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外交行政人員、
民航人員、國際經濟商務人員及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代號:50110
|
51710 全一張
(背面)
考試別 :原住民族特考
等別 :三等考試
類科組 :各類科
科目 :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晉書》〈羊祜傳〉記載: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嘗慨然歎息,顧謂
從事中郎鄒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
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後有知,魂魄猶應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
必與此山俱傳。至若湛輩,乃當如公言耳。」……祜寢疾,……尋卒,時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
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淚沾鬚鬢,皆為冰焉。南州人征市日聞祜喪,莫不號慟,罷市,巷哭者聲相
接。吳守邊將士亦為之泣。其仁德所感如此。……襄陽百姓於峴山祜平生遊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
飧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根據文字,「墮淚碑」引發的感慨何者為是?
襄陽百姓之所以墮淚是因為憑弔古蹟,徒增傷感
鄒湛認為襄陽人會遺忘墮淚碑所記載羊祜的政績
襄陽人透過碑刻文字懷念羊祜的仁德而因此墮淚
文旨寄託亭臺樓榭,不可留連,徒然作楚囚對泣
①此處風光常綺麗 ②人如松柏歲長新 ③室有芝蘭春自永 ④誰言花事已闌珊 以上四句為兩副
對聯,依據一般對聯的形式及用途,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①④為一副花店聯,④為上聯,①為下聯;②③為一副賀壽聯,②為上聯,③為下聯
①④為一副花店聯,①為上聯,④為下聯;②③為一副賀壽聯,③為上聯,②為下聯
①③為一副花店聯,①為上聯,③為下聯;②④為一副賀壽聯,②為上聯,④為下聯
①③為一副花店聯,③為上聯,①為下聯;②④為一副賀壽聯,④為上聯,②為下聯
「臺灣縣治(在今臺南)之海常吼。自七鯤身(今臺南安平附近的內海沙洲)北至鹿耳門(今臺南安
南區內海的出海口)、南至打鼓港(今高雄港)止,小吼似擊花腔鼓,點點作撒豆聲,乍近乍遠,
若斷若續,臨流聽之,有成連鼓琴之致;大吼如萬馬奔突,如眾鼓齊鳴,如三峽崩流,如千鼎共沸,
厥聲遠聞,累數日夜罔有閒(間)歇,驚濤湓涌,舟莫敢近(按海自嘉義以上不吼,惟臺灣下至鳳
山則吼,俗呼曰「做湧」;驚濤迅發,舟觸之,沸擊迫岸輒碎。春冬不吼,惟四月廿六日起,海氣
一發,微雨幾潑,輒吼。四、五月之吼,鳳山最甚;六、七月之吼,臺灣最甚。其地氣由南而北。
七月廿六後謂之「埔占湧」,漸輕;至中秋則不吼也。蓋夏令地氣蒸熱,自下而升,猶煮飯之滾於
鍋底然)。」(節引《臺灣志略》卷 1)
根據上文,下列各選項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文中海吼有由北往南愈南愈甚的趨勢
作者認為此類海吼與南臺灣夏季氣溫升高有關
文中海吼約從農曆四月下旬到中秋為止,持續三個多月之久
作者形容臺南附近的海吼,小吼細碎動聽多變化,大吼聲勢驚人,可致船難
精神生活的自然基礎是好奇心,而簡單的好奇心在動物中也可見到。智力需要警覺的好奇心,但它必
定屬於某一類。鄉下人天黑後總愛透過窗帘向鄰舍窺測,這種好奇心沒有很高的價值。對於流言蜚
語的普遍興趣不是為了求知慾所驅使,而是源於不良的動機—沒有人議論他人的隱德,只會議論他
人的隱惡。因此私下的議論大都不真實,但又無人留意去澄清。議論鄰人的罪惡會使我們產生快感,
所以我們不會去細查證據。正當的好奇心源於真正的求知慾。被帶到一個陌生房間裡的貓也許會去
嗅嗅每個角落和每件家具,這就是正當而純樸的好奇心。當平時鎖著的抽屜或櫥櫃打開給孩子們看
時,他們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也是正當的好奇心。動物、機器、雷雨,以及各種手工勞動都能
引起兒童的好奇心,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能使最有理智的成年人感到慚愧。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衝
動不斷減弱,終至對一切生疏的事物一概厭煩,毫無認識的慾望。到了這一階段,人們就會說,國
家每下愈況,「一切都不是我年輕時的樣子了」。其實和當年不一樣的是說話者的好奇心。也許可
以說,好奇心一死,活躍的智力也就終止了。有關好奇心的看法,下列何者非本文之意?
議論他人私德,甚至隱善揚惡的作法,是沒有意義的好奇心
孩童對於外在世界感到好奇,正能引發他們努力學習的動機
貓在陌生房間嗅聞角落和家具,動機是對知識的渴望與探求
隨年齡增長,成年人好奇心減弱,也降低了他對學習的熱情與追尋
根據上文,符合文章旨意的敘述是:
滿足人們所有的好奇心,是促進個人智識增長的原動力
人們內心潛藏的求知慾,經常轉化成外在好奇心的表現
人們對於鄰人秘密的窺探,是好奇心的表現,毋需非議
好奇能殺死一隻貓,所以應避免孩童擴張無謂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