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鼎文公職》線上解題快狠準
優秀師資提供優良課程
服務電話:2331-6611
應考
要領
102 年 初等考試
鐵路特考
101 年 地方特考
❏
申論題解答
一、作文
「衡情酌理,守正修仁」
•結構安排
首 段: 以石與雲,兩者之間頑固與多變的對比,代表「衡情酌理,守正修仁」的意象,並點明如何掌握住兩者之
平衡點,取決於個人智慧。
第二段:說明「守正修仁」的意義,並舉偉人實例,以惕勵人心。
第三段:說明「「衡情酌理」的意義,並引《呂氏春秋.察今》之文句,應證「通權」的必要性。
末 段:綜述衡情酌理與守正修仁之間一體兩面之關係,並扣合首段,勉人靈活運用兩者,以成就人生。
太湖石因頑固而受重視,天空雲彩因變化而受注目。公務人員在處理公務,應「衡情酌理,守正修仁」才能情理
法兼顧,及通權達變,能守正修仁,才能無所偏頗; 酙
故 酌情理與守正修正,才不致迷失方向,兩者之間當如何處理,
才得以掌握住最佳平衡點,考驗著個人智慧。
「正和仁」是指在為人處事的條項中,內涵層面不可變易的正道義理,此並不會隨著時間、空間的遷移,而有所
改變,其內容包含了許多,如知仁、行義、愛人、孝悌、忠恕……等,皆為歷百年甚至是歷千年來,始終如一,聖賢
力倡的良善德目,而「守正修仁」即意味個人應將上述德目視作為人行事之尺度標準,執著持守,擇善固執,藉以創
造個人生命中的奇蹟,進而達到最高價值之體現:如司馬遷當年,忍受宮刑的恥辱,不對命運中的噩運低頭,窮畢生
之精力發憤著述,終於完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學巨著《史記》;南宋抗元名將文天祥,
無視元人威脅利誘,而養浩然正氣,堅守節操,終得以捨身取義,留取丹心照汗青;禪宗祖師達摩,面壁悟道,長達
九年之久,終於開創了佛教新境,成為一代宗師;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日劇「阿信」,講述一位名叫阿信的平凡女子,
從七歲到八十多歲坎坷而輝煌的傳奇經歷,她最終透過辛勤勞作擺脫貧困,成功經營超市。以上所舉四者,或是留名
青名,或是使人生圓滿,皆是因「守正修仁」而造就大事,足為吾人所惕勵。
相較於「守正修仁」著重於主觀、內心層次之體現,「衡情酌理」是指應衡量情勢,得以通權,在客觀其既順時
而生,故亦應順時而變,隨著時空之不同,而因時制宜,改革變動。以治國之法制為例,我們見在《呂氏春秋.察今》
一文中,即闡明「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時代形勢不斷發生變化,法令規章也應隨之改變,古時之良法,難保不為
今日之劣策,古法人道之精神宜取,唯其內容應變,若只知一味遵守法制而不知變通,則非持國之道。文中並舉楚人
襲宋之例,先派人測量了水深並做成記錄,但後來水位暴漲,楚人只知循著先前測量之深度涉水渡河而不知變通,其
大敗之慘況可想而知;又好像是醫生為人看病一樣,病症隨人而異,所開立的藥方亦應不同。然事實上,不僅僅是法
規應與時變異,禮制、文化、風俗、生活常規,都應隨著時代而進化革新。如過去農業社會鋪張奢靡的喜喪文化、宗
教上講求排場的祭拜儀制、兩性上重男輕女的謬誤觀念……等,皆應跟上效率時代,與時俱進,隨勢淘汰權變,以免
落入刻舟求劍、畫地自限的窘迫局面。
人生因堅持而偉大,窠臼因變通而突破。為人當求持守正道而不固執,但遇事能考慮人民權益通權達變,靈活運
用,深切了解守經與通權兩者間,一體兩面之關係,交互轉換,運用得宜,以鋪造出人生璀燦光明的康莊大道。
完全命中!!請參閱《鼎文公職》國文講義 T5A01,P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