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
頁次:
-
4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
郢,見公輸盤。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子墨子曰:「北方侮臣,願藉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子墨子曰:「請獻十金。」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子墨子起,
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於地,
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
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公輸盤服。(《墨
子.公輸篇》)
下列選項,何者最能說明墨子之所以能勸服公輸盤的主要原因?
以多於楚王所給付的重金誘導 謂其義不殺人之主張自相矛盾
啟發其人性深處的不忍人之心 宋國的人口眾多一時無法征服
5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方面——內心自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直在一層共同的
紗幕之下,處於睡眠或者半醒狀態。這層紗幕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見織成,透
過它向外看,世界和歷史都籠罩上了一層奇怪的色彩。人只能意識到他自己是一個
種族、民族、黨派、家族或社會集團的一分子——人只有透過某種普通的類來認識
自己。在義大利,這層紗幕最先煙消雲散,對於國家和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做客觀
的處理和考慮成為可能的了。同時,主觀方面也相應地強調表現它自己;人成為了
精神的個體,並且也這樣認識自己。
依據上文,「在中世紀」至「在義大利」的主要轉變是:
從注重客觀分析轉變為注重主觀詮釋
從注重集體意識轉變為注重個體自覺
從注重外在追求轉變為注重內在修養
從注重國族權力轉變為注重人民權利
6「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
身幾無可問之事。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於
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矣,
此唯師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寧使學終不進,不欲
虚以下人,此為害于心術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下列選項,何者最能涵括本文主旨?
闡述是己而非人的世俗通病 術業的成就,關鍵在於好問
勸人應勤學不輟,力爭上游 師心自用者,為害心術甚大
7我輩看名山,如看美人,顰笑不同情,修約不同體,坐臥徙倚不同境,其狀千變。
山色之落眼光亦爾,其至者不容言也。庚戌春晚,予遊黃山有記,自謂三十雲峰之
美略盡。而元素後予往,以秋月,所為記簡而整,有與不同者,取境使然。(黃汝亨
〈姚元素黃山記引〉)
下列選項,最符合本文意旨的是:
山景風光隨四時不同 文人遊歷之興味不同
文人取景與心境不同 人人所師造化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