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應考
要領
102 年
地方特考、國營事業
民航、調查局特考
線上解題:http://www.ezexam.com.tw
【憑准考證則享優惠】 馬上問:02-2331-6611
馬上連:
一、作文
慎己戒滿
「反求諸己」出自於先秦文獻典籍《孟子•離婁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意思是反過來從自己的身上找出問題的癥結。面對困難,勇敢地面對問題,我們可以做得到嗎?反求諸己
是立身處世的根本立足點,也是自我覺知與自我管理的核心概念。若能將「慎己戒滿」的功夫落實在日常
生活中,時時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改進,超越困境,追求成長,當能逐步實現人之為人的本性與夙
願。如果在關鍵時刻缺乏自信和反省,如果政府把政策錯誤之責任推卸於其他勉強的偶然因素,這樣的人
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這樣的政府是危如累卵而不堪一擊!
《大學》很早就指示出反求諸己的重要性:「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
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
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不論國家、人民,亦或做人處事,重要的是修身之道。孟子將慎己戒滿的道理以
射禮來做比喻:「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能夠自省者,
才能知道自己的缺陷,進而改善;《論語•學而》記載的曾子言行,也認為:「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
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先秦諸子早已將慎己戒滿視為個人修身養性的基本原則,現今的
我們,存在於競爭激烈的資本社會中,能不時時檢討自己,在失敗中逐漸成長嗎?
古聖先賢之所以為君子是因為他們不斷將人性中好的一面昇華,將人性中壞的一面慎己戒滿,不斷透
過反省和認識錯誤而休養自身的道德品行。歐陽脩說:「不修其身,雖君子而為小人。」《大學》亦言:「自
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相傳夏朝大禹之子伯啟討伐有扈氏叛變,雖然夏朝初期戰敗,但
伯啟認識到國土、將領都比有扈氏來得強大,卻招致失敗是因為伯啟沒有以身作則帶領軍隊,因此自我檢
討並糾正所犯的錯誤。於是伯啟認真要求自己,與士兵一同操練作息,最終得到勝利。由此可知,社會環
境如果不佳,就由自己開始改變吧!凡事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必須從自身去尋找原因所在。
孔子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先要求自己,找出自己本身的缺點並努力修
正,只有保持這樣的態度,才能把事情盡善盡美,這就是「慎己戒滿」,孔子亦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
諸人。」這樣才能在社會立足,國家才會不斷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