他們自己做,但在第二次做「動物」的版畫時,我嘗試讓孩子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
在珍珠板上構圖、刻畫、上色、以及最後的壓印工作,結果孩子們超乎我想像做得很
好,而且做完後,每個孩子都很有成就感,我發現只要耐心指導,每個孩子都是可以
培養的藝術家,尤其在校慶結束後,聽到校長說:參觀的來賓看到一年級學生的作品,
就知道我們的學生和老師都很認真也很用心,真的覺得很開心。
如雯老師:小朋友平日少有機會接觸藝術家,藉由此次的活動,小朋友可以學習如何認
識藝術家,當老師帶孩子欣賞藝術家的作品時,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疑惑:「這是什麼
鳥?劉爺爺怎麼一直畫這種鳥呢?」於是我們一起了解婆憂鳥與劉爺爺的關係。當我們
欣賞到劉爺爺的圖騰創作時,小朋友對神秘的圖騰顯得興致高昂,於是我們一起探討原
住民圖騰所蘊含的意義。從課程中小朋友知道每一個創作,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從故事
裡我們可以去了解畫作所要表達的內涵,期望此次的學習活動能為孩子在心中種下一顆
藝術的種子。
月珠老師:在說婆憂鳥故事的時候,孩子和我都被故事中那份祖孫情深被深深的打動,
孩子們也更懂得要孝順父母,同時也更懂得感恩,知道要愛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所
以在製作婆憂鳥的過程中大家都非常的用心,當他們完成一隻隻婆憂鳥時他們也有一
顆充滿感恩的心。所以藝術加入情感一件件作品都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