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1501
頁次:4
-
2
13 「涉世未深、定力不夠的年輕人,面對這個光怪陸離、價值混淆的大千世界,尤其容易迷失方向。甚至
有好多青年人在這個人生的困境裡,徬徨、掙扎,因為覺得無力衝破這個人生的迷魂陣,而至頹喪、沉
淪,自暴自棄。」(朱炎〈生活的藝術〉)根據文中所述,作者認為年輕人應該如何突破困境?
強健體魄 博覽群書 廣結同好 堅定心志
14 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第一次,我不會
記得,是聽你說的/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有無窮無盡的笑聲/一
遍一遍又一遍/迴盪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曉得,我都記得(余光中〈今生今世〉)依據上文,作者悼念
的對象最可能的是:
子女 母親 妻子 情人
15 「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裏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裏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
錢,託他們直是白託!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
聰明了。」(朱自清〈背影〉)作者說:「那時真是太聰明了」的原因是:
自詡昔日通透事理 竊笑昔日父親迂腐 肯定昔日自己能力 懺悔昔日自以為是
16 終有一年春天/我們的子孫會讀到/頭條新聞如下:/冬候鳥小水鴨要北返了/經過淡水河邊的車輛/
禁鳴喇叭(劉克襄〈希望〉)詩人希望我們的社會具有什麼樣的襟懷?
民胞物與 目送歸鴻 不殺生靈 親親仁民
17 下列詩句何者非關別離?
明朝牽世務,揮淚各西東 今朝為此別,何處還相遇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18 「民貧,則姦邪生。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民如鳥獸,雖有
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漢書.食貨志》)其意在強調:
以均富為要 以刑罰為上 以務農為本 以自由為重
19 〈飲馬長城窟行〉詩句:「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意指:
為遠客洗塵 為訪客餞行 來客轉交書信 來客饋贈厚禮
20 「臺地風俗:抱養異姓子為子,其人本有子者,家產每與親生子平分;本未有子,家產即歸抱養子獨得。」
(劉璈《巡臺退思錄》)由上文可以推知臺地風俗為何?
異姓子方能繼承家產 親生子方能繼承家產
無子者方得抱養異姓為子 異姓養子地位等同親生子
21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寬,使人無不平之歎;身後的惠澤要流久,使人有不匱之思。」(洪自誠《菜根譚》)
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本文意旨?
沽名釣譽,名傳後世 寬大為懷,一心行善 廣置田產,惠澤後世 捐田濟人,子孫不絕
22 下列詩詞依序所描述的人物,何者正確?①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
英雄淚滿襟 ②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劉備/周瑜 諸葛亮/周瑜 諸葛亮/曹操 劉備/曹操
23 根據道家「清靜無為」的政治理念,「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最可能的含意是:
不能常常驚動騷擾人民 必須滿足眾人口味為要務
應常變化政令與治理手法 必須具備精明靈巧的政治手腕
24 「(吳太子孫登)嘗乘馬出,有彈丸過,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彈佩丸,咸以為是,辭對不服。從者欲捶
之,登不聽,使求過丸,比之非類,乃見釋。」(《三國志.吳書.吳主五子傳》)根據文中所述,孫
登的隨從想用什麼手段讓嫌疑犯認罪?
誘之以利 屈打成招 動之以情 尋找罪證
25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鞵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
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定風波〉)詞中所傳達
的是:
輕車簡從的行旅樂趣 放曠達觀的生命態度
雨中漫步的隨興情懷 擺脫官場的堅定意志