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 高普考 高考二級 共同科目 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試卷

pdf
190.48 KB
3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5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考試試題 代號:20120
|
23820 全一張
(正面)
別:高考二級
科:各類科
目: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考試時間 2小時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請接背面)
甲、作文與公文部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由左至右橫式作答,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不得於試卷上書寫姓名或入場證號。
一、作文:(60 分)
立身處世,最重「敏於事」與「慎於言」「敏於事」,指做事勤快敏捷;「慎於
言」則指說話謹慎小心前者能促進事業發展厚積國家資源後者則能建立
良好人際關係,締造和諧社會。此二者,對公務員的成敗榮辱關係尤大。請以
敏於事與慎於言」為題,撰文一篇。
二、公文:(20 分)
現今電腦網路與通訊行動載具普及,霸凌行為得以透過網路媒體傳遞,例如:
電子郵件、網路貼文、手機簡訊等方式,在校園中蔓延。這種透過現代網路科
技而進化的霸凌行為即稱為「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又「電子霸凌」
「簡訊霸凌」「數位霸凌」「線上霸凌」「網路暴力」有別於傳統霸凌恃強
凌弱、以大欺小的面對面威嚇,霸凌者以匿名方式寄送,免除面對面的對峙壓
力,讓霸凌者更快速、更輕易地傷害他人。這種欺壓行為,常為校園莘莘學子
身心帶來極大傷害,其嚴重性有時更勝於傳統校園霸凌。對霸凌者而言,若不
加以防範、矯治其行為與態度,最後極有可能惡化成觸法行為。
請參考以上資料,試擬教育部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教育局﹙處﹚函:請轉知
所屬,加強「防杜網路霸凌」教育,營造健康友善的校園學習環境,讓學生安
心就學。
乙、測驗部分:20 分) 代號:2201
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10 題,每題 2分,須用 2B 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
下列成語,可用來形容識見超拔不可磨滅的言論者是:
一家之論 耳食之談 不經之談 不刊之論
2
下列各組對聯,行業別前後不同的選項是:
圯橋曾進高人履,灜海爭誇學士鞋/是留侯橋邊拾起,看王令天上飛來
囊中都是延年藥,架上無非不老丹/參芎同功回造化,葫蘆品貴辨君臣
色香古茂留真跡,翰墨因緣壯大觀/收拾破殘妙傳手法,表章古今功在儒林
大塊文章百城富有,名山事業千古長留/滄海月明藍田日暖,懷珠川媚韞玉山輝
3
「薄酒萊是一個在巴黎南方約四小時車程的小鎮它也種葡萄雖然產地氣候不錯但是土質普通,
種出來的葡萄不及知名產區一般葡萄酒總強調出產年份,愈陳愈香價格也愈高薄酒萊偏偏強
調新鮮宣稱自己這個酒要新鮮才迷人為了凸顯這個主張薄酒萊在每年十一月第三個星期四都
會邀請各地士紳名媛與會當第一瓶薄酒萊酒被打開這些人共同舉杯試飲彷彿只有這搶鮮的新
能襯托他們的身分地位。然後,所有新鮮的薄酒萊酒會連夜的送往世界各地利用時尚的行銷
手法,薄酒萊努力向世界傳輸一種新觀念-好的葡萄酒不一定要陳年,薄酒萊新酒那少女般的清
新,另有滋味。」根據上文判斷,薄酒萊使用的行銷方法為:
反其道而行 化危機為轉機 順應社會潮流 以時尚名媛代言
105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考試試題 代號:20120
|
23820 全一張
(背面)
別:高考二級
科:各類科
目: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4
主動求知並不代表完全不用依賴他人給的資訊知識的取得是社會的集體的活動同時也是個人
的活動罔顧他人提出的論據就妄下結論,絕對稱不上是一種美德。但是個人的時間有限,也不
可能上窮碧落下黃泉,找到每樣東西的源頭,我們勢必得求助於書籍紀錄、文章、演說或多媒體
平台從中找出重要的資訊和論點再加以整合和評估我們要避免的是不加思索地接收資訊或消
極地接受某些標準這類粗糙的道德準則很容易在我們未能停下來檢視事實時就讓我們誤以為自
己做了正確的選擇。下列那個選項並非此段文字的意思?
