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輔大聖心高中附設國小112學年第一學期
國語教案 余薇老師
領域科目 | 國語領域 | 教學者 | 余 薇 | ||
單元名稱 | 第五課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 總節數 | 共一節,40分鐘 | ||
設計依據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1-Ⅱ-4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切題,理解主要內容和情感,並與對方互動。 2-Ⅱ-3 把握說話的重點與順序,對談時能做適當的回應。 5-Ⅱ-7 就文本的觀點,找出支持的理由。 | 領域 核心 素養 | 國-E-A2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 國-E-B1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 國-E-C2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見,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 |
學習內容 | Ac-Ⅱ-4各類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Ⅱ-2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Bb-Ⅱ-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 ||||
核心素養 呼應說明 | 珍惜能看見、能聽見的幸福,感受生活的趣味。 | ||||
議題 融入 | 實質內涵 | 【生命教育】 生E3 理解人是會思考、有情緒、能進行自主決定的個體。 【人權教育】 人E4 表達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並聆聽他人的想法。 |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透過名人故事,往真實又偉大的心靈靠近,學習與自己對話,思考自己生命的方向與價值。 | ||||
摘要 | 海倫‧凱勒因病造成失明與失聰,靠著老師的教導和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大學學業,成為全世界知名的勵志人物。她單憑觸覺就能發現許多有趣的事物,用指尖能感受到溫暖和動人的世界。她渴望看見奇妙的世界,如果能有三天的光明,一定會盡力去看世界,盡情享受看得見的幸福。 | ||||
學習目標 | 1.根據朗讀提示,以抑揚頓挫語調朗讀課文,體會文章內容的意涵。 2.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身心障礙人士為生命努力奮鬥所表現的特質。 | ||||
教材來源 | 康軒版國語第七冊課本 | ||||
教學設備/ 資源 | 國語第七冊電子教科書、學習單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教學評量/備註 | |||
【第一節】 活動1引導活動 一、教師提問 如果你聽不到、看不見,又不會說話,你的心 情會是怎麼樣呢?你會需要什麼樣的協助? 活動2課文朗讀 一、配合電子教科書,帶領學生朗讀一次。讓學生觀察課文圖片並配合課文情境,以富有情感的語氣讀出課文。 活動3內容深究(學習單) 一、教師提問 教師可以先透過提問,讓學生找到課文重點。 將關鍵提問寫在黑板上,引導學生逐段找出相對 應的重點,並畫出來。藉此活動,讓學生有初步 摘要的概念。最後,讓學生複述一次 二、完成第一大題課文閱讀理解: 請學生再朗讀一次內容,完整回答問題, 理解課文內容。並提問: 對於保護眼睛之窗,你認為可採取哪些方法? 三、完成第二大題以畫圖或文字呈現: 本文的標題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假如只有 三天的光明,你會想做哪些事? 活動4 統整活動 一、請同學分享看法。 二、教師彙整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說出全課重點。 讓學生更深刻的體會珍惜生命、關愛他人的重 要。 三、總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重要的代表 作,被許多國家收錄在中小學教科書中,是廣為 傳誦的經典名篇。同時告訴人們要珍惜生命、 關愛他人和關愛社會。 | 4分鐘 6分鐘 20分鐘 10分鐘 | 說出自己失聰、失明的心情。 美讀課文、理解課文意涵。 完成學習單。 討論與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