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1151
頁次:4
-
4
38 細談傳染病原和人類的戰役,可以說是一部人類醫學的開發史,也可以說是人類救亡圖存的歷史,也許這就
是物種演化論所說的,在生態改變中「適者生存」的現象。人類的文明造就了更可怕的病原,反過頭來考
驗自己是否有更進一步生存發展的能力。所以病原不會被人類打敗或消滅,病原與人類的戰爭不僅要持續
下去,還要更多、更激烈,我們能不能在未來這些戰爭中毫髮無傷,那就要靠醫學的智慧以及人類相互扶
持的力量了。(江漢聲〈人與病原終無寧日〉)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最正確?
傳染病原能夠幫助人類繼續生存下去 人類對抗可怕的病原符合「適者生存」的法則
人類依靠醫學可以在與病原的戰爭中毫髮無傷 可怕的病原促進醫學的進步,也造就人類文明
39 下列何者所詠無關三國人物: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懍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又重來
40 當認知發生改變的時候,我們對問題的界定與解釋都應該跟著改變。這個情況就好像發射太空船企圖登陸月
球一樣。太空船是移動的,但它的目標月球也是移動的;太空船飛往月球,並不是「瞄準」、「發射」就
可以到達,也不是一次、兩次的航線校正,而是數以萬計或更多的修正。我們的思考所面對的社會,和月
球一樣是不肯靜止的。一次的判斷或解釋並不能永遠適用我們想像的問題,因為我們心中的問題可能已經
不在那裏了。根據上文,隱含什麼樣的處世態度?
價值判斷不隨社會變化而調整 事實勝於雄辯,一切順其自然
事隨境遷,仍應注意前車之鑑 不要執著於固定的思想框架中
41 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
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下列選項的
敘述,何者不在本文涵義之內?
有文事者必有武備 管仲、隰朋知識豐富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 馬有記性、螞蟻有遷徙應變的能力
42 「善於傾聽別人意見的人總會有很好的人際關係,傾聽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汲取大家智慧的一個途徑。
孤家寡人、自以為是的人只能自我孤立。有許多很好的建議,必須靠傾聽才能獲取;有許多新穎的思路,
必須靠傾聽才能喚起和連通。」上文旨在表達「傾聽」的何種面向?
技巧 效能 步驟 時機
43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這樣的感慨,對孫立人將軍特別適用。他的彪炳勳業和煥發的英雄形貌
同時喚起我們對英雄和美人的兩種珍惜之情,而英年被黜,使他意外地在老去的歲月裡維持著英雄不老的形
象,像濟慈或雪萊,在生命煥發之際離場,或者像岳武穆,把壯志未酬的遺憾留給世界,從此再不老去。
(黃碧端〈孫將軍印象記〉)從這段話,作者認為孫將軍予人的印象是:
名將已老,如美人遲暮,令人感慨 歲月雖老,他的英雄形象仍然不老
沒有像濟慈或雪萊,那樣地煥發光彩 像岳飛一樣,充滿壯志未酬的遺憾
閱讀下文,回答第 44 題至第 45 題
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
者得勢益彰,失勢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
民乎?(《史記.貨殖列傳序》)
44 「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此句中的「有」、「無」意指:
富有、貧窮 治世、亂世 呈現、隱沒 擁有、失去
45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意謂:
名利可以使人快樂 名利有如過眼雲煙 人人都為名利奔波 只有名利值得追求
46 公文寫作時,「請轉知所屬照辦」應置於何處?
主旨 說明 辦法 建議
47 依據「法律統一用字」規定,書寫公文時,下列何者正確?
授與博士學位 授予博士學位 僱用一名僱員 雇用一名雇員
48 有關公文中「函」的說明,下列正確的選項是:
為求明確清楚,「主旨」部分可依實際需要分項書寫
「辦法」段不管有無分項,其文字均應緊接段名冒號之下書寫
「說明」之段名,可因公文內容改用「經過」、「原因」等名稱
所有的「函」,都要具備「主旨」、「說明」、「辦法」三段內容
49 下列公文類別的敘述何者正確?
發布法規命令用「公告」 對總統有所呈請或報告時用「咨」
總統與監察院公文往復用「呈」 民眾與機關間申請或答復時用「函」
50 下列有關公文中數字的使用,何者錯誤?
四大施政主軸、新十大建設、國土三法
民國 93 年7月8日、93 年度、延後 3週辦理
事務管理規則共分十五編、四百一十五條條文
行政院令:修正「事務管理規則」第一百十一條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