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考試試題
代號:
等 別: 四等考試
類 科: 各類科
科 目: 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全一張
(
)
40110
|
41910
《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
熱湯餅。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閱讀上列文字,選出最正確
的敘述:
何平叔是因為化妝才有粉白的臉色
何平叔因衣裝華美而獲魏明帝邀宴
「既啖,大汗出」的「啖」是「炎熱」的意思
「魏明帝疑其傅粉」的「傅」字是塗抹的意思
下列各句中「」內的字,前者為名詞,後者為動詞的是:
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大同與小康》)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韓愈〈師說〉)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暮,何不炳燭
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
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說苑.建本》)
上文最後晉平公說「善哉」,是因為他領會到什麼道理?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忠言逆耳,有容乃大
理無專在,學無止境
學而時習,不亦說乎
心理學家讓一群受測者觀看ABC三位學生解答三十道難題的錄影帶:A的回答起先
都迅速而正確,但後來卻越錯越多;B開始時一再碰壁出錯,但後來則越答越順越
對;C則一開始就有對有錯,沒有一個軌跡可尋。最後,ABC三人答對的總題數都
是十五題。看完錄影帶,心理學家請受測者評估三名學生的能力,結果大部分的
人都認為先盛後衰的A比先衰後盛的B較有能力,而且錯誤地認為A答對的總題數
要比B來得多。(王溢嘉《如果漏讀人性,成功總是差一步》)
下列說明,最能表達此段文字主旨的是:
第一印象常會是刻板印象,且必然是錯誤的
留意第一次的經驗,將有助於了解事情的真相
相同的內涵以不同的次序呈現,會給人不同的觀感
許多事物的發展,過程雖然不一樣,但結果經常相同
下列各選項中的「服」字,意義與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李斯〈諫逐客書〉)
「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易.繫辭下》)
遣太傅齎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勸學》)
杏林子:「一個攝影家如果只講究光圈和距離;一個畫家如果只講究色彩和線條;
一個音樂家如果只講究和聲及對位;一個作家如果只講究修辭及技巧;就如同一
個人只講究外表,而忽略了內涵,或許他能吸引你於一時,卻無法持久。『□□
□□,味之必厭』,人生亦復如此。」(《行到水窮處》)
依據前後文意,□□□□最適宜填入的詞語是:
濃妝豔抹
繁采寡情
弄巧成拙
以紫奪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