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
頁次:
-
7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文中孔子認為「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的原因是什麼?
時人過猶不及,無法允執厥中 當時大道崩壞,亂國民不聊生
君子崇禮奉樂,味在飲食之外 朝廷賢愚不分,君子食不知味
8「我們看待現實事物的方式,是如何受到藝術性文化的深刻影響,只要試著在腦中
描繪木星的形象就能明白。一提到木星,大多數人的腦中都會浮現一顆有著大理石
橫紋、帶著大紅斑的暗紅色星球。……相對於此,月亮的形象就十分平面。或許月
亮的盈虧變化也加強了這樣的平面性,但為什麼單單只有月亮,在人們心目中形成
這麼強烈的二次元印象呢?原因很簡單,從小時候讀的童話繪本和插圖,到浮世繪
及各類畫作,我們都不斷看到各式各樣的『圓月』。深藍色的夜空中,靜靜佇立著大
大的、柔和的淡黃色圓月— —這或許是一般人心中最完美的月亮形象吧!」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符合文意?
視覺的主要特徵是將所有的物體形象化
我們所熟知的月亮,是透過科學所認識
我們往往不是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事物,而是運用「過去接受的印象」來看它
我們看待木星與月亮的焦點不同,因此造成月亮在我們心目中具有圓滿形象
9《紅樓夢》中有一段關於荼蘼花的敘述:
湘雲便抓起骰子來,一擲個九點,數去該麝月。麝月便掣了一根出來。大家看時,
上面是一枝荼蘼花,題著「韶華勝極」四字,那邊寫著一句舊詩,道是:「開到荼蘼
花事了。」註云:「在席各飲三杯送春。」麝月問:「怎麼講?」寶玉皺皺眉兒,忙
將籤藏了,說:「咱們且喝酒罷。」
下列選項,最符合此籤意涵的是:
暗喻榮、寧二府即將沒落,盛極而衰
意謂麝月酒量不如當年,歲月不饒人
意指湘雲正值芳華盛年,人面桃花相映紅
暗示寶玉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10 「一個女人喊救命的尖叫衝破凌晨。至少三十八個人聽到,但都沒立即叫警察。有
人探出窗外。汽車經過。無人出來。那女人就被刺死了。喊得再大聲也被居民的沉
默殺死。靜得很恐怖。靜不再是選擇聲音而成了拒絕聲音。靜竟被喻做石頭,石頭
只『在』並沒『活』著。靜竟被喻做鏡,冷冷映照別人的悽慘。但靜不就是無語,
無助吸收所有的殘酷。城裡熙攘著,闊佬大喝,攤販吆喝,窮人喝風,但見證者即
啞靜。靜擴張沉默的距離,大家擁抱成牆,沉默排成殘酷的同情。」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最接近作者旨趣的是:
有時無語問蒼天的無奈,是最悲憫的同情
靜默無聲勝有聲,在恐懼中只能安靜活著
沉默是金,有時為了自保,必須拒絕聲音
靜是淡漠的冷眼旁觀,沉默是自私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