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服務-學習課程 賴俊良老師相關規則
上課時間
第二週 3/2 課程介紹
第三週 3/9 反思紀錄內容
第十週 4/27 期中互動--善行小點滴
第十四週 5/25 觀功念恩分享
第十五週 6/1 期末成果報告
第十六週 6/8 期末成果報告
中間各週有校外服務-學習實習
平常成績(出席、上課表現等) 30%
服務成績(TA考核,機構考核,老師考核)40%
課堂報告及成果展現 30%
二、作業繳交內容、期限與相關規定:
繳交內容:每位同學期末皆須繳交一篇『反思紀錄』。
繳交方式與期限: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
(1)電子檔案:5/31(日)18:00以前使用E-mail寄出,如有收到檔案,老師會回覆加以確認。E-mail主旨要註明班級、姓名、學號及『反思紀錄』
(2)紙本:6/1(一)上課時繳交。
備註:賴俊良老師期末總反思紀錄空白表格可從服務-學習網站下載。
臺北科技大學103-1『服務-學習課程』期末總反思紀錄(賴俊良老師)
填表人姓名 | 系級 | 學號 | |||
服務期間 | 累計服務時間 | 服務地點 | |||
服務機構 | 機構督導 | TA | |||
活動名稱 | 服務對象 服務內容 | ||||
What 服務見聞 | 《說明:本學期的服務學習我做了那些善行,內容是什麼?》 | ||||
《說明:我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接觸到了什麼?服務對象和其他參與成員的反應》 | |||||
So What 所感所學 | 《說明:服務過程中,有無突發事件?有無遇到困難?如何尋求解決?解決的過程與結果是什麼?》 | ||||
《說明:這學期的服務期間經驗,帶給我的的感受是什麼?讓我想到什麼?學習到了什麼?對我產生的意義是什麼?》 | |||||
《說明:這學期的服務期間,我看那些同學的優點,讓我想效學?》 | |||||
Now What 所思所用 | 《說明:這樣的經驗和學習,對我看自己、看家人、看朋友、看周遭的事物、看外在的事件,有什麼改變或新發現?》 | ||||
《說明:運用這樣的經驗和學習,未來我能為自己、為家人、為社群、為社區、為社會、以及為更廣大的對象作些什麼?》 | |||||
《說明:服務期間,我特別要感謝的對象?感謝的內容是什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