學而不思則罔,公民必須對價值觀說出道理,「正義」不能只是「大家說對就是對」
道德準則不涉及選擇,故不宜參酌群議;必須心中有定見,勇於獨斷,乃得以成其為標準
主動求知指勇於面對自己知識的不足,以及體悟到「我們堅信不移的事實或許根本不是事實」
得之於耳應之於口的知識,若因之而不求知見覓解會,這般雜毒纔入心,如油入麵,宛然
相容,真知卻被這些雜毒障卻
5
下列選項中各組題辭,何者不適用於婚嫁?
花開並蒂/鸞鳳和鳴/秦晉之好 燕燕于飛/之子于歸/宜室宜家
舉案齊眉/珠聯璧合/琴瑟和諧 熊夢吉兆/桃夭之喜/德門生輝
6
下列詩句所描述的節慶時令,配對錯誤的選項是: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端午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粧鏡,月下穿針拜九宵。──七夕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除夕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裏,不知能有菊花無?──中秋
7
天津弋人得一鴻其雄者隨至其家哀鳴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則鴻已至飛號從之,
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將並捉之,見其伸頸俛仰吐出黃金半鋌。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將以贖婦
也。遂釋雌。兩鴻徘徊,若有悲喜,遂雙飛而去。弋人稱金,得二兩六錢強。噫!禽鳥何知,
鍾情若此!悲莫悲於生別離,物亦然耶?(《聊齋誌異.鴻》)依本文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射鳥之人一開始捕獲的是一雌鳥 抵暮始去指的是傍晚抵達又離開
禽鳥所知或許有限,感情卻十分專注 生命中最悲傷的是無法再見面的離別
8
王壽南在《英雄之忍》中,提出三個「忍」的原則:「一是顧及群體利益,應該忍;二是為了更大
的利益或理想,應該忍;三是避免意氣或無聊的爭執,應該忍下列那一位歷史人物的忍耐不是
針對「為了更大的利益或理想」而發?
韓信忍受胯下之辱 蘇秦不理會家人輕視
司馬遷受腐刑,忍恥著述 柳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9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
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遯於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
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
子。余謫居於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
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
有自得之意。余既聳然異之。」(蘇軾〈方山子傳〉)
蘇軾在文中提到老朋友方山子曾經「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面對「不遇」的狀
況,方山子做了何種選擇?
自暴自棄,離群索居 標新立異,以求揚名
孤介疏狂,隱居自適 人在江湖,心懷魏闕
10
根據上文,方山子與蘇軾相見,為何方山子的態度是從「亦矍然」到「俯而不答,仰而笑」?下列
選項正確的是:
透過表情的變化,表現出久別故人的驚訝與戲謔之情
從驚訝到感慨,用反諷手法流露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現況
瞬間回首人世的艱險,步履的曲折,藉由俯仰之間的苦笑,表達個人壯志未酬的憤恨
滿腔的激情,藉由會心一笑轉化為理解生命歷程的困蹇遭遇,有曠達獨到的人生領悟
類科名稱:
105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暨二級考試
科目名稱: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試題代號:2201)
測驗式試題標準答案
考試名稱:
各類科
單選題數:10題 單選每題配分:2.00分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第1題
D第2題 第3題 第4題 第5題 第6題 第7題 第8題 第9題 第10題
第11題 第12題 第14題 第15題 第16題 第17題 第18題 第19題 第20題
第21題 第22題 第23題 第24題 第25題 第26題 第27題 第28題 第29題 第30題
第31題 第32題 第33題 第34題 第35題 第36題 第37題 第38題 第39題 第40題
第13題
第41題 第42題 第43題 第44題 第45題 第46題 第47題 第48題 第49題 第50題
第51題 第52題 第53題 第54題 第55題 第56題 第57題 第58題 第59題 第60題
第61題 第62題 第63題 第64題 第65題 第66題 第67題 第68題 第69題 第70題
第71題 第72題 第73題 第74題 第75題 第76題 第77題 第78題 第79題 第80題
第81題 第82題 第83題 第84題 第85題 第86題 第87題 第88題 第89題 第90題
第91題 第92題 第93題 第94題 第95題 第96題 第97題 第98題 第99題 第100題
DABDDBDCD
複選題數: 複選每題配分:
標準答案:
備  註: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