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
頁次:
-
7「『閩南獅』屬南方獅之範疇,為流傳於福建及臺灣一帶,風格相近的石獅分類稱呼。
傳說清朝康熙年間出生於福建惠安崇武鎮的石匠李周,他的師父某日雕鑿一隻正面
蹲坐的石獅,卻不慎將舌頭敲掉一角,李周靈機一動,將獅頭側扭,閃過了殘斷不
足之處,從而開創出迥異於北方獅端正悍猛的嶄新風貌。但從實物看來,南方獅扭
首對望的形狀,早在明代即有,故上述說法應僅為傳說。」
綜觀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北方獅端正悍猛,與南方獅風格迥然不同
閩南獅為北方獅範疇的一支,臺灣所見大多是此類風格
明代即有正面端坐的石獅,是靈機一動的開創,呈現了嶄新的石獅風貌
李周的師父原本要雕鑿一隻獅頭側扭的石獅,卻不慎將舌頭敲掉一角,只好閃過
斷殘不足之處
8「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本詩第
二句有何作用?
寄寓鄉愁 渲染離情 頌讚春景 託辭壯行
9「黃昏到晚上的這段時間,是部落內最熱鬧的時刻。做活的大人回來了,小孩放學回
家了,婦女們吆喝著在庭院煮飯作菜,料理家務,顯得十分繁忙而吵雜。」
文中描述情景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日入室中闇,荊薪代明燭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10 「梵谷〈吃馬鈴薯的人〉這幅畫,以繪畫技巧而言,畫面顯得昏暗,筆法有些鈍重,
是描繪一家鄉下人一起吃馬鈴薯的情形,這些人的臉孔醜陋粗鄙,衣著陳舊襤褸,
然而這卻是一幅藝術成就相當高的傑作。因為從這些人的臉孔,我們看到了勤儉、
樸實、安分等美德,頓時讓人心生悲憫的情懷,真摯、深刻、令人動容。平淡中自
有一種寧靜和恬然自適,是結構富麗、設色濃郁的作品無法傳達的。一個人的生活,
也是如此。如果能甘於平淡,不鋪張浪費,不追求過度的刺激和享受,並珍惜既有
的一切,那麼這個人的生活必定是單純而幸福的。」
依據上文,下列選項最符合文意的是:
澹泊之守,須從濃豔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
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澹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悠長之趣,不得於醲釅,而得於啜菽飲水。固知濃處味常短,淡中趣獨真
閒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暗中不欺隱,明處有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