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輔大聖心高中附設國小社會課教案:傳統住屋與生活(四年級第二單元第1課)

格式
docx
大小
22.04 KB
頁數
1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9-11,离现在 2 4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輔大聖心高中附設國小 教案


領域/科目

社會

教學者

(設計者)

楊哲堯

實施年級

四年級

教學節次

3 節,本次教學為第1

單元名稱

第二單元 家鄉的生活 1課 傳統住屋與生活

核心素養

1.了解居住地的社會、自然與人文環境變遷,關注生活問題及其影響。

2.學會體驗並欣賞多元豐富的環境與文化內涵。

教材來源

教科書 □自編教材 □補充教材 □網路教材 □其他

教學設備

互動式大平版 □網路教材資源 □黑板 □海報 □手寫小白板

單元學習

目 標

透過圖像觀察與討論,認識原住民族有不同的傳統建築形式。


教學活動設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引起動機

電子書的影片内容,並結合同學們的旅游經驗。

10’


發展活動

1.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3435頁,說明原住民族因受自然

環境的影響,發展出不同形式的傳統住屋。

2.帶領學生認識石板屋。

(1)透過地圖,讓學生簡單了解屏東縣瑪家鄉的特色。

(2)石板屋的特色是冬暖夏涼。

3.帶領學生認識地下屋。

(1)透過地圖,讓學生簡單了解臺東縣蘭嶼鄉的特色:

離島,氣候炎熱,且容易受到強風侵襲。

(2)地下屋特色是能避免強風的侵襲,且室內較涼爽。

4.帶領學生認識泰雅族的傳統住屋。

(1)透過課本圖片,讓學生了解泰雅族的傳統住屋。

(2)泰雅族的傳統住屋多以木頭、竹子等周遭易取得的

材料建造,也有些地區的族人以石板搭建住屋。

25’


總結活動

1.原住民族的建築材料有石板、木頭、竹子、茅草等。

2.建築材料均來自生活周遭。

3.原住民因自然環境影響,發展出不同形式的傳統住屋。

5


評量活動

配合習作2-1傳統住屋與生活。

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