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文公職 解題
鼎文公職 解題
答案以正式公告為準
詳情請洽《鼎文公職網》
www.ezexam.com.tw
2331-6611
應考
要領
102 年 初等考試
鐵路特考
101 年 地方特考
一、作文
反求諸己
•審題:此屬於引導式作文題型,引文指出「反求諸己」是種美德,表現在「知恥自律」的行為上,考生宜將「反求
諸己」作出清楚的解釋和關係。
•結構安排
首 段:說明反求諸己的重要性,指出知恥在於檢討自己,自律在於約束自己。
第二段:論述「反求諸己」的定義,並舉例印證,說明「反求諸己」的行為的好處。
第三段:論述沒有做到「知恥自律」會有如何的情形,並再次強調「反求諸己」的概念。
末 段:「反求諸己」能修身、造福國家,維持社會的安定與和諧,成就美好的明天。
知恥自律、反求諸己,是每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能知恥,才能明是非、辨善惡;能自律,才能約束
自己、砥勵自我。故「知恥自律、反求諸己」是促成一個人成功立業的根本條件。孟子說:「恥之於人大矣,
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任何人一旦懂得知恥、知錯能改,即使是曾
犯下濤天大罪的人也能獲得他人的稱讚與尊敬。韓愈的〈原毀〉提到:「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
人也輕以約。」也就是「嚴以律己、責躬罪己」的意思,嚴格約束自己行為,不愧對良心堅守法律規範,
以便做一位堂堂正正的君子。所以,知恥自律對自己、對社會均相當重要,能提昇自我人格尊嚴、受人尊
重。
能做到反求諸己的人,必定重榮譽、守紀律,對於謀求眾人福利的事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對自己
份內的事也絕不會推諉、逃避,所以知恥自律的人是有擔當、有作為的人。假如我們社會每位公民若能重
榮譽、守紀律,將知恥自律推廣於社會他人,那麼人人言行舉止合乎禮法,則國家必定富強;反之,若公
民皆無廉恥、自私自利,謀小利、得好處,則社會秩序必定大亂,國家必定滅亡。
綜觀今日社會,許多人在物慾權力誘惑下,逐漸游走法律邊緣,甚至向公權力挑戰,沒有知恥,也沒
有落實「慎獨」,已嚴重影響臺灣社會生活的安定。一個人犯錯、受辱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在於沒有知恥
和自律,孟子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正闡明此一道理。況且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
要有知恥之心,不要一錯再錯,仍是有為之人。孔子亦說:「過而不改,是謂過也。」即勉勵人們犯了錯應
勇於認錯,並將錯誤視為人格上一大污點,必須竭盡所能洗刷;《禮記‧中庸》也說:「道也者,不可須臾
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君子在任何時候都離不開道德,隨時檢點行為,在獨處、無人注意的時候要小心謹慎,嚴格要求自己,不
做違背道德的事,如此才是反求諸己的最高表現。
國家或社會要維持安定與和諧,就必須喚起人民知恥自律的要求,進而求新勵行,共同謀求國家未來
的發展。安定繁榮的生活是人人嚮往的,誰也不願意生活在動盪不安、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因此,從今天
開始,每一個人都應從己身做起,徹底反省自我,改正缺點,遵守法律規範,養成自律之反求諸己,讓我
們的社會再次充滿蓬勃的朝氣,成就無量的明天。
完全命中!!《鼎文公職》 T5A01 國文講義 P39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