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學年度 四年級社會領域 單元六教案設計─家鄉故事導覽員
教學領域 | 社會領域 | 教 學年 級 | 四年一班 | 教學時間 | 總時間 | 教學節次 | 演示時間 | |||
教學單元 | 單元六 家鄉故事導覽員 | 80分鐘 | 共2節 | 40分鐘 | ||||||
教材來源 | 翰林版 四上社會領域第六單元 | |||||||||
設計者/ 教學者 | 潘凝漪 | 教學節 次 | 第一節 | 教學日期 | 112年01月05日 | |||||
能力指標 | ||||||||||
2a-Ⅱ-1 關注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境互動,差異等問題。 3b-Ⅱ-1 透過當的管道蒐集與學習主題相關的資料,並判讀資料的正確性。 3b-Ⅱ-3 整理資料,製作成簡易的圖表,並加以說明。 | ||||||||||
教學目標 | ||||||||||
1.關注居住地方的環境與社會事物的變化。 2.透過資料查詢、訪問,蒐集不同時代人物事件與人物古蹟的歷史變遷。 3.整理有關居住地方的各種資料製作成地圖,並說明環境因為社會經濟發展而改變。。 | ||||||||||
教學活動 | 教學資源 | 時間分配 | 效果評量 | |||||||
第六單元 家鄉故事導覽員 活動一:將故事種在地圖上
由老師示範利用google地圖(電子地圖),搜尋基隆市中山國小,並延伸出學校附近的場所(例如:土地公廟、超商、郵局、公車站牌、診所、派出所、山丘、公園)。
三、引導兒童回顧,這學期所學關於地圖與地圖符號與訊息(P.10-P.11)。
3.請兒童分組討論,學校附近主要到道路(例如:中山二路、中華路、通仁街、中華路、復旦路…等)及學校附近的場所。 四、繪製地圖前置作業 請兒童分組,討論該組繪製的地圖範圍和方位及地圖中想分享的重要地點與建築。 | 1.電子地圖 2.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參考紙本資料: (1)基隆市歷史建築展(導覽手冊) (2)基隆西岸觀光地圖 4.教學教具:PPT、圖畫紙(相關美術用具)、提共學生剪貼參考資料 | 第一節 10 10 5 15 | 課堂問答 小組互動表現 小組互動表現 | |||||||
活動二:繪製我們的故事地圖 1.請兒童分組,並參考課本(P.114),標示出學校附近的主要道路。 2.探討學校附近的重要地點與建築,並請兒童討論「預計要放入的地點與故事有哪些」? 3.說明:參考地圖與街景,畫出重要地點的插圖,並黏貼在兒童繪製的地圖上。 4.將蒐集到的故事繪製在地圖中,並請兒童分組討論,將紀錄的故事與解說,畫上插圖,貼在地圖的對應位置上。 5.檢查我們的故事地圖,是否包含了: (1)在地圖中,可以找到我的學校。 (2)地圖上有附近的主要道路。 (3)這張地圖可以看出哪邊是北方。 (4)地圖上包含我們所列的景點故事。 (5)地圖上的故事可以清楚閱讀。 6.請兒童各組上台分享,安排輪流解說該組所繪製的「我們的故事地圖」。 7.請兒童分組報告進行時,仔細聆聽,並寫下互評表,互相給予回饋。 | 1.電子地圖 2.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3.參考紙本資料: (1)基隆市歷史建築展(導覽手冊) (2)基隆西岸觀光地圖 4.教學教具:PPT、圖畫紙(相關美術用具)、提共學生剪貼參考資料、自評表及互評表格 | 第二節 5 10 10 5 10 | 實際操作,繪製地圖(小組討論) 課堂問答 小組互動表現 課本自評(P.115) 口頭報告 小組互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